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该贴秋膘了,节食减肥什么的都往后稍稍吧,明年开春再议。
秋冬,就应该吃掉一只羊。
关于吃羊,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新疆羊肉串。粗壮的红柳枝穿着一块块肥瘦相间的新疆羊肉,只需撒上一把盐,就成为了烤串中的极品。
图源网络
但我们今天想说的,可不是重口味的烤羊肉串,而是风靡江浙沪的藏书羊肉。
在没有暖气的江南,晚上下班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就是在寂寥的寒风中对打工人最大的慰藉。
藏书羊肉为啥叫藏书羊肉?
很多人以为“藏书羊肉”的“藏书”是一种羊肉的品种或一种特殊的烹饪工艺,然而“藏书”其实是一个地名,位于江苏苏州木渎镇,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典故呢。
西汉年间,会稽吴(今藏书境内)人朱买臣出身贫寒,靠上山樵柴卖薪度日。朱买臣好读书,即使担柴行走于阡陌之间也不忘诗文,摇头晃脑吟而诵之,常遭村民的侧目和奚落。朱买臣50岁那年,在同乡严助的引荐下,为汉武帝器重,任命为中大夫。在平定东越动乱中献计献策,立下功勋,又被任命为会稽郡太守。
有感于朱买臣贫贱不移、苦读终成的故事,又为了激励后学,便有人为他专门修建了一座藏书庙,以示纪念,藏书地名也便由此而来。
苏州人为啥爱吃藏书羊肉?
如果想弄明白苏州人为什么爱吃藏书羊肉这个问题,可以去苏州的藏书老街走一圈。一进入藏书镇,一块高耸醒目的大牌子就会竖起,里面依次排列着各个知名羊肉店的名称,是当地推选的示范店。
走在藏书羊肉美食街上,大大小小的羊肉店映入眼帘,让人目接不暇。清一色的老字号、百年老店都有好几家,这里的羊肉可以追溯的历史已经有千年了。
每年入秋之后,街上就会有一个奇妙的现象,挂着“小龙虾”招牌的店慢慢消失了,而挂着“藏书羊肉”的店开始陆续变多了。
天气越发寒冷,羊肉的生意就越好,藏书羊肉是苏州人的御寒利器,无论是羊汤、羊糕、羊肉面、红烧羊肉,都很好吃,吃遍世界的羊肉他们都觉得没有家乡的好。
藏书羊肉为啥这么好吃?
传统的藏书羊肉,在铁锅子上头,用杉木箍一只上头收口的木桶,连肉带汤,放在桶里一起烧,这样的烧法,藏书羊肉独有。
在苏州藏书镇,藏书羊肉的做法丰富,羊肉汤、红烧羊肉、羊糕……后来又发展为“全羊宴”,冷盘、热炒,想想就美味啊~
01
白切羊肉
现切的白切羊肉,蘸点蘸料就再美味不过了。
02
白菜羊肉汤
03
红烧羊肉
炖的酥烂的红烧羊肉,一口咬下去,香醇的羊肉味在唇齿间回荡,鲜、香味俱全。
04
羊糕
羊糕和白切羊肉不同,它更接近肉冻的口感。羊肉和猪皮按一定的比例熬制,不松不散,晶莹剔透,入口即化。
看了这么多藏书羊肉,是不是早已口水直流了?这个秋天,约上你的亲朋好友,来藏书镇整上一只全羊,一起大快朵颐吧~
吃完全羊宴,小民再给你推荐几个好地方,去周边走一走,消消食,以免明年开春减起肥来太痛苦。
穹窿山
藏书羊肉与穹窿山渊源深厚。早在明清时代,穹窿山麓的农民就有从事杀羊、烧羊肉、卖羊肉的副业,到了清末,开始到苏州城里开店设坊,俗称“羊作”。
在藏书镇吃完羊肉,可以驱车大约三公里,到附近的穹窿山景区去逛一逛。
秋日的穹窿山,在御道竹林之间,若恰好有一缕阳光穿过,整个山林就变成了暖色调的天然画卷,让人迷醉在这层林尽染、五彩斑斓的山林间。
若是赶上一阵秋雨,山间更是灵动可人。
火之星2100摄
秋入穹窿,物情潇洒。借一缕秋风,揽一段秋色入怀,特别适合邂逅秋天。
木渎古镇
古色古香的木渎古镇,也离藏书镇不远。中午吃完羊肉,大约10分钟的车程,就能在木渎古镇再喝一杯下午茶了。
来古松园瞧一瞧明代罗汉松的苍翠虬劲。
到虹饮山房品一品江南园林的恢弘写意。
去榜眼府第看一看古代“学霸”的学习宝地。
夜晚时分再到严家花园看一场话剧,感受一场荡气回肠的家国旧梦。
大阳山
虽然大阳山的四季都很美,但它的秋更加特别,大自然像是打翻了调色盘,漫山遍野弥漫着斑斓的色彩。
秋花、芦苇和红叶,为我们点缀出一个,只属于大阳山的金秋之梦。
大阳山景区休闲年卡用户可免票入园;
即日起进入旅游景区需要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并满足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健康码红码及黄码的游客,景区暂不予接待。景区入口处扫码后需出示行程卡,外地来苏人员要有落地检记录,并为三天三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