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雄主任,2006年进入华为从事专利工作,2008年起在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担任知识产权主管,现任中国恩菲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近10年工作生涯中,张雄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熟悉传统行业中知识产权工作的特点。
前言:什么叫做"有模有样”的专利管理呢,就是至少有基本的工作思路,有基本的工作形式,也有一些的成果。可能对很多法务人员来说,专利管理虽然不是他最主要的一个工作,但是也有可能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同时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项工作。
我自己的工作体会是,要让工作尽快的“有模有样”,首先最重要的是专利信息和专利管理,其次就是建章立制,第三,就是要做好专利运用和专利布局,第四,就是学会利用政府的资源。最后,要做好专利纠纷的应对工作。
一、专利文档和专利信息的管理
我们要进行专利管理,专利文档和专利信息管理是最基础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个工作,这是一个文件量很大的工作。
专利文档管理:
通常来说,专利文档包括:技术人员的交底书,专利申请文件,专利局的通知书,发给专利局的意见书,最后的专利证书等。这些所有的文档都必须有一个归档,当然,个人建议用电子归档。这里我要提醒的是,在进行电子归档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的就是文件名,这个文件名一定要统一格式的同时,更要便于检索,这个对于日后的工作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做专利归档的时候,每个专利都有自己的文件夹,但是除此之外,一定还需要一个专门的文件夹保存专利证书的扫描件,因为专利证书扫描件是经常被用到的一个文件,建议单独放在一个文件夹中以便迅速的找到。
专利文档的管理一定不要忽视这些细节,因为这些在工作过程中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而且文件文档一目了然,也就体现了工作的成绩。
专利信息管理:
个人建议必须有一个数据库来管理专利信息,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EXCEL表格,当然也可以用专利管理软件。
对于企业专利来说,专利信息还有一项个性化的内容,就是该专利属于什么产品,什么技术,什么部门,什么项目,这在实际工作中很重要,在合同谈判的时候,经常涉及到这个产品有哪些专利,市场部也会来问你这个技术有多少专利。所以,这些信息也需要录入进去,这样才能很方便的导出专利,便于检索。
二、建章立制
其中交给发明人的技术交底书模板非常重要,内容要全面。如果没有专门的模板的话,记得在网上搜一篇好的技术专利,给发明人仔细讲解一下,基本上上发明人就明白怎么写了。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参考的专利一定是同一个技术领域的,否则没有参考性。
同时呢,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或者专利管理规定,网上有很多可以参考的模板,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三、专利运用和专利布局
任何公司申请专利,都是为了使用。
传统意义上的专利运用,就是专利和市场的结合。这是一个比较深的问题,但是简单的说,专利的运用一定要放在商业模式的大框架来看,这也是企业专利布局的出发点。
比如,从我所在的行业里,如果做工程总承包,也就是客户给一片空地,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工厂,其中包含的设备技术都是我们提供。这意味着,能包到工程的前提是什么,我们需要控制核心技术和核心设备,也就是说,其他人是购买不到类似的产品和技术的。所以,是核心业技术必须要有核心设备的专利所有权,
这样,对专利布局来说,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必须要考虑所有核心设备的专利申请和布局。
但是如过不能总承包,而是做工程设计,也就是为客户提供图纸,那么工程设计的重点是方法专利,而不是单个设备的专利。所以,投标过程中,我们就会提供设计方法的专利,这样会比较有优势。
如何运用专利,用什么样的市场模式,这也就直接决定了如何进行专利布局。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专利管理人员来说,如果想提升,一定要主动了解公司的商业策略和运营模式,从而了解公司如何运用工作,这样就能够有效的进行专利布局工作。
四、专利在技术合作过程中的运用和策略
合作研发协议
在双方合作开始之前,一定要有合作协议,怎么样划分市场利益这个问题要说的清清楚楚。否则,按照现行的专利法,如果没有前期的规定的话,那么默认双方都可以生产产品,都可以为客户提供技术,这样,合作研发方就变成了竞争对手。不是成果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成果“共富贵”的问题,这也就是非常重要的商业模式问题。
你必须要考虑合作方的利益。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和设备厂家进行合作,开发专用设备,我们作为工程设计院,会为客户推荐这个设备,如果能够拿到项目总承包,就需要给设备卖家来购买,相应的,设备卖家必须提供平价产品,同时他自己或者第三方均不能在市场上销售该设备,所以,这样对双方的利益都有了保证的同时也有了相应的约束。
专利运用的具体方式
五、怎么样最大化的利用政府资源
专利在争取政府资格方面,成了一个必备的优势。不要忽视北京市的各种评选,以后很多政策都会对评选获胜的企业进行相应的倾斜,所以要学会好好的利用这些资源。
同时呢,我们也要学会利用政府的资源,开展其他工作,比如建立信息化平台,做一些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以及专利预警等各种工作,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一些费用的,而北京市政府都是有很多相应的自助政策的,大家可以好好争取。
六、专利纠纷的应对以及专利取证
专利纠纷和诉讼
专利纠纷和其他纠纷最大的区别在于,他常常从“专利无效”开场,对于专利权人来说,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输了不仅仅是本案输了,也同时意味着其他企业也可以用同样的模式来用你的技术成果,所以影响非常深远。
所以专利诉讼一定要把前期的风险的评估深入和周全,不要盲目出手,专利人员和法务人员要深入的分析和评估,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怎么样化解这种被动的局面呢,通信行业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这就是组建一个庞大的专利群,围绕一项技术申报了十几件甚至几十件专利,遇到类似专利诉讼,如果一下子全抛出来,基本上对方就不会选择打无效,而是选择庭下和解。
专利诉讼取证难
大家都知道,专利诉讼的取证比较难,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诉讼的双方没有合同关系,没有往来的文件留下来可以作为证据。
第二,对于权利人来说,没有实物的损失,或者说这种损失是不可衡量或者计算的。
权利人可以从市场上买到侵权产品,可能比较幸运,但是大部分都比较困难,所以很多法务和知识产权人员都一筹莫展。我的看法是,如果可能,尽力想办法通过律师和法官进行沟通,很多法官也愿意做一些创新和尝试,也希望出一些成绩。
遇到案子的时候,一定不要仅仅依靠自己所学的法条知识,目前知识产权案件已经走到了立法的前面去了,很多法官都想和当事人一起创造一个经典案例的,所以,我个人建议如果可能,能够找到渠道和法官进行一个有效沟通。
结语:
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是一个专业的系统的过程,张主任根据他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总结了以上一些通常会令人忽视的细节,相信这对很多企业法务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有所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