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近日,延边州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了《2022年全州肉牛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分为七大部分,28条内容,着力构建肉牛产业政策保障、肉牛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和育肥、品牌和营销推广、人才科技支撑、畜牧兽医服务管理等“六大体系”。
强化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制定、落实并宣传《延边州肉牛(延边黄牛)产业发展十四条政策措施(暂行)》。支持设立利用“强牧贷”风险补偿金,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有贷款需求的提供政策性担保。推进3个肉牛专项债项目开工建设,推动2个待审批的项目通过国家审批,谋划2023年地方专项债项目。
强化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制定发布延边黄牛保护区划定方案。完善保护机制,核心群规模达到2000头。开展延边牛提纯复壮和延黄牛选育提高,力争建立后备延边黄牛核心群,规模达到300头。
强化规模养殖和育肥体系建设。抓实肉牛扩群增量,力争全州肉牛饲养量从56.9万头增长到66万头。强化政策宣传、加强服务指导,重点推进6个大县、20个大乡(镇)、100个专业村、1000个养殖大户,提升扩群增量能力。加强对9个原有千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支持力度,推进6个新建养殖场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龙井市国家级产业园、敦化市省级产业园建设,培育肉牛产业发展领军型企业。认定一批家庭牧场,扶持一批养殖合作社,培育一批养殖专业户。强化项目逐级包保推进。推广集中舍饲育肥等模式,鼓励犊牛就地育肥,育肥牛就近屠宰加工。
强化品牌和营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屠宰加工企业改造升级,支持延边畜牧、珲春吉兴、敦化韩贞等企业开展屠宰加工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扶持图们清茶牧业屠宰场等新建屠宰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指导延边畜牧、珲春吉兴、敦化韩贞等现有企业,探索深加工新技术、新产品。培育汪清恒天然、延边畜牧等一批龙头企业向亿级、十亿级以上产值迈进。创建“延边黄牛”餐食品牌和新业态。培育特色地标美食,鼓励延边畜牧等为代表的省内优势龙头企业向终端消费延伸,创办品牌旗舰店。利用媒体等平台加大“延边黄牛”品牌宣传。配合做好“吉致吉品”区域品牌认证工作。深化延边黄牛省际产销对接,巩固扩大“北上广深”主销区市场,拓展吉津、吉苏、吉浙产销合作领域。加强与伊利、皓月等投资企业对接,推进皓月集团与龙井市、珲春市,中康集团与和龙市、敦化市,和合集团与敦化市,中农吉牧与安图县的合作。
强化人才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持续推广“放母收犊或寄母还犊”等养殖模式,总结梳理可复制、可推广“托养分红”等十大新模式。继续推广“肉牛人工授精”等肉牛养殖十大技术。同时,探索推广“肉牛性控繁育”等肉牛产业十大新技术,配合省里完善肉牛产业技术标准体系,鼓励采用国家、地方等标准开展肉牛养殖。加大养殖技术科普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技术指导培训。组织参加全省肉牛培训项目,落实培训500名繁改员计划,针对畜牧兽医人才队伍内部人员、养殖主体、从业人员等开展培训1200人次。依托技术推广机构,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指导。充分利用延边大学共建延边黄牛(肉牛)发展研究院,开展延边黄牛选育繁育等七类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项目。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肉牛养殖业。
强化畜牧兽医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壮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确保每个养牛大镇畜牧兽医专业人员达到4人,肉牛养殖大村配齐家畜繁殖员。开展养殖环节兽药饲料质量、畜禽产品有害物质残留及畜牧投入品使用、动物疫病的监测,组织开展以肉牛为主的“瘦肉精”抽检和专项整治行动。规范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粪污利用先进模式,建立3个肉牛养殖场粪污利用示范试点;开展一次畜禽粪污问题隐患排查整治行动。
强化考核督导和信息宣传。制定“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对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推进情况,实行周调度、月汇总、季通报、年考核。同时推进延边州肉牛大数据平台建设,运用好吉林省现代牧业网、96603畜牧兽医服务等信息平台,大力宣传产业政策、技术模式、典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