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只是我好久没发朋友圈了。”
我最近的一条朋友圈,还停留在农历新年。
“新年快乐,愿来年,有钱有人爱”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音乐)
再上一条,还是去年夏天,打卡第一次下海游泳。
以前的我,不是这样的。
那个时候,朋友圈对我而言,就像是一个手账。
开心了,写几句抒发下心情;
烦躁了,随口说几句,发发牢骚...
可是后来,从“全部可见”到“分组可见”,从“随时可见”到“半年可见”....到现在,看到再美的风景,都没了发朋友圈的兴致。
其实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朋友圈还是会刷,只是自己越来越不爱发了。
“刚开始的时候,还分个组。可是后来,乱七八糟的人越来越多,就懒得分组了。”
“以前发个心情不好的动态,没一会儿就有人私聊你,怎么了;现在发个下雨了忘记带伞,全都在点赞。”
而且好友越多,发朋友圈的限制就越多。
吐槽下明星,说不定冒出个死忠粉来撕逼。随便开个玩笑,就无意间戳到了某些人的神经。发张自拍,但想到不认识的人太多,索性不发了。
没有喜欢的人有什么好发朋友圈的
阿希自从把他删了之后,就很少发朋友圈了。
嚷嚷着让室友教自己学摄影,把拍下的樱花发在朋友圈;
开始学化妆,拍美美的照片发在朋友圈。
可是不管阿希怎么苦心经营,对方都像没看到过一样。
没办法,只有分组可见,继续搏出位。写的句子越来越露骨,发的照片越来越香艳....但最后也毫无作用。
有的时候,我们发的朋友圈,只是为了给某个人看的。但更多时候,那个人不会看到,也不想看到。
以前,总是轻易就心动,朋友圈矫情的句子也很多。
后来,喜欢的人越来越少,朋友圈也变得可有可无。
每天朝九晚八的生活有什么可发的
冬子说,以前自己读书的时候,还挺爱发朋友圈。后来工作后,朋友圈发得越来越少了。
那时,朋友成群,生活有趣。
看过日本3月的樱花,品过绍兴9月的桂花酒。在西湖边泛过舟,在泰山上看过日出....
可是工作后,每天7点起床,9点上班,不忙时10点到家,洗完澡玩两把狼人杀就睡,忙的时候,回家随便洗把脸倒头就睡...
“谁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圈全是诗和远方,但我的生活真的是苟且一片。”
越长大,越是喜欢把情绪藏起来
晓丹说:“看到现在空荡荡的朋友圈,突然挺怀恋以前那个,每天发两条朋友圈的自己。”
以前,每个人都是话唠。遇到屁大点事,都要发发朋友圈。现在,受了天大的委屈,也学着藏着不说。
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越长大,就越是不想说话。
编辑了一大段话,配好了图,但按发送键时,又犹豫退出了。
半夜发了条朋友圈,上个厕所回来觉得太矫情,于是赶紧删了。
明明心里憋了好多话想说,但打开朋友圈入口时,又不知道该说啥。
其实也不是不想说,而是知道:
给你点赞的人很多,真正懂自己的人太少。
说实话,现在的你,是不是也这样:
看到过一句很扎心的话:“我不介意你发了什么,只要你还在,就好。不必屏蔽。”
这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END】
音乐:
MeanttoBe-BebeRexha;FloridaGeorgiaLine
作者:
九公子,武大野生校草,每晚九点,用最暖心的文字,陪你入睡。个人公众号:叫我九公子(ID:jiaowojiugong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