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理论依据: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2乐于观察,积极思考和表达3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理解,大胆判断故事的真相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绘本,棒棒糖若干经验准备:幼儿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知道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环境准备:幼儿围坐半圆
【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难点:尝试从不同人物角度欣赏故事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回忆三只小猪的故事。(故事主要人物和简单情节)提问: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播放录音,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老师:我这里有一段大野狼说的话,我们来听一听它想说什么。
大野狼录音:我是一只狼,你可以叫我阿力。每个人都知道三只小猪的故事,至少他们认为自己知道。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没有人知道这个故事的真相,因为没有人听过我的说法。也许和我们吃的东西有关系吧!狼喜欢吃小兔子、小山羊和小猪这一类可爱的动物。可这不是我的'错啊!我们天生就是这样的啊!起司汉堡也很可爱,你喜欢吃汉堡,那么,大家也可以说你是大坏蛋喽?其实,真是的故事是一个喷嚏和一杯糖引起的--老师:咦!按照大野狼的说法,三只小猪的故事是由什么引起的?那我们就听一听大野狼来是怎么讲《三只小猪》的故事吧!
三、出示课件讲故事。
1引导幼儿观察大野狼的外貌特征,从而发现大野狼与以往故事中角色外貌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大野狼为奶奶做蛋糕的材料里面藏着兔耳朵,引导幼儿观察墙上挂着的大野狼奶奶的照片。
2可以请幼儿模仿打喷嚏的动作,想象大野狼张大鼻孔和嘴巴的样子。
3在讲到大野狼看见第一只小猪已经死了的时候,请幼儿设想,如果自己是大野狼,会放弃摆在眼前的上好的猪肉还是把它吃掉?引导幼儿发现第一只小猪的死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盖了一间不够结实的房子,结果自己被砸死的。
4在讲到大野狼面对第二只小猪死亡的时候,请幼儿猜一猜,这一次,大野狼会怎样做?引导幼儿发现第二只小猪不但不聪明,而且还不友善。
5在讲第三只小猪的时候,引导幼儿观察小猪的样子,引导幼儿发现第三只小猪更凶,竟然开口侮辱大野狼的奶奶,大野狼是因为要护卫奶奶才忍不住要发狂的。
6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封面的"大野狼日报"和最后的"小猪日报",引导幼儿总结小猪和大野狼对故事的不同说法。
四、辩论:你认为,大野狼真的是被冤枉的吗?到底小猪和大野狼谁讲的故事更可信呢?你是根据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呢?
预想指导策略:
◆对能够大胆发言的幼儿奖励棒棒糖,并用击掌的方式对其进行鼓励与肯定。
◆对发言不积极大胆的幼儿,教师在讨论环节中利用提问方式引导其找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帮助幼儿梳理语言。
五、小结老师:
小朋友们,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思是当两个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她说她有理,她是对的,他说他有理,他是对的!就像我们今天故事中的小猪和大野狼一样,但是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呢?现在小朋友们长大了,今后可能还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去分析,去辨别,通过自己的判断得出最后的结论!
教学评析:
《三只小猪》是一个孩子们耳熟能详的经典童话故事,而绘本《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的作者,在保留原有故事结构以及故事主人公的基础上,将故事进行改编,以大野狼的视角和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狼版"的《三只小猪》。故事中颠覆以往人们对大灰狼凶狠可怕的印象,将一只彬彬有礼的大灰狼带到我们眼前,从狼的角度阐述故事的"真相"。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欣赏故事,思考问题,培养了幼儿的多元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独立判断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喜欢自己的爸爸,能用比拟的方式表达爸爸的特点,初步学习用“我的爸爸像……一样……”进行讲述。
2.理解图画中爸爸所变化形象的意义,尝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爸爸的特征。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爸爸的照片,三组动物图片(A组为空中飞的燕子、蜜蜂、蜻蜓等;B组为陆地上的大型动物豹子、长颈鹿等和小型动物蚂蚁、蜘蛛等:C组为水中游的鱼等)。
2.经验准备:了解三组图片中动物的典型特征。
教学过程
一、展示爸爸的照片,导入活动
1.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爸爸,瞧!他们都到这里来了。(观看PPTl“爸爸们的照片”)请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你的爸爸吧。
师小结:小朋友的爸爸各不相同,有很多的特点。
2.师:有一位叫布朗的英国小朋友也要向大家介绍他的爸爸。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爸爸。(观看PPT2“做鬼脸的爸爸”)
3.师:这个爸爸在干什么?(学学爸爸的样子)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爸爸?(初步感受爸爸很逗的特点)
师小结:看起来这是个可爱又有趣的爸爸哦。他究竟会是个什么样的爸爸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分段赏析绘本,引发讨论
1.出示PPT3~5(内容为爸爸唱歌、跑步)
A.唱歌。师:你看到了谁?爸爸在哪里唱歌?和谁一起唱的?
师小结:爸爸在舞台上和歌唱家一起唱歌,他的旁边是有名的世界男高音歌唱家哦,爸爸和他们同台演出,一定是非常自信的.!
B.跑步。师:爸爸得了第几名?他和谁一起赛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小结:和这些有名的运动员赛跑,而且还得了第一!有这样一位爸爸,棒极了!
2.出示PPT6-8(爸爸连大野狼都不怕)
师:爸爸的动作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学学爸爸的样子!猜一猜他会对大野狼说什么。小作者想告诉我们他爸爸有什么本领呢?爸爸是因为谁才这样勇敢?
师小结:对!因为要保护孩子,爸爸特别勇敢!
3.出示PPT9~11(内容为大猩猩、鱼、猫头鹰)
师:爸爸的本领还不止这些呢,布朗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把爸爸的本领藏到动物的身上,向大家介绍爸爸更多的本领。
A.猩猩。师:这是大猩猩还是爸爸?大猩猩和爸爸的哪个特点很像呢?布朗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小结:把爸爸比成大猩猩,布朗是想告诉大家“我的爸爸像大猩猩一样有力气”。
B.鱼。师:爸爸有什么本领像鱼一样呢?
师小结:“我的爸爸像鱼一样游得快”,把爸爸比成鱼,说明布朗的爸爸是个游泳高手。
C.猫头鹰。师:爸爸有什么本领像猫头鹰呢?
师小结:布朗的爸爸自信、勇敢、不怕辛苦,像大猩猩一样有力气,像鱼一样游得快,还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其实,在你的爸爸、他的爸爸、我的爸爸身上也有许许多多的本领。你会用布朗的办法.也把爸爸的优点藏到动物身上,夸一夸爸爸吗?
三、借助动物图片,引导表达
1.出示PPTl2(爸爸们的照片),师: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像什么动物一样?(引导幼儿运用“我的爸爸像……一样……”的句型表达爸爸的特点)
2.教师介绍动物图片展示台,请幼儿将爸爸的特点与动物类比,并将动物图片贴在爸爸照片旁。
3.幼儿拿出爸爸的照片,分组进行匹配,并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4.请幼儿展示图片,并讲述“我的爸爸像……一样……”。
师小结:刚才,我们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爸爸。现在,让我们一起完整地欣赏带给我们启发的绘本《我爸爸》。
四、集体配乐阅读,感知绘本
师小结:原来,爸爸和妈妈一样,深深地爱着我们,我们也爱我们的爸爸。就让我们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情节。
2.培养幼儿不捉弄他人,善待他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非常好看的书,你们想看吗?(想)
出示(PPT1)。那请你们看,看到了什么?(两只猴)那你们猜一猜,他们会是什么关系呢?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一看,老师讲述。原来它们是兄妹俩,哥哥叫末末,妹妹叫咪咪。再看,它们在干什么呢?(小妹妹咪咪坐在树上,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蝴蝶向哥哥末末微笑。末末呢?抓着一根树枝,在挠咪咪的脚底心!)哈哈,你们看的真仔细,没错,这本书讲述的就是淘气包哥哥末末捉弄妹妹咪咪的故事。那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呢?(别再捉弄人啦)
指导策略: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能仔细看图,并能观察出哥哥在用树枝挠妹妹咪咪的脚丫,从而引出故事《别再捉弄人啦》。
二、读文赏图以问题激发想象
1.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这个故事里,末末都搞了哪些恶作剧,又是怎么捉弄咪咪的呢?我们一(PPT2)。
提问:你们看,咪咪在干什么?(摘花)咪咪摘花的时候,末末在干什么?(末末悄悄地从后面拽住咪咪的尾巴)咪咪摘到花了吗?(没有)为什么呢?(咪咪的尾巴被哥哥抓住了,所以没摘到)这时候哥哥的心情是怎样的?(得意、开心)你从哪里看出来?(表情……)
那此时妹妹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不开心……)要是你会开心吗?(不开心)要是你有这样一个哥哥,你喜欢他吗?为什么?(不喜欢)。那这个故事里的咪咪喜不喜欢末末呢?(不喜欢)到底喜不喜欢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教师讲述故事。
咪咪喜欢末末吗?(喜欢,但是又不喜欢他捉弄她)
教师:是啊,现在的咪咪是喜欢末末的,但是他又老捉弄她。虽然末末老是捉弄咪咪,但是咪咪还是照样喜欢他。咪咪还真了不起。
指导策略:这部分是让幼儿通过看看、猜猜、说说,从而明白末末第一次是怎么捉弄咪咪的,让幼儿说出末末和咪咪当时的心情如何,再通过换位思考:假如你有这样一个哥哥,你喜欢他吗?为什么?然后引到咪咪却是喜欢哥哥末末的`,这样一个反差,进一步调动幼儿往下看的积极性。
2.咪咪这样喜欢哥哥末末,那末末还会去捉弄咪咪吗?我们接着往下看(PPT3~5):
(1)看这幅图,末末把咪咪怎么样了?(末末还把咪咪骗上高高的树屋,然后拿走梯子,让她下不来。)在又一次被末末捉弄后,可怜的咪咪有没有办法呢?(咪咪没办法)咪咪下不来了,咪咪在干什么?(跟小熊玩)
那咪咪在玩小熊的时候,末末又是怎么捉弄咪咪的?看PPT6~8(末末用钓鱼钩钓走了咪咪的小熊,威胁说要拿去喂灰熊格瑞拉)看到咪咪哭了,末末说了什么?(骂她好哭鬼)
咪咪问末末要小熊时,末末又叫咪咪去干什么?看(PPT9~11)结果怎么样?(又哄她去走池塘上的树枝,自己却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害得咪咪掉进了池塘。)你们猜,这一次咪咪会怎么样?(很生气……)
如果是你老被末末这样捉弄,你会怎么样?让幼儿自由的说一说。那咪咪到底是怎么做的呢?接着看图,教师讲述。妹妹独自生气地走进密密的丛林里,那咪咪到丛林里会听到什么?(噼啪、咔嚓)咪咪听到这些声音会怎么样?(拼命的跑)跑跑又会发生了什么事呢?看(PPT12~16)谁愿意来说说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看。(撞到了一个人身上)这个人是谁呢?(她奶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你,你一见到奶奶会说什么?那咪咪和奶奶见面了到底又说了什么呢?继续看图,教师讲述。教师。
指导策略:这部分主要是让幼儿通过看图、说图,让幼儿了解末末是如何捉弄咪咪的,以及咪咪很生气的跑进了森林,离开了末末。并让幼儿通过联系自己来说一说: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让幼儿大胆说己的想法,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那你们来猜猜看,奶奶听了之后会怎么做呢?到底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往下看(PPT17~22),教师讲述。
提问:奶奶是怎么做的?第一次咪咪对末末说灰熊格瑞拉来了,末末相信吗?(不信)那当奶奶装成灰熊格瑞拉说:“我来了,我来了,我来吃你了。”这时候末末怎么样了?(很害怕)你从哪里看出末末很害怕?(眼睛睁得大大的、嘴巴张的大大的)灰熊格瑞拉要末末怎么样才饶了他?(别再捉弄人了)你猜猜看,末末会改了吗?继续看,末末改了吗?(改了)你从哪里看出来?(三人开心的依偎在一起)
教师:妹妹在奶奶的帮助下,奶奶装扮成灰熊格瑞拉,好好教训了末末一顿,让末末亲身体验了一次被他人捉弄的滋味,也“制服”了“讨厌”的末末,她举着两根枝条欢天喜地地又蹦又跳,末末呢,也改变了自己捉弄人的坏习惯,不再捉弄人了。从此以后祖孙三人开心地依偎在一起。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联系生活经验大胆运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地想法。
2、理解运用词语:幸福、出息。句式:我认为……因为……
3、体会家庭的幸福。
物质准备:
课件《幸福的大桌子》。
经验准备:
了解海军、厨师的职业特征。
一、认识故事
中心人物——兔奶奶,从大桌子推测兔奶奶家有几个人,体会兔奶奶有个人口众多的家。
1、认识故事中心人物——兔奶奶
2、引入大桌子,认识并了解大桌子
3、从大桌子推测兔奶奶家有几个人?
4、逐一认识家庭成员:
5、观察理解幸福的一家
1、理解兔爷爷的离开。
2、了解兔奶奶的孩子们一个个离开家的原因,体会兔奶奶有一群值得自豪的孩子。
三、孩子们回来了,从他们的表现体会家人对兔奶奶的爱戴。
1、今天是兔奶奶的生日,你过生日的时候最高兴的是什么?兔奶奶要过生日了,她最希望的又是什么呢?
2、满满一桌子的菜。想想,桌上有些什么好吃的'?
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把爱吃的菜肴全都想象成那一桌丰盛的聚餐。
3、兔老三抱起吉他,唱起了一首关于妈妈的歌。
引导幼儿走进故事,一起跟着故事中人物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4、“所有的小孩都站了起来,站起来啊!举起杯对奶奶说什么?”
5、引出故事的名字——《幸福的大桌子》。
四、扩展:
给幼儿参与表达的机会,加深幼儿体会家庭幸福。
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在比赛中知道蔬菜的品种和特性
2、能说出蔬菜的营养,体验同伴合作的乐趣
过程:
一、讲述故事,分战队
1、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故事"出了城门往正东......大呼小叫争输赢"
2、提问:蔬菜园里发生了什么事?(考验孩子简要复述内容)小结:你们听的真仔细,蔬菜个个成了精,他们要打仗了。
3、你们想打仗吗?将孩子分成两个队伍。
4、给10秒,用一个蔬菜给你的队伍起名字。
二、合作游戏,说蔬菜品种和特性
1、打仗开始了,我们先要把蔬菜都请来吧。规则:蔬菜园里有什么?两队依次说说不出来就输掉咯提示:要求对方说过的不能重复(考验孩子的倾听能力,对已知的蔬菜品种进行梳理,化个体经验为集体经验)获胜队伍给他们贴上一个"精"字小结:恭喜你们,善于动脑经,认真听,你们的一园青菜成了精。
2、不过呀,打仗还没结束,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落后的请不要放弃,领先的也不要骄傲。
三、回归故事,说营养价值
1、打仗的`游戏先告一段落,看看我们精彩的故事吧讲述故事"小葱端起银杆枪......一园青菜绿葱葱"故事里有哪些蔬菜啊?谁最后赢了?小结:其实,每一种蔬菜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他们还有许多的营养呢
2、最后一关,看看你们队能说出哪些蔬菜的营养?黄瓜胡萝卜玉米菠菜萝卜恭喜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们的一园青菜成了精。
3、介绍书名《一园青菜成了精》小结:老师相信,只要你午餐时留心生活中的食物,问问爸爸妈妈他有什么营养,再去翻翻这本有意思的书,不久你的蔬菜知识就会更厉害更丰富咯。
设计意图:
《猪也会飞》是一个入选20xx年加拿大艺术联合会、政府最高文学奖总督文学奖的决赛名单绘本。故事中的小牛洛菲想要一辆自行车,他没有因为爸爸一句"什么时候猪能飞起来了"的托词放弃梦想,反而执着地学会了开直升机,最终把猪带上了天,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行车。在故事中八次出现小牛洛菲的话语"只是到现在为止还不会",这句不服输而又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对孩子的成长终身受用,《猪也会飞》对大班孩子进行教学是非常有价值的。
1、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地想象,并合理地讲述;
2、能坚持自己的梦想,懂得梦想是通过一步步努力而实现的;活动准备:
1、故事PPT;
2、心形卡、记号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知道"梦想"是什么吗?
2、你们有梦想吗?你们梦想是什么?
小结:你们都是有梦想的孩子,小牛洛菲也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他的梦想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精读绘本,猜测故事内容。
师:这头小牛名叫洛菲。故事发生在哪里?(牧场、农场)师:这里是牧场。在靠近城市的牧场,住着一头名叫洛菲的小牛。
师:从图上看,这个故事和什么有关?(自行车)是不是和自行车有关呢?连着看完下面这两幅图就明白了。
三、连读绘本,猜测情节发展,体验洛菲的执着。
1.师:你看到了什么?(洛菲想要一辆自行车)2.师:他是怎么要的'?(爸爸剪草坪时要,爸爸看书时要,爸爸开拖拉机时要,爸爸钓鱼时也要)3.师:爸爸答应了吗?(没有)师:爸爸说了什么?(不、不、不)师:爸爸还说了什么,我们来看书。
师:猪会飞吗?(不会)洛菲能得到自行车吗?(不能)洛菲会放弃要自行车的愿望吗?(不会)怎么办?洛菲怎样做才能得到自行车?(想办法让猪飞起来)师:怎样让猪飞起来?(用风筝、直升飞机、气球等把猪带飞)师:洛菲是怎么想的?我们接着看书。
四、师幼共读绘本,理解"只是到现在为止还不会",感受洛菲的乐观。
1.师:洛菲想到了什么办法?
师讲故事:洛菲想啊想……有一天,当他和几个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他有了个主意。不过,他必须先学会开直升飞机。
2.师:洛菲想到的办法是什么?(用直升飞机把猪带飞)不过,他必须先--(先学会开直升飞机)
3.师:当洛菲把他的想法告诉了好朋友莫里斯时,莫里斯会相信吗?
4.师:莫里斯在哪里?我们听听他是怎么说的。
5.师:莫里斯相信洛菲会开直升飞机吗?相信猪会飞吗?相信洛菲会骑自行车吗?(不相信)洛菲都是怎么回答的?(只是到现在为止还不会)
6.师:"只是到现在为止还不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现在不会,以后一定会)接下来,洛菲会干什么呢?猜猜看。
五、了解洛菲学开飞机的过程,感受洛菲实现愿望的快乐。
1.师:洛菲来到了哪里?他要做什么?
师:教他开直升飞机的是比尔。整整一个星期,比尔都在教洛菲学开直升飞机。
2.师:结果怎么样?洛菲学会了吗?(学会了)当洛菲学会了开直升飞机时,人们的表情是怎样的?(惊讶、惊奇)
3.师:这时洛菲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师讲故事:是的,"对洛菲来说,这个星期真是太有趣了!有时候,对比尔来说,也同样如此。"师:接下来,洛菲会干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师小结:洛菲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得到了他做梦都想要的自行车,而且在实现梦想的同时他还帮助胆小的小猪实现了飞上天的梦想,那这个有趣的故事名就叫《猪也会飞》。你觉得洛菲是个怎样的孩子?(是个坚持自己的理想,努力去实现,有恒心的孩子。)
六、延伸活动:绘制我的梦想教师出示爱心图卡,请孩子们把自己的梦想以绘画的形式展现,教师并展示与交流。
教案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理解图书一波三折的情节及戏剧性的结尾。
2、体验阅读的快乐,战胜胆小心理。
活动难点:观察细节,能根据角色的行为判断和推理情节的发展。
教案准备:
《小小老鼠》音乐,电子绘本课件及绘本图书一册,围巾、玩具猫、垫子、鸡毛掸子图卡。
教案过程:
(一)导入,感受害怕心理1、楼梯下的壁柜后面有一个小洞,洞里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老鼠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当这群小老鼠吧!(《小小老鼠》音乐起直至出示环衬——猫影PPT一)2、鼠宝宝,你们怎么都跑了这只猫到底长什么样
(二)观察封面,切入“胆小”主题1、老鼠家族里有一只最小的老鼠,叫吱吱。瞧!他在那儿。(PPT二)你觉得他是一只怎样的老鼠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吱吱的胆子到底有多小,让我们到中看看吧!
(三)阅读画面,猜测情节1、集体阅读(PPT三、四)
①吱吱胆子太小了,他既害怕那只绿眼睛的大黄猫,又害怕自己迷路,谁帮他想个办法
②姐姐咯吱也为他想了一个办法,是什么呢为什么系上绳子
师幼讨论办法可行性:用绳子系在腰上,回来时顺着绳线走。
●教学设计理念:
《小黑鱼》是一个有关生存的故事,透过勇气与智慧,小黑鱼战胜了入侵者,这个故事也让小读者们了解到“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作者李欧.李奥尼,一位色彩的魔术大师,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场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它的主题,看似是“团结起来就是力量”,可实际上,透过这个简单的故事,作者想传递给我们另外一层意思。这本书一共十四个场景,其中小黑鱼一个人在海里徘徊的场景竟然占到七个。这七个场景作者画得呕心沥血,深海、水母、大龙虾、怪鱼、海草、鳗鱼以及海葵,一个个被画得美轮美奂。这才是全书的高潮,作者想对我们说的这个话,全潜伏在七个场景里了。因为直到这时,小黑鱼才开始去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己又是怎样一种存在。小黑鱼开始学会了想了,学会想的小黑鱼成长了。小黑鱼自己的发现,才是这本书的一个深刻主题。
●教学目标:
1、这世界很大,我有过孤独;这世界很精彩,我仍然存在。认识自我,独立坚强,团结合作使我机智彰显,使我学习成长。
2、透过文字赏析,丰富想象,练习比喻修辞技巧的运用。
3、欣赏与众不同的水彩拓画技法、出乎意料的创意呈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一)学生介绍自己的海洋作品,对教师画的“小黑鱼”提出疑问。
1、生介绍海洋生物,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师出示自己画的小黑鱼。
3、生发表自己对老师作品的看法。
(二)导入课题
1、说明画小黑鱼的.原因。
2、出示绘本题目,简单提出作家。
二:阅读故事,体验历练。
(一)讲授感受小黑鱼的快乐。
1、师:故事开始了,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住着一群快乐的小鱼。他们都是红色的。只有一条是黑色的。他黑得就像淡菜壳。
师生讨论小黑鱼和淡菜的模样的相同点。
2、师:他比他的兄弟姐妹游得快。
学生想象他们的游戏,体会这时的小黑鱼无忧无虑。
(二)音乐体验小黑鱼的孤独心境。
1、师:一个可怕的日子,从海浪里突然冲出一条又快、又凶、又饿的金枪鱼。他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走了。他逃到了大海深处。
2、让背景音乐衬托小黑鱼当时的心境,讨论小黑鱼的心境。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害怕、孤独、伤心、难受
(三)师生共同演绎小黑鱼的经历。
1、水母像彩虹果冻
师生讨论水母的样子。指导学生表演水母。
2、大龙虾——大龙虾走起路来像水下行走的机器
老师和学生玩大龙虾捉小黑鱼的游戏。
讨论大龙虾像什么?
用学生动作形体比较学生比喻与小黑鱼比喻的区别。
3、怪鱼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
三个学生同学扮演这三条被线牵着的怪鱼。
学生根据扮演情形记住这句话。
4、森林似的海草长在糖果般的礁石上
讨论海草和礁石的样子。
讨论小黑鱼在森林似的海草和糖果般的礁石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5、海鳗的尾巴有多长连他自己都搞不清到底
学生讨论利用海鳗的特点可以在海鳗身上玩什么游戏。
6、海葵像粉红色的棕榈树,在风中起舞。
师扮演小黑鱼,碰一下学生,学生就在风中起舞。
7、师生小结,感悟深意。
师: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展现在小黑鱼的生命中。他见识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奇妙、有趣、奇怪、魔幻、瑰丽
(四)欣赏录像,学习语言。
1、欣赏动画录像,师生回忆小黑鱼一路的经历。
2、学生扮演小黑鱼,向小红鱼讲述自己的经历。
(五)开动智慧,体会合作力量。
1、学生讨论办法,帮助小黑鱼和小红鱼。
2、看图,欣赏小黑鱼的办法。
(六)创意板书,完成成长真谛。
1、师把板书圈成一条鱼形。
2、经过历练的小黑鱼终于成长了,他明白生命的真谛。
三:认识作者,讨论画法。
1、画外音:我叫李欧.李尼奥,我出生在荷兰,爸爸是犹太商人,妈妈是荷兰的歌唱家。舅舅是收藏家。我家附近有很多博物馆、美术馆,我常常去那里参观。我特别喜欢画画,后来,我来到美国、意大利,创作了很多的绘本。我的《一寸鱼》、《小兰和小黄》等四本书还获得凯迪克银奖呢?你们发现《小黑鱼》这本书的绘画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2、学生讨论画法。
四:学习语言,创作绘本。
1、提出要求:学习李欧.李尼奥这个样的句子给自己的画配上插图。
2、写话训练。展示作品。
3、现场制作成一本绘本作品。
1.认真听老师讲故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2.适当想象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回家复述故事,续编故事想象作画,培养孩子们的复述说话能力。
4.从故事中懂得要团结,不轻信挑拨,和平相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
听故事讲故事想象作画。
教学准备:
制作PPT教学过程:
1、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副图,图上有三个小朋友,一个是白种人,一个是黑人,一个是黄种人,你觉得他们当中谁的颜色最美丽为什么
再来看一幅图(五颜六色的羽毛图),在他们当中谁的颜色最美丽为什么2、这节课顾老师给你们带来这样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题目是《彩色的乌鸦》
老师读绘本:"从前乌鸦可不是这样黑乎乎的,……据说,有一个雪人曾经提出一个不幸的问题,从而给美丽快乐的乌鸦带来了一场灾难。"3、猜猜看雪人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猜不出来了吧我们看……点出:"在你们当中到底谁的颜色最美丽"雪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这个问题一提出,我们来看看乌鸦们怎样回答呢继续看下去……后来,人们就只能看到颜色十分接近的.乌鸦们聚在一起,但是他们的争吵并没完全结束,因为他们的颜色并不一完全一样。乌鸦之间多少还有些区别,每只乌鸦都认为自己的颜色是唯一正确的。
4、你认为他们错在哪里
每只乌鸦都自认为自己的颜色是唯一正确的。
说得太好了,我们继续看下去:事情发展得越来越糟糕……你看一只大灰猫钓起一根彩色的羽毛脚步沉重的走出湿漉漉的草坪。
继续看绘本:从此……5、猜一猜:那会是一场怎样的雨
对这是一场黑雨……而且永远成了黑色的了。
还在下黑雨的时候,一只……到原始森林度假去了……他成了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
6、猜一猜,这只彩色乌鸦的命运如何小组讨论一下再来汇报。
7、我们来看第二个绘本《一只与众不同的乌鸦》点击绘本,读下去……"彩色的乌鸦坐在树枝上……这真让他感到难堪。
提问:他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怎样使自己变得不再那样耀眼。
8、继续看绘本:这时乌鸦的首领……飞进那可以接纳他的浓浓的白雾中去了。
猜一猜:这只彩色乌鸦最后的命运如何
学生猜测。
9、继续看绘本:原来这只是一个梦看乌鸦们还是紧紧的靠在一起,那么亲密。
我们来看看首领会怎么说
朗读乌鸦首领的话:"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这在我们这里是不会发生的!"
10、再看看:"在他们当中,到底谁的颜色最美丽"
11、这样的事情,你觉得在我们人类中会不会发生呢
"同学们,这样的争名夺利、轻易听信别人的挑拨,种族歧视等等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容易发生的,但你们一定要在心里说'我保证,这样的事在我们这里一定不会发生'!齐读:"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是有可能发生的,不过,在我们这里是不会发生的!"
12、作业: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然后想象作画,续编故事:彩乌鸦以后的生活怎样呢
设计理念:
这本书图画非常可爱,形象生动,色彩绚丽,属于那种孩子一看就会被吸引住的图画书。故事从变色龙的麻烦开始,但一路都有朋友的热心帮助,还有各种戏剧性的场景,可以引来小读者阵阵的笑声。故事的结局虽出人意料,却也自然合理,幽默机智,让人忍不住拍手称快。
1.引导幼儿理解图书中变色龙从最初的尴尬、烦恼、恐惧到最后的怡然自得,并尝试运用语言将图片内容表述出来。
2.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难点:联系前后书页的'因果关系,了解故事发展的原因。
《乱七八糟的变色龙》绘本书、故事课件等。
一、出示封面,猜测故事的情节。
1.出示图书的封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叫《乱七八糟的变色龙》,你在这本书的封面里看到了什么”
2.那你来猜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呢(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猜测)
二、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并尝试根据观察来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
1.第一次尝试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的发展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二页:“图片中有只什么动物它趴在什么颜色的花朵上”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三页“你看它脸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呢它身上的颜色有了什么变化”
(3)教师讲述故事的第四、五页:“变色龙遇上了谁他们有可能对它说了些做了些什么”请来猜一猜,说一说。”(请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3)小结:“原来画面藏着这么多的秘密,如果你看仔细了画面还能讲出这么好听、有趣的故事。
2.出示课件分组猜测(1)“猴子、笔尾蒙假扮狮子来帮助变色龙的颜色恢复正常时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先挑一幅画面仔细观察一下,再来猜测故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2)幼儿自由交流(3)教师每幅图片选择个别幼儿讲述。
三、师生完整阅读,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风趣。
1.师生一起看图书,完整地讲故事(可以请个别幼儿讲述)2.“关于这个故事、这本书,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1、通过观察、猜想的方法,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2、理解故事中的秘诀,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危险时勇敢、机智地面对。
活动准备:PPT。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意思的故事书,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关于谁的故事?(播放幻灯1)【幼:蛤蟆、两只蛤蟆】
师:这是一对感情非常好的爷爷和孙子,看起来蛤蟆爷爷好像在对小蛤蟆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故事中找找答案吧。(播放幻灯2)
二、分段播放课件,幼儿猜想故事梗概。
1、遭遇大蛇——秘诀一:勇敢。
A、猜猜它是谁?
师:有一天,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在森林里散步。蛤蟆爷爷告诉小蛤蟆,在森林里有很多饥饿的敌人,会来吃我们。爷爷有对付他们的秘诀哦!还没说完,草丛里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脑袋。它会是谁呢?(播放幻灯3,个别幼儿猜测)
B、小蛤蟆的反应
师: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是谁。(播放幻灯4)原来是一条大蛇!大蛇吐着信子,咝咝地说:我要把你们当午饭吃了。小蛤蟆听到了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从小蛤蟆的表情、动作来回答)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C、蛤蟆爷爷的做法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面对像蛇这么危险的敌人时,小蛤蟆逃走了,蛤蟆爷爷会怎么做呢?
你们的猜想让我觉得蛤蟆爷爷真勇敢,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蛤蟆爷爷到底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灯5)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D、总结
师:没错,蛤蟆爷爷露出了凶狠的`表情,使劲地吸进好多空气,把自己的身体越鼓越大,就这样把大蛇给吓跑了。蛤蟆爷爷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一个秘诀:勇敢。小蛤蟆高兴地说:爷爷,你真勇敢!
2、遭遇鳄龟——秘诀二:机智。
师:蛤蟆爷爷刚把大蛇赶走,正要跟小蛤蟆说说对付敌人的第二个秘诀时,草丛里又出现了一个可怕的脑袋,它会是谁呢?(播放幻灯6,个别幼儿猜测)
师:会是比大蛇还可怕的动物吗,我们放大了看一下。(播放幻灯7)原来是鳄龟!鳄龟非常饿,看到蛤蟆爷爷和小蛤蟆就恶狠狠地说:“喂,蛤蟆,我要把你们当点心吃了。”小蛤蟆听到了是怎么做的?(引导幼儿从小蛤蟆的表情、动作来回答)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比蛇还要大好多、特别凶狠的鳄龟,小蛤蟆忘记了勇敢又一次逃走了,蛤蟆爷爷是怎么做的?(播放幻灯8)你看到了什么?(幼:在说话)
师:蛤蟆爷爷在和鳄龟说什么呢?(幼儿猜想)
师:你们的猜想让我觉得蛤蟆爷爷不仅勇敢,还特别聪明。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蛤蟆爷爷到底用了什么秘诀。蛤蟆爷爷面对比大蛇还可怕的鳄龟时,还是那么勇敢地站出来保护小蛤蟆。他凑近鳄龟的耳朵低声地说:“鳄龟先生,你想吃大餐吗?告诉你,刚才有一条又肥又嫩的蛇游过去了,你赶紧追,还能追得上。”说着,还给鳄龟指了方向。鳄龟走了,蛤蟆爷爷用自己的智慧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二个秘诀:机智。小蛤蟆高兴地说:爷爷,你真聪明!
3、遭遇怪兽——秘诀三:朋友。
A、小蛤蟆、蛤蟆爷爷的反应
师:蛤蟆爷爷正想告诉小蛤蟆对付敌人的第三个秘诀时,大树后面出现了什么?(播放幻灯9)【幼:一条尾巴】
师:会是谁的尾巴呢?我们放大图片看看。(播放幻灯10)哇!这是一头巨大无比的怪兽!他大声地说:我要把你们全都吃掉。这次小蛤蟆是怎么做的?
师:蛤蟆爷爷呢?(在幻灯10处点击一下出现爷爷的图片)
B、蛤蟆爷爷遭遇危险时,猜想小蛤蟆的做法
师:可是这个怪兽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抓住了蛤蟆爷爷。(播放幻灯11)逃到草丛边的小蛤蟆他害怕极了,全身发抖,那他会去救自己的爷爷吗?
师:看来你们都希望小蛤蟆能学会勇敢。那它会想什么办法救自己的爷爷呢?
C、故事中小蛤蟆的做法
师:你们的小蛤蟆不仅勇敢,还用了聪明的方法去救爷爷。那故事中的小蛤蟆会用什么办法我们来看一看。(播放幻灯12)小蛤蟆看到草从里的红果子,想到了一个办法,它把红果子扔向怪兽,怪兽的腿上立刻出现了红斑。怪兽一点都没发现,因为他正要吃蛤蟆爷爷。小蛤蟆勇敢地站到怪兽面前,说了些话,怪兽吓得马上丢掉了蛤蟆爷爷,飞快地逃走了。(播放幻灯13)小蛤蟆对怪兽说了什么呢,居然让怪兽那么害怕?(幼儿猜想)
师:哈哈(没错),小蛤蟆说:怪兽,你已经中了爷爷的毒了,快看你的脚,都是红点点,你死定了!小蛤蟆就这样把怪兽给吓跑了。小蛤蟆用了爷爷的秘诀了吗?是什么秘诀?(幼:勇敢、机智)
E、第三个秘诀
师:这下爷爷得救了,他高兴地对小蛤蟆说:“爷爷的第三个秘诀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候,有一个靠得住的朋友。是你的勇敢、机智、爱心救了我。谢谢你,小蛤蟆!”
师:爷爷的第三个秘诀是什么?(幼:朋友、爱心)
三、完整欣赏故事。
1、猜想故事题目。
师:蛤蟆爷爷的秘诀真厉害!(播放幻灯14)故事讲完了,我们又回到了封面。这个封面缺了一个题目,你们觉得什么题目合适呢?让我们来看看会是什么题目呢?(点击幻灯片)
2、完整倾听故事。
师:那我们完整地欣赏这本书吧。《蛤蟆爷爷的秘诀》……(教师讲述故事)
四、结束。
1.故事讲完了,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你们回去后可以讲给中班,小班的小弟弟小妹妹听,让他们也学会蛤蟆爷爷的秘诀勇敢,机智的面对危险和困难。
第一次自己完成某件事的经验,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难忘的记忆。像是第一次自己上学、第一次自己烧开水,或是第一次自己看家。能独立做好一件事,代表着自己的成长,这种成就感,是鼓励孩子勇敢跨出步伐的良方。在这本《第一次买东西》中,五岁的小女孩小美,突然被指派工作,要到商店去买牛奶。小美平常常跟妈妈上街,但自己一个去,还是第一次呢!小美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喜欢帮爸爸妈妈做事,她大着胆子接下了工作,兴奋的走出家门,但是越走心里越害怕,尤其一辆速度很快的脚踏车,让小美的勇气一点一点消失。还好,这时在店里遇到了其他的顾客,小美学着他们的样子,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终完成了妈妈给她的任务。我们孩子都会慢慢长大,也都会越来越能干,要鼓励他们更大胆,更自信的去尝试自己没做过的事。
1.听故事,体验小美第一次买东西时由害怕到成功内心情感的变化。
2.知道遇到困难不能害怕,勇敢面对就能成功。
3.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想象,大胆表述。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过独自上街买东西的经历。
2.物质材料准备:故事《第一次买东西》PPT;每人一本小图书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最近啊,有个电视节目特别火,叫做《爸爸去哪儿》,你们有没有看过啊?这个节目就是请来五对明星父子一起去旅游,旅行途中呢给他们一些任务,有的是父子一起完成的,有的是要小朋友独立完成的。其中,就有这样一个任务:节目组要让小朋友自己去买菜。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提问: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师:小朋友,你有没有独自一个人上街买过东两?请说说你的感受。
2.师:有个小女孩叫小美,她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顺利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里怎么说的。
二、自由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和幼儿一同认识故事的名称:故事的名字叫做:第一次买东西2.幼儿拿出小图书,自由阅读:现在请你翻开自己的图书,自己先来看看这个故事。
看的时候,请你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⑴仔细观察每幅图中小美的表情,想象下如果你是小美,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
⑵在小美买东西途中,她都碰到了谁,当时小美怎么做的呢?最后她买到牛奶了吗?
师:小朋友们都已经自己看过一遍了,谁能来回答老师之前提的问题呢?
三、看PPT,集体阅读
1.出示第一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师:小美妈妈交给小美一个什么样的任务?小美愿意吗?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小结:小美妈妈让小美一个人去买牛奶,小美脸上笑嘻嘻的,说明她很乐意完成这个任务。
2.出示第二幅和第三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二段。
⑴师:小美路上碰到什么事了啊?(碰到一辆自行车,她躲开的时候摔了一跤)她摔了一跤,胳膊和腿摔痛了,买牛奶的钱还掉了,小美怎么做的?
⑵引导幼儿说出虽然小美摔倒了,但她没有在意摔疼的胳膊和腿,而是赶紧把掉了的钱捡起来。
⑶师小结:虽然小美摔倒了,但她没有在意摔疼的胳膊和腿,而是赶紧把掉了的钱捡起来,说明小美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她想着一定要把妈妈给她的.钱保管好,不然就买不到牛奶了。
3.出示第四幅图,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
⑴师:小美来到小店,小店还没人,小美买到东西了吗?这时,店里来了谁?他是怎么买东西的?
⑵师小结:虽然这时店里没人,可是小美说话声音太小了,店老板都听不到她的声音,所以没有买到东西。这时,来了个眼镜叔叔,他喊道:来一罐可乐!这里注意,眼镜叔叔是怎么说的?(喊道)大声喊,说明声音很响很大。
4.出示第五幅图,讲述故事第四段。
⑴师:眼镜叔叔走了以后,又来了谁?她是怎么买东西的?
⑵师小结:眼镜叔叔走后,来了个胖大妈,她把小美给挤出去了。也买到了自己要的东西。
5.出示第六幅图,讲述故事第五段。
⑴师:突然,小美叫了声什么?她最终买到牛奶没有?她的心情怎么样?
女主人跟小美道歉后,为什么小美还会掉眼泪?(委屈)⑵师小结:小美终于鼓足勇气,大喊了一声:买牛奶。这次店主注意到了这位小客人。小美买到牛奶啦!让我们替小美欢呼吧!小美,真棒!(鼓掌)6.出示第七幅图,讲述故事结尾⑴师:小美最后开开心心的拿着牛奶,和等她的妈妈一起回了家。
四、完整讲故事,体验小美内心情感变化1.师:等会儿老师把故事再完整讲一遍,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小美在买牛奶的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老师完整讲故事)2.提问:你们听出来了吗?小美在买牛奶的过程中说过什么话?两次说话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看出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3.师:第一次买东西,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只要勇敢去面对,就会获得成功。相信经过这一次,小美会变得更大胆、勇敢、自信!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讲述耐人寻味的故事,讲述一段深沉的爱,一种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的爱的哲理,禁不住流下热泪。
这是一本经典的图画书,它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文字的布局也富有动感,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简单的线条,简单的文字,简单的故事,却掳获了无数读者的'心。
整个活动在感动中结束,大宝说:我想哭了。徐一米说:太感人了……我也在一遍遍的试读着感动着。
一、赏读封面,观察环衬。
这本书很特别,除了封面是绿色的其余是黑白色,因此引起了幼儿的质疑。
(1)赏读封面。
让幼儿说说自己看到封面上画的是什么?而后猜想故事可能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着嫩嫩的绿色看了之后又什么感觉?小朋友想象力很丰富,能完整的吧封面上的小孩、苹果、树编成一件事进行猜测。
(2)观察环衬。
大片的白色让你想到了什么?看后你有什么感觉?小朋友说想到了天空,觉得很干净;想到了雪,觉得很好玩。他们还不会与封面进行联想。
故事分为三块。
第一块重点出示第三页:让幼儿大胆猜猜,小男孩每天跑到树下干什么?图画的空白处给幼儿很多想象的空间,他们迁移平时的故事中的经验,同时出现4幅树和小孩玩耍的画面,让幼儿感受到大树和孩子之间的快乐时光。
第二块讨论:为什么大树会觉得快乐,小朋友被故事中的情节所吸引:胡恒说:因为大树牺牲了自己帮助了别人。杨帆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徐一米说:大树很有爱心。当看到大树被男孩一点点的索取,只剩树根,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说:“好可惜”“好可怜”当我打开后面的课件好多幼儿神情紧张,觉得不可思议。
第三块谈谈自己对爱心树和小男孩的看法,小朋友情不自禁的说这个小男孩“太过分了”,“真贪心”“很自私”……
三、联系生活激发情感
在生活中,有谁也像这棵爱心树一样给你快乐,给你幸福,给你爱心呢?孩子谈到的更多的妈妈,老师,他们倾其所有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我好感动。
你愿意成为这样一棵不断付出,不断给予的大树吗?在共同的“我愿意”的回应中结束教学。
一切都是那么感动。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课件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一个从孩子到大人都可以接受的不可思议的故事: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它先是国王的猫,然后又分别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猫,但它活得浑浑噩噩,对一切漠不关心,直到有一天,它变成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当心爱的白猫死去了,这只100万年没有哭过的猫,放声大哭,然后安然死去。
这是一只猫的传奇,这是有关生与死,情与爱的伟大寓言,在日本被赞誉为“被大人和孩子爱戴,超越了世代的图画书”。这是一部读了100万次也不会厌倦的名作。
一、聊天预热:
1、假如有一种魔法,可以让你活一百万次乃至于长生不老,你愿意吗?愿意或者不愿意,都要说说理由。
追问:假如我这里有这种魔法,要用你美丽的嗓音交换,你愿意吗?为什么?
2、交代故事的主人公:这是一只一百万年也不死的猫。就是这只虎斑猫,它活了一百万次,够神奇的吧。其实,虎斑猫是活了一百万次,又死了百万次。它先后成为国王的猫、水手的猫,魔术师的猫,小偷的猫,老太太的猫,小女孩的猫……,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你想做谁的猫,为什么?
实话实说,谈谈想法。
二、猫的生命一次次轮回
1、回到故事里的这只猫。这是只漂亮的虎斑猫。有一百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有一百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了。可是猫连一次也没哭过。
出示画面,讲述:
国王的猫
有一回,猫是国王的猫。
猫讨厌什么国王。
国王爱打仗,总是发动战争。
打仗时,国王把猫装在漂亮的篮子里,带在身边。
有一天,猫被一支飞来的箭射死了。
正打着仗,国王却抱着猫哭了起来。
国王仗也不打,回到了王宫,然后,把猫埋到了王宫的院子里。
虎斑猫啊虎斑猫,为什么离开了权势显赫的国王你不哭?
(国王爱打仗,战场上充满了血腥与危险,国王把虎斑猫带到战场,却不问虎斑猫爱不爱打仗——他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了虎斑猫。离开国王,就是离开了战争与血腥,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水手的猫
有一回,猫是水手的猫。
猫讨厌什么水手。
水手带着猫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码头。
有一天,猫从船上掉下来。
因为猫不会游泳,水手连忙用网把猫捞上来,可猫还是淹死了。
水手抱着像一块湿抹布似的猫,大声地哭了起来。然后,他把猫带到了远方一座港口城市,埋在了公园的树下。
虎斑猫啊虎斑猫,为什么离开了可以走遍世界各地的水手你不哭?
(水上的生活不适合猫的生活习性;海上有风浪,猫不会游泳,很危险;晕船等等)
魔术师的猫
有一回,猫是马戏团魔术师的猫。
猫讨厌什么马戏团。
魔术师每天把猫装在到一个箱子里,用锯子锯成两半儿,然后把完好无损的猫从箱子里抱出来,换来一片掌声。
有一天,魔术师失手了,真的把猫锯成了两半儿。
魔术师两手拎着两半儿的猫,大声地哭了起来。
这次,谁也没有鼓掌。
魔术师把猫埋到了马戏场的后面。
虎斑猫啊虎斑猫,为什么离开了变幻莫测的魔术师你不哭?
(魔术师并不是真正的爱猫,他只是把猫当成了一个道具,一个魔术时的道具而已。)
小偷的猫
有一回,猫是小偷的猫。
猫讨厌什么小偷。
小偷领着猫,在漆黑的小镇上,像猫一样悄悄地转来转去。
小偷只偷养狗的人家,趁着狗冲着猫叫的时候,小偷撬开保险箱。
一天,猫被狗咬死了。
小偷抱着猫和偷来的钻石,在夜晚的小镇上边走边哭。
然后,回到家里,把猫埋到了小院子里。
虎斑猫啊虎斑猫,为什么你不想成为小偷的猫?
(小偷鬼鬼祟祟,不够光明正大;小偷为了偷到钻石,不顾猫的安全——只偷养狗的人家,而猫又是怕狗的。)
老太太的猫
有一回,猫是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
猫讨厌什么老太太。
老太太每天抱着猫,从小窗户看外面。
猫整天在老太太的腿上睡大觉。
不久,猫老死了。
摇摇晃晃的老太太抱着摇摇晃晃的死了的猫,哭了一整天。
老太太把猫埋在院子里的一棵老树下。
虎斑猫啊虎斑猫,为什么你不想成为孤独无依的老太太的猫?
(虽然安全,但老太太的生活太沉闷了,猫在她那里丧失了它的`活力和生机)
小女孩的猫
有一回,猫是一个小女孩的猫。
猫讨厌什么小女孩。
小女孩有时把猫背在背上玩,有时紧紧地搂着猫睡觉。她哭的时候,还会用猫的后背来擦眼泪。
有一天,猫被小女孩后背的带子勒死了。
小女孩抱着耷拉着脑袋的猫,哭了一整天。然后,她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虎斑猫啊虎斑猫,为什么你不想成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猫?
(小女孩和猫一起玩,但却不会考虑猫的感受——背在背上,那种姿势猫不喜欢;紧紧地抱着睡觉,猫会觉得喘不过气来;后背擦眼泪,就更加离谱了。总之,小女孩只是把猫当成玩偶。)
2、讨论:成为国王的猫,水手的猫,魔术师的猫,小偷的猫,老太太的猫,小女孩的猫,猫已经活了六次,又死了六次,你认为故事接下来该怎么发展?
(点拨:若是一直这样一次次地死去,一次次地活过来,猫一一次次地成为别人的猫,累计上一百万次,这个故事该有多长?这样的故事你有没有兴趣看下去?)
3、从我们讨论来看,虎斑猫似乎什么也不喜欢,不要锦衣玉食的王宫生活,不要风浪中的刺激,不要魔术的变幻莫测,不要小偷的偷偷摸摸,不要老太太的安逸,不要小女孩的活泼,那么虎斑猫究竟要的是什么?
(小结:自由地生活,成为自己,不做任何人的宠物。)
三、成为野猫
后来,猫不再是别人的猫了。成了一只野猫。
猫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猫太喜欢自己。
怎么说呢,漂亮的虎斑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
讨论:虎斑猫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这个故事是否可以到此为止?
(它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爱,宠物似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要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并且顾及对方的感受;它还没有过上有意义的生活,仅仅拥有了自由,心里还是空荡荡的。看作者如何为它编织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四、爱上白猫
不管是哪一只母猫,都想成为他的新娘。
有的拿很大的鱼送他,有的献上新鲜的老鼠,有的送来了少见的木天蓼,还有的去舔他那漂亮的虎斑纹。
可猫却说:“我可死过100万次呢!我才不吃这一套!”
因为猫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他一眼,那是一只美丽的白猫。
猫走过去说:“我可死过100万次呢!”
“噢。”
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猫有点生气了,怎么说呢,因为他太喜欢自己了。
第二天、第三天,他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连一次也没活完吧?”
虎斑猫在白猫的面前一连翻了三个跟头,说:“我呀,还当过马戏团的猫呢。”
“我呀,我死过100万次……”
说到一半的时候,他问白猫:“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
“行呀。”
白猫说
就这样,他一直待在了白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
猫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了。
猫喜欢白猫和小猫们,胜过喜欢自己。
小猫们长大了,一个个走掉了。
“他们都长成了漂亮的野猫啦。”
“噢”
白猫说,然后她的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
白猫慢慢地老了。
猫对白猫更温柔了,嗓子眼儿里也发出了咕噜咕噜声。
他多想和白猫永远地一起活下去呀!
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倒在猫的怀里一动也不动了。
猫抱着白猫,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他头一次哭了。从晚上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晚上,哭啊哭啊,猫哭了有100万次。
早上、晚上……
一天中午,猫的哭声停止了。
猫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在了白猫的身边。
讨论:
1、虎斑猫为什么不喜欢那些母猫而喜欢白猫?
(白猫的独立,白猫的矜持和美丽,白猫的温柔无语)
2、猜猜,猫还会活过来么?为什么虎斑猫不想再活过来了?
(没有了爱,浑浑噩噩地活一百万次,又有什么意思?虎斑猫一次次地活过来,是死得不甘心,他没有自己,也没有自己所喜欢的,而当他成为自己,有了自己喜欢的,虎斑猫觉得活一次已经够了。)
出示:
真正地爱过,真正地活过,一次就够了。
有爱的日子,一日长于百年。
仅仅拥有长度而没有意义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的。
五、介绍作者,拓展“白猫”的意义空间
1、出示佐野洋子来华照片,介绍:
20xx年5月27日下午,佐野洋子在首都图书馆与中国读者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聚会。佐野洋子出生在中国,此次来到中国,是重回故里寻找童年的足迹。照片中的她,姿势挺拔,气质典雅,正微笑着回答读者的问题,让人难以想到,这是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
2、讨论:一个六十九岁的老太太,一个到了癌症晚期的病人,为什么脸上还能带着如此灿烂的微笑?她离死亡已经那么近了,为什么能如此安然?她的一生,是否也拥有了“生命中的白猫”?
介绍佐野洋子:
日本著名绘本作家,曾创作过《我的帽子》《绅士的雨伞》《请等一等》等大量的儿童图画书作品,《活了100万次的猫》是她的代表作,累计销量达150万册。由于对图画书的杰出贡献,她获得了日本政府颁发的以艺术家为对象的紫绶褒章。
3、学生交流后小结:
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出光彩的,不仅仅是得到爱情。在这里,爱,只是一个象征,一个比喻。我们爱一个人,感觉生活很幸福;我们热爱知识,使自己变得充实;我们热爱工作,或者热爱一份事业,使自己觉得可以站在这个地球上而不感到羞愧。一切能提升生命意义的东西,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白猫”。
六、重温故事,布置讲述。
1、出示投影,学生轻轻诵读。
2、将这个故事讲给你喜欢的人听。爸爸,妈妈,好朋友,或者兄弟姐妹,让他们一起在故事里体验爱与被爱,让这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在我们的讲述中获得永生。
【设计意图】
绘本《我的爸爸真麻烦》是一个画面内容丰富、情节发展生动、有趣的幽默故事,这是一个讲述生活中创造快乐的故事,能带着孩子尽情地去享受幻想和发现乐趣,在爸爸的事件中可以让孩子们懂得生活正是因为有了创造才如此生动和精彩的道理。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而且不可替代的角色。孩子们可以在画面中感受到爸爸的执着、爸爸的智慧、爸爸的美德、爸爸的亲情、爸爸的伟大,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感受自己的爸爸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爸爸为了这个家在生活中打拼付出了很多努力与心血,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对爸爸的尊敬与深深的爱。由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分析“爸爸的麻烦事”。
2、能从画面中感知爸爸的形象特点,感受爸爸对全家的爱。
3、生活迁移,激发幼儿爱爸爸的美好情感。
PPT课件一套、图片每组一套、背景音乐。
一、导入故事,激发幼儿了解故事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出示图一),看看书的封面有谁?是一本关于谁的故事书?认读书名,什么叫麻烦事?麻烦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怎样的感觉呢?猜猜我的爸爸遇到了哪些麻烦事?出示图二。
小结:原来爸爸的'麻烦事与机器人有关。
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初步分析“爸爸的麻烦事”。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进行猜测。
师:爸爸在哪个公司上班的?(出示图三图四)你从哪里看出爸爸的工作很麻烦?(出示图五、图六)下班后爸爸又会去哪里?我和妈妈为什么要为爸爸送饭?(边观察图边猜测)你觉得爸爸喜欢怎样的工作?(机器人研究)。爸爸的兴趣爱好是搞机器人工作。(出示图七、图八)妈妈支持爸爸的研究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爸爸的研究有没有成功呢?(出示三幅图图九——图十一)爸爸终于发明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爸爸在研究机器人时有哪些麻烦?重点观察画面。
2.分组讨论,自由讲述。
桌上摆放5幅图(图十二——图十六)小组讨论,自由讲述说出你最喜欢爸爸的哪项机器人,为什么?出示图十七:人们是否喜欢爸爸的机器人呢?出示图十八——图二十一:你发现小弟弟是怎样的小弟弟呢?爸爸为什么要赔钱?
3.听录音讲述。
出示图二十二——二十五,什么叫艺术品?你还见过哪些艺术品?(幼儿发散性思维)。出示图二十六——二十七:故事中我们一家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我也和爸爸一起去研究机器人呢?
感知爸爸的形象,感受爸爸对全家的爱。
师:你觉得爸爸的“麻烦事”是什么?老师一一出示图片。(烦透的工作、小屋里一团糟、研究中失败的机器人、机器人在街上乱跑罚款等),最后爸爸的麻烦事会给全家带来什么?你们认为爸爸的麻烦事真得是很麻烦吗?故事中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爸爸?说说你的理由。
三、迁移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对爸爸的爱。
师:孩子们,你们的爸爸会给你们全家带来哪些快乐?让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幼儿说出:我的爸爸会……。播放背景音乐边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的爸爸都是世界是最好的爸爸,爸爸为了我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付出了很多汗水与心血,所以我们应该对爸爸说一声怎样的心里话?让我们回到教室后也来画一画自己的爸爸,说一说自己的爸爸,把它变编成一个很好听的故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