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办理各种法律事务所需公证的费用标准。对于合同、协议等法律行为,需证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转让、买卖及股权转让的标的额,不同金额部分收取不同的比例费用。对于其它经济合同标的额和民事协议,也分别规定了相应的收费标准。此外,还提供了有关证明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国籍、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未受刑事处分等事实以及票据拒绝证书、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等证明事项的收费标准。
证明法律行为的第一部分是证明合同、协议。在这个部分中,要证明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转让、买卖及股权转让的标的额。具体来说,对于500,000元以下的部分,收取比例为0.3%,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收费不到200元的,按200元收取;对于500,001元至5,000,000元部分,收取0.25%;对于5,000,001元至10,000,000元部分,收取0.2%;对于10,000,001元至20,000,000元部分,收取0.15%;对于20,000,001元至50,000,000元部分,收取0.1%;对于50,000,001元至100,000,000元部分,收取0.05%;对于100,000,001元以上部分,收取0.01%。
2、证明其它经济合同标的额
(1)20,000元以下的,收取比例为1%;
(2)20,001元至50,000元部分,收取0.8%;
(3)50,001元至100,000元部分,收取0.6%;
(4)100,001元至500,000元部分,收取0.5%;
(5)500,001元至1,000,000元部分,收取0.4%;
(6)1,000,001元至2,000,000元部分,收取0.3%;
(7)2,000,001元至3,000,000元部分,收取0.2%;
(8)3,000,001元至4,000,000元部分,收取0.1%;
(9)4,000,001元以上部分,收取0.05%。
3、证明民事协议
(1)非财产性民事协议
如:赡养协议、扶养协议、变更扶养权协议、寄养协议、监护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等每件收费200元
(2)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协议
如:家庭财产分割协议、遗产分割协议、民间借贷或还款协议、婚前财产约定协议、夫妻财产约定协议、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等每件收费400元
(二)证明收养关系
1、生父母共同送养的每件收费500元
2、生父母单方送养的每件收费800元
3、其他监护人送养的每件收费1000元
4、事实收养每件收费1000元
(三)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的2%收取,最低收取200元
二、证明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一)证明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国籍、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未受(受过)刑事处分等每件收费80元
(二)证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资格、资信每件收费500元
(三)证明不可抗力事件每件收费400元
(四)办理证据保全
1、证人证言及书证保全每件收费200元
2、声像资料、电脑软件保全每件收费800元
3、对物的保全
(1)不动产保全每件收费1000元
(2)其他物证保全每件收费400元
4、侵权行为和事实证据保全每件收费1000元
(五)制作票据拒绝证书每件收费400元
三、证明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一)证明知识产权的享有、转让和使用许可文书每件收费500元
(二)证明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2、证明其他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如:文书的副本、节本、译本、复印件与原件相符及法律文书上的签名、印鉴属实等每件收费80元
四、提存公证
按标的额的0.3%收取,最低收取100元。代申请人支付的保管费另收。
五、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按债务总额的0.3%收取
六、办理遗嘱公证和保管遗嘱,清点、保管遗产,确认遗嘱的效力
1、遗嘱公证每件收费400元
2、保管遗嘱10元/件/月
3、清点遗产按第七项标准收费
4、保管遗产协商收费
5、确认遗嘱效力每件收费500元
七、证明对财产的清点、清算、评估和估损
1、公民个人每件收费450元
2、法人及其他经济组织每件收费2500元
1、公证监督类
(1)拍卖每件收费2500元
(2)招、投标每件收费2500元
(3)评奖、开奖类公证每件收费2500元
(4)商品抽样检测每件收费900元
(5)其它每件收费1800元
不同维度的标题
标题:关于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分析
一、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
2.网络恶意竞争:包括诋毁竞争对手、侵犯他人商业信誉等行为,旨在排挤竞争对手,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3.网络自杀式营销:指利用网络传播媒介,发布含有“网络暴力”、“恐怖主义”等违法信息,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
4.网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包括盗版软件、网络侵权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损害创作者权益。
二、我国法律法规应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为应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3.《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内容、传播方式等进行了规范,旨在维护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司法实践与应对方法
3.严格审查当事人主张: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应对当事人提出的诉求和主张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公正、合理的裁决结果。
4.加强司法宣传:应加强对司法的宣传,让更多公众了解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
总之,我国在应对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司法力度,共同维护互联网市场的公平、健康、有序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三十四条当事人应当按照规定支付公证费。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公证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减免公证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