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协会作为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老年群众组织,是老年人汇聚“银发力量”、释放“银发活力”、贡献“银发价值”的广阔舞台,更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老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多元建设,提升老年人健康养老水平
基层养老服务覆盖率逐步提升、健康养老不断向居家养老延伸……延边州老年人协会积极参与“医养结合、康养结合”体系建设,各基层老年协会协助乡镇、社区卫生院,组织老年人定期按时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组建老年人志愿者队伍,帮助长期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聘请家庭医生和护理员进行生活照料、康复管理;普及科学养老常识;进一步完善238个社区日间照料室和1030个农村养老服务大院的基础设施改造,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推陈出新,方能把人人享老的愿景逐步变为现实。延边州老年人协会尤为重视做好各项养老试点工作,努力抓好延吉正万堂养护院等“医养结合”试点,在有关企业的支持下,在汪清县大川村开展“康养服务”试点,组织13个边境县市村开展“乐龄陪伴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工程”试点工作,组织实地参观考察,有效推动了我州医养结合、康养服务工作发展。
丰富载体,强化老年人文体阵地建设
延吉市初心广场,每当夜幕降临,老年人三五成群唱歌跳舞,怡然自得;
在延吉市依兰镇兴安村,当地老协每月组织老年人开展门球比赛,已成为老年人心中最挂念的赛事;
在龙井市东盛涌镇勇成村养老服务大院,每到农闲节假日时,老年人在这里做理疗、打画图和扑克,生活过的有滋有味;
……
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成为延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各级老协齐心协力狠抓标准化老年人活动场所建设,大力发展老年人文化娱乐团体,广泛开展群众性老年人文体活动。如今,我州现有室内活动室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体育器材1.4万余套,文艺道具1.8万余件,音响设备1440套,各种书刊100余万册;全州老年人艺术团体达300多个,经常参加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的老年人达10万余人。
各级老协组织极为重视民族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珲春市的洞箫、汪清县的象帽舞等民族传统文化均得到长足发展,有的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引导,引领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深入,老年人在城乡社区的人口比重逐步提升。全州各级老协组织认真践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引导老年人成为老龄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与贡献者。乡镇、村屯老协组织积极与科技部门合作发展帮扶产业;把农村空巢、残疾、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土地集中起来开办农业合作社;组织农村老年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农村网络电商服务站销售有机、无公害农副产品来增加收入。组织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主动承担种花种草、清理垃圾、环境卫生、护林防火、治安巡逻、交通劝导、维护烈士碑等工作,为建设美丽乡村作出贡献。
老年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是贡献“银发价值”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延边州老年人协会深入乡镇村屯、城市社区、乡镇卫生院开展调研,先后向州委、州政府提交了《加快我州养老服务业发展》《全州医养结合情况报告》的调研报告,就修订《延边州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实施细则》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用,极大调动了基层老协的工作积极性。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023年12月13日,延边州老年人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谋划了今后全州老年人协会工作的发展蓝图。站在新的起点,全州各级老年人协会将坚持以老年人为本,围绕“五个老有”工作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各族老年人,为建设美丽幸福延边作出老年人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