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其实这就如同我们要求学习自由塑形,而一些机构可能要求一般塑形(可以有诱导)就可以,只是出于学习目的不同。比如:我们的一阶响片训练师课程,鼓励使用自由塑形(Freeshaping),考试的时候不让大家使用诱导的方式完成训练,这其实本身对于训练师的要求就很高,但是这是为了培养训练师塑形的思维方式,依靠观察动物更细微的动作,感知预判趋势,抓住奖励的时机,这是为之后的二阶课程——行为治疗,奠定了基础,因为很多案例,都需要在高效的塑形计划下,甚至是无法触碰或者诱导的情况下,完成替代行为的训练。当一阶响片训练师给客户狗狗做训练的时候,不但可以使用诱导法、标的法更快的获取目标行为,还可以用塑形的思维及时的淡化掉诱导物,更高效的完成训练。」
KGS常见用法
我也看到过一些反面例子,比如也是等待训练,在训练师后退的过程中,一直很严厉的说“等。。。等。。。等。。。”如果动物刚要动,还要习惯性发出“嘶~~”,动物就不敢动了。如果动了,那就只能重新来做,对于动物来说挫败感极强。这种指令“等。。。等。。。”其实是带有威胁情绪的,或者之前的训练和生活中,“嘶~~”这声音之后,经常伴随厌恶刺激的出现。这个“嘶~~”就是一个出现惩罚的信号,所以动物此时此刻是不敢动的。这种可不是我们说的KGS。
这就跟KGS的训练方法有关系了,在训练KGS指令的时候,也就是需要先训练这个等待行为有10秒钟,而不是从第1秒就开始“等。。。等。。。等。。。等。。。”。
另外需要注意,这种用法,过度使用,可能会让信号变弱。比如当你听到有人在公园里叫他们的狗时,他们多次喊出这个名字,但通常没有回应。造成这种情况有很多原因,我们说一种可能性最大的。首先,名字是召回的指令,在之前召回的过程中,明明狗已经响应指令往回走了,这时候还再喊狗狗的名字,主人可能是希望它更快回来吧。但是这种过度使用,导致了信号不再具有强化作用,它也没办法作为KGS来使用了。
视频源于Zoospensefull
视频中,动物做的是距离等待,在训练后退一半距离的时候,训练师再次给出指令(重复信号),然后继续后退。达成更远距离的等待训练。视频中后退过程中重复给的指令是KGS,达到最终距离的时候,是EOB(EndOfBehavior)
视频源于网络
视频中这只大象叫Namsai,它被要求后退到另一个房间,在后退过程中,训练师一直用“bra”(瑞典语中是“好”的意思)这个词作为KGS,最终Namsai完美的完成了这个行为(EOB)。
这个视频为我们展示了另一位训练师,没有使用“Bra”作为KGS在Namsai后退的过程中进行奖励,它在后退过程中,就提前停止了。
KGS的第二个用法,作为引导或引导动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比如,当动物被训练向一个特定的方向移动时,只需要播放一个音调(KGS)。当训练师关闭这个音调时,动物就停止前进,并开始改变它的行为(把头转向各个方向),直到它再次听到这个音调。当动物“找到”这个音调时,它会再次向前移动,朝着音调恢复时它面对的方向。这种类型的KGS在某些军事项目中,被用于引导动物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即使动物以前从未到过这些地方。
这种对KGS的使用是一种复杂的提示工具,它与上面描述的其他类型的KGS非常不同。然而,使用它的人将其称为“继续前进信号”的原因很明显——它实际上是在向动物发出继续前进的信号。这种用法,最早在BobBailey在2018年ASAT演讲中提到过,他用老鼠的实验,展示了这一用法,ABE公司的“导航”系统,也使用了KGS的这个原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一下演讲的ppt或者是视频进行学习。
ABE公司曾经为美国的军方训练海洋动物,用于侦察等活动。KGS其实在欧洲的军警犬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我们讲一个警犬在工作中的例子帮助大家理解:狗跟踪一种气味,跟丢了,然后又重新发现这个气味。训练人员希望能够告诉狗,让狗再次跟踪这个气味。他们会故意设置一条路线,在路线上设置一个断点来训练狗——他们可能会在路上拦住狗,把它放进车里,然后开车送它到可以再次找到追踪气味儿的地方。当狗再次找到追踪气味时,他们用KGS告诉狗跟踪它。
在教KGS之前,你必须先要教会狗狗EOB(行为结束)的指令,才能教你的狗KGS,这一点很重要,而且KGS和EOB(行为结束)的标记不能使用同一个指令。比如你可以用:“good”作为KGS,用”NICE”作为行为结束指令,或者是用响片作为结束的指令。(Steve.White,2018)
无论是中间桥还是KGS,都不应该与EOB(行为结束)的指令混合。(PeterGiljam.2019)。甚至不能是近似发音,我们与动物交流的信号,必须在含义和使用方面,有非常分明的区别,以免动物造成混淆。有一些训练师和动物一起工作,的确把它们混在一起了。结果是动物的学习过程变慢,感到困惑和沮丧。(PeterGiljam.2019)
我们应该明确的使用EOB(行为结束)的指令结束训练,告诉动物不会再有强化了;KGS应该明确地告诉动物做得好,但是还要继续做这件事。
KGS的第三个用法,用于同构链锁行为或者异构链锁行为。CBTC二阶的学生可能对这两个词不陌生,但是普通宠物主人可能就没听过了。大家可能听过链锁反应,链条行为这些,比如人狗的Freestyle表演。同构链锁反应指同一行为所构成的链锁行为,例如:马匹连续跳过一连串同类跳跃障碍物;异构链锁行为指由不同行为构成的链锁,比如人和狗的freestyle表演。
使用示例:给狗狗指令(指令1)做一个行为(行为1),然后在狗做出这个行为时给KGS(good)。然后是另一个指令(指令2),做这个行为(行为2),然后在狗做出这个行为时给KGS(good)。重复这个循环。
如果不用KGS,一般这种链条行为,利用的是指令建立成功之后,指令本身是制约强化物,它具有强化作用,所以,指令3强化行为2,指令2强化行为1。一环扣一环,所以这个链条行为才会很坚固。链条行为利用的是普利马克原理。
一个看起来流畅的链锁行为,是在一个指令下,完成四五个甚至更多的连续发生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每个行为都需要使用指令作为提示(视觉指令、听觉指令),就是根据需要来完成了,比如,人和狗的freestyle表演。
,时dshipin长03:46
这个视频中,狗狗的动作,是先要提前训练会,并且做到oncue,训练师根据它已经会的动作,编排舞蹈,这过程中训练师给出指令1,狗做行为1,然后可以给KGS,再给指令2。。。。。重复这个内容。
视频源于网络2:08
这个视频中,训练师手一靠近玩具,狗狗就会把头闪开,训练师使用“good”作为中间桥或者说是KGS,最终达成可以拿到球的绳子的目的,以此调整了这个一去拿东西就躲开的问题。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方法,CBTC二阶的训练师课程我们教了更方便的方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二阶课程。
视频源于网络00:50
这个视频中训练师通过用“good”作为中间桥,或者是KGS,用于保持一个行为。这个视频中,狗狗一直没有改变鞠躬的姿势,训练师在不停的给它加干扰。这与上一个视频不同的是,每一次good之后,都伴随了奖励。其实上一个马犬的视频的操作,更像下一个我们要讲的无意识间使用KGS,碎碎念。
无意间使用的KGS
这个案例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去训练,动物都可能会依赖KGS,没有它就无法很好的执行行为。如果在连锁行为当中,KGS在这时就是接下来行为的提示了,动物会依赖于这个提示。如果没有提示,也就没办法完成流畅的行为。这一点可能需要格外注意。当然,如果训练的行为需要指令作为提示衔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