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11月4日10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打击非法捕捞渔获物斩断市场销售产业链”为主题,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于军: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场监管总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例行发布会的主题是:“打击非法捕捞渔获物斩断市场销售产业链”。首先,我代表市场监管总局向记者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今年7月,全国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禁渔的总体工作部署,开展“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加强监管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违法行为。今天我们就专项行动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是向大家通报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果,二是发布专项行动第三批典型案例,三是邀请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同志和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同志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由我首先向大家发布近4个月来“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开展有关情况。
截至10月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245.05万人次,检查水产制品生产企业、加工小作坊、农贸(批)市场、超市、商超、餐饮单位合计361.51万家(次);监测电商平台(网站)234.13万个次,对电商平台开展行政指导5.37万次,督促下架(删除、屏蔽)非法交易信息2.48万条;查办各类违法案件711件;查获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139.72千克,查获非法渔获物1753.69千克。
从前期工作看,市场监管部门“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监管执法严。专项行动围绕“不买、不卖、不吃”,明确要求“八个严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违反“八个严禁”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专项行动自7月份开展以来,力度不断加大。统计显示,8月各项工作数据均较7月增长1倍以上,检查水产制品生产企业、加工小作坊、农贸(批)市场、超市、商超、餐饮单位数量增长146%,督促电商平台下架(删除、屏蔽)非法交易信息数量增长382%,立案数量增长192%。9月比8月检查企业数量增长15%,监测电商平台(网站)数量增长145%,立案数量增长36%。10月比9月监测电商平台(网站)数量环比增长20%,立案数量增长52%。
二是部门配合紧。市场监管总局与农业农村部、公安部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开展工作会商,从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技术鉴定等方面开展合作,持续深入研究解决基层在监管执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工作合力。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督导检查:市场监管总局8月派员参加公安部牵头的打击整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工作首轮联合督导检查,9月邀请农业农村部、公安部派员参加总局组织开展的“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暗访督导,带队参加农业农村部牵头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联合督查。各地开展部门间协作(联合执法、检查等)1.01万次,向农业农村部门通报案件线索89条,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34件。
三是暗访督导深。9月20日至30日,总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沿江以及周边,网络经济、餐饮业较为发达的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陕西等12个省(区、市)组织开展了暗访督导。为保证督导效果,把暗访放在了突出位置,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共暗访农贸(批)市场88家、商场超市121家、餐饮企业186家,发现案件线索62条。接到通报后,有关地方立即行动,逐一开展调查核实。
当前“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开局良好、进展迅速、初见成效,但是还存在地方工作不平衡、法律法规尚需细化、检验鉴定技术难题有待突破等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统筹推进解决。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立足全局、立足长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切实斩断非法捕捞长江渔获物市场销售产业链,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禁捕的重大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接下来,由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同志公布“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第三批典型案例。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下面由我来发布市场监管总局“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第三批典型案例。
2.安徽省蚌埠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大润发超市(怀远店)涉嫌虚假标注食品标签案
4.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深圳市山城乌江活鱼店涉嫌虚假宣传案
6.贵州省贵阳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享家餐饮店涉嫌未履行水产品原料进货验证验票案
7.重庆市两江新区市场监管局查处蓝河堰美蛙三合鱼(大竹林江与城店)涉嫌虚假宣传案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于军: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刚刚新闻发布中提到,9月20日至30日期间,总局组织对12省份进行了暗访督导。请问这次暗访督导有没有进一步的信息透露?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刚刚于军司长已经对督导活动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发布,包括刚刚我发布的案例也是督导工作的成果。此次督导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围绕这个目标,此次督导着重强调了三个方面:
一是覆盖范围,突出一个“广”字。督导的12个省(区、市),除了涉及沿江以及周边省份,也包括了网络经济、餐饮行业较为发达省份。每个省(区、市)覆盖2个地级市(或市辖区),每个地级市(市辖区)暗访不少于2家农贸(批)市场、3家商场超市、5家餐饮企业。一共暗访了农贸(批)市场88家、商场超市121家、餐饮企业186家,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各地的真实情况。
二是工作方式,突出一个“深”字。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督导的能力取决于调查的能力,督导的力度取决于调查的深度。调查的好与坏,决定了督导的成与败。因此,此次督导我们采取了“暗访先行、明查在后”的工作方式,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前面新闻发布提到的,共发现案件线索62条,向有关地方进行了通报,各地立即行动,逐一开展了调查核实,对涉嫌违法的案件依法进行了立案调查处理。
此次督导是对专项行动前期工作的调研督查,也是对下一步工作的重要推动。总局将结合此次督导发现的困难、问题和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总结研究,推动专项行动扎实开展。
中国食品安全报:餐饮是水产品消费的末端环节,开展餐饮环节打非断链对于“长江禁渔”政策的实施有重要作用。请问,市场监管总局在这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结合餐饮环节特点和“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我们主要开展了4个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总局专门成立“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食品监管组,负责组织指导地方开展餐饮环节“长江禁捕打非断链”工作。按照要情及时通报和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定期调度和交流总结各地工作情况,研究工作措施。
“长江禁捕打非断链”行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强化餐饮环节打非断链工作,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切实加大对餐饮单位,尤其是长江流域周边农家乐等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餐饮单位加强食用水产品的原料控制和管理。对检查中发现餐饮单位经营“长江野生江鲜”的,依法依规从重查处。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执法中发现非法捕捞或者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的规定,通报渔业执法部门进行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部门。截至10月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向渔业执法部门通报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案件线索89条,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34件。
中国消费者报:总局发布的《关于开展“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的公告》中提到:消费者要自觉抵制长江“野味”,文明理性消费。那么,消费者怎么辨别违法行为,又该如何举报呢?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长江“十年禁渔”事关长江母亲河的生态安全。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有力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共谋、共同努力。我们在进行督导暗访时,在湖南一个水产市场上看到了这样的标语:“今天不吃子孙鱼,明天子孙有鱼吃”。这句话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我们这项工作的意义。
再次感谢几位发布人,也谢谢大家,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