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度绩效自评报告
——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
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周期,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前所未有,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紧密相连,不断改变着世界科技创新的布局。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两翼理论”的战略部署也逐步深入人心。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在“十四五”时期实施即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2022年8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提出科普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科普法规、政策、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共同推动科普的氛围加快形成,科普公共服务覆盖率和科研人员科普参与率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升的目标。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科学技术普及是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科普普及、教育培训、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在提高科学素养、推进科学文化建设、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普教育基地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引导高等院校、科技馆、高新技术企业、文旅综合体、研学旅行基地和营地、劳动教育基地等社会机构,相互协调,共同开展科学普及工作。
一、科普教育项目介绍
(一)科普教育基地介绍
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以地球空间信息为主题,集北斗技术与应用科普教育、互动体验、沉浸游览、产品及应用展示于一体,围绕北斗产业链“芯端网云”展开包括北斗芯片设计、终端研发与测试、基础设施搭建、云服务平台在内的科普宣传、知识培训、体验观摩,打造“北斗特色”科普教育基地。
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980号北斗大厦,基地总面积231平方米米,其中基础面积156平方米米、共建面积75平方米米,依托多媒体、模拟沙盘、演示视频、三维地图等多种科普展示手段,通过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展览和展示,面向学生及社会人士普及北斗导航定位科学知识,开展实践教育、互动体验等活动,增强民族自豪感,鼓舞爱国主义热情,让北斗科学技术、北斗应用通过培训、展览、互动、体验深入人心。
(二)科普教育基地运营主体介绍
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运营主体为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2021年6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发布获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依托武汉大学人才和技术优势进行基础技术平台建设,开展北斗核心技术及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转移、企业孵化,以核心底层技术助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为公共服务和生活消费场景的提供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完善北斗产业生态。
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科创中国时空信息卫星导航科技服务团”实施单位,是国家科技部“导航技术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运营管理单位,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测绘学会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科普教育基地运营单位。
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也是多项行业协会和组织的成员单位:中国测绘学会仪器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湖北省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成员单位、湖北省光学学会理事单位、湖北省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等。
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将场馆式科普教育,校园STEAM教育,营地式研学教育,科技夏令营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起“科普+科创+体验”相融合的新型科普研学体系,将知识学习、动手实践、应用体验融为一起,开创“动脑、动手、动脚”三位一体的科普研学新模式。
二、工作情况
(一)建立系统的科普教育支撑体系
2023年5月16日,在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成立了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企业科学技术协会的成立,可充分调动公司技术专家和科技人才,协调深入合作的社会机构,搭建“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的技术支撑体系。
依托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了科普教育事业部,为科普教育工作设立了专职的科普工作人员,并制定了《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制度》、《科普人员培训方案》、《科普教育基地开放细则》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为科普教育持续稳定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积极拓展外协工作,与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行业协会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科技智库”体系,聘请了81位领域内的学者、专家、教授、科研工作者,为科普教案的制作和科普大讲堂活动提供了深厚的技术支撑。
(二)科普接待工作
1、滴滴团队一行来访参观,进行工业互联网合作讨论
2、珞珈德毅湖南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公司北斗科普及应用展厅
3、甘肃科投领导一行来访,参观公司北斗科普及应用展厅
4、光谷未来学校领导一行来访,参观公司北斗科普及应用展厅
5、湖北省北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代表一行来访参观
6、中国铁塔集团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公司北斗科普及应用展厅
7、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8、安徽省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9、上海市奉贤区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10、湖北轨道交通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11、武汉陨石空间科技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12、湖北聚力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13、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14、陕西沣东自贸服贸产业园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15、武汉市科协领导一行来访座谈
16、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国开金融湖北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17、青山区政协企业家代表一行来访参观
18、武汉市江汉区科技工作者代表一行来访参观
19、第十四届“北斗杯”大赛合作企业来访参观
20、武昌区政协经科委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21、民革湖北省企业家一行来访参观
22、珠海市高新区领导一行参观调研
23、北京武汉商会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24、湖北城市职业建设学院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25、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26、深圳市鹏锦科技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27、湖北博今电气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28、国开(湖北)投资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29、海军工程大学非军籍研究生班师生一行专业见习
30、“北斗杯”大赛全国组委会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31、东湖高新区“创未来”红领巾实践营师生一行科普研学
32、武汉埔诚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33、河南新县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34、汉口学院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35、武汉地铁集团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36、广河学生武汉研学活动暨第七届“台湾青年看武汉·魅力江城随手拍”活动营员一行参访研学
37、武汉未来科技城“北斗‘新’聚,链动未来”北斗产业链活动
38、九江市商务局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39、贵州省驻汉办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40、湖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市政工程学院新生专业见习
41、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联合会会员单位来访参观
42、长咀科技园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43、金融、保险经纪业务专项政策辅导班学员来访参观
44、汉口学院物联网专业师生专业见习
45、武汉理工大学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46、武汉市光谷九小三年级师生科普研学活动
47、长江通信局领导一行来访参观
(三)科普进校园活动
在充分整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创中国”时空信息卫星导航产业科技服务团、“导航技术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资源的基础上,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搭建起北斗位置服务领域青少年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平台,组织了一系列科普进校园活动,加上5场到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进行的专业见习和科普研学活动,共举办各类科普活动14场,服务大中小学生近4000余人。
2023年6月2日,在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北斗赋能产教融合”科普进校园活动,300多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2023年6月14日,在武汉市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科普进校园活动,500多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2023年6月20日,在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举办了“北斗让交通更智能”科普进校园活动,300多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2023年9月7日,在武汉市昙华林举办了“两岸学长迎萌新,行走武昌城”北斗科普活动,来自武汉各大高校的台港澳新生及学生志愿者近200人参加了活动。
2023年9月23日,在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举办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科普进校园活动,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2023年10月13日,在武汉美加外校,举办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科普进校园活动,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2023年11月2日,在仙桃市陈场镇初级中学,举办了“北斗启迪梦想”科普进校园活动,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2023年11月7日,在武汉市光谷实验小学,举办了“童心向太空,共筑航天梦”科普进校园活动,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2023年11月17日,在孝感市文化路小学举办了“北斗启迪梦想”科普进校园活动,文化路小学五年级近300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四)科普竞赛情况
2023年3月15日,以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申报主体,联合北斗创飞(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优思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光谷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产业协会三家合作单位,向“北斗杯”大赛组委会提交了《第十四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省(直辖市、自治区)级赛区申报书》,经过“北斗杯”大赛组委会的统一审核和认真遴选,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顺利入选湖北赛区承办单位。
湖北赛区组织委员会成立了由81名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由8名专家教授组成的监督委员会,由10名专家教授组成的裁判委员会。全面指导湖北赛区的大赛推广、大赛报名和大赛评审工作。2023年8月20日,第十四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湖北赛区选拔赛在武汉市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作为湖北赛区组委会主任启动选拔赛。来自指导单位、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及评审专家、学校师生代表等500余人参加开幕式。共有来自湖北省大中小学生和港澳台籍学生192组参赛队伍、近300名参赛选手报名参赛,共产生湖北省省赛一等奖25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29项、优秀奖45项,同时,9位指导老师获得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奖,3所高校、6所中小学获得省级优秀组织学校。
2023年10月28日上午,第十四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河南省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隆重开幕。第十四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由全国31个省(区、市)合并形成的24个赛区、9634支参赛队伍共提交5376份北斗科创作品,累计12542名大中小学生参与。从省级选拔赛脱颖而出的1191支队伍、1800余名优秀学生入围全国总决赛。湖北赛区共有7组选手获全国一等奖,7组选手获全国二等奖,8组选手获全国三等奖,获奖比例在全国各赛区排在前列。
(五)科普教材、课程推广情况
3、撰写了5篇《“北斗杯”大赛赛道解析》系列;
(六)科普人员及科普经费情况
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组织了系列的科普人员培训,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之后,选取合格人员成为公司专职的科普讲师,针对性提供科普教育服务,具体人员情况如下:
余峰、董事长、科普事业部部长
王建全、总经理、科普事业部副部长
黄斌、副主任、科普讲师团团长
徐辅廷、政务经理理、科普讲师
王彬、政务经理、科普讲师
石萍、行政经理、科普讲师
宋珊珊、行政经理、科普讲师
张洁、行政经理、科普讲师
许震宇、技术工程师、科普讲师
孔庆兵、技术工程师、科普讲师
李勇涛、技术工程师、科普讲师
龙琼瑶、技术工程师、科普讲师
王璐遥、技术工程师、科普讲师
张梦、技术工程师、科普讲师
刘贝、技术工程师、科普讲师
陶智慧、销售工程师、科普讲师
李凯凯、销售工程师、科普讲师
韩剑锋、销售工程师、科普讲师
富宇、销售工程师、科普讲师
张子庭、销售工程师、科普讲师
李文、销售工程师、科普讲师
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建立了“科技智库”体系,聘请了81位领域内的学者、专家、教授、科研工作者,为科普教案的制作和科普大讲堂活动提供了深厚的技术支撑,具体名单如下:
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名):
刘经南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武汉大学(25名):
姜卫平教授(二级教授)、李松教授(二级教授)、黄声享教授、闫利测绘学院副院长/教授、邹炼实验中心主任/研究员、李立研究员、张小红教授、赵江南教授、周辉教授、田昕教授、李陶教授、江昊教授、余荣威教授、游涟教授、郭迟教授、聂桂根所长/教授、叶世榕副主任/教授、牛小骥教授、马跃副教授、吴贤婷副研究员、赵小刚副教授、高柯夫副研究员、张力副教授(体育教育)、黄静副教授(体育教育)、郑策副教授(体育教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名):
陈新文教授、章军锋教授、欧阳桂崇教授、郭明强教授、李显巨副教授、彭建怡工程师、任利民讲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名):
徐晟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2名):
张屹湖北省人大常委/教授、周平红副教授
湖北大学(3名):
梅新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张立副教授(美术教学)、刘松林副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3名):侯仁勇教授、赵欣副教授、张学全讲师
南昌大学(1名):郭杭教授
武汉工程大学(1名):熊涛副教授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1名):李艳红副教授
湖北工业大学(1名):周承君教授
湖北经济学院(1名):冷凯君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湖北美术学院(3名):
尹传垠教授(环境艺术设计与研究)、艾麟副教授(油画教学及创作)、秦怀新(绘画、动画)
武汉工商学院(1名):赵北平副校长/研究员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名):陈志兰副教授、刘飞副教授
武昌理工学院(2名):阳小兰教授、唐穗欣副教授
武昌职业学院无人机技术应用学院(1名):王古常教授
仙桃职业学院(1名):杨薇教授(美术教育及设计)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1名):史秀宏副教授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8名):
文学院长/副教授、杨晓平副教授、王玉香副教授、钱华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讲师、金莹讲师、艾勇讲师、熊娜讲师、刘亚东讲师
湖北省仙桃中学(1名):王玲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政企事单位(14名):
湖北省教育厅装备处林水洲研究员
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研究会刘明达秘书长/副教授
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苏仁忠副站长
武汉地震计量检定与测量工程研究院(湖北省北斗地理信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彭友志副院长、总工/高级工程师
仙桃市教科院肖新国副院长
通山县北山林场廖水龙场长
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韩绍伟董事长
自然资源湖北省卫星社会化应用节点华中雄主任/高级工程师
武汉施瑞德人才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朱建文董事长兼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仙桃市智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张明会总经理
武汉出版社刘从康副编审
鸣飞伟业技术有限公司赵梦奎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泛太信管理顾问(武汉)有限公司徐斌董事长/高级经济师、一级建造师
湖北地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均浩副总经理
不圆设计:刘婷、李丹青
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2023年收入总计0万元,支出总计55万元。包括:人员支出14.5万元、场地使用支出12万元、设备采购支出6.5万元、对外服务支出4万元、教务材料支出6万元、活动物料支出12万。
三、特色工作
2023年9月7日下午,近百名华中师范大学2023级台港澳新生来到昙华林剧场参加“两岸学长迎萌新·行走武昌城”北斗科普活动。这是来自武汉各大高校的两岸学长们为欢迎来汉学习的台港澳新生集体筹划的迎萌新科普教育活动。台湾学长结合自身在汉的求学、生活和工作经历,向新生们推介武汉的美食、美景、历史文化等是“两岸学长迎萌新”活动特色亮点。此次将北斗乐跑活动打卡点特意设在昙华林和黄鹤楼,就是想带着新生们一起感受武汉的历史底蕴和城市发展的速度,帮助台港澳新同学了解武汉、融入武汉、爱上武汉。
科普活动不仅仅是一个参观和讲授的过程,还需要将科普知识和科学精神与其它活动深度整合,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科学技术的普及。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结合湖北高校林立、台港澳学生、科技元素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的特点,以“知识竞技”的方式,将诸多元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科普教育形式。
四、问题与不足
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在2023年的运营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
1、科普资源缺乏
科普教育的核心是以科普课程为牵引,完成科学普及工作。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在科普课程、科普教材的开发上,缺乏经验,缺少素材,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课程体系,对科普活动的广泛普及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2、专职的科普专家缺乏
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运营单位武汉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作为技术开发平台公司,虽然拥有大量的技术开发人员,但对科普教育还缺乏认知,在科普教育方面影响力不大。
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大多数情况采用参访和免费科普进校园的形式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外协时聘请兼职科普教育专家需要一定的费用,无法大范围、高频次的铺开。
4、科普教育形成不够丰富
北斗位置服务科普教育基地采用参访讲解、科普讲授作为主要科普教育形式,“知识竞技”这种综合性的科普教育形式还处于摸索期。形式相对单一,对科普受众缺乏吸引力。
在以后的工作,我们将在科普课程、科普形式这两个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争取构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基地。
五、工作建议
1、形成统一的科普宣传平台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科普宣传平台,一方面可以增加各科普教育基地的曝光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形成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的协调机制。
2、形成统一的科普教育课程
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主体,邀请科普教育专家,制作高质量的科普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各地科普教育基地制作符合当地特点的科普教育课程。
3、形成基地联动机制
每年定期举办科普工作交流会或科普教育大赛,实现各科普教育基地的联动机制,既要提升各科普教育基地的整体水平,又要统筹规划,形成一基地一特色的全国科普教育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