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照片,都是首届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的获奖作品,这场由中国国家地理和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携手打造的视觉盛宴,在今天举办了线上颁奖礼,共有110幅照片荣获了各类奖项!
▲线上颁奖主持人,也是本次年赛的评委之一,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师——徐健老师。摄影/张律堂
接下来,图书君将为大家献上完整的110幅获奖大作,中国野生生物的美,都在这里!一起来看看吧!
01
哺乳动物组
一等奖
《命悬一线》
摄影师:同海元
▲在昆仑山腹地遇见一群野狼下山捕猎,在随后的几个小时的观察中狼群几次袭击一群藏原羚未果,它们选择了这只年轻的藏原羚,分成梯队进行追击,年轻的藏原羚慌不择路跑到我的镜头前。
二等奖
《跑步前进》
摄影师:李善元
▲当妈妈带领三只小兔狲寻找鼠兔时突然发现对面山坡上有一只藏狐在向它们走来,兔狲妈妈及时发出警告,三只小兔狲飞快地跑向巢穴,摄影师拍下了这一精彩的一幕。
三等奖
《血盆大口》
摄影师:魏东
优秀奖
《美食大餐》
摄影师:寿好选
▲冬日的美食。
《千钧一发》
摄影师:梁海宏
▲兔狲和藏狐虽然均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有分布,但是仍然十分罕见。
《大相岭中小黑熊》
摄影师:朱晖
▲2019年6月,龙苍沟冷杉林中的亚洲黑熊。
《赛道》
摄影师:程斌
▲野兔在麦田中奔跑。
《蓄势待发》
摄影师:窦洛
▲太阳即将落下,藏狐还在捕猎,耐心是成功之母,藏狐蓄势待发准备出击。
《精灵》
摄影师:李应平
▲青藏高原是藏原羚的家园,它们跑起来很灵敏。
《雨林珍族(海南长臂猿)》
摄影师:唐万玲
▲海南热带雨林,活跃着国内最为稀有的哺乳动物海南长臂猿。这一家三口在林中窜越,动作迅捷,一闪即过,无比畅爽。怀伏幼子,也寄托着长臂猿对其家族兴旺的美好愿景和期待。
02
鸟类组
《巅峰对决》
摄影师:余五灵
▲这座山头本是藏狐的领地,谁知迁徙路过此地的草原雕,却想在此地歇歇脚,正当草原雕休息时刻,突然冲出一只藏狐,向草原雕扑去。
《蹬鼻子上脸》
摄影师:朱兴超
▲捕鱼高手也有失误的时候,这不,稍不神鱼儿就蹬鼻子上脸了。
《激战》
摄影师:于柏林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克钦村。鸟种名称:半蹼鹬。
《曙红朱雀》
摄影师:赵少勇
▲2017年10月川西甲根坝迎来一场初雪,红叶小檗矗立在风雪中,突然一对朱雀飞来停落枝头,溅起一片雪花。
《借势》
摄影师:石家家
▲这一带每年冬季都会有三到四家白尾海雕在此越冬,每当它们在觅食和飞翔时,都会有大量的喜鹊与之抢食、伴飞。于是,当日便有此时的瞬间。
《猎获》
摄影师:王小炯
▲金雕猎获了沙鸡。
《亭亭玉立》
摄影师:纪绍琴
▲小巧的棕扇尾莺站立在植物上喂食。
《列队飞行的野鸭》
摄影师:杜宜永
▲漫天飞舞的下雪天中,野鸭为了觅食及幼鸭的练习飞行,它们一群群一队队飞来飞去,迎着风!冒着雪!演绎着生命的舞动!
《人生第一步》
摄影师:唐文明
▲水雉出壳,身上干燥后,一两个小时,就会自行跌跌撞撞地行走。小水雉迈出了它人生中的第一步。
《家庭聚会》
摄影师:陈广磊
▲当高山上大雪纷飞,气温骤降,食物变得短缺,蓝大翅鸲便会集群飞到低海拔。沙棘树是它们最喜爱落脚的地方,树上残留的沙棘果,足以让他们果腹。
03
两栖和爬行动物组
《雷公山溪流的主人》
摄影师:周佳俊
▲尾斑瘰螈是罕见的大白天也出来活动并且几乎不在意人类干扰的两栖有尾动物,这可能得益于它充满毒素的皮肤。清晨的雷公山,一条尾斑瘰蝾螈正在水下觅食。
《瑶山鳄蜥》
摄影师:周行
▲瑶山鳄蜥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它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留在我国华南地区的孑遗种类。
《吞之有道》
摄影师:郑声
▲蓝面树蛙被咬了数分钟后已经失去了知觉,冈氏竹叶青正开始吞食它的猎物。
《婀娜》
摄影师:张仿平
▲绿瘦蛇,美丽的蛇,体态婀娜多姿,温顺可爱,非常适合拍照。
《观察者》
摄影师:缪靖翎
▲这是一只四川湍蛙。这种湍蛙生活在落差较大,多瀑布和激流的山溪中。
《凝胶中的梦》
▲黑眼睑纤树蛙的卵外包着一层遇水即膨胀的胶质膜,彼此相连结成大团的卵块。
《伟大的母亲》
摄影师:金星杰
▲镇海棘螈是我国特有的非常珍稀的两栖动物,人们对他们的繁殖了解的少之又少,在2016春季的一个雨夜有幸记录到了正在产卵的孕母。
《骄傲》
▲夕阳中,一只青海沙蜥在大石头上晒太阳。
《请君入瓮》
摄影师:李俊杰
▲城市周边的斑腿泛树蛙,很适应这里的环境,白天躲进竹筒里面保证自己的安全,然后等着一些喜欢在这里活动的小虫子们自投罗网。
《演唱家》
摄影师:谢伟亮
▲骤雨初停,蛙声四起。这只花狭口蛙在积水中找好位置,撑起身体,随即大量吸入空气,发出巨大的如“ong-ang”的鸣叫声。
04
无脊椎动物组
《第一个》
摄影师:欧阳临安
▲竹节虫把卵产在枯枝上,一个虫卵最先孵化。拍摄时使用了闪光灯。
《爱的争斗》
摄影师:郑丽君
▲两对交配的水黾在争夺地盘。
《诞生》
▲这是一只蝽妈妈,到了繁殖的季节,在树叶上产下了晶莹剔透的卵,用不了多久,新一代的蝽宝宝就会来到了这个自然世界上。
《护送》
摄影师:苗永
▲雷雨将至,工蚁正在护送小蚂蚁搬家。
《五兄弟》
摄影师:农正权
▲在弄岗热带雨林中发现一种蚊子,它们喜欢在蜘蛛网休息。它们脚有特殊的构造,可以停在蜘蛛网不被蜘蛛网沾住。
《亲亲,我的宝贝》
摄影师:徐廷程
▲跳蛛是尽职尽责的好妈妈,它们会挑选宽大的树叶背面产卵,用蛛丝把卵覆盖起来。有的母跳蛛甚至会钻到巢里不吃不喝守护着卵,等待一两周,直到小跳蛛孵化出来。
《守株待兔》
摄影师:王冬冬
▲一只王氏亚妖面蛛撑开了它的补虫网,等待猎物上门。
《蝴蝶的巡视》
摄影师:雷波
▲江西,森林里的蝴蝶群。
《欺诈师》
摄影师:林子轩
▲一只拟态黄猄蚁的蚁蟹蛛,伫立在叶子上。
《突袭》
摄影师:黄俊球
▲我正在拍摄一群蚜虫,突然有只褐蛉科幼虫闯进镜头,叼走了一只蚜虫。
05
植物和真菌组
一等奖+
《高山之巅的生命》
摄影师:彭建生
▲红景天、虎耳草和羽裂雪兔子顽强地盛开在滇西北海拔4500米的高山流石滩上。
《风雪中盛开》
摄影师:杨涛
▲一场春雪将高山又一次被银装素裹,几株东俄洛报春躲过了大雪覆盖,绽放出它特有的蓝调,预示着高原山地的春季已经在风雪中到来了。
《生命礼花》
摄影师:张立华
▲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边的野胡萝卜花在蓝天下绽放。它们的花型就像在蓝天下绽放的烟火,这是生命的礼赞。
《花与千秋雪》
摄影师:张亚洲
▲棉毛紫菀生长在莽莽的冰缘带,傲立千万年,只有千秋寒雪与其相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零落北风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争相绽放》
▲小鬼伞很常见,但是齐齐开得这么新鲜的就很难得了。
《美丽绿绒蒿》
摄影师:李勇
▲雪山将露未露,山脚下的冰渍湖犹如绿宝石般,美丽绿绒蒿在4600m+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绽放,旁边有从委陵菜伴生。高山植物在资源贫瘠的环境中却有着它们的共存之道。
《喷射孢子的毛杯菌》
摄影师:付若金
▲喷射孢子的毛杯菌,也在喷射新的希望。
《舞者的梦》
摄影师:乐刚
▲对于舞者来说,她们的梦就是舞台,此时的两个小蘑菇好似一对舞者,在梦一般的舞台上展示她们优美的舞姿。
《孤贮于高山之巅》
摄影师:范毅
▲高原地带天气恶劣,一株黄花杓兰孤独生长于此,大雨中我记录下了这个景象。
《银河与紫玉簪》
摄影师:罗程
▲紫玉簪生长在武功山1600米的高山草甸中,在晴朗的夜晚,玉簪昂首向天,银河拱桥横贯夜空,星河中泛红色的星云与玉簪花的紫色相映成辉。
06
水下世界组
《香港瘰螈产卵》
▲香港瘰螈是水栖的有尾两栖类,其繁殖期为7月至次年的3月。交配后的雌螈用后肢和尾巴抓紧水生植物的叶子,并将卵黏在两片叶子之间。
《地下暗河中的“犀牛”》
▲由于灌溉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这种头顶长角形似犀牛的怪鱼已经在它们的模式产地——一个地面上的涌泉中消失。只能在冰冷的地下河中,在荧光手电微弱光线的帮助下拍摄下犀角金线鲃在自然环境中的照片。
《莱氏拟乌贼》
摄影师:张帆
▲分界洲岛有几艘不同的沉船,桅杆上空漂浮着上千只莱氏拟乌贼,感觉一切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着实有些魔幻。
《父与子》
▲早春,龙王山顶上依然是冰与霜的世界。一条雄鲵匍匐在繁殖坑边中的泥炭藓上,它快速掠过镜头,让我抓拍住了这张成体与幼体的父子同框照。
《虎斗》
▲湍急的溪流之中,两条雄性雀斑吻虾虎鱼正在为溪流中一块裸露的岩石大打出手,因为这是它们向雌性展示能力的舞台。
《定安冷泉》
▲在定安有一眼神秘的冷泉,这里拥有完美的水下植被覆盖和成群的原生鱼类,看起来像是一个天然的大水族箱。
《玻璃鱼风暴》
摄影师:王保民
▲深海的沉船,玻璃鱼的港湾,潜入其中,感受大自然的洗礼。
《第三者》
▲一条长鳍鱲已经展开鱼鳍进行夸示,离将雌鱼迫进石缝一步之遥。然而旁边两条长鳍鱲虎视眈眈,企图伺机而动取而代之。只要能受精成功,它们的基因就有希望延续下去。
07
自然景观组
《观鸟海蚀洞》
摄影师:顾晓军
▲辽宁庄河海王九岛周边海域地理地貌结构复杂,海蚀柱、海蚀洞众多,许多海鸟喜欢栖息在这样的环境中。
《雪山花园》
摄影师:林森
▲波密的嘎隆拉被称为是花园的天堂,当冰雪融化后各种奇花异草绽放,只有身临其境才感觉她的壮观。
《黎明巅峰》
摄影师:许勇
▲一对藏雪鸡迎着夕阳落在了海拔4200米的一块岩石上,在两旁淡红色灌木簇拥下,它们情意泷泷、互诉衷肠。
《五彩山脉》
摄影师:黎鸣
▲中国新疆天山山脉深处的努尔加大峡谷,从空中俯瞰,山势壮观,色彩丰富,纹理雄奇,堪称地貌传奇。
《晨曦初露》
摄影师:周海波
▲晨曦初露在西藏普兰的纳木那尼峰。雪山、湖泊、民居、水鸟相映成趣,宁静祥和。
《年保玉则日出》
摄影师:欧阳凯
▲露营后一早的惊喜。
《海与海鸥》
▲在大海狂爆而掀起巨浪时,用慢门拍下动态的海浪轨迹,形成云雾般神秘的静谧,礁石上的海鸥渺小的身影在这亦动亦静的空间中展现着生命的活力!
《傍晚的赛里木湖》
摄影师:许素虹
▲傍晚的赛里木湖,一只狐狸出来觅食。
《沙漠中穿行的藏羚羊》
摄影师:刘成蛟
▲无边的沙漠中,一群藏羚羊穿行而过。
《纳木那尼峰下的藏野驴》
摄影师:姜曦
▲在阿里地区普兰县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玛旁雍措湖畔,有着宽阔的高原湿地,虽然有部分村庄和牧民居住,但是大量的野生动物也乐于驻足在这片风水宝地。
08
青少组与儿童组
这次年赛,我们也特意开设了青少组(12-18岁)和儿童组(12岁以下)两个组别,这些小摄影师们拍摄的照片,许多已经可以和成年摄影师的作品媲美,他们展现出的技术、决心、天赋和视角,让老一辈的摄影师都感到惊叹。
青少组优秀奖
《正在走远的鲸豚》
摄影师:熊静怡,18岁
▲鲸豚曾经是台湾旅游必打卡的一处胜地,近些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的加剧,原本有时在岸边就能直接观赏到的鲸豚现在需要坐着汽艇远赴太平洋中才能有幸观赏。
《防身武器》
摄影师:章仕霖,14岁
▲长尾大蚕蛾的幼虫背上有很多毛和刺,侧面看像一种多肉植物。这些毒刺可以起威慑和防身作用。
《勺水一脔》
摄影师:韩乐飞,16岁
▲我趴在湿黏的滩涂上,镜头随着眼前这只麻雀大小的鸟左右摇动。在取景器中,我能看到它那勺状的喙尖沾着的晶莹的水滴……这只其貌不扬小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勺嘴鹬。
《金光映鸭》
摄影师:娄方洲,16岁
▲夕阳照在北海公园的古建上,使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出油画般的灿灿金光。这时,一只绿头鸭雌鸟刚好游过,她不仅丰富了画面,还让略显朴素的她立刻变得“高大上”了起来。
《平衡木》
▲春季颐和园的凤头。
《抱团取暖》
摄影师:魏义丰,17岁
▲2016年10月8日拍摄于内蒙古赤峰市达来诺日镇,草原上小斑翅山鹑在风雪中抱团取暖。
《猿思》
摄影师:盛天成,17岁
▲午后的天行长臂猿坐在它的摇椅上,眼神中似乎透露着些哀怨。或许正思考着什么......公路割裂了长臂猿赖以生存的树冠层,领地之争、家族繁衍,谁知道未来还会有多少困难等待着它。
《喷洒泥土》
摄影师:胡益之,16岁
▲2020年1月,云南省江城县大树脚村,大象在农田、甘蔗地、芭蕉林里自由的觅食,欢乐玩耍,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即将孵化的蛙卵》
摄影师:向娅萱,13岁
▲芒种时节,野外的水洼里挤满了准备孵化的蛙卵,再有一两天,蝌蚪宝宝们就会破壳而出,祝它们好运。
《水晶珠帘》
▲蜘蛛网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放光,蜘蛛就像倒挂在水晶珠帘上。
儿童组优秀奖
摄影师:张竞颢,12岁
▲这片小池塘里漂满了枯枝枯叶,在闪光灯下闪闪发光,一只青蛙在游泳,游了一会儿后突然悬浮停住。
《不速之客》
摄影师:宋哆哆,11岁
▲礔鷈一家的生活。一只蝴蝶在不经意间飞过鸊鷉一家的领地。这引起了礔鷈“麻麻”的高度警觉。
《好奇的斑海豹》
摄影师:赵晗清,10岁
▲两只斑海豹用好奇的眼神在打量我这个小孩,它们肯定在想,这个小孩会不会从船里掉到海里。
《樱花映红鸳鸯情》
摄影师:耿嘉阳,10岁
▲雄性鸳鸯紧紧跟着雌性鸳鸯,深怕自己的伴侣被别的雄性鸳鸯抢走,同时也为了照顾雌性鸳鸯可以安心觅食,为即将到来的孵化季节做好体能的准备。
《齐天大圣》
摄影师:张彦博,10岁
▲你看,天牛的触角像不像齐天大圣的翎羽紫金冠!
《粟喉蜂虎》
摄影师:刘嘉俊,11岁
▲广东省饶平县出海口沙滩,被誉为“”中国最美小鸟”栗喉蜂虎。
《普通翠鸟雌雄》
摄影师:曹君正,11岁
▲春季,普通翠鸟交配,俗称“踩背”。
《水上舞者》
摄影师:李冰然,9岁
▲随着脚步起舞纷飞,跳一曲春天的芭蕾。天使般的容颜最美,尽情绽放青春无悔。
《惊扰》
摄影师:翟泽宇,8岁
▲正在休息的山斑鸠突然被身后的松鼠惊扰。
《一行“白鹭”上青天》
摄影师:陈子瑞,10岁
▲一群白琵鹭飞上天空,这三只排列十分有趣。
09
中国国家公园特别奖
中国的人口很多,国家能够规划出大片土地,作为国家公园保护起来,为我们的后代保存下来,这是一件造福人类的事情。
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将在年内免费开放,因此,今年也被成为中国国家公园元年。首届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特此设立中国国家公园特别奖,授予那些能够充分展现国家公园魅力,向公众传递自然资源保护价值的照片。
《猞猁》
摄影师:张强
▲在青藏高原在巡山中,两只猞猁从山坡上爬下来,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谨慎,快速朝树林里走去。
《短尾猴》
摄影师:邓建新
▲生活在唐家河的短尾猴(国家二级保护)。
《国家公园》
▲卧龙国家公园。
《母与子》
▲雪豹是雪山之王,这是雪豹妈妈和她的孩子在小息。
《夕阳下的仙女湖》
摄影师:樊鑫
▲夕阳下,一群僧人在年保玉则仙女湖边祈祷。年保玉则国家地质公园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地之一。
《观察》
摄影师:焦生福
▲非常难得一见的视角,一幅令人浮想联翩的场景!
《肯得可克》
▲可可西里地区,因为保护得力,随处可见成群的野生动物出没。夕阳西下,一群藏野馿奔跑在肯得可克的山下。
《杜鹃林下有虹雉》
▲海拔3500米的卧龙保护区巴郎山段,绿尾虹雉已是近几年全世界鸟友趋之若鹜来此观赏的三种虹雉之一,百看不厌。
《觅食》
摄影师:赵建强
▲每年6、7月份,秦岭羚牛聚集在高山山巅,为爱决斗、繁衍生息。
《羚牛幼崽》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拍摄于大熊猫国家公元广元管理分局唐家河保护区。
10
中国珍稀濒危物种奖
中国的生物资源虽然丰富,但许多物种都因为非法盗猎和栖息地的退化面临着生存威胁。中国珍稀濒危物种奖,将授予那些拍摄到珍稀濒危生物的照片,或是展现出某一生物不为人所知的一面的照片。
《隐居士荒漠猫》
摄影师:尕布藏才郎
▲2018年10月拍摄于青海省海晏县青海湖乡。
《亚洲胡狼》
▲2018年7月在世界之巅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在吉隆沟拍摄到了亚洲胡狼,为中国哺乳动物增加一员猛兽。
《白尾梢虹雉》
摄影师:王斌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尾梢虹雉的冬季调查,这张照片拍摄到了白尾梢虹雉雪天觅食行为,为首次记录到的取食策略。
《金猫》
摄影师:肖飞
▲国内第一张手持单反相机拍摄的金猫照片。拍摄地为平坡沟附近。
《西双版纳雨林钟情鸟-白喉犀鸟》
摄影师:罗爱东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五种犀鸟中最少数量、个体最小、分布地域最为狭窄的雨林代表鸟种之一,白喉犀鸟。
《褐头朱雀》
摄影师:唐军
▲消失近80年之后,于2012年被国外友人重新发现于青海格尔木的野牛沟,本照片拍摄于2020年6月,推测为第一次由中国摄影师成功记录到该鸟种的图片。
《石山犀鸟》
摄影师:黄嵩和
▲冠斑犀鸟在喀斯特峭壁上筑巢的情况十分罕见,是因为当地上世纪早已伐光的大树导致了冠斑犀鸟栖息习惯的改变?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一夫当关》
▲白肢野牛一直警惕、狠狠地盯着我们,直到牛群的最后一家族成员走入了对面山洼树林中,它才转身尾随牛群而去。彰显其一夫当关之大家风范,果然牛!!
《晨光中的怒江金丝猴》
摄影师:陈奕欣
▲熬过了漫漫长夜,耀眼的晨光已撒满这只雄性怒江金丝猴。
《康顺绿绒蒿》
摄影师:徐长卿
▲珠峰东坡-嘎玛沟,海拔4900米的晓乌拉垭口冰缘带,这里独有的康顺绿绒蒿,她不仅有个吉祥的名字,她真的美丽。
11
年度摄影师大奖
年度最佳青少年自然摄影师和年度最佳自然摄影师是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的最高荣誉,代表了本届年赛的最高水平。
年度青少年自然摄影师
年度最佳自然摄影师
我们一直坚信,好的照片,能够触及人的心灵,可以改变人的想法,与野生生物的对视,让我们人类放低身段,重新成为自然中的一份子。这次中国野生生物摄影年赛的获奖作品,都做到了这点。
从本届年赛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竟存在着如此美丽、多样的野生生物,我们也因此更加理解,如果人类继续傲慢地对待这颗星球,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