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水母这件事情,始料不及地从给孩子在水族馆买的那种带炫彩灯光的水母瓶开始了。灯泡大小的瓶子里有两只迷你赤月,在舞厅风格的led灯珠下呼哧呼哧游得挺欢实,无愧小火箭的名号。像所有宠物卖家一样,水族馆大妈信誓旦旦说很好养,不用吃东西也不用换水——当然啦,到后来我才知道确实是好养,因为灯泡瓶基本上养不了几天就会挂,吃不吃东西也就不重要了。
不出所料,虽然特意买了冷冻虾卵给他们吃,但因为缺乏专业的缸,海盐也不对,小赤月并没有挺过一周。但自此也给孩子和大人种了草,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对于养海水生物这件事我本来是拒绝的。早就听说水陆缸、草缸、鱼缸尤其海水缸都是巨坑,所以虽然很喜欢这些东西,但始终不敢入坑。最大的尝试只是用了金晶超白开了个小苔藓缸造景,每天开开灯,喷喷水,看看满眼绿色放松心情,其实就是图个省事(水母缸透过去的背景就是)。万万没想到,还有水母缸这个坑在这里等着我。
开篇先说好,本文是纯纯自己摸索的新手向记录,必然有很多不够准确的内容,欢迎萌新和有兴趣的同好一起讨论。那种自带纯纯鄙视链的水母大神和杠精可以手动划走,本文谢绝你们自命不凡的装逼回复:比如没钱就不要养水母啦,几百块的缸都嫌贵啦,海月水母有什么可养的啦,才养几只就觉得麻烦啦,换个水有什么费事的啦等等。
一、为什么养海月水母
虽然被很多水母大神所不齿,非巴布亚、煎蛋、大西洋以上不能养,但对新手而言,目前公认相对好养又便宜的水母,就是赤月和海月(就是主图里的水母)。赤月蠢萌,海月飘逸,这两种水母对水温的要求并不太高(北方除了夏天可能需要风扇或空调,其他季节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温度控制设备比如加热棒、冷水机之类的),而且吃的方面用丰年虾就能打发,实乃入坑的第一选择。
好价汇总:萌新宠物——可以家养的水母,新手养水母一站式介绍!
由于本文的主题原因,也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不过该文所说的“好看又好养”,我只能同意前者。对比来对比去,最终的结论是,还是海月游起来公认的飘逸好看,治愈力MAX,关键是又便宜又皮实,所以最终选择了海月水母。
二、需要准备什么物品
经过调查发现,想长期饲养这些个小东西,需要的可不只是一个瓶子。在赤月阵亡之后,我恶补了一些知识,陆续购入了一系列工具。主要包括:
1.水母缸——成品缸还是DIY。
要想长期饲养,水母缸是必备的基础设备。水母缸和普通鱼缸不太一样,具体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缸体内部形状要有弧度,要么是圆形,要么是水滴形,以便水体循环流动。二是要有速度稳定的造流系统。水母本身运动能力不高,基本就是全程漂浮,缺乏安全合理的造流系统,要么会对水母造成伤害,要么会影响水母的正常生长。我觉得这其实就排除了对气动缸{通过喷气泡带动水流}和造流喷嘴外露容易挂住水母的缸的选择,如果造流的速度能够手动调节,则会更好一些。据说不同种类的水母对流速的要求似乎是不一样的。
在其他方面水母缸就和一些鱼缸的要求差不多,比如要有良好的过滤系统。因为水母吃丰年虾有时候全靠运气,吃不完特别容易坏水,过滤不好的话就需要频繁换水,水体不容易稳定,水质也不好维持。而缸体容量的话,据我了解,很多玩家都要求缸体最好能大于10升甚至20升,容量大的缸可以建立较为稳定的硝化系统,水体更不容易崩,虽然也要换水,但换水可以不那么频繁。有的玩家甚至能做到水体稳定后只添加纯净水来补充蒸发掉的水来维持盐度即可。
和鱼缸一样,水母缸也分成品缸和DIY缸。我在搜资料做准备工作的时候,看到的短视频博主用的大多用的都是成品缸,比如月光、樱桃、帝幽等等品牌,成品缸算是小白入门的主流缸。成品缸的优点在于颜值高,好入手。但说实话,价格便宜的成品缸大多存在各种缺点,只能凑合用,稍微好一些的成品缸的价格却都偏高(关于价格高低的问题请杠精退散),这就让养水母这件事变得有些奢侈。而专业玩家大都使用DIY的水母缸,但因为各种原因,并不太容易购买的到,除非有相应渠道,否则需要查找资料和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去改造。比如这样婶的:
2.海水盐——品牌和盐度。
想养水母,除非在海边,有条件舀海水,否则必然涉及到海水的配置。虽然直接买一些水母店家的分装盐比较方便,比如很多店都有一包盐配550ml水之类的方案。但如果缸体大且长期养,再买小包装的海水盐就不划算了。拼夕夕有很多几块钱一大包的海水盐,但似乎是用于海产品的短期养殖,质量不太稳定。我请教了一些老玩家,被告知新手养水母的话最好买品牌盐,水体更容易保持稳定。目前我知道的品牌有两个,一是法红,二是蓝色珍品。我自己购买的是蓝色珍品FOT纯鱼盐,缸体不大的话一袋应该能用很久。
当然也有人推荐同品牌的LPS软体珊瑚用的海盐来养水母,根据商家的说法,SPS硬骨珊瑚的素质好于LPS,而LPS好于FOT,但我目前用FOT并未出现什么问题,因为不同级别价格有差异,萌新可以根据盐的价格自己来做选择。另外根据我的了解,还有一些玩家会使用中盐的海水盐或者海宝的海洋馆用水母盐,相对会更加便宜一些。因为自己未使用过,所以不做评价。
关于盐度的调配,通说是水母的盐度需求是千分之30-33。也就是说,1000毫升水,需要加30-33克盐。但我购买水母的卖家告诉我他一直是按照千分之25的盐度来养的,据他说海月水母对盐度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所以我自己是按照千分之26来调配的,目前也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3.调配用水——农夫山泉还是RO过滤水
4.盐度计和厨房称
要调配海水,需要用到盐度计和厨房秤。盐度计其实主要是买来水母时用来测原来水的盐度,或者水母缸长期运行之后测缸里水的盐度使用,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还是备一个较好。有便宜的像温度计一样的玻璃制盐度计,只用十几块钱,也有金属材质的光学盐度计,价格相对较贵。我目前用的是玻璃制的,准确与否还不清楚,但是过水的时候做盐度对比是没有问题的,如何选择就是丰俭由人了。克数称用来称海盐,厨房秤就行,精度高一些当然更好,这个称的使用频率对我而言还是比较高的。
5.必备食物——丰年虾
海月水母的最佳食物就是丰年虾,这种红色的小东西是它的最爱。淘宝拼夕夕都有冷冻的丰年虾来卖,但我个人使用过后觉得并不好用,水母似乎不太爱吃。而且因为是死的,很容易沉下去。所以最好还是自购虾卵孵化新鲜的丰年虾。水母店家通常会有虾卵来卖,其它的一些鱼类养殖店铺也会有卖。虾卵用量我觉得并不算高,一小包10克装的卵,感觉我这六只海月大概能吃1-2个月。
丰年虾卵分为超细卵和大红卵两类,目前我用的是罐装的高品质大红卵,也是水母卖家发来的,本以为不好孵化,没想到还挺容易的。平时在冰箱冷冻室,需要的时候舀一些出来放在装了海水的浅盘里,保持25度左右的温度,大约24小时就能陆续孵出丰年虾,孵化率还挺高的,海月们吃得也不错。把丰年虾挤到缸里之后,他们很快就会把胃吃得红红的,然后慢慢消化,到最后整个身体都会泛起红色,看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6.其它工具
除了以上必备的物品,饲养水母可能还需要用到的物品还有:长吸管(用来吸没吃完的丰年虾)、刷子(用来清洗水母缸)、小塑料吸管(用来吸取丰年虾喂食)、浅盘(用来孵化丰年虾,如果水母比较多,吃得多,大量孵化丰年虾就需要购置孵化器,配合气泵来使用,也较为便捷,能大量收获丰年虾)、水温计、镊子、小捞网、换水管等等这些杂七杂八的工具,以及前面提到的珊瑚骨、细菌球、液体硝化菌等等非必须品,但这些都是可选项了。至于过滤海棉需不需要更换成白色的过滤棉或者加挡板来降低返流问题,目前我还在尝试,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三、一些饲养心得
2.新到的水母需要过水过温之后再入缸,这样成活率比较高。
3.孵化丰年虾有温度的要求,大概是25-28度。由于我坐标北方,目前还没有来暖气,室温大概在18度左右,所以用了个酸奶机来加温,确实比放在室温孵化快一些,有条件可以上带温控的加热垫之类的。
4.为了水体稳定,我每周换水时都会加一些硝化菌,是否发挥了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水质确实是在一周后才开始变好的。
5.有玩家建议购买活石来进行开缸,我没有尝试。但如果先把水养好了再下水母,相信是会有加分的。活石是海缸玩家常用的物品,常用来造景和开缸。关于这部分的知识还在学习中。
四、水母缸使用感受
目前在用的这款魔改缸体的优点是入手门槛比较低,价格便宜,外观看起来很不错,灯光也很好看。但因为毕竟是魔改缸,在使用中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1.换水时关机后再开机会产生大量气泡。细小气泡对水母特别不友好,其实挺要命的。目前我的解决办法是关机后拔掉造流头,换水完毕用手挡住出水口再开机,这样产生气泡相对较少,又能挡住一部分气泡。然后等运行正常了再插上造流头。
2.过滤系统孱弱约等于无,只有1大2小共计3块海绵。解决方案是每次喂食完毕,等3个小时之后把海绵取出来清洗以及定期的频繁换水。然后我在放海绵的空隙里加了一些珊瑚骨,感觉勉强能养一些硝化菌。当然这个做法是否有效可能存疑,但系统运行1周多之后,水质确实有明显的改善——从最开始的经常白浊变得比较透明。最开始的几天接连挂了2只水母,后来就维持住了。
3.模具内部的结合处有几处毛刺,可能会划伤水母,非常怀疑最开始阵亡的两只水母伞盖破裂而死就是因为这些毛刺。然后就是造流头突出容易撞水母,有时候也会卡住水母一下下,水母挣扎几下才能飘走。毛刺我后来用刀子刮掉了,但撞水母和卡水母这个事情确实无解,所以说好的造流系统对水母会更友好,孔洞造型的造流板应该比这种造流头更安全一些。
4.底部的排水孔在换水时会吸住水母。解决方案是关机换水,同时换水的时候尽量不要完全松开水管,以免出水水流吸力过大,导致把水母吸到水底而受伤。
5.把海绵从上部储存槽取出来进行清洗的时候,吸上来的丰年虾残渣之类的会反流到缸里。这个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但是通常继续循环一阵就好了,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当然,对于前面的几个比较大的问题,商家的意见是,7L缸最多只能养4只海月,最好减少水母数量。而要解决气泡伤害和吸水母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把水母全部捞出来之后再进行换水等操作。这当然也是一个解决思路,但对于这个方案的好坏需要玩家自行判断。我个人不太倾向于把水母捞出来再换水,一是增加工作量,二是毕竟捞的过程也会产生各种无法预知的后果。
总结
最后的最后,还是要按惯例感谢让我入坑的热心咸鱼水母卖家还有后面认识的几位老玩家,不厌其烦给我提供了很细致的技术指导。也希望通过我的絮絮叨叨,让他们的经验能够助到更多的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