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一年来对集训营的信任和支持
也谢谢我们在一起这一年来的勤劳和付出
我们也很骄傲能和你们一路披荆斩棘
也很荣幸能尽我们所能给你们带来帮助
时光不会被辜负
最好的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保持初心
你还是那个目光坚定、光芒万丈的少年!
为何是“又”?
因为三年中了两次
当然除了实务部分,集训营也押中了很多的名解、简答、论述的题目(下文的题目解析中会标注)
但在这里,集训营想说的是:
能“押中”题目是种运气
是一种我们一起用无数个自习
周末假日独自背书默写的
#足够努力#换来的好运气
准备的知识点一定比要考的多的多的多
才能做到基础+重要知识点的全覆盖后
“以不变应万变”
一定有同学自己在考前给自己押题
当然也有幸运宝宝押中了自己准备(niubility)的题目
其实,考研的全程都是一种“考验”
而“押中题”的前提
是在考验我们的努力程度
以下是集训营的21级真题解析
(仅供参考欢迎食用)
学硕621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信息
这是一道传播学教程的基础题,这部分是要求大家熟记的内容。出自第一章第一节(书中第4页)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书中将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共同点以及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都做了具体阐释,大家将定义与特点答出即可。
2、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源自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这一部分,这一部分也是我们今年授课的重点部分。虽然考的内容不多,但研究方法是我们将来作为一名研究生的必备知识。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或次序排列成为图形或一览表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不同种类的八种抽样方法我们在研究方法的专题课上都有讲到。
3、新闻本源
4、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播音(这一天后来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今年是开播80周年纪念日,今年同样也是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纪念日,同样也是列宁诞辰150周年纪念日,虽然后面二者没有考,但这类的纪念性日子也是我们平常需要复习的重点内容。
5、市场分析
二、简答题
1、说明“恐怖诉求”的实验结果。
从这道题我们看出,学校越来越看重学生对理论来龙去脉的了解,不仅仅熟记理论,还要了解研究的语境和背景,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研究生的必备条件。
2、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导致新闻生产从理念到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道题出自新媒体导论第四章:新媒体用户。新媒体用户这一章可以说是新媒体导论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章节。这道题其实就是课后题中的一道课后题,这道题我们在第四次模拟考试中练习到了同考点的题目,上图:
作为新闻生产者的新媒体用户可以从初级生产与再生产中讨论用户的参与与新闻生产的关系。用户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新闻传播机构的新闻传播的自觉与制度化,从而对新闻生产的作用和效果等多方面产生影响,大家在答这道题的时候可以在书中知识点的基础上稍作拓展即可。
3、简述古代新闻活动的特点。
这道题属于常规知识点考察,运用中国新闻事业史和新闻学概论的知识点都可以作答。从古至今,任何国家、任何阶级、任何行业,每天都需要获取一定的新闻,才能在社会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新闻史中定位到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新闻学概论定位到第一章新闻活动。中国新闻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护政府统治。这道题大家答的点也很多,可以从各历史阶段新闻活动的发展原因和条件展开论述,也可以从述中国古代邸报在维护政府统治的作用中展开论述。
三、论述题
1、分析说明中国春节期间民间社火表演的社会功能。
学校赵爽英老师的研究论文《占用、改造和重建:一个关中村落的空间流变》,从空间生产的角度探索了诸如“空间秩序场”“信仰空间”“媒介空间”的问题,试图发现媒介在村庄历史过程中的意义。
2、说说你对“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这一提法的理解和看法。
之前的推送中我们也给大家推送过这道真题解析,针对这道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传达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新闻信息是人们众多信息需求中的重要部分;新闻信息在现代社会主要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递。
第一,新闻是一种付诸社会的公开传播的信息。信息的存在特点之一是它的依附性,即它是在运动中表现出来,是系统的一种存在过程,由信息源通过媒介向接收者流动,或者作相反方向的“反馈”流动。没有过程,就不能体现信息。新闻传播也是如此,客观外界的事物具备一定的有效信息,必须经过人的传播行为,才能成为新闻。如果一个包含很大信息量的事实,不被人们所发现,或只有一个人知道,却不传播给外界,这个事实再有价值,再重要,也构不成新闻。
第三,“新闻是由客观事实发出的,与人的反映相伴生的信息。客观事实一旦被发现、被转述或被传播就不再是事实本身了,而是传播者对事实的反映,是事实本身的信息。也就是说,具有一定信息量的事实是新闻产生的基础,对事实的传播构成了新闻,即传播了事实的信息”,大家言之有理即可。
3、从当前我国媒体竞争态势分析报业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这道题可以说是一道非常常规和基础的题目,这么基础的题目我们肯定也是押中没跑了!在考前给大家发放的必背题目中,就有一道原题。直接上题目:
学硕814
1、新闻专题
新闻专题属于新媒体导论中的常规题,也是西北大学2018年考过的原题重现,新闻专题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对重要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这里可以结合网络新闻专题展开作答。这道题,在我们考前的每日一练中有原题呈现,上同学的默写图:
2、物联网
新媒体导论第二章基础名词解释,这道题是大家百分之百能答出来的题目。物联网意为万物相连的互联网,即把人或各种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或者提供相应服务。物联网不仅意味着物与物的相连,也意味着物与人、物与环境、物与信息等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化,它带来的将是一场全面的信息传播革命。同样,我们的模考一中也考到了这道题目!
3、群体性迷失
这道题同样出自新媒体导论中第四章新媒体用户,这道题一般来说都会让大家作为辨析题进行积累,即你更倾向于新媒体带来“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为什么?
4、媒介可供性
1、什么是数字鸿沟?它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是什么?
2、怎么理解移动传播中的“场景”,它的应用是如何?
3、设计一个融合媒体新闻作品,需要注意什么内容?
4、信息图表的传播优势和构成要素?
这道题是新媒体导论的题目,这道题在2006年814的简答题中就出过类似题目,我们在一模学硕814的考试中也考到了原题。
优势方面可以从效率、清晰直观、传递信息简洁明了、突破时空的限制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构成要素主要是数据的可视化,这里的数据并不仅指数值型的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字),也可以指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其他类型的信息。从更专业的制作角度来看基于数据新闻信息图表的内容构成要素可以把它们归为六类:标题、视觉暗示、坐标系及标尺、背景信息和留白,我们只需要答出前面的基础内容即可。
1、请你谈谈新媒体环境中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变”和“不变”?
这道题出自新媒体导论第一章第五节,彭兰老师在书中对这道题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在新媒体环境中无论是新闻生产还是渠道放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如何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谋取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也是学界常常讨论的问题,主要来说数字能力、跨媒能力、专业化社会化媒体转换能力、内容,技术、艺术融合能力、内容与产品的贯通能力是需要不断变化的。
学生作业默写:
2、试论述在电视新闻、数据新闻、VR新闻、短视频新闻的媒介形态背后的视觉逻辑。
又是熟悉的媒介技术。这其中每一种技术相信大家都有积累,我们在专题课中都有为大家梳理过。但是把他们都放在一起时,大家就犯愁了,这可咋写?
在这里,不妨给大家提供一种思路:即当出现多种主体,但又围绕一个主体词(如视觉逻辑)时,分析多个主体的异同。这样题目就清晰很多。
在具体分析异同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人的延伸”(演进逻辑),不同媒介形态的表现形式“升级”,新闻呈现方式,语态表达,场景建构,符号使用等角度切入。也可以从景观逻辑,文化逻辑,消费逻辑这些路径进入。
四、实务题
题目要求:
1、根据材料为消息拟一则标题。(适合报纸一个,适合网页【即新媒体】一个)(5分)
2、根据材料写一则消息600字。(15分)
材料回忆:
贵阳市去年5月投入运行的“云车服”平台,连接了车辆管理所、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商,依托数据互联,采用电子签章,既大幅提高服务效率,也消除了同一台车重复贷款风险。迄今,平台已服务2.3万多位车主。
“数据跑起来,群众少跑腿;数据融进来,服务更精细。”贵阳市市长陈晏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贵阳近年来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平台优势,创新、丰富应用场景,努力让城市管理和服务更精细更高效,为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