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宠物“免费领养”套路越来越多,让不少爱宠人士深受其害:有消费者要免费领养一只宠物,却被强制绑定各种消费要求;有人签订了宠物用品购买协议,每月固定消费,结果发现宠物不停地生病、宠物用品质量低劣,自己面临一旦违约则需支付高昂违约金的限制等。(法治日报)
既然名曰“领养”,那么就天然自带爱心、公益的属性。然而,很多宠物店所打出的“免费领养”,却完全是商业性、市场化的。其背后的赢利模式,其实不难看穿。比如说,有些宠物店宣称充几千元储值卡,即可“免费”带走一只宠物;还有一些宠物店,则是签订领养协议,约定本次系免费领养,但领养期间领养人每月需在店中购买固定金额及以上的宠物消耗品……换而言之,“领养”的动作,只是一个长期消费合同的起点,领养人因之被“锁死”了大量的商品或服务的购买义务。
事实上,我们知道,宠物毕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商品,主人与宠物之间,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感情联结。很多宠物店,尽管承诺可以“退养”,但是吃定了顾客不会忍心“舍弃”爱宠,故而也就有恃无恐了。再加之很多“固定购买项目”都是通过定期自动扣款的形式来确保落实,更是使得顾客和商家处于极不对等的博弈格局——“免费领养”套路是消费陷阱,更是情感陷阱。其披着温情脉脉的外衣,本质上却是最露骨精明的算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