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未来,电商与实体店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体店不可能被电商平***全取代,可以说,实体店是电商的有益补充,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商业的发展。
2、自2009年起,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近年来的增速均保持在40%以上,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27861亿元,同比增长480%,根据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2015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将达到39841亿元,同比增长470%。
3、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电商取代了实体店,是诚信战胜了欺诈,优质服务淘汰了劣质服务,这完全符合商业发展的逻辑,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商场都提供了极具人性化的服务体验,东京的百货商店位置集中,安排一天专门用于“购物狂欢”是最理想的方案。
1、如果实体店铺被电商平***全取代,这并不见得是好事,自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他明确指出电商与实体店铺应该相互扶持,电商的便捷性不可否认,但实体店铺在体验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3、未来的发展态势显示,实体店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只是形式上有所转变,实体店相对于电商所表现出的劣势,实际上是实体店在升级换代过程中的一种阵痛。
4、诚然,如我所述,实体店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退换货服务上,线上购物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物流过程,而实体店则能提供即时的解决方案,这些便捷的购物体验是电子商务目前难以完全复制的。
5、电商无法完全取代实体店,某些服务,如按摩、一对一服务,仍然需要线下完成,购物不仅仅是交易过程,更是一种体验和娱乐消费过程,电商无法实现即时消费,电商与实体商家之间,不是取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格局。
6、电子商务不会完全取代实体店铺,而是与实体店铺共存,并向着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向发展,我们来分析实体店铺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实体店铺提供了丰富的购物体验,与仅通过文字和图片了解商品信息的网络购物相比,许多消费者更愿意亲身体验商品的价值。
1、相较于中国电商市场的如火如荼,日本市场显得相对冷清,业内分析认为,电商的冲击、房租上涨等因素都是导致实体店面临压力的直接原因。
2、实体店因为有店面作为依托,给消费者带来了安全感,在日本购物,价格虽然重要,但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店铺的信誉,而电商由于没有实体店面,其信誉度相对较低。
3、在国外,实体零售业确实面临着电商的挑战,许多实体店铺不得不关闭,在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和多样化的商品选择,中国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信任度逐渐提升,加之电商平台的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产品质量也有保障。
4、不能简单地说电商取代了实体店,是诚信取代了欺诈,优质服务淘汰了劣质服务,这符合商业发展的逻辑,日本的商场都提供了极具人性化的服务体验,以东京为例,其百货商店位置集中,因此安排一天专门用于“购物狂欢”是最合适的方案。
5、国家面积的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
1、总体来看,受网店冲击较大的产品通常是质量可控的运动休闲服装品牌、时尚商品、低价商品等,而珠宝、餐饮等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网购消费相对单一,关联消费较少,因此无法完全取代百货和购物中心,高端的集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受到网店的威胁较小。
2、在电商的冲击下,大量实体店将面临转型或消失,但仍有少数能够脱颖而出,生存下来的实体店将与传统实体店有很大不同,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造:转变为大型超市,原本经营百货、杂货、生鲜等的综合性商场现在很多都转型为超市,许多人可能对超市的概念不甚了解。
3、电商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关于其对传统零售业影响的广泛讨论,尤其是对实体店的冲击,发改委曾提出,网店可能导致失业的观点,指出实体书店、服装、家电、百货等领域的实体店受到较大冲击,他们认为电商减少了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新增岗位远不及此数,马云和京东等电商平台反驳了这一观点。
4、电商需要规模大、品类全才能吸引更多客户,价格要有竞争力,电商向供应商收取的返利与实体店差异不大,百货公司虽不收租金,但会抽取销售提成,比例约为销售额的30%,与电商客户获取成本差异不大。
5、电商只有规模做大,品类做全,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价格当然也需要有竞争力,电商客户取得成本和维护成本实际上就相当于实体店的店面租金,电商向供应商经销商收取的返利等费用实际上和实体店差异不大。
6、电商对百货业的冲击确实存在,但这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过程,百货业,或者说传统零售业,在分析问题时应该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自2009年以来,中国网络零售市场飞速发展,近年增速均高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