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晩明著名的女诗人,苏州陆卿子应该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后世对陆卿子的评价很高,《列朝诗集》里说:“卿子工于词章,翰墨流布一时,名声籍甚,以为高人逸妻。”她与吴地另外一位才女徐媛一起,被人誉为“吴门二大家”。清代大文人朱彝尊甚至认为:“小淑诗文与陆卿子齐名,然徐以绮丽胜才情,稍逊于陆。”……大意是说若论才情,陆诗恐怕要在徐诗之上。?
陆卿子何以能在文学领域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我们不妨来看她的生平:?
陆卿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万历年间女诗人。尚宝少卿陆师道女,处士赵宧光妻。婚后与夫偕隐寒山。卿子之作,诗词文赋无所不及,无体不工,著有《云卧阁稿》《玄芝集》等。?
原来陆卿子是位不折不扣的名门闺秀,她的父亲陆师道是嘉靖年间进士,历任工部主事、礼部主事、尚宝少卿等官职。中年时以奉养老母辞官返乡,乡居期间拜文徵明为师,后来也成为诗文书画皆精的艺术家。?
陆卿子无疑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赋。对这个酷肖自己的小女儿,陆师道自是钟爱异常,不仅为她延请了名师,还专门腾出空来为她开书单、出诗题、撰写评语,在春秋佳日亦不忘带她去风景绝佳处看山玩水、开阔视野。如此这般,陆姑娘在十二三岁之时已是苏州城里远近闻名、工诗善书的小才女。?
转眼陆姑娘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看着眉目如画、才貌双全的女儿,陆师道在欣喜之余不免又有些烦恼:到哪儿去找一个各方面都与女儿般配的如意夫婿呢?没有更好的法子,只有采取最古老的办法:四处托人,精心挑选。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一阵子这个如意夫婿还真让他找到了,他就是太仓才子赵宧光……赵宧光这人大有来头,他原是宋朝皇室赵氏的后裔,他父亲赵枢生虽未考取功名,可也是当地有名的文人,宧光本人更是出众,他精六书,工诗文,擅书法,尤精篆书,陆师道才见过他两面,便对其学问、谈吐、人品大为赞赏……陆卿子向来与父亲心意相通,这回仍赞成老爸的眼光,于是在15岁那年怀着无比甜蜜的心情嫁给了意中人赵宧光。?
赵宧光像?
寒山别墅?
从史料上看,赵宧光其实是一位材优干济的复合型人才,他不仅书读得好,动手能力也是一等一的。赵先生在寒山叠石理水,依山造园,一口气建造了千尺雪、云中庐、绿云楼、飞鱼峡、驰烟驿、蝴蝶寝等胜景,将一座原本鲜为人知的荒山变成了一处极富艺术气息的文人居所……寒山别业确实极美,据《吴中小志丛刊》记载:“寒山别业,在支硎南……(赵宧光)自辟岩壑如仙源异境,与其妻陆卿子偕隐,构小宛堂读书其中,所置茗碗几坐偕翛然绝俗。”……百余年后还吸引着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每次必然探访寒山。?
陆卿子自然深爱这个他们二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辛苦营造出来的家园,故而为寒山创作了不少诗词作品,其中有一首《山居即事》是这样的:“有地皆埋玉,无处不种松。雨深朝拾菌,日暖昼分峰。麋鹿缘岩下,狐狸采药逢。桃花已开遍,樵夫欲迷踪。“轻盈如小鹿般的心情跃然纸上……赵宧光亦写过记录寒山生活的诗歌,例如这首《柴门》:”编荆可当门,叠石能为墙。青山露墙上,野花墙下香。”……看起来亦颇享受世外桃源般的山居生活。?
寒山摩崖石刻?
也许是赵氏夫妇的寒山诗无意中流传到坊间的缘故,后来许多文人、雅士、官员乃至宰相都纷纷来赵宧光家作客。赵宧光的客人名单里,有一连串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家名字:比如吴中领袖王穉登、苏州画家文从简、高士朱鹭、状元文震孟等等……甚至还有几个非常显赫的政治家名字,比如首辅大臣申时行、叶向高和朱国祯等等。申时行初见赵宧光便觉此人值得交往,这位状元出身的内阁首辅曾作过一首名为《凡夫丈驰饷赋谢》的诗,最后一句“愿缔薜萝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愿意多来寒山走走的心情。?
至此,我们大致明白陆卿子何以能有那般超群的文学造诣了。早在太仓老家时,她的诗文功底已经不弱;搬来山中隐居后,集山水与人文之美于一身的寒山又给了她无穷的创作灵感,加上经常与丈夫、与参加寒山雅集的诗文挚友们(其中有几人甚至是诗人中的诗人,才子中的才子)赠答唱和,长此以往,她的创作水平焉能不突飞猛进?文学作品焉能不流布一时、名声籍甚??
陆卿子来寒山后,完成了《玄芝集》4卷、《考槃集》1卷(或作6卷)及《寒岩剩草》等优质诗文集的创作。赵宧光亦有洋洋大观的《寒山帚谈》《寒山志》等书论、方志著作问世。?
文俶《碧叶绣羽图》?
值得一提的是,赵、陆二人的儿子赵灵均长大后亦十分优秀,成了有名的金石学家,还娶了文徵明玄孙女、晚明颇有名气的女画家文俶为妻。一时之间,寒山赵家名满江南——所谓“父子篆学,姑诗妇画”,赵氏父子的篆书,婆婆陆氏的诗文,儿媳文氏的绘画,被时人热烈地誉为“吴门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