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基金: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负债”,如何寻找翻倍股

主要观点:人口是影响经济的最重要变量。从供给侧角度看,七普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我国生育率持续下滑、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红利”曾经作为我国经济崛起的重要发动机、目前对于潜在增长率的贡献已经几乎为零,我国已逐步由“人口红利“步入”人口负债“的时代。对比发达国家,我国人口增速下滑更早,未富先老特征突出。同时也出现区部之间人才配置失衡的问题,相对应,中部地区人才聚集和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有一个延滞效应。即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与人才吸纳存在着区域的延滞,发达地区无论是人才的吸引,还是人才作用的发挥都较中部地区有着更为优越的平台、机制和支撑体系。这种延滞效应是客观正常的,但又是制约中部崛起的瓶颈

从需求侧看,我国目前处于第三消费时代,并逐步向第四消费时代转变。相对应的消费特征为,第三阶段:消费中奢侈品和女性消费占比提升;第四阶段:舒适、简约、环保风格或将成为主要追捧对象。不同世代消费偏好存在差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不同行业影响各异。老龄化会使全社会对生命周期的预期改变,中青年人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人群,其消费心态与消费习惯的变化往往主导着某一历史阶段消费产业变迁的方向。如,新世代年轻人引领消费趋势、女性正在成为消费主力等。不仅消费会受到重要影响,科技制造也会发生深刻变革。根据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唯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人间正道沧桑”。

第一部分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负债”,七普看人口变迁

1.1生育率持续走低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总和生育率降至1.3,已经低于1.5的国际通行警戒线;七普期间我国年均新出生人口1591.8万人,相比六普期间减少19.8万人;

2020年人口总量为141178万,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了7206万人,年均增长0.53%,相比2000年至2010年期间年均增长0.57%回落0.4个百分点。

图1我国人口数量与年均增长率

图2我国历年出生人口数量(万人)

1.2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较2010年上升4.6个百分点),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4%)。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在2015年至2055年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将以年均2.35%的速度提高,而这个比重的提高速度世界平均为1.53%,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为0.97%,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为2.17%,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平均为1.98%,低收入国家平均为1.44%。

图3我国老年人口的变化(单位:亿)

图4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单位:%)

1.3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占比持续下降

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和占比持续下降:到2050年15-59岁人口为6.6亿,占比为50.24%;15-64岁人口为7.78亿,占比为59.22%。

图5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单位:亿)

图6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变化(单位:%)

1.3劳动年龄人口三阶段

图7我国新增劳动力数量

1.4我国人口峰值对经济发展供给侧形成两次冲击

我国总人口到2020年约为14.12亿,并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高峰,峰值约为14.22亿。此后一路下滑,到2037年下降至14亿以下,到2050年约为13.13亿。

人口峰值对经济发展供给侧形成二次冲击:第一次冲击为2010年劳动力人口见顶;第二次冲击为2025年总人口峰值见顶。

图8我国近年来人口总和生育率持续低迷

图9我国总人口的变化趋势(单位:亿)

1.52021年后,我国“人口红利”期将消失,逐步迎来“人口负债”期

表1我国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二部分人口负债期的痛点及供求侧趋势分析

2.1供给侧:对比发达国家--我国未富先老特征突出

同发达经济体相似阶段比较,我国未富先老特征突出;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GDP为959美元;

2022年或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人均GDP预估约1万美元,而发达国家多是在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时才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图10主要经济体不同阶段老年人口占比(%)

表2主要经济体老龄化时人均GDP

2.1供给侧:对比发达国家--我国人口增速下滑更早

同发达经济体相似阶段比较,我国人口增速下滑更早。

图11主要经济体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率情况

同发达经济体相似阶段比较,我国出生率相对偏低。

图12主要经济体不同阶段人口出生率情况

同发达经济体相似阶段比较,低龄人口占比偏低。

图13主要经济体不同阶段幼龄人口占比(%)

2.2供给侧冲击将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并且会引发结构性“延滞效应”

通过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改善、资本报酬率和资源重新配置效率降低潜在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潜在增长率完全吻合且呈下降趋势。

同时也出现区部之间人才配置失衡的问题,相对应,中部地区人才聚集和经济发展与东部沿海有一个延滞效应。即经济发展水平不的平衡与人才吸纳存在着区域的延滞,发达地区无论是人才的吸引,还是人才作用的发挥都较中部地区有着更为优越的平台、机制和支撑体系。这种延滞效应是客观正常的,但又是制约中部崛起的瓶颈。

图14两种增长情况趋同下降

2.3消费侧:借鉴日本经验

三浦展根据人口增速、出生率、老年人比率等角度对日本过去的160年消费社会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12-1941年)二战前少数中产阶级享受的第一消费社会;(1945—1974年)二战后以家庭为单位第二消费社会;(1975—2004年)石油危机后注重个人的第三消费社会;(2005—2034年)总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严重的第四消费社会;这对于老龄化下的中国也有借鉴意义。

表3日本消费社会的四个阶段及消费特征

从人口角度划分,我国目前处于第三消费时代,并逐步向第四消费时代转变。

相对应的消费特征为,第三阶段:消费中奢侈品和女性消费占比提升;第四阶段:舒适、简约、环保风格或将成为主要追捧对象。

图15日本人口概况

图16我国人口概况

2.4需求侧:年龄结构影响消费偏好

老龄化下社会结构与消费风向变化正在孕育长期投资机会。

不同年龄段消费结构特点:老龄人偏好服务,劳动年龄人口偏好耐用品。

随年龄增长老年人养生、医疗等支出占比上升,日常生活占比相对稳定,娱乐社交仍占一定比重。

图17美国不同年龄结构消费支出情况(美元)

图18不同年龄结构人群消费结构

不同世代消费偏好存在差异,如80后偏好母婴、汽车,60和70后偏好酒类,60前偏好医药保健等,因此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不同行业影响各异。

图19中国不同世代人群的消费偏好

表3中国不同世代人群的消费特征

2.5需求侧:老年化需求增加

根据前瞻研究院数据,2018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增长至5.6万亿元,同比增速17.9%;到2024年预计将突破10万亿元,年均增速约20%。

尽管“老年需求”增加是确定的趋势,但老人的消费和收入在社会各年龄中都是最弱的,从投资角度看仍需谨慎。

图20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万张)

2.6需求侧:老龄化下中青年人消费心态变化

老龄化会使全社会对生命周期的预期改变,中青年人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人群,其消费心态与消费习惯的变化往往主导着某一历史阶段消费产业变迁的方向。

因此,老龄化加速下,全社会消费心态的变化——中青年人对预期寿命的提高及提前防老的焦虑方面或有投资机会。

1)因为担心年老后生活质量下降,故中青年人购买保险意识明显增强。

2)因为害怕变老,所以中青年人千方百计希望延缓衰老、留住青春,故药品保健、医美、药妆及健康饮料等细分行业持续高增长。

3)因为忧虑老年后的孤独和缺乏陪伴,故宠物经济蓬勃发展。

4)医药行业。

5)机器人行业。

2.7需求侧:新世代年轻人引领消费趋势

对于中国目前老龄化社会下,传承“世代财富”的95后—00后是最具消费潜力的人群。

我国95后—00后更加依赖线上便捷式的多元消费。这种变化驱动了抖音、快手及B站等线上视频社交零售、互动平台的快速发展;

在消费文化观念上,新世代人群有更强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带动了“新潮国货”的崛起;

年轻世代不断壮大的单身群体也催生了日渐火爆的“单身经济”和“宅经济”。

以此维度来看,在老龄化社会逐步加速背景下,股市的“长跑冠军”仍是锁定边际消费倾向高的群体的,顺应且精准锁定“新世代”年轻人消费趋势变化的企业。

2.8需求侧:女性正在成为消费主力

我国30岁左右女性需求与消费力高于其他年龄群,主要消费于医疗美容领域。

图212018年中国不同年龄层级女性医美需求及年均消费

第三部分如何寻找“人口负债”期的重点投资机会

3.1如何应对“人口负债”难题--全要素生产率模型给出答案

根据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要素投入的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提高资本劳动比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已经难以持续;需要通过技术进步、改善体制和管理以更有效配置资源,提高各种要素的使用效率,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力:负增长;

资本投入:边际报酬递减;

唯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人间正道沧桑”,首要发展科技、高端制造、智能制造。

3.2制造业比较优势和GDP占比双下滑

我国制造业一向引以为傲的比较优势正由于商品和劳务成本的上升而日渐削弱,美国制造业与中国制造业在工资和能源等成本上的差距,已从10年前的14%缩小至现在的不足5%。

中国的制造业比重于1997年达到36.8%最高点之后,曾经历过降低和反弹交织的徘徊,随后在2006年36.3%的高点上再次一路降低,到2018年时仅为27.0%。

疫情冲击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机会:低生产率和弱竞争力的企业加速淘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

制造业萎缩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逆库兹涅茨过程”。

资源配置僵化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障碍。

图22中国制造业GDP占比

3.3鱼多的地方捕鱼:抓住时代趋势特征下的投资机会

图23投资机会

3.4中国养老服务--方兴未艾

养老服务业涵盖着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疗服务,生活照料和学习娱乐,具有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和贴近老年人需求等特点。

中国养老产业,特别是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20.4万个,养老床位共计775万张,比上年增长6.6%,每千名老人所拥有的养老床位30.5张,与先进国家的50~70张仍有一定的差距。

养老院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无法满足养老需求。

图242013-2019年养老服务机构数量

图252009-2019年没千名老人的养老床位

3.5中国医美

中国医美市场增速超过全球,2012年仅有不到300亿元,2019年达1975亿元,艾瑞咨询预测2020~2023年复合增长为15.2%,2023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将达到3115亿元。

目前医疗美容产业链具备几个特点:

1)上游原料生产商/针剂生产商集中度高,毛利率高:毛利率80~95%,净利率从25~50%;

2)医疗美容机构集中度低;

3)医美平台:有线上线下,线上呈现互联网的头部特性。

图262012-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单位:十亿人民币)

图27医疗美容产业链格局

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竞争格局呈现高度分散状态,且近几年分散度会进一步提升;医美项目具有消费个性化、地域差异化等特征,机构很难将运营经验跨省市复制;我国的连锁医美集团也多采用各地区自主经营的形式。

伴随成本的提升,医美机构经营者也多选择开设中小型机构,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消费者。

国内有超过1.2万家医疗美容整形机构,通常大型医美机构有超过10位全职主诊医生;此外,国内有超过8000多家小微型机构,一般主诊医生一位再配合2~3位助手。

3.6医疗保健

各年龄段消费者在保健品方面,普遍均注重对免疫增强与强化骨骼健康的消费。此外,90后年轻群体更注重运动营养与减肥塑身;而26-45岁群体中,美容养颜类保健品则进入消费前五;46岁以上的用户,抗氧化产品消费则进入到TOP3位置。

26-45岁的群体是家庭保健器械的购买主力,对比整体人群在成交额与用户数方面,其TGI指数均较突出。与此同时,以90-95后为主16-25岁群体,在成交额和用户数两方面,无论占比还是绝对值均在持续增长,且本类人群有着较高水平的消费客单价。

表52019年中国各年龄段用户保健品消费TOP5类型

图282018&2019年中国保健器械产品成交额与用户数年龄分布

看病难的问题,需要AI的助力。看病难主要是由于国内医疗资源受限于分配不均,优质医疗设备、医疗资源集中在发达城市,这种情况使得大量患者在本地得不到充足的诊疗,只能向大城市和大医院聚集。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底,国内共有医院32476个,其中三级医院数量2498家,占比7.69%的三级医院就诊人数却达到16.46亿次。在老龄化到来之际,我国的全科医生缺口将达到40万。基层医生的学历低,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到20%。

医疗人工智能将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减少误诊误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7宠物经济

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2018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22亿元,同比增长27%,中国养宠家庭数量为9,978万户,5年内增长了43.9%,中国每万户养宠家庭比例则从2013年的16%增长至22%。随着年轻一代宅家养宠比例的提高及消费力的提高,中国宠物市场将会进一步发展,预计到2023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723亿元。

图29中国宠物市场规模

宠物食品渠道变迁,国内企业崛起机遇已至。从国内宠物食品竞争格局看,行业集中度低,玛氏领跑。从渠道看,国内宠物食品销售已形成“线下渠道、电商渠道”的双渠道并行格局线上和线下占比分别为57.8%和42.2%,且呈现线上不断强化,线下渠道里商超渠道不断式微的态势。国内渠道的重点将会是电商和宠物店,玛氏等跨国企业在商超渠道上的优势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当前国内公司的体量普遍较小,市场份额也较低,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30中国狗粮市场格局

图31中国线上狗粮市场格局,跨国公司优势不再

3.8无人驾驶

图32中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

表5中国无人驾驶政策

3.9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行业分析逻辑: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倒逼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有政策推动制造业加速智能化、自动化转型;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仍有差距,需求前景广阔;目前工业机器人制造国产化率较低,双循环战略下国产替代红利加速释放。

2013年以来,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

图33制造业就业人数&工业机器人销量

智能化转型是人口红利减少后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让机器人代替人做更多的事情,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因为人力成本逐渐上升,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出现了下滑。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的数据,2018年中国劳动者的收入已明显高于亚太区的周边邻国。近年来国内制造业平均工资迅速上升,已经从2014年的51369元/年上升至2019年的78147元/年,CAGR8.7%。若国内人工成本根据此趋势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必须寻求其他方式来维持其竞争力,主要方式有两种:1)通过使用更多的自动化制造设备来降低整体生产成本;2)将产品定位进一步提高至高端产品,使得产品更精密、定制化程度更高。不论企业采取哪种方式,更高效、更精密的工业自动化设备都必不可少。

图34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变化

图35中国各省最低工资变化

2019年全球平均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约为113台/万人,其中亚洲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在多年持续增长的装机量支持下首次反超欧洲,成为世界最高,约为118台/万人;欧洲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其次,较上年基本维持不变,约为114台/万人;美洲地区的密度约为103台/万人。在2014-2019年间,亚洲地区的机器人使用密度CAGR约为18%,高于美洲地区的9%以及欧洲地区的6%。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87台/万人,但较发达经济体仍有很大差距。

目前,工业机器人等精密制造业国产化率偏低,由外资主导竞争格局。

图36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情况

图37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主要国内厂商出货量占比

3.10其他

计划生育政策并非当前生育率低下的核心因素,过高的生育成本导致主观生育意愿与实际生育情况的差距。

根据经验,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后总和生育率一度出现阶段性抬升,之后持续回落,总体而言,放开二胎政策影响较为有限。目前放开三胎政策的效果还取决于配套社会经济政策能否有效落地。

图38理想家庭子女数量

图39历年生育率情况

3.11人口主线投资机会重点板块数据分析

表6人口主线投资机会重点板块

板块

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率)

预测市盈率(整体法)2021E

预测市盈率(整体法)2022E

PS

净资产收益率ROE(TTM)%

净资产收益率ROE同比增长%

销售毛利率%

SW专用设备

34.3815

20.1467

16.4291

2.6674

9.2314

20.8821

24.1963

SW国防军工

32.1822

50.4306

39.6391

3.8286

4.1243

41.0471

17.0585

SW家用电器

7.415

18.8735

16.3362

1.5989

16.073

-6.2683

23.5682

SW医药生物

30.2667

41.0191

33.8419

4.8067

9.5833

14.6581

34.7024

SW计算机

-0.392

42.3574

32.2104

3.9539

4.3565

12.6592

27.7916

SW电子

24.9894

31.3222

23.5793

2.1613

9.5892

0.7969

16.5835

SW动物保健Ⅱ

64.425

28.2161

21.1989

7.638

11.1237

45.4972

44.1917

CS宠物食品

93.5515

50.5263

37.8456

5.2665

9.835

33.0789

25.0035

图40人口主线投资机会重点板块

2021年6月6日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THE END
1.2018年宠物市场分析:用户65.7%为女性(附图表)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宠物市场行情动态分析及投资前景战略咨询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的养宠人群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养宠家庭占比已达8%。沿海一二线城市的高消费增量为宠物行业市场规模带来持续增长的动力。同时据统计,我国目前的养宠人群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5岁...https://m.china1baogao.com/fenxi/20180508/4462652.html
2.抖音宠物类目Top10品牌销售构成,如何做好弯道超车?关联宠物的用户人群在性别分布上相对平均,说明在宠物用品行业对于性别的细分要求不高,在年龄分布上,主要饲养宠物的用户人群为31-40岁,占比大约为32%。 其中18-23岁是抖音上对宠物内容互动关注度最高的人群,现阶段是以年龄阶段在30-40岁为主要的消费用户,随着内容的不断渗透,18-23岁这个年龄群体会逐渐成为未来宠物...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180564-1.html
3.中国单身经济运行现状分析报告4.1.3 单身人群数量规模分析 4.1.4 单身人群年龄分布情况 4.1.5 单身人群区域分布情况 4.1.6 单身人群职业分布情况 4.1.7 单身经济市场竞争格局 4.1.8 单身经济行业渗透情况 4.1.9 中国单身原因调查分析 4.1.10 中国单身人士单身时长 4.2 2022-2024年中国单身群体消费情况及需求分析 ...http://www.zyhtyjy.com/report/407224.html
4.狗和猫的“妈妈”和“爸爸”真的在养育他们的宠物你注意到最近越来越多的猫坐在婴儿车里吗?或者写着“我爱我的小狗孙子”的保险杠贴纸?你不是在做梦。越来越多的人在他们的宠物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注意力。 这看起来很像养育孩子,只不过养的是宠物,而不是人。 这种对动物的照顾真的可以算是养育吗?还是说是其他的情况? https://www.cdstm.cn/gallery/hycx/qyzx/202111/t20211127_1060375.html
1.狂犬病流行的原因9篇(全文)(2)季节分布情况。狂犬病全年均可发生,我国狂犬病的发病呈季节性高峰,夏季与秋季的狂犬病发病例数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冬春季发病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夏秋季天气炎热,人群在外活动时间多,衣着少,肢体较多暴露于外,犬因气候炎热而烦躁易伤人等。 (3)人群分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狂犬病具有普遍的易感性。由于...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6ivmc8t.html
2.泛娱乐行业数据分析:49.4%33.8%男性女性单身群体养宠物2015-2028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6-2028年中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及预测 2019-2023年中国宠物家庭户数渗透率 2024年天猫“618”智能宠物用品消费数据情况 2020年中国养宠人群城市分布情况 2018-2019年中国养宠人口数量 2019年中国主要城市犬猫消费规模 ...https://www.iimedia.cn/c1061/86569.html
3.宠物市场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养宠人群中,25—30岁养宠物的人最多,占养宠人群的37%,25岁以下的人占13%,31—35岁的占24%,36—45岁的占18%,45岁以上养宠物的人最少,只占8%。而从养宠物的人群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大学本科学历的宠物主最多,占39%,其次为大专占3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最少,只占8%。 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2264787.html
4.市场调研报告(15篇)在185个有效样本中,男性为122个,女性为63个,男女比率约为2:1。 被访者年龄大体集中在55岁以下人群中,其中35岁以下的占51.9%,36-45岁的占29.2%,46-55岁的被访者占14.1%。 被访者职业分布广泛,但主要集中在个体工商业者(28.1%)、一般职工职员(26.5%)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21.6%)。 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05999.html
5.对养猫狗人群年龄工作居住地等调研分析1. 您的年龄(单选题) A. 18-24岁B. 25-34岁C. 35-44岁D. 45-54岁E. 55岁以上 2. 您的性别(单选题) A. 男性B. 女性C. 其他 3. 是否养猫(单选题) A. 是B. 否 4. 是否养狗(单选题) A. 是B. 否 5. 养猫的主要原因(多选题) ...https://www.wjx.cn/xz/248942525.aspx
6.关于市场调研报告(15篇)《报告》显示,养宠人群中,25—30岁养宠物的人最多,占养宠人群的37%,25岁以下的人占13%,31—35岁的占24%,36—45岁的占18%,45岁以上养宠物的人最少,只占8%。而从养宠物的人群受教育程度上来看,大学本科学历的宠物主最多,占39%,其次为大专占32%,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人最少,只占8%。 https://www.ruiwen.com/diaoyanbaogao/7106270.html
7.行业分析报告20254.1.6 宠物行业消费占比 4.1.7 宠物行业消费结构 4.2 中国水族宠物行业发展综合分析 4.2.1 水族宠物基本概述 4.2.2 水族宠物市场规模 4.2.3 水族市场消费状况 4.2.4 水族市场竞争特征 4.2.5 水族行业发展前景 4.3 宠物行业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4.3.1 宠物信息获取渠道 4.3.2 养宠人群年龄分布 4.3.3 养宠人群性...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08/R0802/202411/28-628123.html
8.个灯数盘为你打开95后新生代白领画像注:"资深白领人群"指的是30-49岁年龄段的"白领人群"。 95后白领爱记账,是二次元文化爱好者,喜欢养宠物 每日互动数据洞察显示,95后白领人群虽初涉职场,但是他们的消费水平却不容小觑。95后白领们尤其注重精打细算,他们对"鲨鱼记账""喵喵记账"?等记账类App的安装偏好非常明显。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2/0608/7282117.shtml
9.中国宠物行业的发展及特点,选自《中国宠物管理白皮书(2023年)》结合养宠人数变化和宠物数量变化来看,宠物数量增多主要由于养猫的人群增加导致。在 2019 年至 2021 年期间,核心宠物猫狗的增速(6.4%)与养宠人数增速(5.75%)相差不大,因此宠物数量增加由养宠人数变多引起,而非人均养宠个数增多引起。 从养宠人群的年龄分布来看,养宠人群集中在 80 后和 90 后,也就是千禧一代...https://www.pmshe.com/77287.html
10.养宠物的比例数据分析怎么写?万象方舟制作可视化图表:通过制作图表(如柱状图、饼图、折线图)来展示养宠物的比例数据和相关分析结果,有助于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例如,可以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养宠物比例,或者不同地区养宠物的分布情况。 解释结果和结论:最后,需要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总结,确定养宠物的比例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给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同时...https://www.vientianeark.cn/qa/232229.html
11.20252029年中国单身经济市场投资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锐观网三、单身人群数量规模分析 四、单身人群年龄分布情况 五、单身人群区域分布情况 六、单身人群职业分布情况 七、单身经济市场竞争格局 八、单身经济行业渗透情况 九、中国单身原因调查分析 十、中国单身人士单身时长 第二节、2021-2023年中国单身群体消费情况及需求分析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739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