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swot分析范例6篇

工商管理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的原因是品牌定位模糊,社会只知道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每个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均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而独特的印象,或者不能说出一所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与另一所的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三)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与职业工作过程脱钩

2.没能形成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

一方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以书本为重的教育现状没有改变。教师无法跳出学生培养中的书本模式,调查发现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构成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教授、研究员等高职称者大多为50后,他们是刚刚从公立高校退休后被聘请到民办高职院校的;对于60、70后的副教授、副研究员等中坚力量的教师还没到退休年龄,仍留教于公立高校;而低层次的富有改革创新意识的80后讲师、助教虽一直就职于高职院校,但其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既无话语权也无决策权,这就导致了对学生的评价仍然沿袭了以前的围绕课程进行的方式。另一方面,唯教材论思维挥之不去。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教材虽然经历了章节式、模块式、任务导向式等改革,但真正对应到工作过程中时,没有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也无法实现产教无缝对接,而在工作过程中需由企业一方另行开发培训教材。这两方面的现状导致评价学生的标准仍然是考试成绩,这对学生的职业工作过程没有帮助。课程评价体系与学生的职业工作过程脱钩,最终也折射出目前高职教育中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偏离高职教育宗旨的。

二、分析与原因探究

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面临的环境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和威胁同时增加,但威胁的增加速度大于机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优势在减少、劣势在增加、威胁在扩大,只有机会对其发展较为有利。因此,高职院校发展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危机与风险最大。于是,对于高职院校根据波特战略原理应当选择ST发展战略,即进一步扩大优势同时不断攻克威胁。具体表现为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突出强化专业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积极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多元化经营打造产教集团,大力发展自有实体企业。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应当选择WO战略,如表1所示,即应着力攻克劣势及时抓住机会,以专业特色建设为根本紧抓国家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契机。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对接需求分析

基于工作过程的产教融合对接中,参与各方有着深度的、潜在的需求。只有将各方的需求明晰,并进一步促成各方利益需求的相交,才能整合其力量推进产教融合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1.高职院校“以产养教,以教促产”需求的分析

高职教育要做好,高职院校自身先要职业化,即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同时也要保证自己能够很好地生存与发展。产教融合在国家层面是为了使产业和职业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融合,进而促进社会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职业院校的竞争和优胜劣汰。在高职院校层面,对于个体的职业院校而言,如果没有在国家大政策背景下主动出击,积极构建自有型产教融合平台,那么其在未来职业教育市场上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将急剧下降。高职院校创收的需求。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资金欠缺、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是导致其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面对分流整合、淘汰激烈的职业教育市场,高职院校的发展宗旨逐渐地由单一的人才培养变为“育人+生存”,在做好教育的同时积极创收,多元化经营自办企业“以产养教”是目前许多职业院校发展的新思路。

2.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公立本科的做法基本雷同,最终培养的人才在实践能力上与公立高校本科毕业生处于同一水平,同时高职生的知识储备不如公立高校的学生。进而,在就业市场上面对大企业、知名企业、国企、跨国企业,公立高校毕业生“公立本科”和“名校”的光环背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被歧视+低竞争力”的双重障碍面前,大多被排挤和分流到小、微、弱、差的企业当中。面对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与公立高校展开正面竞争不如直接将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小微企业培养管理者和创业者。而且,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厌学而又头脑灵活、对自主创业兴趣更浓。创业教育不仅是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潜在需求,更是此专业打造专业新特色推进产教融合的现实需求。

3.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体验与企业对熟练工的需求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在真实的职业体验中获得的,职业体验是获得职业能力的桥梁。学生需要的是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情景,以及以实操能力和工作任务为核心的职业能力。企业需要“顶用”、“好用”、“马上用”的熟练员工,这一需求有两个途径可以满足,其一是招聘跳槽来本企业的员工;其二是接纳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后者更具有可塑性和工作活力,企业对产教融合中培养出的人才更加青睐。

4.企业的潜在需求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评价体系成本—收益分析

1.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比例分析

对学生用课程评价并不是完全错误的,但完全以课程成绩评价学生却是错误的。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和就业,进一步便是与之对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因而,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核心指标。如广东工商职业学院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工商管理专业总学时2444,但专业实践学时只有384,实践与理论比约为9∶50,因而导致对学生的考核也遵循这一比例,这也是该校目前正在改革的重点。

三、结论

经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尝试推进工商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在工作过程中深度对接:

(一)构建高职院校自身职业化发展的平台

集团化办学,打造产教融合的内部平台。首先,以企业化的理念推动自身发展和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当采取多元化发展的思路,成立产教集团发展教育的同时也发展实体经济产业,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思路,用其他产业的收入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教育输出的人才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其次,采用“引进来”战略,将企业引进至学校内部创建校内产业园、科技园,为企业提供办公以及部分生产场地,使企业行政总部设立于校园之中,这样在物理上拉近了校企融合的距离。高职院校既保障了自己的生存发展也使产教融合的主动权和决策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将工商管理专业打造为“中小微企业家的摇篮”

1.个性化订制创业型工商管理专业

以“创业+就业”的模式,为学生打造创业孵化平台。首先,建立创业孵化中心打造创业型专业。广东工商职业学院目前已经建立自己的创业孵化中心,不仅为本校学生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业提供优越条件,而且将校外企业项目引进来孵化并推动运行。其次,打造电商创业平台,目前该校已建立了电商创业实战平台,提供158个实战席位,采用以实战业绩淘汰制来评价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也成功申办为“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

2.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中小微企业家摇篮”的品牌形象

在形象识别理论(IdentitySystem)的指导下,以行为识别(B)I为核心,以理念识别(M)I和视觉识别(V)I为两翼,树立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中小微企业家摇篮”的品牌新形象,加大宣传力度。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视为未来中小微企业主来培养,鼓励并支持其创业,以企业家精神、素质、能力为内容培育学生,在整个专业中形成创业文化。

(三)创建工商管理专业360°职业能力量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市场营销;应用型;课内实训

2015年11月,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提出至2017年辽宁省除部属院校外,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占比将达到70%左右。沈阳大学遵循辽宁省政府的指导意见,积极向“应用型”发展。目前实践化教学已经延伸到了企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也会参与教材的制订和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校企深度合作共建产学研育人基地数十个、冠名班级12个。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加课内实训课时,内容更注重实际应用。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二、市场营销课程“应用型”的着眼点

三、市场营销课程课内实训的设计

市场营销课程通过课内实训开拓学生的视野,实现思维火花的碰撞,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实现教学良性循环奠定基础,也是学生营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以致用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四、市场营销课内实训的考核方式

市场营销课程将建立“课内实训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通过学生实际参与到营销问卷的设计、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促销推广、营销活动组织与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撰写营销策划方案等环节的多种课内实训方式,将学生课内实训成绩纳入考核,综合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合肥工业大学;MBA教育;发展战略;SWOT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管理落后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要具有竞争力,就需要大批掌握市场规律、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巨大的人才需求推动着中国MBA教育的快速发展。随着MBA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的MBA教育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从1991年试办开始,我国MBA试点院校从最初的9所增加到现在的236所,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MBA教育的水平,是从事MBA教育的院校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1环境分析

1.1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分析一般采用PEST分析法,即对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这四大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MBA教育虽然不是企业行为,但采用市场化运作,这四大因素同样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1)政治环境。(1)教育部对专业学位设置的审批制度有较严格的程序和标准,符合MBA办学条件的高等学校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进行试点,并在招生后有一届毕业生时,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制定的培养方案和评估标准对办学单位的教学水平、办学条件、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评估,符合办学条件的MBA培养院校才可以继续办学;(2)国家对MBA教育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招生考试、教学评估体制逐步适应市场化运作的需要,招生学校的自逐步放开;(3)教育主管部门正在逐步增加招生院校的数量,现在具有MBA授予权的院校越来越多了。

2)经济环境。(1)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使得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从1991年到2011年5月,MBA累计授予学位142421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于现代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技术MBA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方面,国际互联网的出现使网上贸易、电子商务得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需要大批具有工商管理知识和一定专门技术的专家。

3)社会环境。(1)社会对MBA的认识趋于成熟。中国的MBA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人们对MBA认识已经从比较模糊到回归理性阶段,目前的MBA市场竞争非常的激烈,每年报考MBA的学员在减少,但是获得MBA办学权的院校在增加。各个学校都在加强宣传推广力度,扩大生源。整个MBA的教育竞争虽很激烈,然而由于中国的企业数量比较多,这个市场还比较大:(2)MBA学员年龄偏低,阅历较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3)中国对外开放以来,传统文化中追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想逐渐淡化,物质的、功利的人生追求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健康甚至生命进行造假等,这些社会文化环境的问题要求MBA教育不仅要提供完善的管理知识体系,更要培养管理者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4)技术环境。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MBA教育提供了现代技术手段。除了运用电脑、多媒体设备等现代辅助教学手段,还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远程教学。网上教学可使外地的学生都能接受到著名商学院知名教授的指导,双向交互式交流犹如现场教学。

1.2行业环境分析

中国MBA教育模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日渐成熟。各高校在适应市场的需要中逐渐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国内已有较高美誉度。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MBA教育机构与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如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与欧洲管理基金合作承办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中国MBA教育市场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开始采用波特五力模型进行行业竞争态势分析。一个产业的竞争状态取决于5种竞争力量:现有的竞争对手、潜在竞争者、主要替代产品、买方谈价能力和供方谈价能力。

1)省内高校间竞争能力比较。安徽处于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东部地区较为落后,急需培养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杰出企业经理人。到2011年,安徽省有5所大学具有MBA学位授予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大学都在合肥市,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金融类大学,在蚌埠市,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所工科大学,在马鞍山市,安徽财经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具有一定地域优势,很多考生考虑交通和住宿方面的便利愿意就近读书。

合肥工业大学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大学,下面对这3所大学进行比较,主要着重于支撑MBA教育的因素分析,见表1。

关键词:创业竞赛;商科教学;项目教学法;互动关系

一、引言

1998年,清华大学首次将商业计划竞赛引入国内。次年,由团中央主办,清华大学承办了第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最早的全国性大学生创业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包括:由团中央等单位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等[1]。

起初,在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方针的指引下,创业竞赛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创业平台,起到孵化新企业的目的。但是,十几年的实践反映出了创业计划竞赛中存在诸多问题,要真正起到“孵化器”的作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主要原因是当前风险投资市场发展不完善,大学生直接创业缺乏土壤。所以,经过市场竞争洗礼,创业计划竞赛逐渐回归到培养人的目标上来[2]。

结合本人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大型创业类竞赛的经验,创业竞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知识运用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此外,创业竞赛确实弥补了商科教学中的诸多不足,对完善课程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创业竞赛与商科教学的关系及其互动过程,以便更好的将二者融合,做到“充实于教学,服务于学生”。

二、创业竞赛的特点

创业竞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模式,由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商业计划[3]。所以,创业竞赛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团队合作性。

不同于其他类别的竞赛,创业类竞赛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所以组建一支优势互补的团队尤为重要,一般以3-7人为宜。团队成员可以运用各自擅长的知识,参与到商业计划书的撰写中。比如,精通技术的成员可以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擅长营销的成员负责策划推广,有会计专业背景的成员则投入到财务预算和项目风险测评等环节中。

2.知识综合性。

一份完善的商业计划书是创业竞赛的基础要求。一般商业计划书中包含产品和服务、市场分析、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盈利模式、财务分析等部分,这就需要创业团队具有综合运用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以及产品设计涉及的理工学科的能力。

3.高度实践性。

由于大部分创业竞赛项目处于项目计划阶段,而非已正式投入到实际运营之中。本文所说的创业竞赛的实践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以致用。以营销为例,参赛学生在创业竞赛中,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贴近企业实战的分析营销手段的运用,并且更深刻的理解某些抽象的营销理论和概念。二、创业竞赛带来的“挑战”推动参赛学生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此外,竞赛中所涉及的市场调查、答辩互动也是创业竞赛高度实践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商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商科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它是研究企业经营及其管理的学科,所有具有盈利性目的的企业活动均属于商科范畴[4]。本文将主要以工商管理类学科为代表进行分析和探讨。目前工商管理类学科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给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增加了障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与“学”分离

“教”与“学”的分离追根溯源在教学方法的不恰当上。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商科教学过程中,存在模式单一、课程内容生硬的现象。授课教师一般采用PPT的方式,讲述枯燥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商科课堂频繁出现学生旷课、早退等现象。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们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精髓,使学生感觉所学的东西没有应用价值,再加上枯燥的课堂环境,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尽管不少商科课程中引入了视频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但是始终摆脱不了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的整体局面,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持久,并且很难系统性的掌握教学内容。

2.“学”与“用”分离

“学”与“用”的分离是目前商科教学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目前从事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缺乏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照本宣科的想想,与社会实际结合不紧密[1];所以有学者指出,商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信息,接触最前沿的管理活动,教师应首先走入实践,介入企业经营活动[4]。另一方面,部分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已经难以满足当下企业管理的实际要求。比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对网络营销提出的新要求等。

“学”与“用”的分离,直接导致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差,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满足当今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要。

四、创业竞赛与商科教学的互动关系

本人在教学中做出了尝试,将创业竞赛和理论讲解进行了融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表明,创业竞赛和商科教学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不失为改善课程教学方法的新思路。现对二者关系阐述如下:

1.商科教学为创业竞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创业竞赛对改善商科教学现状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创业竞赛弥补了商科教学中实践环节的不足。在本文第二部分已经论述,创业竞赛具有高度实践性。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创业竞赛,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转化知识,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水平,一定程度上解决商科教学中“学”与“用”的分离。

创业竞赛可以有效提高商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文第三部分,分析得出了目前商科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成为阻碍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的一大障碍。创业竞赛通过其具有的团队合作性、知识综合性等特点,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上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和欲望。通过在创业竞赛中的实践与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并结合新想法主动与教师探讨。这样一来,“教”与“学”分离的问题得到解决。

创业竞赛为商科教学提供新思路。项目教学法运用于部分商科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收到不错的成效。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具体操作如下:学期初,全班学生自主组合成3-5人优势互补的小组,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小组的创业项目构想。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将每堂课的理论知识与各小组的创业项目进行结合分析,作为课堂作业,并与次讲课进行小组发言讨论。课程末,要求学生提交一份项目分析报告书,分析全面、到位的小组取得更优异的课程考评成绩。当然,在实际运作中,应多鼓励小组成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市场调查,让他们多接触市场、了解市场。

参考文献

[1]胡俊峰.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互动研究——以《市场营销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08,3(4):10-12.

[2]丁三青.中国需要真正的创业教育——基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3):87-94.

其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住宅装修目前这种零星分散的作坊式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与社会化的住宅装修产业化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体现在这种小规模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难以适应剧烈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变化,除了要承担自然风险外,还要承担巨大的市场风险。广大中小型家装企业应当利用自己的现有实力、管理规模、人力资源、设计施工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优势,采取多元化的市场战略,利用自己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多样化经营上寻找长期发展的机会。

对此,本文根据本市中小型装修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上海住宅装修业的定位和产业化发展的策略,通过实行家装业的整体创新,有效整合,走住宅装修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并力求建立产业发展园区,提高住宅装修产业化的创新水平,培育家装龙头和品牌企业,构建良好的住宅装修产业市场和法制环境,全面提升上海住宅装修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上海住宅装修发展策略研究

Abstract:Shanghaiisaninternationmetropplisandafamousculturalcitywithinhistoricalcontestinourcountry.Follwingchina’senteringWTO,alotofforeigndesigness,workingenterrises,projectundertakersandpackagedealersspecializedforhousingdecorationwithfamousbrandswillcomeintoourcountry.Theiradwancedmarketingconcepto,competitionability,scientificmanagementrationalorganization,perfecttechnology,marketingoperationmechaniomarechallengestocomestichousingdecorationprofessionals.Theirhighclassprefabricpart_production,factoryworkingandassemblyindusterpatternareschocktodomestichousingdecorationmarket.Butitoffersastimulantandanopportunitytodevelopmentandreformofhousingdecoretionenterprisesinshanghai.

Facingnewsituation,thedecision_makersofhousingdecorationlompaniesshouldmakeasystemapptaisalwithSWOTanalysismethodafteraninvestigationinactualitiesofhousingdecorationinshanghai.Whileponderingovervarionsfactorswhichplayeffectsuponcompaniesfrominsideandoutside,theyshoulddeterminemarketpositionsfortheircompaniesandselectanoptimalstategyforbusinessinmarket.

Followingperfectingofsocialionmarketeconomyandintegrationofworldeconomy,smallindividualbusinessarereactionsagainstlargesocialindustrypatternsinhousingdecorationtrade.Thecontradictionbringsnotonlynaturalrisksbutalsobigmarketrisktodealersfromsmallenterprisesofhousingdecoration,becausetheyarelackofmarketingabilityinfrontofacutecompetitionofbusinessandrapidchangeofdemands.

TheAuthorthinksthatmiddleandsmallenterprisedealersshouldadjusttheirmarketstrategywithmulti_policies,lookfortheiropportunityoflong_termdevelopmentinmulti_scopesofbusinesswithadvantagesofdifferentialandflexiblepatterns,andrelyontheirindividualstrength,mamagementconcept,humanresourceandqualitycontrolsystemfordesignandwork,tokeeptheirmanketposition.

关键词企业营销战略国内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一、营销方面的研究

(一)营销理论。

在营销理论方面,我国学者主要从4PS理论、4C理论等入手。如符小兰、洪开荣等立足于我国市场发展现状,基于4PS理论制定了的营销战略组合。梁丹丹则在分析营销过程中积极引入了4C整合营销理论,通过研究还指出4C整合营销理论的引入可对营销组合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从而提出针对性更强的战略建议。谢言、谢攀在对奥尔德弗ERG理论的三个需要层次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目标客户群的选择和产品定位双重纬度,在产品、价格、渠道以此促销四个方面提出ERG理论的具体应用。

(二)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是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更细致的分类,由此根据目标客户制定具体的营销战略。如张通过研究指出,由市场细分赢得消费者是销售最为有效的方法。马佳则在突出健康营销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明确对市场进行细分与定位是健康营销的根本。潘彤提出了营销渠道和渠道细分,指出只有通过改革营销渠道,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范菊梅、顾志明系统梳理了我国市场的各种细分方法,运用VALS方法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市场细分方案。

(三)客户关系。

在客户关系营销方面,我国学者唐颖提出将信息传播渠道进行创新与整合,并指出这是促进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姚玉芬、潘纯清和蒋东丽则基于顾客满意视角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满意度的营销战略。代韵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指出“提升顾客满意度、实施差异化战略与全面质量营销”是新时期的创新营销战略,同时还提出了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开展网络营销与人性化营销等措施。胡晓龙在其研究过程中引入了分析型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并讨论了CRM的特点及与个性化服务间的关系。

(四)营销手段。

在营销手段方面,我国学者从多个视角提出了各自观点。如田红保等的研究表明,低成本营销是我国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品牌的可持续营销机制。戴来明则创新性提出了体验营销这一创新营销方式。李红峰、畅浩则分析了事件营销在当前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之策。更多的学者从信息技术等视角提出建立新的营销方式。如金广仲通过实际案例来论述信息技术在销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体现了信息技术对CRM、流程再造、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支持作用。王崇斌在系统回顾营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营销的概念。余涛在剖析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的基础上,一一列举了网络营销的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具体方案。

THE END
1.除了SWOT分析法还有这些你不容忽视那么除了SWOT分析法之外还有那些重要的重要法则呢? PDCA循环规则 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pdca循环都需要计划、实施、检查结果,并进一步进行改进只有在日积月累的渐进改善中才能会有质的飞跃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终结果进行检查Action:纠正偏差,对成果进行标准化并确定新...https://weibo.com/p/2304181662a3b9c0102wv2j
1.试驾后它还是“A”级生吗?丨新出行动态试驾吉利几何A当然,我试驾到的这两款车目前都是最后的试装车状态,距离最后的量产车应该还会有最后一次的细节修整,我也想看看到最后量产版本上这三款车在我心中会不会还有什么样的排名变化。 年度重磅产品 SWOT 分析市场前景 在试驾之前的静态文章中其实我已经对这辆车做过一些市场分析,但是在正式试驾之后我对这款车又有了...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90520/1291881.shtml
2.swot分析范文(精选20篇)swot分析范文 1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 https://www.ruiwen.com/word/swotfenxifanwen.html
3.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哪些?码住除了5w2h之外从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四个方面分析内外环境,适用于宏观分析。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https://blog.csdn.net/maiya_yayaya/article/details/131395627
4.一文详解SWOT分析和PEST分析的区别和联系通过boardmix博思白板,你可以快速轻松地创建SWOT分析模型,boardmix提供丰富的创作工具,让用户能够自由创作各种专业图表;还提供SWOT分析模型模板,能够快速套用;更可以通过boardmix AI一键生成SWOT分析,智能便捷。 用boardmix,轻松创建SWOT分析模型 2. 什么是PEST分析 ...https://boardmix.cn/article/swotandpestanlysis/
5.市场营销策划案例经典大全含SWOT分析市场营销策划案例经典大全(包含 SWOT分析) 序言 SWOT是一种分析方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 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 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因此,清楚的确定公司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 公司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对于制定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有...https://doc.mbalib.com/view/b0e310571e889e70249197325d86919e.html?rcd=tt
6.职业生涯规划制定(通用17篇)常用的职业倾向测验有爱丁堡职业倾向问卷、库德职业偏好记录、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MBTI职业倾向测验、明尼苏达职业兴趣问卷表等。第四,人格测验。常用的人格测验有艾森克人格测定量表(EPQ)、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气质测试、性向测验等。此外还有SWOT分析法等。https://mip.wenshubang.com/zhiyeguihuafanwen/2335801.html
7.SWOT分析的步骤包括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搜集信息;整理和分析信息;构造SWOT矩阵;制订行动计划 AI解析 重新生成最新题目 【单选题】如果将人眼比作照相机的话,则相当于暗盒的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依据社会舆论、( )和内心信念,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称。 查...https://www.shuashuati.com/ti/7223bd4dc7a2479caab7113a78a65abb.html?fm=bd0a42141d52b25c470df99f92d9361427
8.SWOT分析–12Reads管理百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要关注韩国的甜瓜面包市场,再运用SWOT分析法来解析就可以了。我们在分析内部因素时并不需要列举公司内容所有情况,只要思考“进入韩国市场”这个前提,也就是“向韩国出口甜瓜面包”时,公司的强项和弱项分别是什么就行。 分析外部因素时,除了相关法规及政治经济情况,还要调查韩国人(顾客)及韩国同行业...https://www.12reads.cn/wiki/swot%E5%88%86%E6%9E%90
9.swot方法分析(精选6篇)编辑本段SWOT分析的缺陷 SWOT分析最早由Learned等人于1965年提出,在战略管理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对企业内部分析而言,从最初简单的检核表(check list),到特异能耐(distinctive competence)、价值链及核心能力等概念的提出可以都看作是对优势的发展,对企业的外部分析,除了PEST分析,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f3jcf4.html
10.是时候抛弃“SWOT分析法”了在我从业的12年里,我从未做过、也从来没有被要求做过SWOT分析。然而,如今世界各地的商学院仍然在教授这种20世纪60年代的战略分析法。要知道在我们的工作场所有出现电脑和互联网之前,在我们还没有掌握数字技术之前,这项分析法就已经被创造出来了。 让我们先简单复习一下SWOT是什么样子的。 https://36kr.com/p/103044577578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