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张丁
山西省营养学会理事长邱服斌
湖北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黄连珍
兰州拉面:早上吃,嘌呤低
优点:兰州拉面具有“筋、韧、滑、嫩”的特点,营养丰富。其中,面条迅速煮熟能完好地保留面筋蛋白,可补气虚、厚肠胃、强气力;牛肉为优质蛋白,甘温、安中益气、养脾胃;香菜、葱花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兰州拉面有滋阴补肾、强身壮体的功效,能起到抗疲劳作用,适合体弱、气喘的人食用。
缺点和建议:首先,兰州拉面味重油多。特别是为了让面条筋道,和面时必须加入盐,比例约为一斤面粉加5~6克盐,而牛肉汤和其他佐料中也有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一碗面就吃光了一天的盐。其次,牛肉汤从清晨第一锅开始,要一直供应到晚上,其间不断添水,反复沸腾,会导致汤中的嘌呤含量过高,可能诱发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如果要吃,最好早点起来,当早餐吃,此时汤中的嘌呤含量较低。
河南烩面:搭配果蔬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河南兰考县,热腾腾的烩面便是餐桌上的主食。一碗烩面,青赤黄白黑五色相配,简朴而美味。烩面有着约4000年的历史,常见的有羊肉烩面、三鲜烩面等,是河南“荤、素、汤、菜”混合的一种特色美食。
优点:羊肉烩面的汤要用羊肉、羊骨一起炖5个小时以上,配上黄芪、肉桂、八角调味,可温补脾肺,强筋健骨。烩面中常加入黑木耳、香菇等,色黑入肾,能辅助阳气,活血通络,固本培元。面里还会加入豆腐丝、海带丝等辅料。前者能弥补面条本身蛋白质不足的缺点;后者富含海藻酸钠,是一种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
缺点和建议:尽管一碗烩面中涵盖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但从营养学角度来说,它仍不是一种营养均衡的食品。烩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绿叶菜相对较少,碳水化合物相对较多。如果是羊肉烩面,那么还存在热量超标的可能性。因此,河南人最好不要一天三顿都吃烩面。吃的时候多放蔬菜,一碗面的蔬菜量最好达到200克以上,黄瓜、萝卜、香菜、西红柿等最好现吃现切,营养流失少;不能生吃的,可焯一下拌入面中,如油麦菜、菠菜等绿叶菜,以免水溶性营养成分流失。餐后多吃些新鲜水果。
延吉冷面:老人小孩要少吃
冷面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其中以吉林延吉的冷面最具代表性。面上盖着牛肉、苹果、泡菜,上桌前舀一勺汤料,吃起来酸甜劲爽。
优点:延吉冷面营养丰富、全面,一碗面里的食材可谓包罗万象。1.冷面的面条以普通面粉、荞麦面(约15%)、地瓜粉、土豆淀粉等混合而成。其中,荞麦面含有70%的淀粉、7%~13%的蛋白质、2%~3%的脂肪。荞麦面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比较平衡,赖氨酸、苏氨酸的含量较丰富;脂肪中,对人体有益的油酸、亚油酸含量较高,在人体内起着降低血脂的作用。荞麦面中的维生素D1、B2是小麦粉的3~20倍;同时,含有大量烟酸和芦丁,都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有预防作用。荞麦面还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特别是磷、铁、镁,对于维持人体心血管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地瓜粉中含有大量胡萝卜素,是一种健康主食。2.冷面汤以牛肉炖煮而成,面上覆盖几片牛肉、1个鸡蛋,蛋白质含量很高。3.冷面通常会加入多种蔬菜、水果,提高了一碗面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含量。
缺点和建议:冷面有两个小缺陷。第一,冷面汤一般会放糖,口感酸甜,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以免引起血糖升高。第二,冷面顾名思义是凉着吃,老人、孩子、产妇、脾胃虚寒者应少吃。
山西刀削面:最好煮软点
煤、醋、面可以说是山西的“名片”,而刀削面正是两千多年山西面食文化的招牌。今年年初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8.9%的受访者支持山西刀削面申请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优点:刀削面全凭刀削,面叶中厚边薄;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由于刀削面的厚度较大,因此煮的时候可溶性营养素损失较少,有养心益肾、健脾厚肠、除热止渴等功效。常见的刀削面浇头有西红柿鸡蛋、肉炸酱、羊肉汤、黄花菜木耳鸡蛋等,配上时令蔬菜,再滴上几滴老陈醋,十分可口。一碗刀削面,面、肉、蔬菜、豆类、菌类应有尽有,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完美地体现出膳食营养“多种多样、合理搭配”的原则。
缺点和建议:刀削面虽好,但也存在几个问题:1.猪肉卤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较高,加上面食本来就是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吃太多可能导致肥胖等问题。2.厚度较大,相对较硬,尤其是老人胃肠功能减弱,如果吃得又快,就可能不易消化。建议爱吃刀削面的山西人,首先要挑配菜多的卤,特别要多放一些绿叶菜。其次,刀削面不妨让师傅削得薄一点,煮得软一点,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