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因:被告(主播)于2017年实名注册了一抖音账号,并于2019年加入原告(MCN机构),并签署了《经纪合约》及一份抖音账号所有权归属协议,约定解雇或离职时账号交予原告。随后,该抖音账号换绑工作手机并变更密码,此后账号一直由双方共同使用。
2020年双方解约,原告实际控制抖音账号,并修改了账号密码、名称、删除原视频、上传公司其他主播视频。于是被告多次向抖音平台申请手机号换绑,原告不予同意,抖音平台因此冻结了案涉抖音账号,原被告双方纠纷由此产生。
2.事发:原告MCN机构以享有抖音账号所有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被告主播立即停止侵害原告所拥有的抖音账号并确认案涉账号归原告所有。
3.结果:法院最终判决驳回了原告MCN机构的全部诉讼请求,认为:①MCN机构基于投入对账号享有财产权益,但不享有所有权;②账号注册人向平台申请换绑手机号,不必然构成对MCN机构财产权益的侵害[1]。
例如,在抖音用户协议中明确约定,账号仅限于本人使用,未经公司书面同意,禁止以任何形式赠与、借用、出租、转让、售卖或其他方式许可他人使用该账号。换言之,号主仅享有使用权,不享有完整的所有权。
又如在B站用户协议中更是明确,您仅享有账号及账号项下由哔哩哔哩提供的虚拟产品及服务的使用权,账号及该等虚拟产品及服务的所有权归哔哩哔哩所有(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其他各大平台上也基本上都有类似的规则。
正是由于平台用户服务协议通常会约定账号所有权归平台经营者,注册用户仅拥有账号的使用权,因此如果MCN机构或注册用户主张账号所有权归其所有,则会与平台公司的用户服务协议直接冲突,而主播与MCN机构之间的约定是不能对抗第三人平台公司的。
例如,在前述案例中,法院即认为原告MCN机构主张账号归其所有,实为要求确认有权以账号“用户”身份使用平台提供的服务,故应当受平台用户服务协议的约束。平台用户服务协议通常约定账号所有权归平台经营者,注册用户仅拥有账号的使用权。
因此,如确认MCN机构享有账号所有权,则与平台公司的真实意思相悖。
既然账号的所有权不论是在与平台经营者的用户服务协议层面,还是在大多数司法案例中均可以确认不属于注册用户,那账号的使用权呢?直播账号的使用权是否就一定属于主播自己呢?
-2-
约定直播账号使用权归属能否反悔?
很多主播可能以为,我的账号是我实名注册认证,所以使用权肯定就归属于我。但是必须指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另一方面,直播账号具有一般的财产属性,在双方对直播账号明确约定归属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相反事由,约定通常奏效,实践中不乏此类案例。我们通过两个案例来看看:
案例1:
在高芳琴、湖北星旅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同纠纷二审中,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首先,关于案涉抖音账号的归属认定问题。
《合作协议》已经成立并生效,且抖音账号属于法律规定的网络虚拟财产,其经过培育后具有一定商业价值,具有一般财产的属性,当事人之间对抖音账号的归属进行自愿约定和处置,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受法律保护。
案例2:
因此,神狼公司主张案涉抖音、快手账号属于其所有,具有合同依据。
虽然案涉账号已使用陈柳、徐靖的个人身份证进行绑定,且完成实名认证,但不能因此排除神狼公司依约对账号享有的权益。况且,案涉抖音账号并非以陈柳名义进行实名认证,根据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回复意见,抖音账号的实名认证信息亦非不可更改。
因此,陈柳请求判决案涉抖音、快手账号归其所有,理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至于神狼公司上诉请求改判陈柳向其返还案涉抖音、快手账号,属于其在二审中增加的诉讼请求,因陈柳不同意该请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二十八条的规定,本案不予调处[3]。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虽然直播账号基于实名认证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但是实名认证信息并非不可更改,若主播在与MCN机构的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账号归属,则法院通常会认可该协议的真实性、有效性,并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按协议约定认定账号归属。
协议对账号归属的约定何时被打破?
尽管双方对账号归属的约定原则上会被采纳,但在考虑直播账号注册与使用人、协议现状以及平台限制转让规则的情况下,也有法院不予支持账号权益归属MCN机构,举例如下:
在安徽笑嗷匠胡网络文化有限公司与孙冬冬合同纠纷一审中,法院认为:关于笑嗷匠胡公司主张将抖音账号“xiaodong3166”返还归其所有并要求孙冬冬赔偿其违约金30万元的诉讼请求。
经查,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关于抖音账号注册的《“抖音”用户服务协议》中明确规定,用户在“抖音”中注册账号仅限于用户本人使用,未经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书面同意,禁止以任何形式赠与、借用、出租、转让、售卖或以其他方式许可他人使用该账号。
该注册协议明确规定抖音账号所有权归属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用户仅有使用权。笑嗷匠胡公司作为经营互联网文化及网上表演直播等业务的商事主体,应当知晓抖音账号的注册及使用规则,因此,本院对笑嗷匠胡公司要求将抖音账号“xiaodong3166”返还归其所有的诉讼请求难以支持[5]。
账号归属的总结
结合上述案例以及其他司法案例,笔者初步归纳各法院认定直播账号权益归属的主要因素如下:
1.直播账号的所有权归属于平台经营者,既不属于MCN机构,也不属于注册用户,因此MCN机构或注册用户主张账号所有权归其所有的诉求,往往与平台公司的用户服务协议冲突。
有鉴于此,无论是主播还是MCN机构,在其提起诉讼时,诉讼请求的选择以及表述十分重要。笔者建议,在确定诉讼请求时,尽量避免出现“所有权”这样的字眼,而选择采用“使用权”或其他权利表述。
2.双方协议对于账号归属如何约定至关重要。
当事人之间对抖音账号的归属进行自愿约定和处置,并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双方对账号的使用权如何归属、流转甚至对其收益和财产属性有所约定,这样的约定往往能得到司法的尊重和支持。
对于账号归属的考虑,应考察该账号的注册、实名认证的历史,以普遍、客观标准来判断依照通常该账号创设之初的使用目的、权利归属。
同时,作为一种补充,也可适当考虑该账号背后的经济价值,哪一方投入更多。
但两相比较,前者强调权利的“人身归属”更加重要,因为以前者作为判断账号归属的要素,和一般生活观念、现有平台规则都较为接近,而后者经济价值的弥补则有更加丰富的调整和补偿手段。
注释:
[1]广州互联网法院:【法脉准绳】主播解约后,其抖音账号所有权归自己还是MCN机构?
[2]高芳琴、湖北星旅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湖南省张家界市中级人民法院(2022)湘08民终617号2022.09.27裁判
[3]广州神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柳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粤01民终4018号2021.07.28裁判
[4]北京创客互动科技有限公司与黄嘉和服务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22)京03民终8799号2022.10.08裁判
[5]安徽笑嗷匠胡网络文化有限公司与孙冬冬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2020)皖0303民初3330号2020.11.24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