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也称兽用药或动物用药,狭义指家畜家禽用药,广义指防治除人类以外所有动物疾病及促进其生长繁育的药品。
按照成品,兽药可分为兽用生物制品及兽用制剂两大类,兽用生物制品主要包括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等,其中疫苗占比90%以上,兽用制剂则主要包括化学制剂、中兽药及其他制剂。按照适用对象,可将兽药分为禽用、猪用、牛羊用、宠物用及特种经济动物用兽药。
兽药行业发展概况
兽药是养殖业必不可少的投入品,关系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国家对兽药研发、生产、经营和使用实施较为严格的审批与监管,确保兽药产品安全有效。近年来,我国各家兽药企业积极研发,农业农村部批准新兽药数量波动上升。2018年以来,我国每年新兽药批准数量维持在70个以上,“十三五”期间共批准国内新兽药355个,2022年批准新兽药78个,创历史新高。
20世纪90年代自21世纪初期,我国兽药行业开始进入成长期,全国范围内,小型兽药企业开始大量建设,国际动保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自2006年国家强制实施兽药GMP以来,大量中小兽药企业退出市场,企业数量减少,2022年6月,新版GMP实施,对企业生产、产品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兽药行业正在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
受疫情影响,2019年生猪存栏量出现断崖式下跌,仅为31040.69万头,但2020年恢复迅速,生猪存栏量较上一年增长30.96%,达到40650.42万头,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到2021年末,我国生猪存栏量已基本恢复至常年状态的90%以上。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生猪存栏42253万头,同比增加1.58%。
2016-2019年牛存栏量总体平稳,2020年我国养牛户因还贷的原因造成恐慌性抛售,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牛存栏量下降至6618.3万头,2021年中国牛存栏量达9817万头,同比增长48.3%。
目前我国羊养殖业已成为世界大国。羊存栏量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肉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羊存栏量不断增加。2020年我国羊存栏量达30655万只,同比2019年增长1.9%。2021年年末羊存栏31969.0万只,比上年增加1314.2万只,增幅达4.3%。
家禽业在我国的养殖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禽业已经取得了飞速发展,家禽饲养量、禽蛋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并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2020年我国家禽存栏量67.8亿只,同比增长4.0%。2021年我国家禽存栏量达67.9亿只,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养殖渔业,又称水产养殖,是指在岸上由人工所开辟的渔塭中,养殖鱼类或各种海鲜,以供食用。受益于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我国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截至2020年,我国水产养殖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223.4亿元。2021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从2016年的4793.2万吨增长至5388万吨。预计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至5630万吨。
随着下游养殖业、畜牧业、宠物业对于动物疫病的防范意识提高,市场对于兽药产品的需求将持续提升,兽药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未来,我国兽药行业产品将向绿色化发展,疫苗需求向多联多价化转变,新工艺、新兽药、新疗法的推行都离不开研发能力及技术的进步。
兽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全球兽药行业:根据中国兽药协会发布的《兽药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全球兽药市场规模从300亿美元增长到383.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01%。
在2021年的全球兽药市场规模383.01亿美元中,化学药品(抗感染药、抗寄生虫药、其他化药)销售额为188.82亿美元,占全球兽药市场总销售额比例最大,达到49.30%;生物制品销售额109.16亿美元,占全球兽药市场总销售额的28.50%;其他产品销售额85.03亿美元,占全球兽药市场总销售额的22.20%。
国内兽药行业:2016年至2021年我国兽药产业销售额从472.29亿元增长到686.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76%,我国兽药市场平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兽药市场平均增长速度。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兽药市场结构与全球兽药市场类似,2021年度我国兽药行业的市场整体规模686.18亿元中,化学药品销售额458.03亿元,占兽药整体规模的66.75%,占比最大;生物制品销售额170.18亿元,占兽药整体规模的24.80%;中兽药销售额57.97亿元,占兽药整体规模的8.45%,占比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