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文郁)车况信息不透明是发生二手车交易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商家为实现利益最大化,隐瞒车辆真实情况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年夏天,我国多地遭遇暴雨,导致大量汽车被水浸泡,不少消费者担心落入“泡水车”交易陷阱。
评估认证为消费者选购二手车当参谋。王文郁/摄
沈阳金宝台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宝台二手车市场)日前收到了第一批纸质版《沈阳二手车交易合同(范本)》(以下简称二手车合同),《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现场采访时看到,二手车合同中将车辆是否发生过泡水,是否发生过严重撞击、火烧和发动机改动,一并纳入车辆事故情况描述范围。
对车辆是否发生过泡水、火烧等事故进行确认,是合同范本的最大亮点之一。
用合同规范交易行为
为更好地规范二手车交易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诚信公平的交易环境,沈阳市商务局、沈阳市市场监管局、沈阳市税务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向全市二手车交易市场和二手车经营主体推行使用二手车合同,这也是辽宁省内首次制定推行作为范本的二手车交易合同。依据《民法典》《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规章规定,沈阳市此次推行使用的二手车合同条款涵盖了交易车辆的价格、里程、维修、保养、年检等基本信息,约定了质保服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事项,可作为交易车辆纳税价格采集与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合法文书。
“之前,沈阳二手车买卖双方主要是看车议价,根据经验自行评估。”沈阳金宝台车金选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车金选)销售经理佟德胜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早期的二手车交易非常不成熟,说白了就是看看整车情况,感觉行就商定价格,确认后再交钱办过户手续等。后来,二手车交易演变为书面对商定交易情况进行简单确认,留下双方信息,有事再联络。
“捡漏”不如“堵漏”
旧机动车交易市场中有海量车源,车况千差万别,心存“捡漏”想法的消费者容易在二手车交易时中招。泡水车、事故车的贬损程度大,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被不良车商以近似非泡水车、事故车的价格卖出,严重侵害了购车人的权益。同时,由于有的交易车辆已被多次转卖,车辆信息无法一一查证,车商因此不愿将车辆情况落实到纸面上,不愿为此承担责任,导致买车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为此,二手车合同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中,要求卖方对车辆的所有权或处置权的合法性负责,应如实告知买方车辆基本情况,对真实性负责。“二手车合同中有许多亮点,车辆是否具有评估(认证)报告书以及需要注明出具机构的名称也是其中之一。”佟德胜认为,有资质、信誉良好的第三方机构所做的评估、检测、认定或认证,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大。交易中只要签订二手车合同,至少对消费者的提示作用就能显现出来,不良卖家在市场中惯用的一些骗人伎俩就难以得逞。与此同时,车商如用检测评估佐证车况,更有助于销售,最终实现双赢。
车况信息不透明是发生二手车交易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卖家声称车辆只有一两处存在喷漆,而检测发现多处重新喷漆;卖家声称车辆曾发生过小剐蹭,检测发现属于事故车等。
辽宁中车检机动车鉴定评估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郑程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消费者在二手车交易中遇到“以次充好”的情况,最担心的问题集中在事故、水泡、火烧、调表等方面,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交易前检测可以规避风险。沈阳市推行的二手车合同引入车辆评估认证条款,对交易车辆的双方都能起到提示检测的作用,有助于发现车辆问题,令车况更加透明。
多方推进诚信经营
“要在二手车行业树立诚信意识,除了倡导车商要自觉自律外,还要有相应的手段加以规范。二手车合同将对不讲诚信的交易行为起到约束作用,”李震说。
据李震介绍,车金选通过与多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确保售车质量,目前已率先投入使用二手车合同,引领诚信经营。“市场主办方也将按照自愿原则,在市场内的车商中积极推进使用二手车合同,促进沈阳二手车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沈阳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金霞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诚信的二手车交易,关键在于车况信息要透明、交易双方的责权要清晰。二手车合同涵盖了交易车辆的基本信息,而且还约定了发生争议的解决方式等事项,有利于保护二手车买卖双方的权益,对营造诚信公平的二手车交易市场环境、促进二手车行业健康发展都将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