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卖深圳2套房养百余流浪狗房价市值超千万】
居住在深圳的夫妻扎西和卓玛救助流浪狗经超过13年,狗几乎都是路边捡来的。对于每条狗的来历和性格,卓玛的丈夫扎西都记得很清楚。由于救助流浪狗花钱“只出不进”,2007年,他们卖掉了罗湖区海丽大厦的两套房子,而那两套房子的总价,如今市值已超过1000多万元。
某动物保护团体中国区事务总监张媛媛认为,自掏腰包救助大多很难持续,民间力量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流浪犬救助领域,她建议有关部门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流浪犬管理的空白可以由民间力量“补缺”。(广州日报)
【90后女学霸研发手语翻译器失语者的福利来了!】
手语是失语者彼此沟通的渠道,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比所有外语都难的语言,“手音”——一款针对失语者的小众产品,将成为两者之间润物细无声的沟通桥梁。
“手音”的创始人王娜娜和黄爽都是90后,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一次活动上,王娜娜认识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毕业的失语者张权,并逐渐了解到失语者的沟通困难和需求,两个善良的姑娘一起开始想为失语者做一款手语翻译器。
经过多次研究,她们最终确定了通过臂环捕捉肌电信号的方法。这款手语翻译器看上去像跑步时用的护腕,携带方便。如今,“手音”涵盖了200个手语动作,识别准确度已经达到95%。
【《人民的名义》“再现”东南大学别样“毕业照”】
又到“毕业季”,8日,在南京东南大学校园内,一场别样的《人民的名义》版cosplay“毕业照”惹来众多“围观群众”。
作为百年名校,东南大学的老校区尤以古老典雅的民国建筑而著称,《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和编剧周梅森,也正是因此将其作为《人民的名义》主要取景地,如汉东检察院大楼是东南大学的大礼堂,祁同伟“跪地求婚”的汉东大学草坪则是东南大学的前工院草坪等。
11名东大学子,穿着黑色“制服”,拍摄了一次“毕业的名义”风格毕业照。而经过精心一比一对照、如出一辙的背景,完美还原了剧照,也让观者恍若剧情再现。
拍摄主角之一、东大研究生孔同学笑着说,在这么美的校园里,更激发了大家的聪明才智,拍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汉东省人民检察院”。(中国新闻网)
【神奇!爱尔兰沙滩消失33年怪潮来临后重现】
据外媒报道,爱尔兰西部一个沙滩消失了33年,不过上个月一场怪潮来临,使消失的沙滩得以重现。
该沙滩位于阿奇尔岛一个小村附近,1984年因风暴侵袭,沙滩上大量海沙被巨浪卷走,剩下岩石。
昔日沙滩美景突然消失,游客骤减,当地酒店、咖啡馆生意纷纷结业。不过上月复活节时期,当地有寒流来袭,潮退过后不少海沙重新出现。
【小学招生考倒家长:问卷需填写爷爷奶奶工作单位】
这两天,上海的家长被“考焦”了。
故事并没有结束,除了一系列给家长的考题,上海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的家长调查问卷对考生的家庭背景调查延伸至祖辈,要求填写祖辈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学历、毕业院校等,被网友戏称“这是考察家里有没有学霸牛娃基因吧!”
【餐厨垃圾可以吃着解决?无私“吃货虫”每天吃100吨】
世界上有一种“无私的”虫子:它吃的是餐厨垃圾,但排泄出来的是有机肥料,而且,在它长肥之后还能做优质的饲料原料——这种虫子就是黑水虻。
近日,广州白云区城管局方面称,白云区餐厨垃圾黑水虻处理项目落户江高镇茅山工业区,总投资3500万元,环保投资284万元,通过养殖黑水虻幼虫,每日可处理100吨餐厨垃圾、青菜、果皮等。
目前,白云区城管局选取了景泰街作为餐厨垃圾强制分类试点,每天收运约4吨餐厨垃圾,运送至该项目地址进行处理。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最高每日可处理餐厨垃圾200吨。
黑水虻通过繁殖、收运、制浆、处理、分离等工作流程,剩下的幼虫直接供应给饲料厂作为饲料原料,“虫沙”则主要作为有机肥料,用于果树、花圃等农业种植。流程中并不存在二次污染。(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