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只有一只眼睛的狗狗,它的步履蹒跚,毛发脏乱不堪。凄惨的被仆人遗弃后,它就成为了一只流浪狗。
第一次见到它,是在我们小区的街心广场上,空旷的场自趴卧在中间,更加显得孤独。每当有行人经过时,它都颠颠地站起来,跟在人家身后,然后又被训斥地扫兴而归,重新伏下来,它的表情似乎也就更加悲伤了,仅有的一只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哪怕对它有一丝留意的人们。
最终,当满头大汗划着滑板的我再次从它身边经过时,我彻底被它哀怨的表情击倒。我央求妈妈:“给它买根烤肠吧!它也许好久没尝过肉的味道了。”感谢妈妈,她毫不迟疑地买来了热乎乎的烤肠。我迫不及待地召唤着狗狗,虽然烤肠很烫,我也没来的及把烤肠上的竹签拿掉,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狗狗狼吞虎咽地吃着,有好几次竹签都好像扎到了它的嗓子了,它仰着脖子,香喷喷地吞咽着,就像是十年没有吃过饭了,小小的一根肠,吃的很漫长,就像是在吃一头牛。
它一边细细地吃着,一边警惕地斜着眼看四周,也许美味来的太突然了,它有些紧急。当最终一丝肉被它咽进,它还伸出了长舌头用劲地舔自己的嘴唇,似乎那香味一辈子都回味不尽。它扭扭捏捏地蹭到我眼前,用它那一只眼深情地看着我,用劲地摇着尾巴,不住地感谢我……
人们为什么要丢掉这些狗狗呢?既然养了它们就要爱惜呀,小动物也有生命,也有感情的呀,莫非只由于它们老了,只由于它们残疾了吗?假如是这样,为什么能对身边的亲人呵护,却不能用同样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小生命呢。
妈妈说,这是一个难解决的社会问题,可我却想呼吁:爱惜小动物,是我们人类的责任!
秋风萧瑟,落日余晖,半边酡红半青黛,路边长长的背影,树影婆娑,望不见从前故人影
老来体衰,不能同从前般陪小仆人玩耍,他也日日成长。那晚,突然被他摇醒,四周黑魆魆的,却借微弱的星光可见他眼里、眼角布满星光。我内心惊悉,立马起身,轻轻蹭了蹭他的腿。摇了摇尾巴,他也感觉到了什么,紧紧抱住了我。啊!那是什么样的暖和啊!那久违,期盼的暖和犹如儿时那般,耳边仍回荡小仆人那天真欢快的笑声。
他轻轻揉揉我的头,那熟识的动作,却有一种别样的意义。他起身,快步跑上车,我赶忙跟去,却被踹了下去,汽车发动了。
我抬起无助的脚,拖着沉重的步伐,顾不上身体的衰弱,顾不上路上的坎坷,顾不上汽车扬起的尘土和飞射的沙砾。那远远的尘迷住了我的视线,但那远远亮起的车灯始终让我抬起脚,迈出下一步,只想跑上车,同他们一同动身。
突然,我的脚下一空,便摔在坚硬的路上,我挣扎着抬起头,只见车边好像探出了一个头,那肯定是小仆人吧!“汪汪!汪汪!”我感动万分,大叫起来。我心想:肯定是他还想我,只要我追上去他肯定会打开门!我四脚乱蹬,好不简单挣扎着起身,只见那车灯却如流星般闪过,消逝不见。
我双眼黑洞洞的`,整个身子僵在那,脑子飞速转动:为什么?为什么要抛弃我?
我只想仰天长啸,痛哭流涕,却奈何不能!我只盼望他们能回来,可直到天翻鱼肚也不见他们的影子。我只能希望有一日他们会回来。
又一夜,如那晚一样黑,我坐在小仆人抱我的地方,远眺当时离别的方向,那笑声仍回荡耳畔,那暖和好像仍在身边。
突然,远处闪过一抹刺眼的光,我想肯定是小仆人回来看我了!我快乐去迎接,却向下倒去,心里仍在想:小仆人来看我了!随后,心怀满意地闭上了眼
流浪狗,顾名思义,就是被人遗弃或被母亲遗弃的狗。
在大街小巷,无处不见这种狗——毛掉得稀稀稀稀,眼神黯然,耳朵耷拉着,使人看到就有种怜悯感。
在沈石溪的小说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狗是人类最好的伴侣。然而,在每日新闻中,总有这样一个新闻:一群不良少年喝醉后,在路边找到一只野狗,莫名其妙地暴打一顿,或是残忍地将其皮剥开,虐杀。
而在和善的人心中,却会留下永久的伤痕。
我们不是流浪狗,不知道它们的语言,不知道它们在想些什么。但是,我们可以去猜想,去换位思索。
当它们伸出暗红色、满是口水的舌头,轻叫着去舔你的鞋,用孤独与哀痛的眼神去盯着你。或许,你只会感觉到恶心得要命,而它,只仅仅想要一点你的施舍——一些吃的,使它不感到那么饥饿;或替它用手指轻轻梳理它那稀疏的黄毛,使它能舒适一些……这就是流浪狗那小小的愿望。
换位思索一下吧,假如你是一个孤儿,一个没有父母、亲人关爱的人,迫不得已端着饭碗去街头要一点钱。当你花言巧语去夸一个人时,只是想得到一点钱时,而那人却不予理睬,或是白你一眼,露出恶心、嫌弃的神情,你心里怎么想?能兴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