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声大型记录报道《民生样本年度记录》,精心选择10个地点,从不同角度呈现生活里的日新月异。今天(5日)来到上海市徐汇区。
《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已正式实施一年。上海发力普惠性托育服务,截至2023年11月底,已经有了240个宝宝屋。它们以多种形态嵌入社区,满足0—3岁幼儿家庭常见的“临时托”需求,今年(2024年)上海计划再增加至少7000个托位。0—3岁小宝宝的托育问题,除了靠老人、保姆或者全职妈妈,如何开启新的探索?
2023年12月22日,冬至,上海气温降至零下,九点刚过,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早早来到位于徐汇区康健街道党群活动中心二层的宝宝屋。宝宝屋的授课老师戴晓琼守在电梯口,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前,所有宝宝还要接受一次检查。
戴晓琼:我先观察一下孩子的口腔以及手部的情况,因为现在疱疹病毒比较多,所以看皮肤状况可以排除一些基本的症状。
△康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外景(受访者供图)
宝宝屋的命名,根据上海话“抱抱我”的谐音而来。目前,康健街道宝宝屋接收的幼儿在1岁至3岁,根据婴幼儿成长发育特点,又按12个月至18个月,19个月至24个月、25个月至36个月三个月龄段,分别设置亲子课程。
屋里有中央空调,宝宝们穿着单衣,先在老师的引导下唱儿歌、做游戏,再进行自由活动,家长陪在身边。宝宝屋的场地两间屋子约120平方米,分为骑木马、滑滑梯的大运动空间和“磁力钓鱼”、读绘本的桌面游戏空间,20个孩子分成两个班,同时上课,半小时后再互换房间。
△宝宝们在做游戏
△党群活动中心的共享母婴室也为宝宝屋提供服务
当天在宝宝屋参加活动的多是两到三岁的宝宝,他们已经来过近10次。戴晓琼说,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对环境也在逐步适应。
△课程结束,宝宝不愿离去。
康健街道做过统计,街道共有900多个适龄宝宝,根据场地、老师等实际情况,每个孩子一周只能来一次宝宝屋,一学期12次课程安排,算是一次完整的亲子服务。
△母婴卫生间
△宝宝们离开后,老师还要将物品归位、消毒。
沈月华:有的嵌入在党群服务中心,有的嵌入在邻里会,每个街道一定要有一个嵌入式的为老百姓服务的地方。现在没有专门做这个事情的人,一般是请第三方来运营。
一个宝宝屋无法满足康健街道900多个适龄宝宝的需求。新的一年,街道打算联络有适合场地的民办幼儿园,联合开设普惠托育服务。
记者观察
作为新手爸爸,真希望家门口也赶紧有一个宝宝屋,在老人万一生病、家里有急事儿的时候,孩子能放心托育。孩子3岁入园之前,如何解开双职工家庭的托育难题,上海的探索只是起步。目前,康健街道只能提供上午一个多小时的亲子服务、临时托育,让更多家庭看到了“托娃1小时”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期待在新的一年,宝宝屋能迎来2.0版本,甚至未来的3.0/4.0版本,宝宝屋能够探索出适宜的发展路径,能在更大范围推广。
监制丨刘黎
记者丨任梦岩周洪
编辑丨刘波
《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已正式实施一年。上海发力普惠性托育服务,截至2023年11月底,已经有了240个宝宝屋。它们以多种形态嵌入社区,满足0—3岁幼儿家庭常见的“临时托”需求,2024年上海计划再增加至少7000个托位。0—3岁小宝宝的托育问题,除了靠老人、保姆或者全职妈妈,如何开启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