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款用于企业数据可视化分析的自助式敏捷BI产品,可以针对企业业务数据进行自由维度的探索式分析,释放IT压力,真正将数据分析工作交还给最懂业务的人,提高企业决策效率。
典型客户:小米、克丽缇娜、雀巢、联合利华.....
这是一款用于企业数据可视化展示呈现的标准+自由定制化产品,将业务数据经过处理后以实时的炫酷的可视化形式展示出来,广泛应用于领导驾驶舱、指挥中心、展览展会等场景。
典型客户:人民日报、富力集团、OPPO、民生银行.....
400-1024-262
自从1992年中国设立小动物保护协会,短短几十年,中国宠物市场从无到有,已蓬勃发展至2018年1515亿元的规模,2010-2017年宠物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超过了30%。那么,这些数据能否说明中国宠物市场已经迎来了蓬勃的夏天?数猎哥表示不能武断,今天我们就用数据的方法探一探(以下图表,均使用DataAnalytics软件制作)。
1.中国宠物行业发展历程
相比发达国家接近百年的宠物行业历史,我国宠物行业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2.中国宠物市场行业规模
中国宠物行业规模在2018年达到1515亿元,据预测将在2010~2020年期间保持年均30.9%的高速增长。很多人要问,中国宠物经济为何在这一时期爆发?
研究数据显示人均GDP与宠物消费有底层关联: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宠物消费开始兴起,当达到8000美元,宠物产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期。而中国2016年人均GDP已经达到5.4万元人民币,为宠物经济及宠物消费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基础。
此后,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精神消费逐步超过物质消费占据主导,独生子女、空巢青年、丁克家庭等占比不断增加,大量的人对陪伴的情感需求也与日俱增,宠物更多的被当做“家人”、“朋友”来对待,饲养宠物满足情感需求,也逐渐成为人们的新选择。
3.国内宠物数量及种类
2018年我国宠物数量已超过1.68亿只,种类以猫和狗为主。其中宠物狗占比34%,猫占比20%,两者加起来超过宠物数量的一半,表现出我国养宠人群对猫、狗偏爱有加,由此产生的影响是宠物市场上大多数食品、服务等都围绕“喵星人”和“汪星人”。其他小宠数量依次为鱼、仓鼠、乌龟、兔子等,宠物类型呈现多元化。
1.整体数量
2018年中国城镇注册犬猫宠物的数量为9149万只,同比增长4.61%;城镇养宠户数达到7355万户,同比增长24.41%;大部分的宠物仍为猫狗,猫狗主人占到76.8%,为5648万户。
2.年龄构成
在我国,年轻人是宠物消费的主要力量。从年龄来看,数据显示2018年宠物消费群体80和90后占比达77%,是养宠的主要人群。从性别来看,女性消费占绝对主导,猫狗主流养宠人群中,88%为女性。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90后用户在2017年快速增长成为宠物消费的主力军,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在2016年80后养宠用户是主力人群达48%,90后占比仅为17%。到2018年时,90后一路攀升至43%,成为饲养宠物的主要人群。究其原因,目前很多80、90后独自在一线城市工作,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而此时宠物是孤独生活的慰藉,是高度压力生活的情感诉求。
很多人说,宠物经济是年轻人的“孤独生意”,消费群体不断年轻化的确在推动着宠物行业走向繁荣。首先,是宠物消费金额增加,在年轻人的心中宠物被视为最多的角色是“家人”,用户愿意为宠物消费买单,2018年我国人均单只宠物消费5016元,比2017年增加15.3%,其中80%的消费都是由80/90后贡献的。
其次,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度更高,除过主要的宠物食品,也乐于尝试美容、摄影、寄养、保险、训练等消费,这也推动了宠物产业链下游服务市场的发展。
3.地域分布
铲屎官们则集聚在以下5省:广东第一,占比14.74%;浙江第二,占比8.66%;剩余顺位下来分别是江苏、北京和上海。总体而言,77%的铲屎官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4.“铲屎官”画像
以各类宠物App的数据为例,用户以女性居多,五成以上的用户为25~34岁,中产阶级居多,学历和收入普遍较高,集中于沿海地区。
5.七成“铲屎官”愿意为宠物买单
越来越多的宠物主愿意支付更多费用为其宠物提供更似“家人”般的生活方式。京东平台最近三年数据显示,宠物消费始终保持100%以上增长,且有持续上升趋势。
6.宠物消费类的销售额占比
零食消费犬类每月最高达将近430元(代表:巴哥犬),猫类每月最高达77元(代表:暹罗猫);同时医疗、保健品的消费也逐年增多。
在美国,每户宠物狗、猫家庭年各项支出在1000美元以上(1只),而国内养狗、养猫用户的年均宠物消费额分别为5400和5856元,差距看似不大,但由于美国家庭的宠物保有量较高(养1只以上),中国用户的消费额就仅为美国的48%和76%了。
食品和医疗一直是宠物行业的热点赛道,但国外产品却占据着主要市场份额。宠物食品作为刚性需求,在行业中份额占比最高达33.8%,其次为宠物医疗占比达22.9%。
1.宠物食品
饲养宠物开支主要是食物,过去养猫狗喂食剩菜剩饭,而现在的猫粮狗粮是专门为宠物提供的食品,具有营养全面、消化吸收率高、科学配方、饲喂方便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养宠的刚需。
宠物食品大体可以分为主食、零食、保健品和处方类食品四种,宠物主食又可以细分为干粮和湿粮,干粮作为最主要的食品喂养方便,而湿粮更容易进食,也能补充水分。宠物零食可以细分为咬胶、肉质零食和除臭饼干,有一定的功能性,能为宠物提供磨牙、助消化、除臭、奖励的作用。很多宠物生病后不需要进食药物,处方类粮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用肉、淀粉和药物结合,兼备了口感和药效。
2.宠物医疗
宠物医疗是继宠物食品之后的第二大细分市场,2016年占到整个行业规模的23%左右,宠物医疗包括宠物医院、宠物药品和宠物疫苗。在中国,养宠文化发展最成熟的四个城市是深圳、北京、上海和成都。深圳主要受香港文化影响,北京主要受宫廷文化影响,上海受海外影响大,成都由于宠物基地的原因,有着发展宠物经济的条件和机会。
在宠物医院极速发展的过程中,行业集中度仍比较低,存在大量不规范的宠物诊所,又没有完善的行业准则和监管,因此乱收费、诊疗失误等现象非常普遍。在狗民网的问卷调查中,有47.1%的宠物主不满意宠物的医疗价格没有监管,缺乏规范的统一价格。
3.宠物用品
宠物用品主要包括洗护类、衣物类和玩具类。在过去,人类与宠物的关系只停留在饲养的阶段,宠物主人主要保证宠物吃饱,并不会给宠物安排更多的装饰以及玩乐的用品,因此宠物用品的广泛销售,体现了消费升级和宠物角色的转变。
4.宠物交易
但中国纯种猫狗的交易市场非常混乱,主要体现在价格和渠道上,以饲养人数较多的英国短毛猫为例,国内销售价格在1000至几万元不等。线下销售活体的平台前期需要一定投入,空间要足够大,还得承担宠物饲养日常成本以及生病死亡的风险,并且很多活体交易并非同城,受到物流运输及检疫方面的限制,保证活体健康难度系数较高,因此收入和利润的稳定性较低,难以规模化。
5.宠物服务
宠物服务指针对宠物高级需求所提供的服务,除了上文已经提到过的医疗服务以外,宠物服务还包括宠物美容、宠物培训、宠物保险、宠物寄养、宠物丧葬等。
其中,宠物保险颇有市场空间。最鲜明的一门险种就是宠物生病,宠物主会抱怨宠物看病比人都贵,常常需要支付几千甚至上万元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狗伤人事件不断,一旦咬伤,狗主人的赔付金额也不在少数。
1.宠物网红IP
伴随中国互联网及文娱消费的快速发展,也为宠物经济打开了新的突破口,基于可爱生动宠物形象的衍生创作与创意层出不穷,也受到了众多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
比如在抖音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萌萌哒的狗狗猫猫,以动物拟人化内容为主,宠物有着独立人设,讲故事、演剧情类内容。所以,借助各种新兴社交媒体来打造有趣的宠物内容,也是有可能像人一样成为网红。
1.宠物主题咖啡馆、餐厅
目前,我国宠物保有量已居世界第三,但养宠家庭比例仅为6%,远不及美、德、日等国宠物市场渗透率30%以上。伴随着我国宠物行业趋于成熟,家庭养宠率和宠物数量继续提高,宠物需求也将因此持续增长。此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滋生的情感需求或将为宠物行业提供新的机会。
从产业链上下游情况看,宠物行业细分化是趋势。随着宠物市场消费群体不断年轻化,90后成为新生代养宠主流,新兴宠物服务的市场正在形成。尤其是保险、美容、寄养等,年轻消费者对此接受程度高,消费也更加日常化,而且单只宠物平均消费金额在逐年提升,宠物服务正在不断完善并孕育新的增长点。
好了,看了这么多数据,你对宠物市场是怎么看的呢?想让数据帮你看清局面做更正确的决策,记得借助可视化工具,DataHunter就能帮到你了。DataAnalytics是一个轻量级业务数据可视化平台,可一键快速接入企业本地和云端内外部数据文件,无需编程仅需简单的拖拽即可制作酷炫的数据可视化看板,用直观的数据帮你做更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