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从去年开始资本市场整体都不太乐观,在“行业寒冬”的环境下,瑞幸咖啡却与它形成巨大反差和鲜明对比,今天呢,我会针对瑞幸咖啡上市这件事来和大家讨论下它背后的消费升级故事。
瑞幸咖啡目前有2370家门店,1680万用户,上市市值达到40亿美元,瑞星咖啡其实完成了几个记录:首先,瑞星咖啡融资总额6.95亿美元,是目前为止纳斯达克IPO融资规模最大的亚洲公司,其次,它创立18个月便完成IPO上市,从资料显示,发布招股说明书到上市仅用25天,打破了中概股的上市速度记录。
瑞幸的上市对于消费领域其他项目带来的启发与新的发展思路
通常大家认为消费升级就是消费结构的升级,所谓消费结构,其实就是指各种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的占比。消费升级的提高,直接反映现阶段社会消费水平发展趋势。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更看重消费功能体验上的品质、健康、仪式感和参与感。
简单来说,我们认为如果有足够大的市场,再加上互联网的加持,那么这个赛道就是消费市场升级带来的一个重要投资机会。以瑞幸咖啡为例,目前中国茶饮消费市场的占比是:茶叶占2000亿元;果汁饮料占1000亿元;碳酸饮料占900亿;咖啡占700亿。而中国咖啡的消费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在增长,相对于全球增速的2%左右。换而言之,中国咖啡消费市场机会较大,这个机会来自于咖啡文化的铺及和城市化的加速,这个就是它的成长动力。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据统计,全球咖啡市场共1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市场占3万亿元,中国占700亿元。从咖啡结构上看,中国市场的速溶咖啡占比较高,接近85%,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市场对于现磨咖啡的增速需求远远大于全球的整体增速,即中国的咖啡市场结构是不合理的,它蕴藏着无数消费升级潜力。
根据二元法则,大多数领域都会出现第一名和第二名,也就是所谓的领导品牌和非领导品牌。比如说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还有淘宝和京东等。从瑞幸咖啡的角度来考虑,瑞星咖啡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两点:一方面是目前市场上咖啡与其他饮品相比较价格偏高,这种高价阻碍了高频消费。另外一方面,现磨咖啡的便利程度不被认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方便和高价格阻碍了瑞幸咖啡的快速增长,于是创始人提出了一个核心假设,改变咖啡市场价格高和不便利的瓶颈,那么消费爆发就理所当然了。实际上这种假设需要建立在专业调研机构对咖啡市场反应和用户画像。瑞幸咖啡拿到了足够的钱,在一线城市增加网点的密度,通过价格低加便利的条件,对消费假设进行验证,并且启动了新的消费群体,定义为商业咖啡,并不追求口感,追求的一种情调,这就是他商业价值的核心。
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不同之处
回到我们刚才的总结,足够大的市场加上互联网的加持,在互联网方向,瑞幸咖啡还是做的比较出色的。很多人认为瑞幸咖啡的成长是源于资本的推动,但是我更觉得瑞幸咖啡其实就是一个互联网产物,按照创始人钱治亚的说法,很多传统行业都值得用互联网的思维做一遍,用市场竞争去推动市场的快速增长。那么这就引发了我们的讨论:互联网和传统方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针对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不同之处,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第一是资本模式不同。在互联网企业中,资本会更早会参与进来;第二是发展逻辑不同。传统企业通过小规模盈利验证,再对盈利模式进行复制扩张,而互联网企业通常直接跳过盈利模型,以用户或者我们称之为最终消费者的增长模式作为发展模型。整体来说,在大规模客户群的基础上,以规模优势和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盈利,也就是对传统行业发展逻辑的颠覆;第三是营销和运行模式不同。众所周知,传统行业基于门户进行活动和渠道的营销管理,而互联网行业则主要基于大数据分析从而完成用户画像,再进行精确的市场营销。
以上是通过瑞幸咖啡的成功从而引导我们从消费角度去分析问题,至于他的复制性价值我们暂不讨论,接下来我来具体分析一下关于消费升级行业的一些信息。
消费升级热过后,消费行业还哪些机会
爱美,现在消费者追求时尚、设计感强的事物;
缺爱,在社会的发展下,人们相互之间线下联系越来越少,尤其80后、90后希望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实际上是对情感经济的追求;
医美行业
最近除了瑞幸咖啡IPO的舆论热点,新氧这家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也是在消费升级赛道具有借鉴价值的案例。整体来看,医美行业的业务边界也是被重新定义,过去传统的医美用户群体比较小众,但在消费升级背景下,医美的定义被拓宽了,消费群体也出现变化,消费者逐步从50%增加到80%。通过新氧的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出,医美行业消费者群体发生了变化,对医美项目进行的普及,迎合了消费升级的大潮,在足够大的市场下,互联网更深层的信息化解决了美容行业的信息孤岛。通过互联网把医美消费者和医美机构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相互的关联和沟通。对消费者来说,更低成本的获得更好的服务资源;对医美机构来说,通过平台更大范围的展示特色和服务,形成了平台的经营模式,推动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互联网医美大数据的采集通过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付费能力画出不同属性的消费者画像,针对诊疗效率和降低风险具有一定价值。所以说,互联网对于推动医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餐饮行业
宠物行业
体育行业
从数据就可以非常清楚表明:中国人正处于消费升级的大环境,国内的消费模式,消费动机包括消费需求也正发生改变。从原来生存型的消费习惯逐渐趋向于满足型的个性化定制。比较典型的列子就是体育消费,以高品质体育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刚需。基础性的体育用品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特定人群个性化消费呈上升趋势。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众行业消费比重上行,消费群体增速快,在互联网端迎合了用户对于健身健康的需求抓住了用户痛点。
旅游行业
除此之外,旅游行业也是消费升级赛道备受青睐的行业,目前传统旅游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中产阶级消费升级需求。随着80后90后新消费主体的登场,国内进入碎片化旅游时代,自下而上的改变了消费供给,消费市场呈现了消费移动化、需求个性化的状态。针对旅游行业来说,行业转型最明显的特征是和互联网的跨界消费。
给消费创业者的几点建议
现在免费经济红利正在逐渐消退,人们对高品质低客单情有独钟,我们经常提到的轻消费也就是本次消费升级的主题,希望各位创业者能够顺应这种趋势,抓住轻消费的潮流,争取在创业过程中抓住好的机会。
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消费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创业者,对任何品牌的产业,包括你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首先要有超过常人的热情,同时在互联网的加持下,能够使消费升级的感知传递更加有效率。最后,还是坚持我们的判断,在五年或者十年以后,肯定会有大量的中国品牌在消费升级的大潮推动下成长为世界品牌,也希望各位创业者的项目能够真正成长为这个行业的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