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上海市社会工作协会举办的上海市优秀社会工作者及优秀社会工作项目表彰会上,我院寄养中心主任田鹏志荣获2019年上海市优秀社会工作者奖,在儿福院的荣誉薄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田鹏志,2003年进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寄养中心从事社工工作,负责市区寄养家庭的服务管理;2009年担任寄养中心社工督导,负责寄养中心社工的实务督导及专业化发展;2015年至今任寄养中心主任,负责整个寄养工作的统筹管理。
坚守初心,实践社工专业所学
田鹏志大学毕业后作为一名社工进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中心工作。第一次个案,第一本个案集;第一次小组,第一个系列活动;第一次社区服务试点,第一个社区支持网络体系……专业服务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走出了一条寄养社工专业化发展之路,为社会工作和寄养实务的融合做出了努力。
总结提炼,打造专业服务模式
为更好明确寄养社工的服务内涵和外延,指引一线社工实务工作的开展,田鹏志在多年专业实践基础上提炼形成了家庭寄养“社工+”服务模式。模式以社工+养育、社工+教育、社工+医疗、社工+康复为脉,以社工+部门资源、社工+院内资源、社工+社区资源为叶,形成以儿童需求为根本,资源整合为支撑,社会融合为目标的服务模式,确定了寄养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主导地位。
需求为本,明析寄养实务趋势
随着社会大环境和寄养政策的调整,寄养实务也迎来了转变。此期间,田鹏志以政策为引导,以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多个寄养专项课题研究,明确了寄养实务发展方向,拓展了家庭寄养的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对寄养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及社工服务重心的转移,保证了儿童需求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回应,保障了家庭寄养项目的平稳有序进行,也为社工提供了更多专业平台。
十多年来,田鹏志对寄养社工的专注,沉淀了知识,践行了理念,诠释了价值,角色在变,但对社会工作的初心未变,在家庭寄养这个平台上实践了自己的专业所学,为社工的发展,为寄养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