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香社传统进香仪式研究学术论文

泰山香社是指以泰山神灵为奉祀主神、以到泰山朝拜为结社目的的民间信仰组织。泰山香社兴起于唐宋,繁盛于明清,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对泰山信仰中民众进香行为的研究,离开了泰山香社则无从谈起。历史上,尤其是明清以来视碧霞元君为奉祀主神的泰山香社的活动,构成了泰山信仰发展史上颇为壮观的一页。

在泰山香社的活动中,围绕着泰山进香而形成的一系列仪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结合香社活动的特点,我把泰山香社的传统进香仪式分为集体进香仪式、个人祈愿仪式和日常活动仪式三类。

一、集体进香仪式

泰山香社的主要目标就是到泰山朝拜,因此,全体成员集体赴泰山的进香仪式是泰山香社的核心内容。整个进香仪式分为进香前的准备阶段、到达泰山的进香过程和从泰山返回后的有关仪式。

(一)进香日期

民间香社到泰山进香有“春香”和“秋香”的说法,其中以春香最盛。

春香,是指农历的三四月份到泰山进香。泰山从农历三月初三王母池庙会开始,就进入了民众进香的高峰期,三月十五、三月二十八、四月十八等日子,都是进香的日子。在四月初一至四月十八期间进香的人员最为集中。秋香,主要是在九月九前后,王母池有庙会;过去,泰安城民众还有九月九登虎山祭奠“眼光奶奶”的习俗。[1]九月九前后,进香的香客较平日增多,但比春香期间明显要少,而且香客主要集中在山前小泰山、王母池、虎山一带,上顶的人不多。

除春香和秋香以外,春节期间(从除夕到正月初三)也是进香的高峰期。其中,大年初一有烧头香的习俗,人们在除夕夜就上山,在碧霞祠外等候“大年初一头炉香”,以示虔诚。据说烧了头炉香,一年内可得到泰山娘娘的保佑。正月初三上午也是烧香的高潮。正月初九,传为玉皇大帝诞辰,岱顶玉皇庙上香人数明显增多。

另外,过去,农历六月初一、腊月初一红门宫有醮会;六月六,有附近民众进香小泰山的说法;清朝初期,六月六还有上顶烧团圆香的习俗,康熙《泰安州志》卷四·张奇逢《筑墙禁止舍身记》一文有“州境居民,每岁六月六日,老幼男妇,登顶瞻拜者,类数万计,俗名曰团圆香”;七月十五,也是进香的高潮,这或许与该日为“鬼节”,而东岳大帝又有“治鬼”之说有关。

(二)进香前的准备

1、会启与约香会

香社准备要去泰山进香,首先要印发会启以联络香客。会启也称作“会招”、“会报”、“会贴”,主要内容包括:(1)会所和设驾所。“驾”就是泰山娘娘的神像或神位,朝山之前要在社内或附近的娘娘庙里设驾致祭,有的香社在朝山时还要抬驾登顶。(2)守晚、起程、上山、朝顶、回香的路程和日期。守晚是指出发朝山的前一个晚上,人们聚集会中,准备第二天清晨一起出发。(3)到泰山后应该做的事情。(4)说明化缘与不化缘。

过去,香社成员主要由乡村或城市中的女性组成,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妇女识字的不多,即使在今天,农村中的文盲大多都是中老年妇女。因此,以文字形式传播香社活动信息的会启,对于众多的女性香客作用不大。在这类香客中采用的更多的联络方式为口耳相传的口头方式,也就是所谓的“邀会邻里,连社祀神”、“比邻相约”。香社的会首选定进香日期后,用“捎信”(捎口信)的特有方式进行联络,香客接到口信后,决定参加时就用同样的方式告诉会首,或直接到约定地点集合,这种方式称作“约香会”。

2、烧信香与演社

出发朝山之前,要举行烧信香和演社的仪式,一为祈求路途平安,二是给泰山奶奶先报个信。

有的地方,不但烧信香,还要“演社”,或者就叫“烧信香演社”。演社,就是抬着泰山奶奶的圣驾,沿街烧香游行,使地方上的人们都知道香社要动身去泰山了。

3、守夜与饯顶

守夜是泰山周围地区的习俗。

泰山周围的香社,进香日期确定之后,一般是清早动身,动身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多放在前一天的夜里。这天傍晚,香社成员聚集会首家中,先谈些进香准备事宜,然后举行起身的祭祀仪式。先将奶奶驾(一般是碧霞元君的画像)挂在正堂中,下设供桌。桌上摆好供菜及酒茶、水果。供品的类型和数量各地不尽相同。在泰安上高一带,一般是摆5个菜,放5个茶杯、5个酒盅、5双筷子,这在当地称作“大礼”。5个菜分别是整鸡、整鱼、方子肉、丸子、豆腐。鸡放中间,其他的菜分别放在两边。香客的解释是,鸡象征大吉大利,鱼象征吉庆有余,豆腐象征都有福,丸子象征圆圆满满。茶酒不可倒得太满,水果则取时鲜。烧香焚纸时,由会首带领众香客祭拜。香客们集中在会首家中,当夜都不睡觉,称之为“守夜”,如同除夕过年一般。第二天不等天亮,进香的队伍便出发了。[4]

有的地区还有“饯顶”的习俗。在朝山前,家里的亲戚为进香的亲人设宴饯行,因其将登泰山顶上香,故将此宴称作“饯顶”。

4、资金的筹措

为泰山进香筹备资金是整个香社的大事。《灵应宫·光绪十六年碑》[5]中,便讲到香社集资的不容易:“然而小民捐资不易,是以结社数年少有积蓄,至初春农隙之时,不辞跋涉之劳苦,山川之险阻,接踵而至者复何少焉。”

明恩溥也曾讲到十九世纪末乡村中的香社经营资金的情况。鲁北的“行山会”以进香泰山为结社目标,但进香的旅途花费是一笔大的花销,“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人们就以交纳会费的形式组成团体,比如说,每个成员每月交纳一百个铜钱。如果有五十个会员,那么就可以集到五千个铜钱作为第一次支付的款项。组织团体的经理人就将这笔款项贷给愿意支付不少于百分之二或百分之三月息的某个团体成员。这种贷款一般是短期的,而且借贷者迫切需要金银资助。当期限到了,本金和利息一起收回,然后再贷款出去,如此资金得到迅速积累和流转。通过短期内连续的高利贷方式进行重复和积累,一般三年为期限。”“三年终了时回收贷款,那些主持事务的人在新年过后立刻策划远足泰山的朝圣。客栈的住宿费和雇用马车的费用从一般的基金中支付,但每个成员无论想购买什么都得花他自己的钱。”[7]

一般的香社,社内的资金是由会首直接管理。有条件的香社还会设立管账的职位,专门负责财务经营方面的管理事宜。

5、贡品与祭品

贡品是献给所祀神灵、表达进献者虔诚心意的礼物,祭品则是进香仪式过程中所需要的物品。

香社朝山进香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为泰山老奶奶准备贡品。贡品的轻重一方面表达了全体香社成员的心意,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香社的门面。香社到泰山进香最主要的贡品是为老奶奶准备的袍衣或袍布。

吃饭穿衣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对于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的广大中国乡村民众而言,解决吃饭穿衣问题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他们将自己的需求比之于神灵,神仙也和人类一样,吃穿的需求必不可少,因此,在给神灵献祭的贡品中,除了满足神灵精神需要的献媚性贡品外(如写有颂扬词句的各种旗、伞、匾等),吃饭穿衣类的物品最为集中。泰山的碧霞元君,作为女性神灵,对于穿衣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民间有一年两次为老奶奶换衣裳的习俗,春季为老奶奶换单衣,秋季为老奶奶换棉衣。有条件的,把衣服做好,没有条件的,直接用一块红布也就算表达了心意。挂袍是针对所有神灵的献祭行为,民众在准备袍衣时便考虑到了男女神灵的差异(如男袍为蓝色、女袍为红色等)。

不只老百姓给神灵献袍,连皇帝也很重视给泰山的神灵赐袍。泰安博物馆现存有乾隆四十二年皇帝所赐泰山神龙袍两件,其中一件身长390厘米,袖长600厘米,图案艳美,制作精细,已被列为一级文物。另外还有旧存8件神袍,也属文物精品。民间献袍的行为也历年不绝。《孔子登临处·道光二十五年挂红袍碑》:“今有高兴官庄孙贵等,自嘉庆年间约香会一道,迄今屈指计之,大约有五百余名,各出赀财,敬制洋红缎袍一件,献于碧霞元君,灿然可观,不啻天文;焕然一新,无殊云锦。”《红门宫香社碑林·咸丰五年碑》:“近有首事人等鸠合善信男妇约计数百名,蚨聚资财缗钱共得若干贯,虔制神袍一袭,彩色照人。白地裁光明之锦,光华眩目,黄绢绘宝相之花,匪谓衬霞帔珠冠,足壮庄严之像,亦愿随香花楮锭,同表祝厘之诚云尔。”

常年来泰山进香的香社,每年所献的贡品往往不同。《孔子登临处·道光十三年皇清碑》:“治东范镇善信数人,邀会邻里,连社祀神。首岁献袍,次载进旛,去春恭勒夫阴碑,今兹□满于四年,砻石于庭,欲垂久远。”《红门宫香社碑林·咸丰八年碑》:“信女张孟氏、陈张氏等愿许进香四年,自咸丰五年为始,敬献钟鼓;六年,敬献黄罗宝伞;七年,敬献龙凤旗旛;八年,敬献幻门旛杆。”

香社所置办的贡品,通常都要开一个礼单,也称作“文书”或“文疏”,内里详细记载所献礼品的名称和数量,有的还记载每个香客所交的财物和银钱。礼单在敬献礼品时一并交与庙中的主持。这种礼单的格式,我们前面介绍三月三王母池庙会上的香社活动时,曾引用了数则,此不赘述。在泰山的香社碑中,《红门宫香社碑林·北斗永善香社碑》详细记述了该社筹办进香贡品的过程和一个完整的礼单,是一份十分珍贵的进香资料,现将其全文抄录如下:

盖闻山东历城县城里旧有北斗永善社,虔朝岱岳,进香礼斗,自明朝至今,相传数百余年,实乃古会也。每届春间会期,齐集善男信女朝山进香。伏以赫赫濯灵为万民所望,岩岩气象诚五岳之尊。一朵慈云,下方广被;崇朝法雨,东鲁均沾。缅夫护国佑民,时和世泰,莫不宝鼎呈祥;遽尔恩光普照,香烟结彩,谁云默祷无灵。固不必踵事增华,方可表明夫心愿。然使仰答神庥,物品诸多缺点,亦不足以壮观瞻。惟宝盖旗幡为迎神之重品,而香花十献尤敬驾所必须,理应整备,均宜严庄。但其中款项全赖诸信士赍助玉成,以全本社之善举,功德无量而酬神明之一助,锡福无疆。

谨将本会成立置办物品开列于后,以备永远提倡香火之神助也。惟有圣母娘娘冠袍带裙,如遇年久损坏,理应将物驾前焚化,仍由会中另行置备,更换严庄。所有会中物品,如有损坏,会中酌议添补。俟下只准添置,不准失落,方可表明北斗永善会之义举也。特此叙明,勒碑存记。

计开:

泰山圣母贡檀牌位一尊并神龛,黄绣花棹头一个,黄绣花铺垫二付,黄缎绣花黄罗宝盖一把,黄绣花大宝盖一把,黄洋绉万名善男信女宝盖二把,黄洋绉龙凤旗四杆,黄洋绉宝幡八杆,绸子五色旗四杆,朱红洋标大社旗四杆,朱红洋标小社旗六十杆,本社大纱灯两对,龙拐铜荷花提炉两对,铜凤烟炉两对并铜盘,大红全幅彩绸一疋,十献供品:香花灯水菜、茶食宝珠衣,朱红木盘十个,金桥银桥(黄白布的竹子架)[8]蓝布小垫三十个,旗伞坐大小八个。

社首人陆庵熙发起人王诚心、孙悟善、韩乐善承办人孙茂等14名

香社为进香叩拜仪式所准备的祭品主要有香烛纸蜡、食物酒茶等,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零散银钱、物品,以备捐舍之用。

(三)进香朝拜礼俗

朝山进香的队伍,如果是以香社的形式出现,一般会有自己的标志。讲究一点的香社,都备有锣鼓队伍,随社而行。一直到民国年间,进香的的香社都打着自己的旗子,旗上绣有“朝山进香”四个大字,下写“某某乡某某香社”一行小字,另外还打出各种形式不同的旗帜。香社的会旗制式,清代以前多为长方形红旗,清代以后多为三角形黄旗。进香途中,每经过村庄,都要锣鼓齐鸣,燃放鞭炮,浩浩荡荡,惹人眼目。傅振伦曾记述了他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游泰山时见到的香社队伍:“时值夏历三月中旬,为泰山庙会之期,善男信女,远道而来朝山进香者,相望于途。妇女皆缠足,头梳长髻,衣裳博大,不着裙衫,脚带宽可四寸,多深红艳绿色,盖犹有数千年内地古装之遗风。捧香合手,喃喃不绝于口。至于男子朝山,则唯随僧道鼓吹而已。有手持直角三角形之黄旗者,其上大书‘泰山进香’四个大字,右侧书‘莱邑义峪庄’诸小字,是殆来自山东东部莱州者。山中居民,有出售香马纸课者,生意最盛。沿路乞丐甚多,逢人索物,并云‘千舍千有,万舍增福。’‘步步升高。’‘积德吧,掏钱吧,个人行好是自个的!’不予,则不得前行。游泰山杀风景事,莫过于此。”[9]

1、投宿安驾

民国以前,普通香客到泰山进香,交通工具主要为骡、驴等牲口,还有的完全是步行,路途远的要走几天的路程。清宣统二年(1910年),津浦铁路开通后,乘火车来泰山的人增多。

过去进香途中投宿,第一件事就是安驾。娘娘驾有三种,一种是元君塑像,一种是元君画轴,还有一种是元君牌位。不论哪一种,都要安置在所住房间的正中,烧香上供以后,才可以张罗其他事宜。

香客宿店吃饭,称之谓“搭伙”,即同来所有香客统一安排伙食,由香社一总结帐。《醒世姻缘传》对素姐一行进香途中,在济南府东关周少冈店中投宿的情况,有十分形象地描述:“老侯老张看着正面安下圣母的大驾,一群妇女跪在地下。一个宣唱佛偈,众人齐声高叫:‘南无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齐声一叫,声闻数里。号佛已完,主人家端水洗脸,摆上菜子油炸的馓枝、毛耳朵,煮的熟红枣、软枣:四碟茶果吃茶。讲定饭钱每人二分,扞油饼,豆腐汤,大米连汤水饭,管饱。众人吃完饭,漱口溺尿,铺床睡觉。”[10]

2、到山住店

到达泰山后,先要在香客店安顿好。常年进香的香社,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香客店,每年来朝山都住在同一个店内,店主和会首之间也都熟悉了。到店的第一件事仍旧是把娘娘驾供奉在房屋正中。

泰山的香客店中,一般都设有小型的泰山娘娘庙,香客到店后除安置自带的娘娘驾外,还要到店内的娘娘庙叩拜,舍香钱,表示已向山顶上的泰山娘娘“报到”。来到香客店后,“洗脸吃茶,报名雇驴轿,号佛宣经,先到天齐庙游玩参拜。回店吃了晚饭,睡到三更,大家起来梳洗完毕,烧香号佛过了,然后一起吃饭”。[11]上山前的一顿饭,照例是素食。

3、登顶拜庙

香客朝山一般是三更即起,赶早起程登山。上山的情景,张岱在《岱志》中曾对明朝末年的情景有所描述:“天未曙,山上进香人上者下者,念阿弥陀佛。一呼百和,节以锣鼓。灯火蝉联四十里,如星海屈注,又如隋炀帝囊萤火数斛,放之山谷间,燃山熠谷,目炫久之。”[12]也有的香社在夜间上山,盘道上以团队为单位,提灯行进,场面也十分壮观。明嘉靖年间的王世贞在《游泰山记》中曾写道:“三鼓起,启堂之北扉而望,若曳匹练者,自山址上至绝顶,又似聚萤数百斛囊中,光熠耀不定。问之,乃以兹时士女礼元君灯,鱼贯而上者也。其颂祝亦隐隐可听云。”[13]

上山除步行、坐山轿之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泰山上修了盘山公路,可以从山下坐汽车直达中天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登山索道的开通,上山就更加方便了。

香社到泰山进香,尤其是外地的香社,进香朝拜的主要目标是位于岱顶的碧霞元君上庙——碧霞祠,所献的贡品也都是在这里交接,这也就是许多香社碑碑文中所说的“进香于泰山圣母前”。香社成员由会首带队(有的香社还请香客店派人当向导,犹如今日旅行社之导游),经过一路奔波到达岱顶,来到碧霞祠西神门下“振衣岗”时,会首会提醒大家整好衣冠,马上就要到圣母宫了。为了显示真诚,香客们多数都是徒步登山,甚至有一些还是一步一叩头来到山顶的。即使有乘山轿的富有香客,来到振衣岗前,也必须下轿拾阶而上,以示对娘娘的尊敬。过去,一般香客来到西神门口都要先站住,不能径直进门,因为门口有一个人拿着号角,门前摆着一个装钱的小箩筐,掌号人一声号令,香客们就要向箩筐里扔钱(钱多钱少并无定数),此时,送香客进山的人高声说到:“西神门上张声号,泰山娘娘早知道。”(此俗久已不存)。此后,通过山门,进入到元君大殿前参拜。

香社在碧霞祠集体参拜,一般是在正殿前。会首站在队伍的前面,率领香社的善男信女上香、叩头、行礼,并将所备的礼单在神前诵读,告知神灵,也有请庙中的道士代读的。读罢,将贡品一一拿出陈列,敬请泰山娘娘收下。集体上香时,也有的香社,由会首带领大家唱诵经书、赞扬神灵、表达对神灵的虔诚崇拜之心。集体仪式结束后,香社成员再根据各自的情况,单独向神灵许愿或还愿。

为了防火,香客们一般不在碧霞祠内烧香,而是到祠外的“火池”烧纸焚香,火池南的照壁上写有“万代瞻仰”四个大字。现在进香时,许多香客先来到火池烧纸,烧纸时也有简单的祭拜,然后再进入碧霞祠正式祭拜。

4、献换袍衣

作为一项集体进香仪式,清代至民国年间,还有给泰山奶奶换衣裳的习俗。

泰山及其周边地区,大都传说农历三月十五是泰山老奶奶的生日,香客们要专程到泰山为老奶奶换衣服,即为她脱棉衣,换春衣。香客们在若干天以前就买好布料,制成新衣,一般的搭配是:最里贴身穿白缎子衬衣、白绸子裤;外层夹衣上身为大红缎子面、白绸子里,下身为蓝缎子面、白绸子里;最外层穿大红缎子绣花蟒袍,白绸子里;要用一丈多长的白绸子裹足;鞋为三寸金莲式样的绣花鞋,有大红的,也有蓝色的。[16]

献换袍衣是一项由多个香社共同参与的活动,参加换装的各路香客,主要来自泰安城里、与泰安相临的新泰、莱芜、以及淄博、德州等地。他们于三月十四日到达岱顶,当晚温台开戏,第二天再唱一天戏。十五这一天,就在碧霞祠后面的神憩宫给老奶奶换袍衣。参加换衣的香客全部为女性,她们先上供,烧香,叩头,由其中德高望重的会首主持仪式。神憩宫的元君像为檀香木雕成,各个关节都能够活动。神像作卧式放置,换衣时又能够使之坐起,因此便流行着一些神秘的传说。相传参加换装活动的女香客中,如果有怀孕男胎的人,无论怎样活动神像的关节,神像也不会坐起来,这时主事者就会发话:“请怀孕的女香客出去。”然后再捏神像关节,神像就会坐起来。这类传说其目的自然是为了显示神的灵验。

5、下山接顶

明清时期,香社进香结束从山顶下来时,香客店会在红门提壶设便宴迎接,并且把酒浇在会首的足前,称为“接顶”。当晚在店内宴以酒菜,并唱戏招待,谓之“朝山归”。张岱曾记述了明末香客店宴贺下山香社的情景:“下客夜素、早亦素,午在山上用素酒果核劳之,谓之‘接顶’。夜至店,设席贺。谓烧香后,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利得利,故曰贺也。贺亦三等:上者专席,糖饼、五果、十肴、果核、演戏;次者二人一席,亦糖饼,亦肴核,亦演戏;下者三四人一席,亦糖饼、肴核,不演戏,用弹唱。计其店中,演戏者二十余处,弹唱者不胜计。庖厨炊爨亦二十余所,奔走服役者一二百人。下山后,荤酒狎妓惟所欲,此皆一日事也。”[17]

近代以来,店主只是象征性地端出酒菜,名为“道喜”,晚上看戏时把元君像挂在大厅中央,叫“请泰山娘娘看戏”。

香社朝山结束离开香客店时,店主往往会送给带队来的会首一些礼品,以便拉住主顾,下一年进香时还住本店。《醒世姻缘传》中,店家宋魁吾送给侯张两个道婆的礼物是“每人一把伞,一把藤蔑子扇,一块腌的死猪子肉,一个十二两重的小杂铜盆”。[18]

6、祖庙寻根

到泰山进香的香社,传统上主要以华北地区和华东、东北部分地区为主,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和台湾地区也有来泰山进香的香客,而且他们往往是以团体的形式前来进香。

1996年夏天,大型系列片《中华泰山》摄制组,有幸拍下了福建省惠安县农民进香团来泰山朝山进香的全部过程,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南方香客在泰山进香的有关仪式。

惠安县有两座东岳庙,当地传说,泰山是他们那边东岳大帝的祖庙,这些年,当地风调雨顺,富裕了的农民有了条件实现他们来泰山寻根的愿望。这个进香团从惠安出发,走了四天三夜,从中国的东南海滨来到泰山岱庙,他们用流行于南方的仪式,在祖庙为带来的东岳大帝举行了祭祖典礼。摄制组还跟着他们回到了惠安,当在祖庙举行过仪式的东岳大帝神像回到当地时,他们还举行了绕境游神的活动。

来自福建惠安的进香团是按照南方民间信仰的传统,把他们当地的东岳庙看作是泰山岱庙的分灵(或分香)庙宇,岱庙是当地东岳庙的祖庙,这就像东南沿海的妈祖信仰一样,许多妈祖庙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

香社在泰山进香的集体仪式除上述这些以外,还有为进香的香客施茶、请客、建醮等。明清时期,在泰山南麓进香结束后,有条件的香社还要到泰山北麓的灵岩寺去进香建醮做法事。在泰山立碑留名也是香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集体活动。

(四)返乡接顶

香社从泰山进香结束返回乡里,还有“烧回香”和家里人为登山进香的亲人“接顶”的习俗,这些和临行前的“烧信香”和“饯顶”的仪式一样。清康熙十五年《临清州志》“风俗”部分,记述了当时临清的“接顶”和四月十八碧霞元君会的情形:“俗尚泰山进香,自二月初起,至四月中止。回香之日,亲友具酒出迎,自东水关沿河十里,游船车马,不绝于道,曰‘接顶’。四月十八日碧霞元君会,倾城士女出供香火,自十五至十八日,上庙者水陆不绝。明末西北之民结社来观,如东岳故事,其灵爽讫于千里。每岁会资造金银五色纸宫殿,为驾前仪仗,为鼓吹,为扮演杂剧,两城周游,市民设祭,以珠翠珍宝聘巧工扎饰玩具,备极华丽,五日内閧添街市。”

二、个人祈愿仪式

香社成员除参加集体进香仪式外,还有一些个人的祈愿活动。对于普通香社成员来说,个人的这些祈愿行为往往比参加香社的集体活动还重要。

(一)神前许愿与还愿

许愿是向神灵索求恩赐,因此,许愿者毕恭毕敬,上香、上供、长跪不起都是向神灵祈求的手段。蒲松龄《聊斋志异》“云翠仙”中,讲到泰山“跪香”祈愿的情形:“岱,四月交,香侣杂沓。又有优婆夷塞,率众男子以百十,杂跽神座下,视香柱为度,名曰‘跪香’。”[20]许愿得以实现,便要还愿。民间相传,许愿不还,神灵是要怪罪的。

在泰山香社碑中,记录了许多许愿和还愿的生动事例。《红门宫香社碑林·咸丰五年王母百岁碑》(091)讲的是向泰山祈求长寿,愿望实现后,植千株松树于泰山的善举:“兹有阳口王母,坤范可钦,母仪堪仰,乐行善事,广积阴功,都人士称贤德焉,然王母又不敢以贤德自居也。尝自祷曰:神如有灵,加我数年,而于淑德徽音之道。庶觉有合于是,神鉴其诚,果以百岁予,王母果以百岁终。是固贤德所感,而实神德报施善人不爽也。夫有贤母光其前,必有孝子昌其后,述明训,遵遗言,植松千株于东山之坡,非敢谓报答神庥,亦聊以克肖母志云尔。”《斗母宫·民国十九年碑》(167)讲的也是许愿后还愿的故事:“兹有善士徐松严者,为母病五次朝礼碧霞元君,皆披发跣足自山麓至山巅,历石磴六千七百余级,约计四十余里,而发不乱足无伤。固为精诚所至,益可验口神之灵应焉。因复发愿献神袍五十身,朝山三十余次,今功已圆满。”

香客向神灵祈求的内容多种多样,其中,求子是泰山上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个人祈愿行为。

(二)求子

到泰山求子,也被称作“拴娃娃”、“押子”,是泰山信仰民俗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民俗事象。

山东东昌府聊城县六里八甲人士,见在李大夫营居住,奉佛还愿,保安信女郭门李氏,同男郭一兰、男妇陈氏,因为乏嗣,今于圣母位前祈讨一子,以得,平安。无伸可报,今发虔心,不昧前愿,施舍僧帽一百顶并鞋一百双,敬诣灵岩寺钟楼云房,散施僧众。祈保儿男,长命百岁,永受安泰。

万历四十三年四月□日立

到泰山上拴娃娃,比较有名气的地方主要有三处:山顶碧霞祠送子娘娘殿,山下王母池,登山半途中的斗母宫。除了这三处以外,泰山上几乎凡是供奉碧霞元君的地方,都兼有为求子者送子的职能。泰山碧霞元君、送子娘娘和王母娘娘的神案上,常年摆放着很多泥娃娃,这些泥娃娃大都光着身子,有的戴着红兜兜,带着项圈,或坐或爬,都是男孩,而且还故意夸张地露着“小鸡儿”(男性生殖器)。来拴娃娃的都是婚后多年不育的妇女,有的由婆婆陪着来,或者由妯娌、邻居大娘大婶陪同,求子者来到神案前,烧香叩头,祷告一番,然后便从神案上选取一个泥娃娃,交给主持仪式的道士。道士取出一根红绳,拴在泥娃娃的脖子上,红绳的一端系着一个铜钱,道士摇动红绳以钱击罄,一边口中念道:“有福的小子跟娘来,没福的小子坐庙台。姑家姥家都不去,跟着亲娘回家来。”之后,道士给未来的小孩起一个通俗而吉祥的乳名,嘱咐求子的妇女回家把泥娃娃放到卧室里。求子的人将泥娃娃用红包袱包起来带走,求子仪式也就结束了。

上述仪式是就一般而言概括出的求子仪式。2003年春节期间,我在泰山岱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田野调查。其中,2月1日至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三天,我连续在碧霞祠内进行随机采访,特意对送子娘娘殿前求子的香客进行了调查。调查只是在这三天的上午进行。三天里,送子娘娘殿前的人流一直不断,求子者络绎不绝。

与传统求子仪式相比,求子者只能隔着殿门口的木栅栏向殿内的送子娘娘叩拜,因此也就没法到殿内神案前挑选泥娃娃。神案前的泥娃娃,事先已经被殿内值班的道士用红绸布和红绳包好,来求子者叩拜、交钱后,值班师傅就从神案上随便拿一个递给求子者。当然,这些泥娃娃全部是男孩。

来求子的人一般都会向值班的师傅询问求子的程序,值班师傅会说:“先在殿前磕三个头,然后交钱。”当问需要交多少钱时,师傅最常用的回答是:“一般的几十块钱,随个人的心愿,求贵子、贵子吗。”据我观察,交钱最少的是二十元,一般的为四五十元,也有给一百元的。但少于二十元,师傅会拒绝接受,当然也不会将泥娃娃给求子者。拿到泥娃娃后,求子者一般会问师傅:“求回去的孩子往哪儿放啊?”师傅会告诉说:“放在箱子柜上。”求子若是夫妇一起来的,一般由男的揣到怀里(由于是冬天,一般多放到大衣或羽绒服里面)。

来求子者并不都是妇女,男女都有。春节期间,河北东光县的香客特别集中,我随意访问了几个东光县来求子的香客。

有一位老年妇女,进碧霞祠大门以后,一步一磕头,给庙内所有的神都磕了一遍,最后来到送子娘娘殿前。她告诉我,她有了一个外甥孙子,大胖孙子,当年不是来泰山求的,是在家里求的泰山老奶奶,如今求的全都实现了,这次专门到泰山来给老奶奶挂袍。用她的话说,现在生活好了,什么都有了,但是,“有钱不如有人啊!”

东光县龙里乡高家庄的一位还愿男子,当年是他自己一个人来求的,求后生有一男孩,已七岁了,这次来还泥娃娃。求子得遂心愿,要来泰山还愿,把求的泥娃娃再送回来,直接交给殿内的师傅。送泥娃娃的时候,一般要向送子娘娘殿前的功德箱里施钱,大多为一二十元,少的也是五元。有一个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的男子,匆匆来到送子娘娘殿前,从黑色手提包里拿出用红布包的泥娃娃,放在门口的木栅栏里面,往功德箱中扔下一块钱,也没有磕头,就匆匆离开。我追上去,问他为什么不把泥娃娃交到殿里,他边走边对我说:“送错了,送错了。”然后急匆匆地离开了碧霞祠。后来我了解到,如果求子不得或者像那位老年男子那样,求男孩得了女孩(送错了),当年不能再来求,必须隔一年才能再来。那位男子不磕头,大概也是准备着第二年再来吧。另有一种说法,求子三个月后没有怀孕,可以再来求;再过三个月还可以举行第三次求子仪式。三次求子而无身孕,就不能再求了,俗谓之“求子比过三”。[23]东光县大单乡仉王村的王凤党,当年在泰山求的儿子,今年孩子已经15岁了,他每年春节都来山上烧香,已经连续来了16年。孩子出生后,第二年他就把泥娃娃送回来了。

按照传统的说法,泰山上求得的孩子不能到泰山上来,因为怕老奶奶把他收回去。但春节期间在碧霞祠送子娘娘殿值班的道士柳师傅告诉我:“在这里(碧霞祠)求的孩子也可以来泰山,但有个说法,要等孩子长到几岁后才能来。”

至于请道士给未来的孩子起乳名的做法,在我调查的三天里一个都没有见到。或许春节期间香客太多,师傅们也确实忙不过来;或许,来求子的人都没有经验,不知道交了钱求子以后,还有这么一个可以请庙里的师傅给孩子起名的权利。

泰山求子,除了到庙里拴娃娃以外,还有一种押子的习俗。这一习俗和古代人们对于石头的崇拜有关,而在民间信仰中,泰山的石头又特别灵验(可以以“泰山石敢当”为例)[24]。人们认为,只要在名山或庙前的树杈上压(押)上一块石头,就能够很快怀孕生子。我一直认为,这种押子的行为,除了与灵石崇拜有关,其行为本身带有很强的模仿巫术的色彩。将石头放置在树杈之间,这和人类的生殖性交行为极为相似。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没有得到更多的证据。在泰山北麓的灵岩寺,大路两边和寺院的树林里,到处可见古人押子的遗留物证。很多当年押在树杈间的石头,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和古树合为一体,这也形象地说明了这种习俗的古老和传承不断。

近年来,到泰山上求子的人在拴娃娃以后,还要在树上拴一个红布条,名为“拴子”,据说和原来“押子”是一样的意思。实际上,这种习俗的产生与泰山的管理背景有关。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登泰山的人越来越多。普通游客到泰山后,见到山上树杈间压的石头,不解其意,由于从众心理所致,普通游客也在树上乱压石头。如此以来,致使泰山上下的树枝难以承受,严重者甚至会将树压死,已经影响到泰山树木的生长。在这种背景下,泰山管理部门只好严禁人们在树上压石头。这对于通过押子来求子者是个打击,但又无法网开一面。后来,就出现了用拴红绳代替押石头的“拴子”的说法,至于何时起源、为何用红绳代替,已经无从查考。如今,满山遍野的红绳倒成了泰山的一景。

(三)祛病与分袍布

普通香客来到泰山,还有寻求健康和祛病的愿望。在王母池摸月石的目的是祛病,在碧霞祠磨御碑也是相同的目的。岱顶碧霞祠院内有一块铜碑(俗称“御碑”),香客们常用手持金属钱币或石块在碑上磨或碰,一边动作还一边说:“御碑磨,御碑碰,磨碰御碑不生病。”然后用磨碰铜碑的手摸摸头、摸摸腰、摸摸腿、摸摸脚,俗信,摸过的地方可以不生病。傅振伦也曾谈到20世纪30年代碧霞祠御碑的习俗:“台下左右,有御碑亭二。东碑石质似玉,清乾隆十六年冬月立,进香者每以制钱在碑上磨剥,归家以系儿颈,云可免灾避邪,故谚云:‘铜碑磨玉碑碰,小孩带上不得病。’今碑上深沟,即进香者所为也。西碑已粉碎,相传是真玉碑,故人争磨之,残碎至此。”[25]如今在碧霞祠,御碑依旧在磨、在碰,迎门新放置的大香炉,也已经成为香客们摸碰以祛病的对象。

分袍布也是一种祛病的方式。农历三月十五碧霞祠为老奶奶换袍衣时,为祛病而来山上进香的人,在施舍香资以后,常常要向庙里的人求一块袍布,带回家去给孩子或有病的人做衣服贴身穿着,俗信能够祛病消灾。也有人在香案前取一点水果、糕点一类的食品,当场吃掉,或者带回家去给亲朋好友,据说也可以祛病。

个人在泰山的祈愿习俗还有换身、认干亲、舍身,以及求签、问卜、请神像让碧霞祠的道士开光、用碧霞元君玉玺在黄裱纸上加盖“娘娘印”等。

三、日常祭拜仪式

东阿县地处鲁西,属于华北大平原的东南隅,东距泰山约一百公里。明万历年间东阿人于慎行,在《云翠山天观记》一文中曾谈到当地人朝拜泰山的兴盛情况:“吾邑之东南……嘉靖丙午,四方士女东祠岱岳者,道出山下,往来谒礼,蚁附暖缘,米谷布帛之属,辇负云集,禁不可止。……皆若岱宗之华表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东阿县所有尚存的庙宇中,泰山老奶奶庙占百分之四十左右。至今,东阿县民众到泰山朝山进香之风依旧盛行,民间日常祭拜泰山老奶奶的祈愿活动也时有举行。

张国强把东阿泰山老奶奶祈愿活动分为两类:祈福消灾与祈命祛病。这两类活动,前者为规模较大的集体性祈愿活动,后者系个人祈愿行为。个人向泰山老奶奶祈愿主要包括求子、换身、祛病等。我们以规模教大的集体祈愿活动为例,来观察一下民众日常祭拜泰山老奶奶仪式的情况。

祈福消灾类的祈愿活动一般以自然村为单位,举办地点为当地的泰山老奶奶庙(如果庙宇已毁,在庙的旧址亦可)。求祈内容多为久旱不雨时的求雨、久雨成涝时的祈晴、发生虫灾时则祈求天虫。主持祈愿活动的人必须是妇女,一般是固定的人员,年龄通常在五十岁左右,当地人称之为“神老妈”。参加此类活动时,往往是村中每一家各派一个代表,多为家庭主妇。祈愿活动的步骤通常有:

第一、敛钱。主持祈愿活动的“神老妈”,在全村挨家挨户地收取祈愿所需的香火钱,每户缴纳的钱数要相等,没有现金可用鸡蛋代替,一般都要缴纳。敛齐后,神老妈等去集市上购买香烛火纸和供品。收上来的鸡蛋,要先在集上卖出去,换成现钱。收取的钱必须全部花掉,不能剩余,也不能超支。

第二、置供。祈愿有大祈和小祈之分。大祈的供品有四盘整鸡、整鱼、猪肉、鸡蛋,两碗馒头,两碗糕点,四个水果碟(水果品种不拘,通常是苹果、梨、枣、李子等,可以重复)。共十二样。小祈的供品有六样,鸡、鱼、肉、蛋任意两盘均可,两碗馒头和两碟水果。供品的摆置也有规矩,大祈如图左,小祈如图右(△=碟Χ=盘○=碗):

△△△△△△

ΧΧΧΧΧΧ

○○○○○○

其中馒头要居右,鸡鱼肉蛋从右至左依次排列,水果碟的排列则无定规。一般来说,村庄大,敛钱则多,多举行大祈;村庄小,敛钱少,则举行小祈。神老妈在家里按规矩把供品一一摆上供桌,然后由两名妇女把供桌抬到泰山老奶奶庙或其庙址附近。

第三、求祈。祈愿若在晚间举行,在供桌上要点六支红蜡烛,白天则不用。红蜡烛要放在供品的左右两边,每边三支,与碗、盘、碟平行放置。香案放在供桌的前面。大祈要由神老妈和两名抬供桌的妇女各点三支香,每炉三支,一字平行排开,要燃三次,共八十一支香。小祈由神老妈一个人点三炉香,同样每炉三支,一字平行排开,也要燃三次,共二十七支香。

摆好供桌、香案,点好香烛之后,主持祈愿活动的神老妈跪下说:“请泰山老奶奶享受供养。”其余参加祈愿活动的人随之跪下。接着,神老妈焚烧纸壳(折叠而成的元宝状的火纸,又叫“纸船”),边烧纸壳,边诉说求祈的内容。纸壳烧完后,神老妈起身续香,其他人不能站起,必须三次香燃尽后方可站起。神老妈续完香后再跪下重新诉说一遍求祈的内容,其他人跟着诉说。如是者三。

第四、分供。待香全部燃尽,人们方可最后站起,在神老妈的带领下,面向泰山方向磕三个头,祈愿活动即告结束。神老妈将供品向参加祈愿活动的妇女们分发,自己要将盘中的食品各留一部分。供品不分给没有参加祈愿的人。

祈愿如果有了结果,如天降甘霖、久雨初晴或虫灾减轻,一般由神老妈燃香焚纸感谢泰山老奶奶,称为“还愿”。

在民众日常对泰山老奶奶的祈愿仪式中,泰山神灵扮演的还是一个全能神的角色,求雨、求晴、祛虫、治病,无所不能。其中,带有集体利益性质的祈求和个人意愿的祈求在仪式方面也存在着差异,除供品和仪式的隆重程度不同外,参与者也有区别。尽管祈雨、祈晴等是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事情,但是参与者全部是女性,其全体利益的代表性就在于资金筹集方面全村每户都要出资。而个人祈愿仪式,则有男性参与,如求子仪式,其中就有求子妇女的丈夫在仪式中的角色。

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对宗教的献祭行为有过极为深刻的论述,他指出:“宗教的整个本质表现并集中在献祭之中。献祭的根源便是依赖感——恐惧、怀疑、对后果的无把握、未来的不可知、对于所犯罪行的良心上的咎责,而献祭的结果、目的则是自我感——自信、满意、对后果的有把握、自由和幸福。去献祭时,是自然的奴仆,但是献祭归来时,是自然的主人。”[27]费尔巴哈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泰山香社朝山进香中的祭祀仪式和民众的信仰心理都是很有帮助的。

(原载《思想战线》2006年第1期)

[1]王润身:《九月九登虎山》,《民俗研究》1988年第1期。

[2][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第138-140页,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3]马迁:《泰山别庙纪胜碑》,道光《临邑县志》卷十五。

[4]参见山曼主编袁爱国撰稿:《泰山风俗》第10页,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5]本文中提到的这些碑刻,多是以记述历史上民众进香泰山的香社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我称之为“香社碑”。这些碑刻长期以来被人所忽视,经过本人5年来的搜集,在泰山山麓共发现近400通香社碑,这些碑刻为泰山香社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6]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890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

[7][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第138、140页,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8]括号内为碑文中原注。

[9]傅振伦:《重游泰山记》,载刘秀池主编《泰山大全》第1384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文中所提到的“莱邑”,似非傅振伦所说的鲁东莱州,而应该是泰安附近的莱芜。

[10]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899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

[11]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902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

[12]张岱:《琅嬛文集》第69页,长沙:岳麓书社,1985。

[13]王世贞:《游泰山记》,载周谦、吕继祥:《泰山古今游记选注》第29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14]刘鹗:《老残游记》第13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5]张岱:《琅嬛文集》第72页,长沙:岳麓书社,1985。

[16]参见山曼主编袁爱国撰稿:《泰山风俗》第13-14页,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17]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第39-4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8]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905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

[19]参见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制作:《中华泰山》(“国泰民安”)光盘版,济南:齐鲁音像出版社,1998;另见孙玉平编著:《中华泰山》第47-56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20]蒲松龄:《聊斋志异》第361页,济南:齐鲁书社,1981。

[21]嘉靖求子“御祝文”,见马铭初、严澄非校注:《岱史校注》第149页,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22]此碑所提到的聊城县,有多座泰山行宫(俗称“奶奶庙”),向泰山奶奶拴娃娃之俗颇盛。参见吴云涛:《聊城的拴娃娃与祀张仙》,《民俗研究》1988年第2期。

[23]山曼主编袁爱国撰稿:《泰山风俗》第47页,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25]傅振伦:《重游泰山记》,载刘秀池主编《泰山大全》第1390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

[27][德]费尔巴哈著王太庆译:《宗教的本质》第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

THE END
1.泰山爬山路线70 Pro+使用体验 俄军空袭阿勒颇叙反对派武装据点 女子麦当劳内咆哮式辱骂一男孩 男子42万买到6个8手机号:捡大便宜 四川男篮外援萨姆纳狂砍32分11板7助 “东北金渐层”树下抱团取暖 三问叙利亚为何重燃大规模冲突 女子试驾错把油门当刹车 冲进4S店 今年前10月全球汽车销量达7421万辆 汇集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https://m.163.com/v/video/VPHF3PCNB.html
2.从红门上的泰山,总共花了三个小时,速度还从红门上的泰山,总共花了三个小时,速度还是挺快的,这条道可以说是浏览了泰山的全景,泰山都是石阶,路还算好走,中天门以前都是比较好走的台阶,等到后面会非常的陡,每个上山的人必备拐棍,如果经常健身的就不必买了,例如我,泰山顶的景色很美,很值得一看,建议下去的时候坐索道,100元/人。 https://m.dianping.com/review/456710990
3.泰山红门登山,好运连连红门,又名红门宫,位于泰山登山路线主轴线上,也是攀登泰山的起点,之所以得名红门,是因为宫后西山崖壁上有两块天然形成的大石头,一左一右,就好像是一对门户一般。红门宫作为登山的起步点,对于泰山来说,自古至今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标志,它的东边是弥勒院(原有木质弥勒佛像,毁于1966年),西边是碧霞庙,飞云阁横亘路上...https://www.meipian.cn/4zx87rts
1.夜爬泰山红门徒步详细攻略准备用品注意事项费用路线抵达泰山夜里出门吃了碗面: 两人34元 不值 我俩剩了好多,吃不进去 门票:正票127元 * 2 学生半票自己折算吧! 打车:泰山站到泰山 一来一回 10+10元 爬山路线: 红门上,红门下 徒步乘坐缆车 说说为什么这样决定,因为夜晚爬山毕竟错过风景,所以决定下车还是红门,领略下 ...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3211976
2.单位五一活动策划书(共16篇)(三)活动负责人 总负责人:红日青协会长李龙海,副会长李书晓 (四)活动参加人员 部分10级骨干成员 11级假期留校会员 (五)活动时间 .05.01~05.03(周二至周四) (六)活动地点 泰山红门售票处 (七)活动目的 借五一假期时间,弘扬泰山文化,展示城市风采,通过开展与泰山有关的爱心志愿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意...https://www.hrrsj.com/zhichang/cehuashu/41184.html
3.红门登山路:下起红门,上至南天门,为泰山的中轴线。善男信女朝山...赛马场的跑马道600米长,现有甲、乙、丙三匹马,甲1分钟跑2圈,乙1分钟跑3圈,丙1分钟跑4圈。如果这三匹马并排在起跑线上,同时往一个方向跑,请问经过几分钟,这三匹马自出发后第一次并排在起跑线上?( ) A. 工分钟 B. 1分钟 C. 6分钟 D. 12分钟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对于无权代理...https://www.shuashuati.com/ti/62c5235592d94499bea98337ed9b1ce4.html?fm=bdbds0acc3f9f64b7a12a05eae4956bf963b5
4.70张淄博老照片曝光!老城墙老城门老街道都有最高山顶大尖山海拔295.5米, 地形最低处孝妇河出界口海拔130米。 境内的河流主要有淄河和孝妇河, 次有青阳河和牛角河, 前3条属小清河水系,后1条属黄河水系。 博山地质发育齐全, 有四界七系。 太古界泰山群层分布于 岭西,乐疃,池上,南博山,李家, ...http://h5.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132/folder196/2021-03-17/wQfRN2Oy1U659FHf.html
5.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旅游攻略登泰山旅游攻略三、东御道-自然景观出众的登山线路 四、桃花峪游览路-最浪漫的登山线路 路线一:红门游览路-最经典的登山线路 红门游览路(徒步进山,5:00-24:00),以【岱庙(8:00-17:30,其中17:00停止售票)】为起点,是泰山上人文和自然景观最集中的经典登山线路,也是泰山的精华所在,全程9.5公里,盘道7863级台阶,山脚至山顶之间...https://whlyj.taian.gov.cn/art/2023/9/27/art_334292_10298869.html
6.泰山红门宫:泰山老奶奶中庙“三教并存”祈福之所泰山红门宫:泰山老奶奶中庙 “三教并存”祈福之所 红门宫 记者 李继泽 在风起云涌的历史长河中,古建筑用其独有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脉络,它饱含深情地向世人展现着历史的印记。在泰山古盘道上,有这么一处建筑群,它跨盘道分列两旁,红墙灰瓦展现着历史的沧桑,这里就是红门宫,是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的中庙。https://taian.dzwww.com/2013sy/taxw/201805/t20180530_16512962.html
7.泰山红门(一天门)天气今天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农历十一月初五,泰山旅游景点泰山红门(一天门)天气预报:今天白天 多云 10 ℃、 夜间 晴-2 ℃ 西南风 ;明天气温:白天 11 ℃ ~ 夜间 -2 ℃;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最新发布的泰山红门(一天门)旅游出行天气指南,今天旅游指数:, 以下是末来三天泰安红门(一天门)天气详细信息: 12月05日...https://www.mytxly.com/taishanhongmentianqi/
8.山东泰山导游词(通用27篇)古朴典雅的古典建筑一个接着一个。从岱宗坊向上就是"王母池、红门、万仙楼",再向上就是"中天门、对松亭",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再往上走,我们就会看到著名的"泰山十八盘",这可是泰山最险要的地方了共有石级1600余级,远远望去,仿佛一条云梯从天而降。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过了十八盘...https://www.jy135.com/daoyouci/964885.html
9.美丽的泰山作文600字(精选51篇)当我爬泰山时,我第一次参观了红门。有登山的入口,有一个大拱门,就像古代的大城门。牌楼下面有个洞一样的地方,凹凸不平,阴暗潮湿,很适合乘凉。很快我们上了登山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左右摇晃了10分钟,终于到了索道入口,坐索道到了半山腰。索道启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走越高,索道口在我的视野中渐渐飘散。走到...https://www.qunzou.com/zuowen/liubaizi/1671963.html
10.春节去云南旅游攻略+注意事项14篇(全文)方法/步骤 登泰山一共有有两条路线,一个是天外村路线,一个是红门路线,春节爬泰山有老人和小孩子的话,建议从市区坐3路车到天外村走天外村路线。 从天外村换乘中心(去中天门的唯一汽车路径,泰山景区的,其他车辆不可能通过)乘坐汽车票价为30元(门票为125保险3元自愿)等车坐满人后即发车约20分钟至中天门。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6rb9uk7m.html
11.泰安春节旅游景点攻略(通用10篇)现在所有的进山门票都是与泰山南麓山下的景点门票分开销售的。这样一来, 多数游客都把山下景点忽略了, 尤其是进山人数最多的西路乘车游客。 (三) 游进山各条旅游路线相结合 目前从泰山南面进山主要有四条线路。过去由于旧模式的局限性, 又加上宣传不够, 形成从西路乘车上下山最多, 其次是沿中路步行上下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j3820bmh.html
12.导考知识:泰山风景名胜区精简版Happy导游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台阶1600余级,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这里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在不足1千米的距离内升高400米,两侧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石梯。 十八盘又分为三个小十八: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https://m.happydaoyou.com/nd.jsp?id=43
13.泰山自驾车停哪里去泰山自驾游怎么最方便→MAIGOO知识②走104国道到泰山,也可到天外村广场、红门停车场、继续行驶可到桃花峪景区,路线差别不大,只注意实际路况是否有变动。 泰山自驾游从哪个门进比较好 泰山有三个主要自驾游入口——红门、天外村以及桃花峪。泰山的三个主要自驾游入口各具特色,根据个人兴趣、体力状况及出行目的不同,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入口。 https://www.maigoo.com/goomai/312567.html
14.敬业奉献先进事迹材料精品(15篇)每周班会,精心选择比如《我为什么在三流学校考上北大》《成功,不只是传说》等励志故事给学生朗读,以此来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每次考试进步最大的同学做典型发言,以帮助他树立信心;根据学科兴趣建立起来的互助小组各自形成三人指导小组解答学生的问题;要求课任教师每次小考出难、中、易三个层次的试卷,分别给优、良、差...https://www.fwsir.com/dangzheng/html/dangzheng_20241006163356_400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