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美海军F-35C战机投放AGM-154C1防区外滑翔制导炸弹。
能隐身还可灭战舰新型导弹前身多次实战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2月8日题为《F-35A/C隐身战机将获得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的报道称,美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在一份关于雷神AGM-154“增程型联合防区外攻击武器”(下文简称JSOW-ER)的研发报告中披露,除配备波音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机外,这种空对地导弹还将进行改造,以使其可用于美空军和国际版的F-35A(陆基型),以及美海军的F-35C舰载机的内置弹舱中,每架F-35A/C型最多可内挂2枚JSOW-ER导弹。而美海军的目标则是在2023财年之前,为F-35C列装该型导弹。
AGM-154联合防区外攻击弹药飞行视频截图。
JSOW-ER导弹实际上是AGM-154系列“联合防区外攻击武器”(简称JSOW或“杰索”)的最新改进型,该系列弹药由美国雷神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研发,早期基本型(最初分为A、B、C三种型号,最终只有AGM-154C型,即单一整体式战斗部型成功投产)是一种远程无动力滑翔制导炸弹,具备“发射后不管”功能,最大射程达130公里,搭载483公斤钻地高爆战斗部。其外形采用隐身优化设计,很难被敌军雷达发现,再加上本身是以无动力滑翔方式飞抵目标(低噪音),具有极强的隐蔽突防能力。
为确保远程高精度打击能力,JSOW采用了“GPS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末端红外影像”三模复合制导方式,在测试阶段就取得不俗成绩,当时F/A-18测试机在距靶标92.7公里处,从1.2万米飞行高度投放一枚AGM-154C,不仅成功将靶标摧毁,且命中精度达到了创纪录的1.22米。
AGM-154C1隐身滑翔炸弹打击移动中的海上目标连续镜头。
JSOW最初于1998年12月,在美军针对伊拉克的“沙漠之狐”空袭行动中首次投入实战。当时美海军一架F/A-18C“大黄蜂”舰载战机共发射3枚AGM-154C,均成功命中并摧毁了位于巴格达南部的一座SA-3地空导弹阵地,首战告捷。此后JSOW相继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取得一系列战果。截至2006年,美军已在实战中投放超过400枚JSOW炸弹。
雷神公司公布的“增程型联合防区外攻击武器”(JSOW-ER)滑翔导弹照片。
“双隐身组合”能在560公里外威胁中俄战舰
此次美海军提出的“增程型联合防区外攻击武器”(简称JSOW-ER)隐身滑翔导弹,则是在AGM-154C1基础上,新加装一台汉密尔顿-森德斯特兰公司生产的TJ-150涡喷发动机,使其最大射程增至560公里。这意味着搭载JSOW-ER导弹的F-35C隐身战机可从敌军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最大射程外,直接投放JSOW-E导弹后即可撤离,从而在大幅提升战机的战场生存力的同时,也加大了敌军防空系统拦截该类武器的难度。
本图展示了F-35C和F/A-18E/F舰载机的最大作战半径,在配备了JSOW-ER滑翔导弹后,其打击范围还能继续扩展560公里左右,理论上可令航母打击群从敌军陆基弹道导弹范围外发动攻击。
美海军计划于2021年向亚太地区部署2个F-35C舰载隐身战机中队(伴随“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同时部署),共计24架F-35C隐身战机。而按照一架F-35C可内挂2枚JSOW-ER滑翔导弹计算,2个F-35C中队一次出击,理论上可打击560公里外的48个不同目标(或48艘敌军舰艇),这无疑会对中俄两国的海军力量及陆上要害基地构成巨大威胁。(文/黄晋一)
【延伸阅读】最大射程超550公里!美F-35隐身战机将配新型防区外空地导弹
参考消息网2月11日报道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2月8日发表了题为《F-35A/C战机将获得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的报道,报道称,根据1月7日披露的计划,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闪电”II联合攻击战斗机的A型(陆基型)和C型(舰载型),将配备一种新型增程空对地导弹。
报道称,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在一份关于雷神AGM-154“增程型联合防区外攻击武器”(简称JSOW-ER,顾名思义,可从敌军防空导弹的射程外发动攻击)进一步研发合同的独家通知中披露,除了配备波音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机外,这种空对地导弹还将进行改造,使其适于由美国空军版和国际版的F-35A,以及美国海军版的F-35C战机的内部弹舱搭载。
这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的合同通知涉及JSOW-ER导弹的技术成熟与风险降低阶段,以及工程、制造与研发阶段,目标是令这种武器在2023财年之前投入使用。F-35的最大内部载荷是两枚导弹。
基本型“联合防区外攻击武器”(JSOW)是一种在高空发射时最大射程为116公里的远程(无动力,本网注)滑翔武器,但“增程型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ER)配备了汉密尔顿-森德斯特兰公司生产的TJ-150涡喷发动机,其射程可增至463公里左右(雷神公司曾称其在最佳条件下发射时,最大有效射程可达555.6公里)。
(2019-02-1111:15:48)
【延伸阅读】军情锐评:3D打印军机零件哪家强?美军打印F-35B零部件用上中国3D打印机
订购3天后就能到货!美军F-22隐身战机首装3D打印零部件
据“合众国际社”1月18日报道称,此次负责为F-22首装3D打印零部件的部队隶属于美空军第574军机维修中队,驻地位于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该中队指挥官罗伯特·卢因介绍说:“由于机队规模小(截至2011年12月,F-22作战型的总产量为187架,另有8架测试用原型机),F-22战机部队最难克服的问题之一就是是否能有额外的零部件来维护该型战机。”此次F-22使用的3D打印零部件,实际是一个钛制金属支架,由钛粉制成(3D打印是以数字模型蓝图为基础,运用粉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叠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最终将蓝图变为实物,最初由美国科学家于1986年研发),用于替换F-22座舱组件中原先易腐蚀的铝制支架。
资料图片:驻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的美空军地勤人员正在对F-22进行维护作业。
英军“狂风”战机“首开先河”3D打印零件造价不到100英镑
实际上,美空军并不是首个在现役战机上使用3D打印部件的部队。据法新社报道,早在2013年12月,英国皇家空军(RAF)的一架装有3D打印金属零件的“狂风”GR4攻击机在位于英国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沃顿机场(BAES公司军用航空分部的所在地)试飞成功。负责提供3D打印部件的英国“航空航天系统”(简称BAES)公司介绍称,这架试飞成功的“狂风”攻击机上使用的3D打印部件包括座舱无线电的防护罩、起落架防护装置以及进气道的支架组件等。可以看出,英军“狂风”使用的3D打印部件的种类和数量都要远高于后来的美军F-22。
资料图片:英国皇家空军“狂风”GR4攻击机起飞。
中国掌握3D打印核心技术美军打印F-35B部件用上中国3D打印机
资料图片:美海军陆战队使用中国产3D打印机为F-35B战机制造零部件。
美陆战队地勤人员展示使用中国产3D打印机打印的F-35B舱门零部件。
实际上,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飞机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型技术的国家。在3D打印军机零部件领域,中国起步并不比西方国家晚,并且属于“国际第一梯队”水平。据人民网2014年1月7日报道称,中国首款舰载机歼-15的总设计师孙聪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钛合金和M100钢的3D打印技术已广泛用于新机型的设计试制过程。其中于2012年10月至11月首飞成功的新机型,已广泛使用了3D打印技术制造钛合金主承力部分,包括整个前起落架。
虽然在短期内,还无法取代传统制造业技术,但可以预见的是,3D打印技术将成为未来各大国在军工发展领域以及前线作战部队后勤的“中坚力量”,对此人们可拭目以待。(文/黄晋一)
(2019-02-0300:16:00)
【延伸阅读】“兽化”F-35:瞬灭5个目标卡车被炸飞
隐身性能是判断一款五代战机的重要标准,而为了尽可能的提高隐身性能,设计内置弹舱,将所有武器都藏到战机“腹”中,已经成为通行做法。还记得2018年珠海航展上歼-20战机开启弹舱展示挂弹的“惊艳”吗?图为歼-20开启内置弹舱瞬间。
F-35战机自问世以来一直是“疾病缠身”,而今仍面临四代半战机的激烈竞争,F-35非常重要的能力不足即其挂载能力有限,尤其是面对“低端技术敌人”或者是防空系统羸弱的敌人时,隐身性能也就没那么“诱人”了,载弹量更为实在。
“野兽模式”的F-35战机。
“野兽模式”F-35不考虑隐身性能,可通过外挂配备尽可能多的武器。据洛马制作的宣传册显示,“野兽模式”F-35最多可挂载16枚空空导弹,或者4枚空空导弹加上6枚JDAM炸弹。F-35研发计划负责人表示,当我们不需要隐身时,我们就可以携带近10吨的弹药。
近日网上曝光一段“野兽模式”F-35演练轰炸地面目标的视频,F-35向5个地面目标同时投射5枚炸弹,并全部命中目标,其中1个目标是1辆以6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的小型卡车。据美国《国家利益》报道,这次在内利斯空军基地进行的测试,使用的是“宝石路-4”(PavewayIV)激光制导炸弹。
将一款“身价过亿”的隐身战机打造成“炸弹卡车”,这多少有些“暴殄天物”的意味。但是洛马公司只是想展示一下F-35的载荷潜力,表示对手可以的,F-35也可以,但是“隐身模式”仍是F-35的主要卖点。
俄媒推测,随着冲突的进行,敌方防空系统已经彻底被瘫痪,并牢牢掌握制空权的时候,这种“野兽模式”F-35才能派上用场。不过如果真是这样的场景,派出轰炸机和攻击机不是更经济且有效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