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OBO宠物店的经营之道。
请输入描述
01
因宠物救援接触宠物洗护美容
之后刘旻在工作之余开了一家“自助洗”。真正深入下去,她才发现洗护这件事情不是那么简单:顾客渐渐懒得自己动手为宠物洗澡,于是求助于店员;如此一来门店要增加人手帮忙洗澡,成本随之增加,为了覆盖成本,门店必须接受更多的宠物。
这是她不愿意看到、但在当时台湾非常普遍的现象。10年以前,在新北市的宠物店,一只小型犬的洗护费用可以低至200新台币(约等于42.7元人民币)。低费用之下想要赚钱,门店一般会超收,有时一天会收到30只宠物。如此一来,服务的质量必定下降。
而猫咪、狗狗被送到店内之后就被装进笼子,没有人关照它们,放佛一件件商品。刘旻不喜欢这种感觉,“狗狗是有生命的”。另一方面,多接收宠物也让美容师们超负荷工作,变成了“洗狗工人”,而不能发挥其专长。
当时的市场环境和门店经营状况都达不到自己的理想高度,在连续经营2家“自助洗”门店5年之后,刘旻把店关掉或转让出去,于2013年10月重新成立了OBO,专注于提供高品质的宠物洗护美容服务。
02
商品售卖与洗护美容相互带动
开业5年来,OBO仍只有一家门店。刘旻坚持不做连锁,因为OBO这样的形态,如果做了连锁没办法掌控品质。先来看下OBO的基本情况:
第一,是选址。OBO开在新北市一个交通繁忙的主干道旁,车流多;但既不是商业区也不是社区,并没有什么人潮。
选址的依据在于,OBO的客单价高,需要吸引高质量的客户,他们更重注宠物的心理感受,也意味着“有钱有闲”,能开车带着宠物来洗澡。所以OBO的客户遍布全省,每位客户进店消费都有建档,目前共有1000多位。
第二,经营结构也体现着OBO的高品质定位。该门店不算太大,可利用面积只有25坪(约75平方米)。刘旻将其分为两部分,一半为商品售卖区,兼宠物活动区与宠物主等待的空间(约10坪左右),另一半为洗护区和美容区,采取按时收费的方式。
为了让潜在客户了解为什么OBO要按时收费,刘旻主要通过经营Facebook主页来获客以及教育用户,最终达到用商品带动美容,美容反过来也带动商品销售的效果。
经过近5年的发展,OBO月销售额平均在40万新台币(约等于8.5万元人民币),商品销售与美容洗护的营业额稳定在1:1左右。
第三,是人员配置。店内共3名员工,包括2位美容师(分别有14年、25年的宠物美容经验)、1位柜台,另外有刘旻负责店面整体规划与梗犬拔毛美容。
03
只销售高客单价、高性价比产品
OBO虽然是宠物洗护美容店,但商品售卖也是富有特色的一环。刘旻一直在寻找独特且高品质的产品。得益于之前在福建漳州一家帽子厂做管理的经验,她在挑选高性价比的商品上更有优势。
目前,OBO的商品全部来自进口品牌。商品品类上,刘旻只选择宠物用品,比如高级推车、项圈,以及宠物衣服、饰品等。这些产品客单价较高,较便宜的项圈一般在1000元新台币左右,推车价位基本在1万元新台币以上。而其它宠物店随处可见的主粮、零食OBO均不销售,因为既占用空间,也没有竞争力。
除去店面展示,OBO还另外在雅虎平台开设网络商店。由于商品单价高,客户一般不会在网络上购买,所以网络商店主要起到曝光作用,吸引客户到店消费。
04
台湾首推洗护美容按时收费
OBO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宠物的洗护美容按时计费。
据悉,门店1小时收费1500新台币(约319元人民币),即10分钟250元新台币。如果与平价宠物店对比,OBO价格要高5倍;与同类项店面对比,OBO价格大约高其一倍。
以腊肠狗为例,在其配合度高的前提下,洗护+美容一般需要50分钟,收费1250元新台币(约266元人民币)。
高于市场价的洗护美容费用,无疑是在挑战宠物市场旧规则以及消费的心理预期。但刘旻设定的价位主要是从主、客观两个层面来考虑:
主观上她坚持认为,这个世界上一定不只有她在意宠物的心理层面,一定还有很多人与她一样,所以这部分人就是潜在客户。
OBO的洗护美容流程主要分为三步:
1、预约制度,门店一次只接一只/组宠物(同一主人)。活动区内准备好玩具,员工与宠物宠物互动、拍摄照片,与主人讨论近期宠物的身体状况。期间,美容老师开始准备用具。
2、等到狗狗完全放松之后,员工再把它带到美容区。按时收费从美容师的作业开始算起,其余都是附加服务。
3、洗护美容过程中,美容师能观察到宠物主平时看不到的状况,之后请主人们多加注意或及时带宠物就医。这也是OBO的竞争力之一:美容师资历深,接触过大量宠物所以能发现问题,进而建立起专业形象。
05
用工作环境和品质留住人才
按时计费不仅是门店服务质量的保证,也是留住美容师人才的关键因素。刘旻介绍,让大陆美容店最头疼的人才流动问题,在台湾也是普遍现象,因为大陆门店有很多模式是从台湾导入的,遇到相似的问题也不足为奇。
开店前期,很多其他店主也想做到高品质服务,但一直“按只收费”只能导致宠物越收越多,最后品质低下;美容师们超负荷工作,无法发挥所长。这就是为什么门店留不住人才、人才也不愿意去的原因——薪水再高却没有得到注重。
反观在OBO店内,每位老师都得到宠物主的尊重,预约制度能切实控制宠物的数量;同时以工作量来计算的话,OBO所支付的工资处于较高水平。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之外,OBO时常带员工进修,内容不限于洗护、美容等,动物行为、动物医疗等均有涉及。刘旻认为,OBO能够在台湾宠物洗护美容领域取得领先地位,除了坚持品质+专业,靠的还是全员进修,因为美容师一旦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宠物有异状,进修所学的知识可以减少意外的产生。
最后,就大陆门店的人才流失问题,刘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大陆的创业门槛较低,即使技术层面还处于低级阶段的人也可以开店,最后造成低价竞争。她认为,政府在指导行业规范发展中的作用很重要,如果能够提高创业门槛,比如增强从业者的技术水平、考虑宠物的安全福利等,人员流动率不会像现在这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