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日前从锡山法院了解到,该院审结了一起特殊的涉老诈骗案件,与以往玉石、中奖等骗局不同,这次犯罪分子利用的是一部分老人“传宗接代”的心理,谎称可以将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送养,从而让老人不断掏钱。
一个送上门来的“宝宝”
市民汤阿姨家庭幸福,但一家人始终有一块心病,就是女儿小邹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生育,多年来四处求医也始终未能如愿。但是在2019年6月底的一天,事情出现了“转机”。
小邹有个“小姐妹”顾某,平时经常来汤阿姨家串门,对于汤阿姨家的情况很是熟悉。一天,顾某上门时神秘兮兮地问小邹是否要孩子。顾某说自己意外怀孕了,但是她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家里经济又比较困难,把孩子生下来无力抚养,想到小邹的情况,就问小邹是否有意抚养这个孩子,如果小邹不愿意她就只能去医院流产了。顾某的话让小邹上了心,便与家人商量,最终一直渴望着有个孩子的一家人都表示可以领养顾某的孩子。双方经过沟通,顾某答应将孩子生下来后交由小邹一家抚养,汤阿姨也承诺期间顾某的住院费、营养费等一切费用都由她们家承担。而顾某表示,住院期间的费用她自己支付,保证给小邹一家一个健康的小宝宝。
说归说,汤阿姨还是立即给顾某包了一个红包,让她回去买点营养品,好好补补身体。就这样,两家人给这个还未出世的“宝宝”准备了一个美好的未来,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怀孕期”意外状况不断
2020年4月初,顾某主动联系汤阿姨,说自己在医院待产,但是又推脱称受疫情影响,医院不允许探望,自己暂时由母亲照顾。汤阿姨想着孩子都要出生了,也不在乎这几天,于是喜滋滋地去置办婴儿用品。
自导自演一出“苦情戏”
对汤阿姨来说,接下来的几天可以说是“噩耗”不断,顾某先是告诉她,出生后的孩子是个女孩,血管比较细,心脏也不好,无法自主呼吸,需要留在医院治疗。不过好在顾某的家人联系了上海的医生,还请了一位“唐医生”照料孩子,每月要支付8000元费用,这笔费用也是由顾某的家人支付的。后来,顾某又托熟人转院到一家医院疗养。在这期间,除了汤阿姨,小邹也时不时地给顾某转钱。
汤阿姨和小邹在医院门口与顾某匆匆见了一面,本该在“坐月子”的顾某穿着高跟鞋、裙子,在寒暄了几句后收下营养费就离开了,后来顾某又以出院费用不够再次要钱。出了“月子”的顾某来到汤阿姨家吃饭,汤阿姨再次问起宝宝的情况。顾某说孩子仍在医院,由孩子的外婆在照顾。直到2020年10月,汤阿姨依旧没有见到孩子,反倒是又被顾某以孩子需要治疗、康复等理由要走了几千元钱。
据小邹介绍,到了2020年10月,更神奇的操作来了。顾某的小舅费某联系上了小邹,表示顾某出现肺部疼痛、流鼻血等症状,经过检查发现是“肺癌中期”,还让小邹暂时别告诉顾某。小邹说,后来她多次给顾某打钱买药。渐渐地,顾某回复消息越来越慢,不久便销声匿迹,再也联系不上。
汤阿姨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便报了警。警方迅速联系上患了“肺癌”的顾某,才发现这一切都是顾某自导自演的一出戏码。
记者了解到,利用送养孩子进行诈骗只是顾某所犯罪行中的一项,此外,她还谎称可以帮助孩子入学对他人实施诈骗,并涉嫌伪造国家公文公章。
最终,顾某因骗取汤阿姨等被害人财物3.9万余元及其他犯罪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责令其退赔被害人相应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