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刘女士在杭州紫荆天街的商户“领养”了一只小猫。她说,这是她第一次领养猫,当时被店员说服,以为领养就是免费的,于是签了一份分期付款的合同,要花9600元买猫粮、猫砂、疫苗等套餐。她当时没有留意,合同上还有一条,如果小猫在领养期间死亡或丢失,她还要继续履约,直到分期付款结束。
刘女士说,她当时没有仔细看合同,只是被店员告知了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小猫的品种、年龄、性别等。她说,店员还告诉她,如果她不想养了,可以随时退回去,或者换一只。刘女士觉得这样很灵活,就答应了。
然而,刘女士没想到的是,她领养的小猫只活了20天。她说,小猫刚到家的时候就很虚弱,不爱吃东西,也不爱玩。
她以为是小猫不适应环境,就给它买了一些营养品和玩具,做了一下驱虫。
但是小猫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差。刘女士说,有一天下午6点多,她在监控中看到小猫缩在墙角瑟瑟发抖,等她8点多下班到家的时候,她发现小猫已经硬了。
此前在身体检查的时候,体检报告显示小猫没有明显的异常。
刘女士说,她当时很伤心,也很气愤。她怀疑喵幺商户给她卖了一只生病的小猫。因为她自己一起养的另一只小猫是非常健康的,并没有受到影响。
刘女士觉得自己被骗了。她说,“这根本不是领养,而是买卖。”她说,“我花了这么多钱,结果连一只健康的小猫都没有。”她说,“我感觉给自己找了一个债主。”
她认为领养平台利用人们对宠物的喜爱和怜悯,推出了看似优惠的分期付款活动,实际上是套路贷的变相形式。其次,领养平台可能提供了虚假的宠物信息,比如血统、芯片、健康状况等,来吸引消费者。最后,领养平台设置了不合理的合同条款,让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无法维权。
据了解,喵幺商户是一家专门从事猫咪领养服务的公司。网上显示,他们有多种品种的猫咪,可以供消费者选择。他们的口号是“领养代替购买,爱心传递”。他们还承诺,如果消费者在领养期间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他们,他们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商户否认有欺诈行为,认为他们只是提供领养服务,并且给小猫进行过疫苗接种。他们认为刘女士没有好好照顾小猫,导致了小猫死亡。他们坚持按照合同规定,要求刘女士继续履约,经过调解,商户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刘女士可以换养一只小猫,但是需要再支付最低不少于30%的费用来进行续约。刘女士表示不能接受。
事情曝光后,许多网友表示同情和支持刘女士,认为她是受害者。他们还呼吁社会对流浪动物给予更多的关爱和保护,不要让他们成为商业利益的牺牲品。
有些网友则批评被骗的领养人,认为他们贪图免费或者便宜的品种猫,没有做好养宠物的准备和责任,自食其果。
这其实也不是单一事件,其他地方也有发生。从领养平台的角度来看,他们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自己的收入和利润,而采用了这种打着领养替代购买的旗号,实际上是变相的购买的手段。有些平台可能会利用一些不正规的渠道,获取一些品种猫或者病弱的猫,然后以低价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消费者。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又能赚取高额的利息。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出于对宠物的喜爱和怜悯,也可能是对品种猫的向往和追求,而选择了这种领养方式。他们觉得这样既省钱又做善事,还能拥有一只高贵的宠物猫,但是却可能遭遇到被骗、被坑等各种问题。
从宠物的角度来看,它们无疑是最无辜和最受伤害的一方。很多的它们因此被人为地通过繁殖、抓捕等各种方式,从自己原本的环境中剥离出来,然后被送到一个陌生和不适合的环境中。很多宠物因此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照顾,没有得到必要的体检和疫苗接种。它们很有可能会因为身体或者心理上的问题导致死亡或者患病。
所以,我认为这种打着领养替代购买的旗号,实际上是变相的购买。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领养平台和宠物三方的利益,也违背了领养宠物的初衷和目的。领养宠物应该是一件基于爱心、责任和信任的事情,而不是基于利益、欺骗和剥削。
希望大家在领养宠物之前要谨慎选择,并且要尊重和保护宠物的生命。能够保护自己和宠物的利益,让宠物和人类都能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