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入2022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0-12岁)
●《一只想飞的猫》是由被誉为“东方安徒生”的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创作的,作品发表于1955年,几经印刷,堪称童话故事中的经典。作品叙述了一只喜欢自吹自擂还异想天开的猫,他调皮捣蛋,好逸恶劳,自以为是,盲目逞强,吹嘘着自己各种本领,不料被看不下去的公鸡将计就计,弄得灰头土脸,最后又在自作聪明的行为中摔得四脚朝天。
该书还选录了其他短篇童话,充满了轻松幽默的喜剧色彩,例如《三只小喜鹊说的》《小蟹在篓子里吱吱地响》。作者深谙儿童心理,故事里诸多细节都准确细致映射出了儿童的微妙心理,故事中也不乏一些正面形象,他们勤奋踏实,好学谦虚,与主角形成对比,他们用行动来诠释和谐美好的一面,对儿童成长有正面积极的引导意义。
一、教学设想
《一只想飞的猫》作为童话经典深受孩子们喜欢,故事中形象繁多,内容丰富,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容易停留在情节的发展上,只知道它讲了一个什么内容,但这远远不够。故事中幽默的语言极具感染力,人物形象的塑造格外鲜明,丰富有趣的想象充满趣味,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欣赏。
当然面对二年级的学生,如何落实这些目标,要达到什么程度,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些都是教学中要思考的问题,基于以上思考,本课时由以下几个板块组成: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利用书中的出现的爱提问题、爱思考的小青蛙形象,创设带领孩子认识动物朋友的情境,走进故事。孩子对动物有天生的亲和力,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出示封面,了解封面信息。
(二)图文对照,感知形象
本书中有很多精美插图,这些插图对人物形象以及情节发展都有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图文结合是一个走进文本的好方法。
选取猫的代表性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感知猫的形象。利用读一读,猜一猜,演一演等方法,走进童话,读出人物特点,在师生对话中,引导孩子对人物形象有自己的看法。
(三)选取情节,预测故事
引导学生看目录,了解其他故事的主角,选取片段,初步说人物形象,预测后面故事的发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制定计划,激励阅读
二、教学对象
二年级学生
三、课时安排
导读:1课时
交流:1课时
四、教学设计(含导读、交流、学习单)
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本书的作者,主要内容。
●通过猜测,提问,想象画面等策略,初步感知猫的性格特点,了解主要情节,激发学生阅读本书的兴趣。
●通过重点语句赏析,体会本书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激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童话故事的乐趣。
●掌握学生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完成阅读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小青蛙,他和你们一样——爱思考爱阅读,今天他想向大家介绍他动物世界的朋友们,想认识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一只想飞的猫》。
【设计意图】创设书中人物为学习伙伴的情境,可以激发二年级学生的兴趣,奠定阅读时轻松的心境。
(二)观察封面,了解本书信息(5分钟)
1.教师出示封面,学生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瞧,这就是封面,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2.观察封面的图画内容,引导学生将所见说具体一只猫举着两只爪子,表情是带着有点狡猾的笑容,鸡,鸭,鹅抬着头盯着他看。
3.猜一猜: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4.想一想:这是一只想飞的猫,看了这个书名,你脑海里冒出了哪些小问号?
5.观察其他的细节部分
①作者
师相机出示陈伯吹的资料:这本有趣的书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写的,他被誉为“东方安徒生”,他创造的童话世界特别精彩有趣,深受孩子们喜欢呢!
②出版社,彩绘注音版
不同出版社印刷出来的书不一样,有的还有精美的插图呢,同学们在选择的时候都可以从这些去考虑。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这本书的整体有个大致的了解,明白选取一本书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三)插图识猫,图文对照(25分钟)
1.出示插图:看,猫出场了!他一出场就发生了什么事呢?
2.出示片段:
一只猫从窗子里面猛地跳出来,把窗台上摆着的一只蓝瓷花盆碰落在台阶上,砸成两半。才浇过水的仙人掌,跟着杂碎的瓷花盆被抛出来,横倒在地上,淌着眼泪,发出一丝微弱的声音:“可惜!”
“那算什么,我是猫!”猫没道歉一声,连头也不回一下,只弓起了背,竖起了尾巴,慢腾腾地跨开大步,若无其事地向前走。“昨天夜里,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只耗子!”
①师范读片段,听着听着,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猫?
②读一读,说一说:学生交流,抓住语言谈体会,谈完之后展示读,读出猫的狂妄自大。
③抓住动作描写谈体会:“头也不回,只弓起了背,竖起了尾巴,慢腾腾地跨开大步”。请生抓住动作表演出猫的样子,体会他的蛮横无理。
④过渡:看来这只猫和植物朋友们相处得不怎样,那么和动物朋友相处得好吗?
3.出示插图:观察猫和鸭子的表情,猜猜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呢?
4.出示片段:
鸭子接下去说:“好吧,我们不谈这些。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通知你:咱们村庄明天大扫除,你也要来参加。别迟到。”
“哎呀!哎呀!”猫捧着头喊起来。“什么事?”
“头痛!”猫半真半假地说,“讨厌的大扫除,我一听到这三个字就头痛!”
猫装作没听见,抬起了头,望望槐树,望望芦苇,望望老柳树。隔了好一会儿,才低下头来,闭上一只眼睛,睁开一只眼睛,爱理不理地、冷冰冰地说:“你们爱劳动,你们去劳动。我不干!”
①同桌合作演一演上面的画面,鼓励加上动作,表情。
②师读旁白,学生上台表演。
③其他学生思考:你又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猫?
④过渡:就是这样一只骄傲自大的猫,不爱劳动的猫,总是和别人起冲突的猫,有一天却发生了这样的事——
5.出示插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画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谁来大胆猜一猜?想知道就赶紧去阅读书吧。
6.小结方法: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观察插图,并且用上读一读,演一演,猜一猜这样的方法,相信你一定会越读越有趣。
【设计意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读一读,演一演,猜一猜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掌握阅读方法(8分钟)
【方法一:选取情节,预测故事】
1.PPT出示目录:小青蛙生活的动物世界里不仅有想飞的猫,还有其他呢,是谁呢?
安琪儿夜游记
井底下的四只小青蛙
三只小喜鹊说的
小蟹在篓子里吱吱地响
2.利用故事插图和目录连一连。
3.哪个故事最吸引你?结合图画和题目,猜猜可能会有什么精彩的内容呢?
4.要想认识这些动物朋友,那就赶紧翻开这本有趣的童话书吧。
【设计意图】用目录和插图,猜测中激发想象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方法二:制定计划,激励阅读】
1.读阅读妙招儿歌:在你们翻阅这本童书前,爱阅读的小青蛙送来了一些阅读小妙招——
不识字,请教字典小老师;
会计划,日期内容不可少;
要坚持,畅游书海真美妙。
2.分发阅读单,鼓励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设计意图】制定计划,让学生阅读更具有针对性,也更有仪式感。
交流课教学设计
●学会用对比的方法阅读故事,激发阅读其他整本书的热情。
(一)情境创设,揭题导入(2分钟)
看,一个个阅读的身影真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最近同学们都在阅读《一只想飞的猫》,认真的样子把小青蛙又吸引过来啦!
【设计意图】用学生们自己阅读时候的照片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交流过程中更有主人翁意识,增加学生们交流讨论的积极性。
【第一关:猜猜他是谁】
这些话是谁说的,你还记得吗?敢接受挑战吗?PPT出示文中人物的语言,请学生们猜一猜。
“唧唧喳,唧唧喳,那边来了一个啥?原来是只扁嘴鸭!”——猫(插图形象)
“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也都会!”——螺丝钉
“我不回去!我要证明我自己的信心!”——小娃
“亲爱的公鸡牛哥、马哥,亲爱的公鸡弟弟,早安!祝你们幸福快乐!”——狐狸
“他啊,多么和蔼,多么有礼貌,见人就说‘亲爱的’,可不能冤枉好人哪!”
【第二关:我会读一读】
【小调查:人物形象初感受】
1.交流阅读单:一个个动物朋友都上场了,在这么多的朋友中,你最想和谁交朋友呢,请说说理由。
小调查:老师想做个小调查,想和猫当朋友的请举手?
2.教师采访没有举手的学生:请问你为什么不想和猫交朋友呢?请生说明理由。
预设:我不喜欢和猫交朋友,因为他特别没有礼貌,它对鸡冠花说“你算什么,你是公鸡?像吗?冒牌东西!”
3.师评价:你从它的语言读出了他的不文明,通过作者的语言描写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形象的性格特点。
4.师追问:还有人有没有从猫的语言中读出了其他性格特点呢?
预设:我觉得这只猫很骄傲自大,他说:“昨天夜里,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只耗子!”特别爱吹嘘自己。
【第三关:我会品一品】
1.出示猫的语言描写,教师一边讲解情境,一边指名读。
片段一:指导生读出猫的骄傲自大
才浇过水的仙人掌,跟着砸碎的瓷花金被抛出来,横倒在地上,淌着眼泪,发出一丝微弱的声音:“可惜!”
“那算什么,我是猫!”猫没道歉一声,连头也不回一下,只亏起了背,竖起了尾巴慢腾腾地跨开大步,若无其事地向前走。昨天夜里我一伸爪子就逮住了十三只耗子!
片段二:指导生读出猫的易怒暴躁
他气得发抖,呆呆地望着她们,不自然地松开爪子,被抓下来的一束映山红,零零落落地从他爪子里掉出来。
这一对美丽的蝴蝶,像亲姐妹那样肩并肩地飞着。她们把这只自以为了不起的猫戏弄得够了,就在一簇青松翠柏后面,饶了一个大弯儿,向西边飞去,直往湖中心和水莲花那里谈天说地去了。
“我绝不放过她们——我发誓,一个也不放过!”猫像缝隙一样,不好好地走正路,却打横从花圃中传过去,撞到向日葵身上,撞到鸡冠花身上……
2.指导学生读出猫的各种语气
①面对别人的劝告,猫说:你们爱劳动,你们去劳动。我不干!(指导生读出猫的自私自利)
②看到喜鹊姑娘在用功读书,猫憋着喉咙,装出亲昵的声音叫起来:你别那么用功,累坏了身体划不来,请你下来和我们一块儿散散步吧。(指导生读出猫的狡猾讨好)
③看到乌鱼不见了,猫更加愤怒,他说:又是哪个钩嘴巴、大翅膀的老家伙,把我辛苦钓来的鱼偷了去?啊唷,这些会飞的都不是好东西!(指导生读出猫的恼羞成怒)
④猫冒出了一个主意,从上面“飞”下来,他说:我是猫——我要飞!(指导生读出猫的逞强)
3.小结方法:在你们的朗读中,一只骄傲自大蛮横无理的猫仿佛来到了我们的面前!是啊,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细细地去读人物的语言那就能更了解它。
【第四关:我会比一比】
1.过渡:同学们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奏响了一首阅读交响曲,在一个初秋的晴朗的夜里,也有一场动物交响曲奏响了。(播放音频)
2.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们还有没有遇到性格特点和猫有些一样的动物?(生交流)
3.安琪儿邀请我们一起去欣赏,出示段落:
蚱蜢拉起提琴,吚吚呜呜;油葫芦横吹长笛,吕吕吕吕的;那个外号叫做“促织”的蟋蟀,马上拿起短笛,它比长笛短一半,课声音高八……都是随着指挥棒一板一眼地紧密地合奏着。
①示范读,生闭眼想象画面,并说说你觉得这些小动物们演奏得怎么样?
②这些昆虫音乐家可真厉害!忽然,安琪儿遇到了一个螺丝钉,可是面对这场演唱会,他是这么评价的:“哈哈,有的玩就是好!你说说看,这演奏工作,多省力,多舒服,所惬意,还不是玩!”
③指名读,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螺丝钉?你还能从他的语言读出什么吗?
4.出示螺丝钉的语言:(分两部分:瞧不起和夸赞)
怎么?大家都在玩,我就不能玩?
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也都会!
我当然是个聪明的孩子啦,要不,我怎么回来这儿!不过,你也不笨。
我可受不了,这种下作活,我不爱干!
要是我当评判员,这个指挥真该的金质奖章,队员也都该得荣誉奖.
您瞧:遍地绿油油的,很静,很美,这个音乐会又演奏得这么好,真是一次愉快的美的享受!
齿轮歌,咱们回厂去吧——今后我也要像海燕一样!
朋友,再见!——雷锋叔叔已经回来了,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5.小青蛙说:这只想飞的猫和螺丝钉特别像。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交流阅读单)
①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根据语言和行为来回答)
②利用表格对比,学生交流找依据。
③学生对比表格,说发现。
④学生探讨故事结局不同的原因:他们同样是固执自大,为什么猫最后摔得不轻,四脚朝天,而螺丝钉却改变了想法,怀着自豪感说:“工人!”
参考:
⑤师小结:这两个故事也给我们一些启示,面对他人,我们可以用鼓励或是倾听等更好地方式等待他改进。
【第五关:我会说一说】
1.现在这只爱思考的小青蛙要请出他的好兄弟了,出示《井底下的四只小青蛙》图片。
①为什么就他生活在这蔚蓝的天空下呢?请你当当这只小青蛙介绍下你的经历吧。
②出示小青蛙的评价:老大顽固,老二缺少信心,老三又太没勇气了。
③因为没有信心,没有勇气,或是太顽固而看不到更美的风景,你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或是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呢?
【设计意图】用闯关的形式,让学生们通过细读文本、再现故事情节等形式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并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深入交流形象的丰富性。
(三)总结延伸,拓展阅读(8分钟)
①出示小青蛙的收获:小青蛙说,辛勤的劳动最能让人感到自豪。
2.推荐阅读《骆驼寻宝记》
课下我们还可以去阅读陈伯吹爷爷的《骆驼寻宝记》,在这本书中同样也有精彩的插图,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朋友,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又会让我们收获什么,让我们也赶紧去书中“寻宝”吧!
阅读学习单
我的阅读计划
阅读这本书时,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哦!
我和主人公交朋友
在《一只想飞的猫》中,出现了很多动物朋友,你最想和谁交朋友,你有想和猫说些什么呢?
比较阅读
1.你是否觉得故事中的猫和螺丝钉性格有点像呢?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故事进行对比,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好。
2.阅读《一只想飞的猫》整本书中,你最喜欢哪个故事,可以把它画下来哦!
●设计者
林淑芬: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教师,儿童阅读师资能力认证(中级)阅读教师,亲近母语厦门海沧“阅读地平线计划”种子教师。
在亲近母语这个平台上,我犹如小禾苗,汲取着它的阳光,吮吸着它的雨露,慢慢汇聚向上的力量。它让我明白,带着思考与探究的姿态去进行阅读,会有一种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通透。面对阅读课程,导师们的智慧洗涤着我们的迷惘,更令我收获了敢于实践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