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战后日本的政治和经济都受到美国的控制和援助,在日本设计领域首先引入的是美国的工业设计体系,这个时期日本的各个方面都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此后不久,日本设计界逐渐放弃对国外产品的模仿,提倡大力发展国内优秀工艺品的设计,这使得日本的设计及制造业发展出现了一种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双轨并行”的现象。促成这个局面的产生,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战后日本设计界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向西方学习上,而忽视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导致很多品质低下的日本手工艺制品充斥于国内外市场之中;二是由于日本受到西方工业化的冲击导致很多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使得民众呼吁重拾传统手工艺之声日益高涨;三是日本的新生代设计师逐渐意识到必须将其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产品相结合,才能够让日本设计走向世界。
到了20世纪60年代,在经过近十年的盲目模仿和坚持不受欢迎的“用毕即弃”理念后,日本政府重新调整了工业发展方向,制定了新的经济计划,对全国经济发展提出了统筹安排,并派遣国内设计师到美国设计院校进行专业考察与交流。日本一方面在国内提倡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另一方面继续仰赖美国的亲日政策及经济扶持,研究及学习国际上前沿的设计风格,向国际化发展。日本政府还制定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将本国设计与制造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来刺激经济的复苏,日本的现代设计也随之进入到一个新的飞速发展阶段。日本著名设计师喜多俊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喜多俊之是一位善于把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的设计师,他特别强调要赋予设计以“灵魂”。喜多俊之的设计实现了传统材质与现代设计之间的结合,并将传统工艺自然地融入现代设计中,在设计与制作产品时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将制作者的感情注入产品,使之拥有“人性化”的特征,让现代人能够更好地欣赏到日本传统的工艺之美。
二、喜多俊之简介
图1喜多俊之(1942~)
三、喜多俊之作品探析
意大利哲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注2(GiordanoBruno,1548~1600)曾经说过,“灵魂之美胜过身体之美”。喜多俊之的设计实现了传统材质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平衡,在各项要素之间找到平衡点,处理好了材质与设计之间的关系。他巧妙地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之中,让现代人能够欣赏到传统的美,在设计上忠于“人性”特征与现代设计的契合,将制作者的感情注入到产品中,使之拥有“人性化”的品质,令消费者体会到设计作品的情感所在。
图2“凧”(TAKO)灯,1971年stileLIFE(日本)
喜多俊之逆潮流而上,随后又以美浓和纸为材料设计制作了“京”(KYO)台灯(图3)。此时喜多俊之已经很熟练地将和纸作为灯罩应用到设计中。如何在制作时能够均匀地呈现出褶皱,喜多俊之在多次试验后发现要先做出圆形或半月形的框,将和纸嵌进去,平放后从正上方按压后才会形成。他并没有刻意地去制作褶皱,而是自然地利用这种手工和纸特有的轻柔、坚韧的性质,根据灯具在装箱时需要压缩折叠时而随机产生的纹理与线条,展示和纸本来的面目,使得灯具有一种细腻的古典美感,体现东西方结合的风韵,也更加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东方哲学的意蕴。这正是喜多俊之作品中所体现的传统材质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平衡。
图3“京”(KYO)灯具,1971年stileLIFE(日本)
图4“喜多”(KITA)系列漆器,1986年大向高洲堂(日本)
2005年(63岁),喜多俊之在参观德国法兰克福展览会时发现了日本神奈川县小原田的拼木工艺。拼木是将各种天然色彩的木材重新叠加并拼合而成,视觉上类似于马赛克的效果,然后再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成各种产品。喜多俊之了解到,跟轮岛漆器一样,拼木工艺也在当今工业化制约下而举步维艰。因此他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促进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之间的融合,如何与现代商业发生关系。在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学习后,喜多俊之决定充分利用传统工艺的精华,结合现代设计之手法,在不改变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赋予拼木工艺品适用于现代人使用的功能与造型,最大化地将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利用大色块图样制作了一套拼木盆与茶罐(图5),并在2007年在米兰个人展览中展出。喜多俊之很好地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不失创新且与时代同步。
图5拼木工艺,2007年米兰个人展
(三)忠于以人为本与现代设计之契合以人为本即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6]喜多俊之认为好的产品需要被赋予“灵魂”,理当从人本位的角度考虑,综合各项要素的影响,使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日本设计师金子修也觉得“设计”就是“意匠”,“意”是由“音”字和“心”字组合而成,就是用心去倾听万物之音;“匠”是“工”字和“斤”字的组合,就是器材箱里的工具。因此,设计就是匠心,就是用心凝听万物的声音后,再利用器材去为使用者设计一个人性化的用具。[7]
图6“温克”(WINK)椅,1980年CASSINA(意大利)
图7“科克”(KICK)桌,1983年CASSINA(意大利)
2001年(59岁),喜多俊之为日本夏普(SHARP)公司设计了“阿奎斯”(AQUOS)系列液晶电视(图8)并大获成功。2003年夏普公司又凭借“阿奎斯”博得美国“艾美奖”(EmmyAwards)注3。喜多俊之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以往的液晶屏幕让人感觉到冰冷坚硬、毫无感情,这样并不利于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为了改变电视呆板生硬的视觉形象,他巧妙地为“阿奎斯”添加了“表情”,他将两个电视扬声器分别置于屏幕下方,并辅以柔和的曲线与电视外框融为一体,温和却又不失棱角,这样看起来好像“阿奎斯”在冲着观众微笑,使人体会俏皮和温暖的感受。除此之外,喜多俊之还增添了电视开、关机的画面,即在电视打开和关闭时的一瞬间,都会出现亲切的过渡画面,这一设计细节深受消费者喜爱,进一步拉近了人与物之间心灵的距离,使得电视不再是一个仅仅接收视听讯息的现代工具,而是拥有了让使用者感到温暖的“人性”关怀。
图8“阿奎斯”(AQUOS)液晶电视,2001年夏普SHARP(日本)
喜多俊之作为日本国宝级工业设计师,在设计的两个基本关键词“形式”和“功能”之外,又加入“灵魂”,他常常在不同场合提出一个设计师想要设计出让人喜爱的产品,就需要赋予设计以灵魂。喜多俊之也是一名“环保设计”的积极倡导者,他的作品大量采用自然的传统材料进行制作。而作为一位工业设计从业者,尤其是作为知名设计大师,他大胆地将传统材质、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并赋予其“人性化”特征,发扬和继承传统工艺。喜多俊之在设计中坚持不懈地追求“灵魂”这一要素,每件作品都精益求精,力求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相融合,而他的设计之路也正是日本工业设计走向辉煌的历史写照。
注1: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日本展馆内的剧场,是在机械控制下可进行角度变化的旋转剧场。注2: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注3:艾美奖(EmmyAwards)是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项,地位如同奥斯卡奖于电影界和格莱美奖于音乐界一样重要。国际艾美奖的宗旨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制作或播映,高质量电视节目都应该得到全行业认可。
作者王真王真1吴卫2(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2)简介王真(1993~),男,河南安阳人,2017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现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7级硕士研究生,主修视觉传达设计。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范大学二里半校区研究生一舍,410006。TEL:15674960702。2、吴卫(1967~),男,湖南常德人,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博士,曾于1988~1990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デザイン学科。现为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委员、湖南省设协设计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主要从事传统艺术符号和高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
AnalysisoftheworksofJapanesedesignmasterToshiyukiKITAwhoendowsdesignwiththesoulWANGZhen1.WUWei2(HunanNormalUniversity,AcademyofFineArts,Changsha410012,Hunan,China)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andresearchontheworksofJapanesedesignerToshiyukiKITA,thispapermainlyseeksathirdconcernofmoderndesignapartfromitsformandfunction,withthepurposeofprovidingapathforthecombinationoftraditionaldesignandmodernonetofollow.ConcentratingonhowToshiyukiKITAendowsdesignwiththesoul,thisarticleinterpretshisdesignconceptthroughtheanalysisofpracticalcases,whichhasbeendonefromthreeaspects,namelytraditionalmaterials,traditionaltechniquesandthepeople-orientedconcept.Accordingly,thisanalysisrevealsthatinadditiontotheformandthefunction,whatshouldbetakenintoconsiderationindesignisthebalancebetweentraditionandmodernity.Besides,onlybyensoulingthedesigncantheworksmakepeoplefeelcloseaswellasexperiencehumanization.
KeyWords:ToshiyukiKITA;TheSoulofDesign;TraditionandModernity;Hum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