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辩论题目是:奇葩星球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从未有一道辩题让人如此矛盾和难受。一方面是艺术,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顶峰,另一方面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被人类偏爱的物种——猫。
蔡康永
如果把猫换成蟑螂,你还会救吗?
黄执中
救谁!代表你对这个世界理解的层次!
詹青云
文物是先辈用生命捍卫的民族符号。
许吉如
尊重生命的价值,才是艺术的意义。
傅首尔
美好的善举就是艺术本身。
杨超越也是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她很肯定自己会救猫,给出的解释也是让人无从反驳。
杨超越
你搬得动那幅画吗?
不得不说,杨超越的回答虽然很简单粗俗,但给出的理由却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二者选一,为什么不选一个自己有能力做得到的呢?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放在一个道德和真理的水平上反复斟酌呢?
李诞:救猫拯救了生命,成就了一件艺术品。
“艺术最大的价值是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李诞式“吐槽”引爆全场。救了猫,一方面猫活了下来,另一方面“救猫不救画”作为一个故事也为画增添了价值。
李诞:世上不仅多了一只猫,还多了一个好人。
李诞坦白说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先论证如果自己救画,在当今这个新闻保质期很短的社会当下,救画这件事会很快被公众所遗忘,只有自己记得,备受良心谴责。接着,他再论证如果自己救猫,每天看着活生生的猫,都是在一遍遍地告诉他,自己是个好人——“这还是猫吗?这是我养在我们家的道德之眼”。
李诞:“远方的哭声”VS“近处的呼声”
李诞的观点是,我们每个人还是应该从朴素的地方做起,“近处的哭声都不管,远处的哭声还管得了吗?”,直接杠上黄执中的观点。
在这场辩论中,虽然表面上是问的“你救画还是救猫”,但是真正想问的是,你在人类文明与生命价值之间,做怎样的取舍。
救画还是救猫,与层次无关,是个人的选择与取舍。烈火燃烧的时候,决定的那一刹那,我们甚至来不及想清楚,来不及权衡利弊。这道辩题决绝到让人心痛,我们一个也不愿割舍,我们也不该把个人的选择上升到对人格与认知水平的评判。救画,不意味着漠视生命;救猫,也不意味着不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