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缓解、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风险应对能力显著增强等目标。(中国政府网)
●商务部就《县域商业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为指导和规范各地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商务部会同有关单位编制了《县域商业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南》),于8月25-31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南》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围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总目标,对县乡村商业网络、物流配送"三点一线"重点任务进行细化和规范,兼顾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消费环境等重要工作。(商务部网站)
●《关于支持线下零售、住宿餐饮、外资外贸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印发
●第五届进博会招展签约工作已启动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刘福学表示,为响应新老展商的热切期盼,2022年第五届进博会招展签约工作也已启动。目前企业签约意愿强烈,已有数十家签署合同,提前预定第五届展位。(东方财富网)
●工信部:加快建立健全汽车碳排放标准体系
●邮政局:快递投递到村比例超过一半
国家邮政局24日表示,邮政普遍服务的均等化基本实现,营业网点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建制村全部实现直接通邮。乡镇网点的覆盖率达到了98%,直接投递到村的服务比重超过了一半。(中国新闻网)
●前7个月物流恢复势头持续稳定
据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消息,1至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9.2万亿元,同比增长14.0%;物流业总收入6.8万亿元,同比增长20.8%。(中国网财经)
●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4%,比2019年同期增长39.2%。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3%,比2019年同期增长44.6%,两年平均增长20.2%。(央广网)
●7月我国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472亿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7月,我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2472亿元。按美元计值为382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4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7亿美元。(新华社)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央视财经)
●全国已有A级旅游景区超万家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司长单钢新27日介绍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A级旅游景区1.3万多家,其中5A级景区306个;国家级度假区4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83个。(中国新闻网)
●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6.6%
财政部8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14373.7亿元,同比增长26.6%,两年平均增长9.6%;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7852.3亿元,同比增长92.1%,两年平均增长14.2%。(新华社)
【行业动态】
●汽车消费呈现八大趋势
据《2021中国汽车消费洞察报告》分析,目前汽车消费呈现八大趋势:一、车市触底复苏,智能化、电动化加持下迈入新增长阶段;二、产品品质与体验提升,带动新能源市场爆发;三、汽车消费群体持续年轻化;四、汽车消费"她"力量崛起;五、品牌格局分化加剧,优胜劣汰提速;六、中国品牌向上,产品价值持续提升;七、突围红海市场,产品更加多元化、细分化;八、智能化成为产品竞争的关键点。(界面新闻)
●二手车市场火爆
今年1-7月,全国二手车的交易量同比增加了46%。业内介绍,随着二手车交易的便民措施越来越多,二手车市场火热起来。9月和10月是二手车销售的传统旺季,这种良好的销售势头有望继续延续下去。(央视财经)
●"金九银十"车价上涨或将持续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6年全球第一
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6年全球第一。(人民网)
●粉面类小吃门店数连续四年上涨
某平台数据显示,在全国的餐饮门店数当中,小吃快餐的门店数占比接近一半。其中粉面类的占比超2成,门店数连续4年上涨,已近百万家。(央视财经)
●免税消费市场正加速崛起
●近4亿人已用上5G手机
2021年1-7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增长较快,累计出货2.03亿部,同比增长15.6%。截至7月末,我国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3.9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3亿户。(每日经济新闻)
●"国潮热"成为消费复苏新亮点
8月1日至18日,"抖音818新潮好物节"活动期间,国潮好物销量同比增长443%,国货品牌占据爆款榜七成以上。业内分析,国民消费能力提高是"国潮"兴起的重要原因。(嘉兴日报)
●疫情反复下旅企复苏的可持续性受到考验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旅游市场稳步回升,旅游经济运行复苏向上的基本面基本稳固。但由于近期国内部分省市疫情出现反复,跨省团队游及"机票+酒店"业务的开放面临不确定性。下半年,上市旅企业绩复苏的可持续性受到考验。(21财经)
●多地恢复跨省团队游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近期,广东、山东、四川、内蒙古、海南等地发布通知,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经营业务。(中国新闻网微博)
●我国乐园经济迎来大爆发
近年来,中国的乐园经济迎来了大爆发时代。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数据,2020年中国主题公园市场规模达85亿美元,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138亿美元。(21财经)
●精致露营消费正在兴起
随着消费品质不断提升,精致露营的潮流随之涌现。露营装备已呈现出多元化、细分化、品质化的趋势。有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露营市场规模超过了4300亿元。在出境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近郊野奢露营开始升温。(上游新闻)
●今年月饼销售规模预计将达218亿元
根据预测,今年月饼销售规模将达到218亿元,越来越多的新品牌涌入市场,月饼商家们也在创新、包装、宣传方面寻找突破口,适应多样化消费需求,抢夺市场份额。(央视财经)
●绿色餐饮是未来发展方向
●写真市场释放巨大新消费
据《2020写真消费人群需求报告》显示,随着国潮文化的兴起和消费者对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增加,催生了写真市场的消费新需求。(每日商报)
●"迷你消费"正流行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当下中国户均家庭规模正迈向两人家庭时代。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全新"瘦身"模式的家庭消费趋势。天猫超市数据显示,小容量生活用品最近半年来的销量同比增长六成。(中国消费者报)
●夏季雪糕国货超越洋品牌
夏季冰淇淋线上销售情况表明,高品质国产品牌不断崛起,中国冰淇淋行业正在进行着企业品牌化、产品多元化的升级。(每日经济新闻)
●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破70亿元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2021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总票房(含预售)破70亿元。(澎湃新闻)
●萌宠互动消费火爆
以宠物互动为主题的萌宠体验馆迅速红起来,但长期稳定发展并不容易,专家表示,大多数消费者出于猎奇的心理进馆消费,而萌宠经济从业者应该更多注重服务输出和客户体验,探索新模式维持消费热度。(央视财经)
●"小镇青年"成为推动餐饮消费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局数据,2021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25463亿元,同比增长42.3%。新一线、二线城市已经成为连锁餐饮发力的主力城市。"小镇青年"不高的生活压力和较多的闲暇时光,使得他们敢于尝鲜、乐于消费,成为推动餐饮消费的重要力量。(中国青年报)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增六成
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至7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05094台,同比增长64.6%。随着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的逐步拓宽,国内工业机器人增量市场空间广阔。(央视财经)
●金价持续震荡刺激黄金消费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大幅反弹,其中黄金首饰、金条金币消费增长分别达67.68%、96.28%。今年以来,国际金价持续震荡,投资者们开始布局追跌"抄底"。(衢州日报)
●"宅经济"爆发式增长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宅经济"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截至2021年6月,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新的娱乐方式;8.12亿人网购、4.69亿人叫外卖、2.39亿人使用在线医疗,全民的购物、餐饮、就医方式正在发生悄然变化。(央视网)
●男性消费强势崛起
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男性人均消费金额是女性的1.24倍,其中:车品、3C数码成为男性消费主要偏好。随着"他"经济消费领域不断扩张,不少商家和品牌已积极开拓男性消费市场。(经济日报)
●开学装备迎来销售高峰
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护肤品……出现在准大学生们的购置清单中,从生活必需品到时尚消费品应有尽有,折射出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潜力的巨大释放以及消费方式的迭代变化。(太原日报)
【地方资讯】
●北京:服贸会首设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题展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2日开幕。本届服贸会新增供应链及商务服务专题展,将成为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新闻网)
●北京: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增长极
北京通州区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城市副中心将锚定文旅度假消费、高端品牌消费、时尚艺术消费、滨水休闲消费四大主题,全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增长极,到2025年,将引进首店、创新店、旗舰店数量200家以上。(新京报)
●北京: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达80%
据北京市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坚持网联式自动驾驶技术路线,推动车端智能、路端智慧和出行革命,加速传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力争到2025年汽车产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L2级以上)渗透率达到80%。(21财经)
●四川:恢复跨省团队游
8月22日起,四川在全省范围内恢复旅行社(含在线旅游企业)组织接待跨省旅游团队及"机票+酒店"业务。(新华社)
●成都:亮眼半年报澎湃新动能
2021年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2.7亿元,同比增长13.1%。上半年成都的新经济指数连续六个月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新经济企业突破50万家,新登记新经济企业7.8万家,同比增长43.9%。(每日经济新闻)
●广东:全面建设数字强省
据最新发布的《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表示,广东省将推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等数字应用场景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数字强省。(央广网)
●广东:餐饮消费韧性强回暖快
5、6月份部分城市出现疫情反复,但疫情结束后,全省餐饮外卖、外出就餐消费热情有增无减。7月份的外卖商户数量及外卖订单量均已超过疫情前水平。(南方Plus)
●广州:将出台"十四五"供应链规划
近年来广州陆续出台相应措施,聚焦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下一步广州市将着力培育重点供应链服务企业,并出台《广州市"十四五"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完成供应链体系建设工作。(南方都市报)
●深圳:实施金融助力消费行动
深圳近期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创造消费新需求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提出,倡导理性消费,鼓励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开展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实施以金融助力消费行动。(深圳特区报)
●南京:出台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十项举措
近日,南京出台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十项举措"。其中提到,对受疫情影响的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等行业纳税人,暂免征收第三季度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轻困难企业税收负担。(南京日报)
●福建:福州点亮夜经济秀出新"夜"态
福州将夜色经济作为发展新引擎,布局"1+2+N"夜色经济街区,不断创新地标项目、优化多元业态,构建起韧性足活力强的内需市场。(福州日报)
●厦门:餐饮业住宿业态势向好
数据显示,1-7月,厦门市社零总额实现1609.31亿元,同比增长24.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其中,限上企业中多个行业表现亮眼,超七成餐饮企业、超八成住宿企业实现增长。(厦门晚报)
●湖南:十条政策重燃"烟火气"
近日,湖南发布《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促进全省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消费领域企业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旨在为企业"输血"做"加法",降成本做"减法",多措并举有效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红网)
●湖南:筹措1亿元资金为文旅行业纾困解难
●陕西:持续推进步行街改造工作
上半年,陕西省省级试点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持续推进,各试点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面积、总营业额、新增就业等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明显变化,其中客流量、营业额、新增就业3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潇湘晨报)
●云南:密集施策提振内需消费活力释放可期
日前,云南省印发《云南省培育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目标瞄准提振云南消费潜力,提出多条措施,将对下半年云南经济稳增长、促发展有着直接的拉动作用。(昆明信息港)
●云南:加快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8月26日,云南省多家单位就《关于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提案》进行讨论及建议。提案建议,加快发展农村产业、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提升农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完善农村保险体系、解决群众消费后顾之忧。(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