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的人真的都有爱心吗狗狗遛狗宠物狗爱狗人士

现在饲养宠物狗的人很多,养狗的人家,至少占到居民住户20%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的特点,除了上学,工作,有社会活动的人要与人交往,回到居住地家庭,或脱离社会活动的退休,无业,居家办公的人,与邻居基本没有往来,很多人把情感的表达,寄托于饲养宠物狗。人都有攀比,跟风,趋同心理,看到别人养宠物,感觉好玩,出于好奇,或感觉狗狗好可爱,也就跟风饲养。

由于国家社会治理能力尚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前文已对发达国家饲养宠物法律规定做了论述)时至今日都没有一部针对饲养宠物的专门法律.饲养宠物狗的门槛太低,任何人都可以饲养,导致宠物狗泛滥,失管失控。有人的地方就有狗出没。狗的泛滥成灾,让人困扰,狗袭击人,咬伤人的事件频繁发生,狗扰民的情况非常普遍。爱狗人士与被狗侵扰而讨厌狗的人矛盾越来越突出。

现实生活中,那些不自律,不自觉,极端利己的人才是养狗的主力军。他们的爱心只体现在自己身上,爱的也只是他自己的狗,和其他人,和其他宠物无关。我们经常看到,遛狗的人因为自己的狗与别人的狗发生冲突,他们不是控制自己的狗,而是帮着自己的狗,对别人的狗施行暴力,因为两个狗打架最后变成两个狗主打架。这种情况司空见惯。

很多养狗的人,外出遛狗专门选择到人多的地方去。小区里,街道上,公园,运动场地,甚至有人带狗进入商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餐饮店。不牵狗绳,更见不到有给狗带嘴套的,任随狗到处大小便,人们行走在街上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狗屎。停放的车辆轮胎经常被狗撒尿。谁要是劝阻狗主,多数时候会被狗主反唇相讥,“咋滴,关你屁事”你要再说会遭到辱骂,进而对你暴力攻击。

他们的狗咬伤人,他们会直接溜走,不承认是狗主,警方介入确定狗主,他们也不会主动道歉,积极赔偿,不上法庭根本解决不了,给被狗侵害的人维权增加无尽烦恼。养狗的人,你们的爱心何在。

现在明确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给狗带嘴套,打疫苗,城市不能饲养大型烈性狗,捡拾狗屎。我们能看到有多少人做到了,相反,违反规定的是大多数。养狗的人你们爱心在哪里?

有人问,社会不文明的人和事多了去了,你们为什么要对养狗的提出这样要求。是的,地球是所有生命的共同家园。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爱惜自然,是人的共同责任。但是要知道人才是地球生物主导者,维护生物平衡是人的职责。各国建立自然保护区,让其他动物在保护区自然生存。人类居住区,还是要以人为本的,人的不文明行为,有法律,道德,规范去调整。我们不能因为有不文明的人,就放任在人集中生活区里,让有危害人的动物任意泛滥。哪里都不可能让狮子老虎,狗熊随意闯入人口密集的城市吧。

所以在此强烈呼吁国家尽快立法,规范宠物狗饲养专门法律,明确宠物狗管理部门。对宠物狗到了必须严格管控的时候了,任其这样随意饲养,养的人会越来越多,治理的成本,阻力越来越大。也希望养宠物的人,有点公德心。还社会生活安定,祥和,共同享受美好生活吧

THE END
1.出游前宠物咋办?收下这份“寄养指南”!除了宠物店寄养,还有家庭式...但除了宠物店寄养,现在还很流行家庭式寄养,让你的宠物生活在温馨的家庭环境里,每天按照你的要求遛狗喂猫,并提供视频,及时让你了解宠物情况。 如果不想让宠物到陌生环境,你还能选择宠物保姆上门服务,宠物还是生活在自己家中熟悉的环境里,专业的宠物保姆定时上门喂食、遛狗、进行宠物洗护等。 https://static.zhoudaosh.com/C117BD796CCB3E350D6477735BB3359138AA864E21A299BCD617FB4A86119A6E
2.狗狗寄养几天会怎么样?狗狗被送去寄养几天一般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狗狗平时比较黏人,在离开主人之后可能会短暂地感到不适应和焦虑,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不振、乱叫、乱拉乱尿等问题,但这种情况在带狗狗回家几天之后就能慢慢缓解。狗狗寄养场所的选择要尤为谨慎,寄养时狗狗容易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免疫力下降,若是在寄养场所不慎...https://www.isdpp.com/xq-16538.html
3.狗狗寄养的正确方法狗狗寄养的正确方法人生如茶 精选回答 1、挑选就近比较干净靠谱、消毒齐全的寄养店。 2、提前做好体内外驱虫,提前做好药浴,避免感染皮肤病。 3、带上充足的狗粮和狗狗喜欢的玩具。 4、窝垫和主人旧衣服也要带上,能有效减少分离焦虑症。 5、如果需要狗狗需要溜,带上牵引绳。 6、一定要告诉店家狗狗的饮食习惯...https://edu.iask.sina.com.cn/jy/iRGjHw9SRT.html
4.外出时,家里的宠物应该如何处理?你可以选择寄养在宠物店,也可以选择寄养在朋友家,还可以选择让猫咪自己在家。如果是寄养在宠物店要确保猫猫已经打过疫苗,身体状态好;寄养在朋友家也需要注意他们有没有其他宠物,也要打过疫苗。我们选择让猫猫自己在家主要是考虑到它可能对陌生环境比较敏感,所以还是让它待在家里。...展开全文c ...https://weibo.com/p/2313474487764912504886?luicode=10000011&lfid=1076036138389811
5.宠物APP竞品分析报告(1)小狗在家:是以家庭式宠物寄养为卖点的一款产品,主打的是C2C宠物寄养。除此之外,小狗在家还上线了宠圈-宠物社区,用户可通过宠圈分享自己的宠物照片、视频和文章。在盈利模式上,目前平台通过对寄养家庭收取服务费的方式盈利。 (2)有宠:和其他几款产品不同的是,对宠物工具和宠物咨询做的比较全面,特别是有宠小碗...https://www.jianshu.com/p/411f3bf5fa9f
1.宠物“走”了,主人要如何走出悲痛?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①主人需要预期宠物的丧失,为建立新的关系做准备。对意外的或较惨烈的宠物离世,时间是最好的疗愈。 ②及时调整生活模式,避免陷入重复的回忆。比如,举办简单的送别仪式,用其他活动填充原先给宠物喂食、带宠物散步、检查宠物的排泄物等生活内容,如与亲朋好友旅行、清理原来宠物生活的房间或根据自己的感觉饲养新的宠物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41790
2.如何选择最省心的宠物狗(以养狗为例)宠物美容如果你特别介意狗狗叫声大,那么选择一个不喜欢叫的品种非常重要。像京巴、博美等这些品种性格沉稳,不喜欢大声叫唤。 不容易亲人恶化的品种 一些狗狗品种比如金毛、拉布拉多等,非常容易与人亲近,并且在长大后也不容易亲人恶化。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狗狗能够一直对你友善亲近,那么这些品种非常适合你。 https://www.pettb.cn/article-37545-1.html
3.狗狗可以自己在家十几天吗狗狗独自在家待三四天可以吗 不建议让狗狗独自在家里呆那么长时间。 第一,狗狗太小,“你觉得它知道自己吃饱了”这是很主观的,因为它不会控制进食量,没人在家没有安全保障,建议还是放在口碑好的宠物店内寄养。 第二,人们总说“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而从不说“猫猫或是其他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有原因...http://m.boqii.com/article/171752.html
4.讨论是送去寄养还是把狗留在家里4天,已经谈好了我家两只这10年来,每天都是最少遛弯3次的,早中晚各一次,家里也总有人,这如果交给他他的人品我放心,但是这个时间太久了,早7晚10,狗子要一直一个人在家。难受 我妈让我自己选,我实在不知道是选择3留家里,还是送去宠物店关笼子。赞 回应 转发 赞 收藏 只看楼主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21477344/
5.因我在外地工作,我的狗寄养在朋友地方,狗25号在的,我通知朋友我27...因我在外地工作,我的狗寄养在朋友地方,狗25号在的,我通知朋友我27号来看狗狗想带回家自己养,结果26号狗被偷了,她并未告知我的情况下,我27号去看狗狗,她告诉我送回老家了。三天一再询问后告知狗被偷了,说是报警了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我怀疑是她和别人合计着不想把狗还给我了,我想找到狗狗该怎么办? https://m.66law.cn/question/42606498.aspx
6.狗狗寄养的好处和坏处狗狗寄养需要哪些手续狗狗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常常需要面临寄养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本文将从可读性、实用性和结构性三个方面来阐述狗狗寄养的好处和坏处。 一、狗狗寄养的好处 1. 提高独立性:寄养让狗狗有机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变化。在新的环境中,狗狗可以学会自我照顾,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https://www.uslshop.com/jiankangzhishi/370822.html
7.狗狗寄养会不会伤心狗狗寄养会不会有影响狗狗寄养会伤心,它们拥有十分丰富的感情,内心细腻而敏感,很通人性。如果贸然将狗狗送到寄养处,很有可能会令狗狗情绪低落,甚至会让它们误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被主人抛弃、转让。 在将狗狗送去寄养时可以随身携带一些逗弄它们的玩具,例如骨棒、狗咬胶等。激发狗狗贪玩的天性可以有效减少它们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同时,...https://www.chongwu365.cn/feed/32198.html
8.律师建议寄养前签订书面协议暑期出游“毛孩子”怎么安放,你想好...不过,相较于每天都需要户外活动的狗狗来说,猫咪的性格要更为谨慎,并不适合寄养在公共空间。因此,除了找熟悉的朋友照看外,很多“喵星人”的家长在外出游玩时会选择上门喂养。 “要是我家猫猫没人照看,我会找人上门喂养,家归根到底是它最熟悉的地方,而且在家里的活动比在笼子里宽敞多了。”在西湖区某宠物店,记者...https://www.hzzx.gov.cn/cshz/content/2023-07/18/content_8581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