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仅上有老下有小,而且很可能还有房贷、车贷...这时候,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一个中年人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但是有时候,树欲静而风不止,尤其是当宏观经济环境不好,加之新冠疫情依然肆虐的时候,企业自身生存都变得困难,中年人的职场更是苦不堪言。
以下是根据我的经验总结的五个中年人跳槽时的注意事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同样适用于任何年龄段想跳槽的人。欢迎大家补充。
一、骑马找马(其实我想说:没事别跳槽,更别创业!)
听起来并不新鲜是吧。问题是,我周围还是有很多中年人意气用事,或者为了XXX毅然决然去创业。直到撞了南墙才后悔,那时候后悔已经晚了!
所以经济下行的时候,我特别不建议大家去创业。有人说创业是九死一生,我想说创业是99.9%,0.1%生。不信,你看看下面这条视频:创业14次才有可能把成功率提高到95%左右,前提还是你做好了视频提到的所有工作。
创业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能力的过程,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风险。优秀的企业家从来都不是冒险的人,而是更善于控制风险的人。这本书中所讲的方法我都用过,而且还用它帮助过很多人成功创业。成功的创业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尽量不冒风险,抓住非对称交易的机会。在我看来,低风险创业就是一场典型的非对称交易你能失去的最多是一份工作,大不了再找一份就好了。而如果成功了,那么你将拥有一切。最后叮嘱一句,千万不要卖房创业!
除了不要轻易去创业,我也不建议大家主动离职,除非你已经找到了下一匹好马。为什么我要强调“骑马找马”而不是“骑驴找马”呢?因为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心态:以在现在这家公司工作感到自豪。不热爱你的工作,不尊重你所服务的公司,你很难把工作做好,即使在最好的公司里。说“骑驴找马”只是宣泄一种负面情绪,既不解决实际问题,还间接证明了我们水平不高。这不是明显地损人不利己嘛!而说“骑马找马”,无论对老东家、你自己,还是猎头,新东家都交代的过去。
如果你是被动离职,被动失业怎么办?
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一定要谨慎签署离职确认书/协议书
因为一旦你没看清或者没搞清条款的细节就草率地签了这个,你可能就陷入全面被动。
举个例子,“离职原因”这一栏你觉得应该怎么填?如果你填了“个人原因”,那就基本上不会得到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金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只要是员工以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的,比如“家里有事、个人发展、出去创业”等等,如果公司能够举证证明员工该辞职理由(通常在辞职信、离职交接表、或离职协议书中可找到辞职理由),一般都不会支持经济补偿金。
第二、和企业谈判,能多待一天就多待一天
我们不是要成为老赖,而是希望公司能够考虑到大环境不好工作真的很难找。一般这个时候,你才能看清公司的真面目。
第三、争取到所有属于你的权益
这个权益包括但是不限于13薪,年终奖,股票期权,到期的商业保险权益,当月的社保缴纳(一般15号之前离职的公司不负责缴纳,所以可以尽量15号以后离职)等等。
二、目标清晰(小孩子可以全都要,成年人必须做选择题)
这个目标指的是找什么样的工作必须足够清晰,而不是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有句话说“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这句话放在找工作的时候应该反过来“小孩子可以全都要,成年人必须做选择题”。
中年人找工作的时候,至少要想清楚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行业。
为什么首先要看行业呢?因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遵循“势、道、术”这个顺序。“势”是大的发展趋势和各级政策导向,具体说就是市场形式和政府政策。“势”往往无形,却具有方向,顺势而上则事半功倍,逆势而动则事倍功半。
放在选工作这个具体的场景里,行业就是“势”的化身和表征。举个例子,现在找工作,大家都会尽量避开互联网行业,教培行业,因为这两个行业暂时不得“势”,所以下行严重,而且近期都将充满不确定性。看看互联网大厂们比着“优化”业务和组织你就知道了。
而选工作和做投资一样。你抓住“势”,选对行业,投身于一个热爱的事业本身就是人生最大的投资之一。
那目前有什么行业可以选呢?我个人建议可以考虑三个行业:
一个是新能源。咱们国家战略之一是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所以新能源这个赛道一定会坚定地走下去的。
一个是生物制药和生物科技。虽然最近几个月投资人不太青睐这个行业,但我觉得那是因为受到种种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困难只是暂时的。我看好这个行业是因为它是民生工程,关乎百姓的福祉,大家呼声高,政府也重视。这个从最近几年政府大力推动医保药谈判以及对国内创新药企的扶持力度就可见一斑。
一个是高科技/高尖端设备。无论是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被制裁,还是因为俄乌冲突引发的一系列活久见的事件(连宠物都没能幸免于难)都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是否做国产化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做题。我们不谈像光刻机那种高尖端设备,就拿生物科技和生物制药的研发设备和生产设备来说吧,国产化率还不到10%!所以行业里常说:如果设备要被卡脖子,中国的生物制药行业基本就没了。
第二个维度是公司。
公司本身也可以有很多维度去考量,比如所有制(民企、外企、初创等等),有人喜欢在民企独当一面,有人青睐在外企按部就班。考量所有制的核心是评估你和公司的文化是否适配。当然,公司的文化和创始人也有直接和绝对的关系。
还有就是公司的规模和发展阶段。如果你是管理层,这两个也是必须考虑的重点。这一点我将在第三个注意事项“价值匹配”中详细剖析一下。
第三个维度是岗位。
岗位很重要,它决定了你的专业领域,职能分工,角色定位,工作范围,业务规模,团队大小等等关键因素。
中年人作为一个职场老司机,你是持续耕耘一个专业领域,还是在不断尝试新赛道?
在我辅导的案例中,有的人开始做销售,然后做市场,后来转岗做了运营,这是典型的从前端到后端。也有的人开始做研发,然后做了采购,最后做了销售。这个跨度比较大,一路从后端做到了前端。
针对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对和错。因为每个人的目标是不同的,所以走的路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是针对下面这些问题各方的观点却是比较一致的:
个人最应该考虑的关键点:你的长期/最终目标是不是明确?每一段职业经历是不是在给你的长期目标添砖加瓦?
我常常把一个人的工作比喻成造塔,一个领域或者一个职能是一个塔。如果你总是在换,那么你就在造不同的塔。假以时日,只造一座塔的人可以在塔上一览众山小了(行业top专家),而你没有一个塔造得足够高。这就是专注和不专注的区别。
用人单位最关心的问题:你在每个领域和岗位做了多久?你的职业发展路径是专家型的,还是管理型的?你为什么10年换了三个不同的岗位?
之所以强调这点,是因为你的直线经理太重要了!我对很多辅导过的学员说:职场中最重要的人就是你的直线经理(英文叫ImmediateManager,当然也可以叫DirectManager)。因为直线经理几乎“决定”了你职场的一切。从你的工作职责,到角色定位,到绩效考核,年度评优,晋职加薪,到各种培训和露脸的机会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你的直线领导说了算。
第三、价值匹配(核心是彼此需要)
虽然我一直很鼓励“职业是双向选择”这个说法,但是放到现实里,有时候挑战真的很大!
网上有一个段子很出名:说职场中不要大声责骂(尤其是当众)年轻人,他们年轻气盛,机会多多(精力充沛是资本,相对便宜是竞争力),搞不好当场摔门而去,然后立马提离职,搞得你下不来台。要骂就骂那些上有老下有小,最好还有房贷、车贷、消费贷的中年人。他们每天一睁眼就是各种账单,炒股又亏钱,所以他们不敢离职。再加上养家糊口的焦虑感已经让他们麻木,再怎么骂,大多数中年人也会强装笑脸的忍着...(有网友说这个太扎心了!可是...这就是真实写照。甚至我自己都经历过,只不过故事剧本不同而已)
比如说,你是一个高级管理者,你适合去一家仍然挣扎在生存期的初创公司吗?可能不适合。原因是价值可能不匹配。
从候选人的角度看,初创公司大多数情况是每个管理者身兼数职,缺少流程、数据、标准是常态。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也很正常,很多决策是根据感觉做出来的,而不是根据事实和数据,“尊重”,“信任”这样的词儿变得很微妙……这种情况对于高级管理者来说,首先文化适配就是个问题,其次工作氛围和方式也是巨大挑战。高级管理者的生存率一般不高。
从初创公司管理层的角度看,大多数高级管理者眼高手低,因为不愿意靠近第一线务虚多于务实,并且业务逐渐生疏,不能解决公司现阶段的非常具体的问题。
我一般会把公司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生存期(从0到1),成长期(从1到N)和成熟期(从N到N+)。
假如现在有三位处于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年人,分别是专家型、中级管理者和高级管理者。你会怎么让他们和处在三种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之间相适配?
理论上来说,专家型可以横跨生存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任何公司。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对于专家型的人才来说,无论公司处在哪一个发展阶段,都是被需要的。
唯一要注意的是:在初创型和成长型公司里,年龄可能是一个挑战。除非你已经是一个技术大神。
对于中级管理者来说,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公司相对更好一些。当然,年龄上的挑战也会更大一些。前几天和几位猎头朋友聊天的时候,ta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现在流行的年龄和职级关系的匹配表,说如果不匹配,ta们很难去推荐候选人。我看了一下,觉得确实挺卷的。
35-40岁,最好做到总监
40岁+,最好做到高级总监
45岁+,要做到副总裁以上
而对于高级管理者来说,处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且有一定规模的大公司是更好的选择。
通常来说,规模大一方面意味着公司的业务和组织更加复杂,所以才需要综合实力更强的高级管理者解决复杂的问题,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扎到业务里。当然,这不是说高级管理者不应该躬身入局地去充分了解和接触业务,但是不能事必躬亲的自己吭哧吭哧地干活,让团队解决问题的“刀”都生锈了。同时,规模大一点的公司在体系、流程、标准化、数据管理等等方面也更加的成熟。这些是适合大多数高级管理者生存的土壤。另外,大公司也更有能力支付更高的工资。
其实不管你处在哪一个职级,对于中年人来说,尤其是现在,“工作安全JobSecurity”都是第一位的。因为你可以不是公司的顶梁柱,但是你必须是家里的顶梁柱。年轻人可以有退路,而你没有退路,无法逃避,必须直面!对,这句话也很扎心,但是更真实!
第四、主动出击(这和“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一个道理)
核心是主动加猎头,联系猎头。
第五、充分沟通(不见兔子不撒鹰)
作为中年人,简历不可以再像年轻时候一样随意乱发啦。我记得我大学刚毕业那会打印了N份简历(一份20多页那种),然后恨不得见了扫地阿姨都想发一份简历。哈哈~这是有多着急要推销自己啊。。。啊。。。啊
不过人到中年不可以这么办了。简历不仅不可以乱发,而且职位信息没搞清楚之前我也不建议你把简历给猎头和面试官,否则,你会陷入被动。
我总结了给猎头简历前要弄明白的八个问题,下面是这八个问题的中英文版清单:
中文版
2)直线老板是谁?在公司组织架构里什么位置?
3)工作地点在哪儿?有可能在XX城市吗?
4)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样的?
6)运营团队多大?平均年龄和工作年限?都分布在哪些国家/城市?
7)对于有竞争力的候选人,你们最期待具备哪三个核心的能力?
8)一年的工资奖金大概是什么范围?比例上是怎么分的?
英文版
1)DoyouhaveaJD,JobDescriptionParticularly,whatisthescopeofthisoperation'sresponsibilities
2)Whoistheimmediatemanager,title,thepositioninthecorp.hierarchyHowmanylevelsbetweenthisimmediatemanagerandCEO
3)WhereistheworklocationIsitpossibletoworkatXXcity
4)Whatdoestheenterpriseculturelooklike
5)CouldyousharethebackgroundofthisjobopportunitySay,isitnewlycreatedOrthecandidatewillbethesuccessorIfasasuccessor,mayIknowwherethepredecessorgoes
6)Whatistheoperationteamsize,averageage,yearofservice,andworklocation
7)Whatarethethreecorecompetencieswhichyoucareaboutthemostforacompetitivecandi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