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机器狗”负重清运垃圾、挑战泰山十八盘的视频火爆全网!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只机器狗能运货、运垃圾,将以科技助力文旅,提高景区货物、垃圾运输效率。
山东“智”造吸引全球瞩目
2021年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2022年10月20日,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介绍中国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2号”,该钻井平台可以达到海床以下15250米的深度,是泰山高度的10倍,展示了中国创新的实力。
这座由我国自主建造的半潜式钻井平台,是由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的中集来福士集团设计建造的,可抵御15级以上的飓风,可在全球95%的海域作业。
2022年10月5日,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写下:“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兑现了这一承诺,并被其世界各地的朋友和伙伴所发行的纸币记录了下来。”同时连发13张图片点赞这些“中国制造”。
图片上的内容是被印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泰国、老挝、阿尔及利亚、马拉维、苏丹、刚果民主共和国、卡塔尔、科威特、塔吉克斯坦等11个国家纸币上的地标建筑或瞩目成就。各国纸币上的“中国制造”展示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硬核“联名”,很快引发中外网友共鸣。
2022年6月8日,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个人微博上po出了青岛胶州湾大桥的视频,引发40万多次观看,5000+人点赞,让世界再次看到了青岛的魅力。
青岛胶州湾大桥,全长约41公里,飞架胶州湾两岸,是目前中国北方最长的跨海大桥,无论从长度、建造技术等方面都居于世界前列,被誉为海上“丝带”。胶州湾跨海大桥交通位置重要,不仅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兰高速公路的起点段,也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与胶州湾海底隧道并称为“北桥南隧”,它们的建成彻底让“青黄不接“成为了历史。
齐鲁文化传承走向世界舞台
除了科技领域的亮眼表现,山东的文化元素也屡屡被“外交天团”们代言,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2021年10月,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关于黄河三角洲的视频,并配文“为了应对黄河流域面临的挑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和‘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在其生态环境上正呈现出显著的改善。”
视频中呈现的正是山东省的东营黄河三角洲美景。
2022年8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指出,百度地图上显示在台北有38家山东饺子馆,和67家山西面馆,“味觉不会作弊……失散多年的孩子终将回家。”华春莹在推文中说。
同年9月25日,赵立坚深夜发文,向全世界推荐淄博。这段视频全长一分钟,对淄博这座好学、好看、好吃、好玩、好创业的“五好之城”进行了全面的展示。
作为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鲁班锁,已成为传统文化特色外交礼物,也成为山东乃至国家的名片。
山东“出圈”的次数,越来越频繁。
从泰山之巅的机器狗到深海的“蓝鲸2号”,从高速磁悬浮列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鲁班锁,从纸币上的“中国制造”到“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流域,还有舌尖上的味觉记忆……山东元素频频出圈,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桥梁。
无论是高科技还是传统文化,齐鲁大地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既有经济科技视角的发展与创新,同时也成功开辟了一个新视角:文化,山东正将文化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
下次去泰山,也许你会偶遇“机器狗”;在国外旅游时,会看到“山东制造与‘智’造”;山东美食,随时散发舌尖上的诱惑……一次次创新,一次次出圈,山东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山东不仅经济强,文化底蕴可谓不输任何一个地方。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正被重新认识,发展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