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好的项目,是不需要商业计划书的
足够闪亮的项目,投资人都是追着去的,不过这种传说级别的项目毕竟是少数,因此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是要去重视的,以便赢得与更多人接触交流的机会。
■商业计划书是对自己商业的梳理
BP(商业计划书,下同)是给投资人看的,更是给自己看的,通过BP梳理自己公司的发展状态、发展战略和资本部署是非常必要的;
好的BP可帮你提炼和梳理创业思路,指导你分析市场和用户、找到好的定位和切入点、明确产品逻辑和业务走向、规划发展路径,搭建团队,定制资金规划;
虽有一腔热血却缺乏深度的思考,不太容易成功。落实到纸面上,迫使你检查自己的运作构思是否可行。帮你改正却不切实际的想法,降低试错的代价。能够让你加深对核心的记忆,如市场竞争,解决方案等。
■商业计划书是找投资人的敲门砖
打动投资人,从来不是一份商业计划书就可以做到的事,它只能帮你打开大门,进门以后的路会有更多的挑战;写好一份商业计划书,不仅是对投资人的尊重,更是对自我创业初衷的肯定。
商业计划书更利于交流。更容易把你的商业构思讲给供应商听,讲给客户听,甚至是讲给你的丈母娘听。写出来的商业计划书能让你的交流和视野聚焦在重点上。
BP更多的只是一个情书,目的是让投资人对你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可能达到后面的事情。
■帮你简洁快速的展示你的项目
一份简历,如果没在5秒钟内引起HR的兴趣,就会被扔到垃圾桶。同理,想在VC堆积如山的商业计划书中脱颖而出拿到融资,更需要功夫。一个事情5分钟说不清楚,一般来说算不上是好项目。
■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为企业加分不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创业之前,你一定要做份商业计划书来审视下你的想法。
调查显示,曾做了商业计划书的创业者,公司发展更快,更容易从供货商那里拿到原材料,更快拿到第一笔订单,在产品改善方面的工作会更出色,失败的概率会更低。
在企业的发展中,商业计划书做得很早,很难对销售或是企业利润起到直接的作用。但它帮你建起公司,让公司顺利运转,减少失败的可能。
【2】想法会被投资人拿走或抄袭吗?
创业者需要对自己的业务和投资人的背景做充分的准备和思考:
【3】什么时候需要准备商业计划书
可能是在融资、可能是在招合伙人、可能是申请某项基金,甚至是为了说服自己给自己洗脑从而脱产创业。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写商业计划书了。
【4】商业计划书写多少页最合适?
在保证展示重要内容的前提下,越少越好。很多投资人可能每天都能收到十几份的BP,如果页数太多,看不完的概率会很高。
建议商业计划书PPT在10页以内比较合理,最好不要超过15页。
【5】PPT,WORD,PDF?用哪种格式?
关于格式,有WORD、PPT、PDF、思维导图几种说法:
无论哪个版本,把所有内容融会贯通、熟记于心都是必要的。
【6】商业计划书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商业计划书,一般都包含产品介绍、商业模式、市场分析、发展规划、竞争分析、团队介绍、财务规划与预测、融资需求、退出机制等内容;一般按照叙述的逻辑展示。
【7】如何通过数据锦上添花
■团队和数据往往是初期判断和兴趣点
如果有飞涨的数据,那就直接拉出来秀一秀吧,亮出数据,有利于增加底气,提高双方兴奋度,并且可以将谈话角度引入“为什么数据涨这么好?”的趋势,进一步提高谈话气氛。
■投资人最喜欢看的就是数字和图表
■运营数据适当罗列
建议展示量级和数据里程碑。比如:APP上线三个月,用户到百万量级,日活在十万量级等等之类的。
【8】怎样写好项目的产品介绍
关键词:痛点、解决办法、目标人群、专注。
好的计划书应该融入销售心理学,要站到投资人的心理角度去写:
1)你做的是什么?
一句话概括你要做的事情,解决了什么痛点。
例如“一个预定体育场馆的App”,“体育爱好者和体育场馆一键连接”等等,把想做的事情,提炼成这样一句话是很考验人的,这个提炼的过程,也是不断取舍产品定位。
思考产品方向的过程,建议直接体现在首页。
2)你是怎么做的?
发现需求和痛点,你拿出了什么解决方案、提供什么服务?
和竞争对手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你的方案有什么优势?
只要产品逻辑清晰,几句话就可以将痛点描述清楚。
投资人深谙行业规矩,只需点出创新点所在即可。
3)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有成绩有数据?一定要拿出来亮一亮;运营数据(用户数、转化率、营收等等)。
产品介绍,以下几点需注意
关于用户
关于痛点
痛点是什么?为什么是现在?怎么解决?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判断,看你的项目是不是瞄准了真实存在的需求。有潜力成长为大公司的项目一定试图满足人们更基础更本质的需求,而看起来很不错现实中却实属小众的项目常常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需求的塔尖。
创业者打动投资人,靠的就是生动具体的细节,用户有什么痛苦,我有什么方法解决这些痛苦。从用户的痛点出发做产品才容易成功,在BP中尽可能展示出你产品的动人细节和独特价值。
【9】关于商业模式和发展规划
关键词:收入模式、客户(现有和开发中的)、定价、人均客户价值、销售和渠道。
1)商业模式部分主要是要说明你的企业是怎么赚钱的。
主要包括你向谁提供产品或服务,你的产品或服务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怎么收钱,以及你的产品或服务是如何制作与提供的等等。
这一部分最好简单明了,让所有人一看就知道你是怎么赚钱的。
2)投资人需要的是能够把钱当做自己钱来花并且能涨的创业者。
因此一个切实可行的盈利模式是投资人关心的事,你需要告诉投资人:商业盈利模式是怎么样的?这样的模式是可靠并且有盈利期望的。
3)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挣钱,你可以不说。
可以老老实实地说,我不知道这个怎么挣钱,但是中国一亿用户会用,如果有一亿人用我觉得肯定有它的价值。
4)明确自己的战略思想。
产品分析要能细分到自己一年内做的事;列出自己超越对手的关键点以及一年期的工作要点。
【10】如何做好市场和行业分析?
1)你的产品或服务针对什么市场?
这个痛点背后的商业价值有多大?你的目标是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根据产品和定价来估算的真实有效收入市场,而不是瞎扯万亿市场。)
用一句话来描述市场规模和潜在的远景。
2)有多少用户可能使用你的产品,百万级、千万级还是亿级?
当然,市场预期不能仅看用户数量,一些用户数少但客单价高的产品或服务也可以被认为有很大的市场预期,比如各类2B服务。
3)市场竞争情况如何?
有几家在做?行业和市场的细节是什么情况?为什么现在切入的时机正好?
4)说明你如何来行之有效地做市场。
最忌讳的就是通篇讲产业、讲概念,不务实、不落地。应该告诉投资人的是你的市场选在哪、你的机会在哪。
5)行业分析,突出对行业的理解和认知,不是简单的罗列数据。
宏观市场数据,VC们大多数都一清二楚。市场大,不代表有需求。
要描述在目前的市场背景下,你的项目抓住了一个用户的痛点;或者你的项目可以为用户带来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或服务。
【11】正确分析你的竞争对手
关键词:竞争对手、核心竞争力、竞争壁垒、渠道优势、差异化。
1)将竞品写出来的好处是:可以比较各自的优势,分析战胜他们的策略。
2)商场如战场。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投资人的收益不仅与被投资方是否做得好有关,也与其竞争对手的强弱变化紧密联系。竞争对手的情况分析,对于投资前景的判断和项目收益预测必不可少。
3)商业计划书里对于竞争对手分析的忽略或语焉不详,显然不是“知己知彼”的表现,“没有竞争对手”或随便提几个同行,并没有针对性地就所涉及业务领域进行对比分析,难以取得投资人的信任。
只有太细分且没有成长空间的市场才会缺少竞争者。
4)竞争对手包括直接竞争对手、间接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
把潜在竞争对手列出来,把各自的侧重点和业务方向描述清楚,让投资人了解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里,为什么你还能有立足点,也有助于分析产品的差异性。
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这件事情你能做,而别人不能做否则如何这件事谁都能干,为什么要投资给你你有什么特别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关键不在于所干事情的大小,而在于你能比别人干得好,与别人干得不一样。
突出自己的亮点。只要有一点比对方亮就行。刚出来的产品肯定有很多问题,说明你的优点在哪里。
渠道优势:
名人明星创业,成熟企业转型,都会为新项目带来很多现有渠道。自己或团队的亲朋好友提供的资源,团队里有巨头出走员工,都是渠道优势的一部分。
相比技术和团队,渠道优势并非真的优势,因为渠道是别人也可以用的。渠道仅作锦上添花,决不能拿来当核心竞争力。
差异化:
保持差异化,将有限资源集中到一个简单明确的点上。
竞争壁垒(可分为如下五类):
1不可能抄袭
存在某种绝对性的保障致使其技术或模式是不可能被抄袭的,常见于生物医药类产品或政府特许经营类产品。
2抄袭难度很大
没有绝对保障,但在技术上或模式上的复制门槛导致无法复制。比如有突出个性的团队或个人,eicoDesign、罗辑思维等。
3有一定抄袭难度
在技术上或模式上可以复制,但需要耗费大量成本,大部分国内的技术性创业企业位于该层面。
4抄袭门槛较低
模式和技术都比较清晰,只要组建好团队可以随时抄袭。
5抄袭无门槛
该产品已经标准化,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易的复制。
有壁垒的竞争态势市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竞争壁垒决定着竞争的态势。企业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必须考虑提高竞争壁垒,以形成相对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提高市场进入壁垒,获得持久的竞争能力。
竞争对手分析有几点需要注意:
【12】做好团队介绍要注意什么
1)团队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种说法:“宁可投资一流人,二流项目;也不投一流项目,二流的人”。
2)投资人希望看到你要做的事是适合你做的。
3)突出团队项目的经历和经验,与当前项目的匹配之处。
你之前做过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之前的经历和经验跟现有项目的契合度。
需要介绍团队主要成员的背景和特长。强调个人的能力适合该岗位,团队的组合适合创业项目。稳定的团队利于融资。
互补的管理团队是企业的核心。
团队成员的职能和工作经历,建议以下格式:
姓名、年龄、目前职位、个人能力、历史业绩
注意事项:
【13】关于财务预测与计划
【14】关于融资需求与股权结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早期融资的时候,过高的估值或过多的股份出让,对于公司未来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稀释的股份要少于30%,稀释太多你就是打工的了,稀释太少投资人可能不太感兴趣。
早期没有必要特别纠结估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拿到一笔钱先把项目启动起来,这比纠结估值更重要。
【15】关于日后的退出机制
VC最关心的问题——如何退出。
一般有上市、公司并购和管理层回购3种退出方式。
其中最不公平的就是最晚进来的VC先分,之后前一轮的VC分,这样依次下去,最后才轮到创业者。
【16】商业计划书内容注意事项
BP是你和投资人沟通的核心框架,你需要确保VC想要了解的问题都包含在里面。
做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下面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1)清晰、简捷。
2)重点突出。
溪不在深,有鱼则清。一份商业计划书写得好坏不在文字的多或少,即便每一个章节都写得面面俱到,但关键内容含糊其辞,恐怕到头来还是白忙乎。
字里行间,VC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否诚心诚意认认真真,是否功夫做尽、佐料加足。
3)观点要客观,不要套用模板。
每个项目都有差异之处,核心还是要展现差异化的地方;不用太在意具体用什么样的格式或者什么样的模板;少用描述性语言,多提要点和关键词。千万不能带有过多感情色彩。
4)要自信、有说服力。
一个良好的态度不仅是对自己创业的肯定,也更应该是对VC的一种尊重。
5)别太多图片与视频。别用“平台”“唯一”、“全球领先”这些牛词。
【17】书写商业计划书的禁忌
1)切忌谈平台。
平台不是炼出来的,不是搭出来,平台得有上下游各个行业的兄弟给你当柱子,他们凭什么愿意给你当柱子,让你在台上风光啊给个理由先。
很多投资人也是从创业者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他们有的也犯过建平台的毛病,当你跟他们提建平台的时候,他们脑袋就大了,你就等着受到他们的思想鞭挞吧。
2)切忌谈只缺钱。
商业规则里虽然谈钱不伤感情,但是钱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你的项目就差钱,差多少?百度市值500亿,给你500亿能再造一个百度吗苹果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你要多少钱能再造一个苹果
VC都是很精明的人,他们中有很多都是成功的创业者转身成为VC的,操盘能力一点也不亚于成功的企业家。如果项目有钱就可以干,凭什么溢价买你的股份
3)切忌谈市场大。
每一个创业者都对自己的项目信心满满,甚至不少人认为可以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社会,并在商业计划书里大书特书。
不管从哪方面看,说假大空的话都对创业者不利,创业是细节的较量,宏观方面的留给经济学家去预测吧。
4)切忌谈没有对手。
有些创业者认为自己做的东西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己是全世界上独一无二做这个生意的;
但没看到不一定代表没有。千万别认为你的Idea牛得要死,没人想到,更没人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句话放在人口第一的中国绝对正确;在你没有弄清这个市场是否还有其他人在做的时候,要么直接说没看到,要么不写,投资人都见过各行各业各种奇葩的人,眼界比你广得多,说的不对或者不够准确,对你的商业计划书来说是减分的。
VC不愿意签所谓的“保密协议”;这一类硬梆梆的法律文书令人相当不愉快,尤其是当它们来自初创企业时;
如果不方便透露,那就不写,也不要用“暂不方便透露”“必须签署保密协议”之类的话语,这些大家都懂,但是写出来就很扫兴。
6)切忌求多求全。
不是越多越好,写得越厚越好。很多时候简单明了,更能说明你的底气很足,说明你能把握好关键点。
7)切忌过多强调细节。
有的企业过于强调产品的功能细节,创业者担心VC不了解自己的产品,在商业计划书就写得非常具体。
其实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你的产品能够解决用户的什么问题。
8)切忌生搬市场数据。
除非这个行业很新,除非这些市场概述是属于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否则简单搬运数据,反而是噪音。
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侧重点,不要生搬硬套。
9)切忌空话太多。
很多创业者的商业计划书一开头就是大话连篇,从宏观经济说到世界形势。其实不然,大家别小看投资人的智慧,他能投资你,一定是了解你的行业的,因此你就不用做市场基础教育培训了,直接进入主题,简单明了,反而更能说明问题所在;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投资人来讲毫无意义,而且很讨厌这些yy来的数据。
“下一个阿里巴巴”“XX行业的阿里巴巴”,这些语句,只会让投资人觉得团队思考不深刻,瞎忽悠,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新。
10)切忌专业术语晦涩难懂。
商业计划书应该以普通人的口吻来撰写,避免使用任何术语和无休止的缩写形容产品或生产营运过程,以便易于阅读和理解。
11)切忌赌咒发誓。
感叹号不需要出现,这不是在下军令状。越是显得悲壮的事情,越是不会有人在乎;投资人都是资本家,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投的是增长,躲的是悲壮。
12)切忌过分修饰、内容空洞。
拿到一份制作非常精致的商业计划书,从设计到排版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细细一看内容空洞,理由牵强附会,让人觉得云里雾里;
每个VC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无限可能的创业者,不会美化没关系,用心梳理内容才是重心,切勿本末倒置。
13)切忌只谈情怀。
当然,内容充实的前提下,情怀也是件锦上添花的事。
14)切忌呆板不生动。
商业计划书最需要数字与图表,而不是像本小说。写小说可以写得密密麻麻,但商业计划书要的是简单明了,最忌讳的是写得太正规,全是字,能用图与数字表示是最好的形式。
15)切忌兜圈子。
我相信每个VC都是非常认真来对待每一个有潜力的项目的;极少会有一个VC在商业计划书阶段上当受骗,VC犯错误,多半是投资以后的风险管理,而不是投资前的分析和判断;
VC的看家本领就是看商业计划书,你在讲述实实在在的商业机会还是在瞎编瞎扯,VC个个都是火眼金睛的。
【18】投资人对哪些点感兴趣
【19】投资人经常问的问题有哪些
1)验明正身,你到底是谁?
2)你要做什么?你的产品或服务到底有什么价值;
3)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4)这件事情为什么重要?
5)怎么做?你是不是有执行能力和成功的把握。
6)为什么你能做这件事情(技术、团队、市场营销、销售、竞争、里程碑)
7)公司的股权架构是什么样的?
8)你自己在项目中投入了多少?
这么宏大的愿景,那么你自己投入了多少自己的钞票呢?如果你一分钱都没有投入,VC们通常会非常怀疑你自己对这个创业项目的信心和创业态度;
不要怕丢脸,如果你告诉他你自己投入了仅有的几块钱积蓄但是已经把事业做得像模像样,他绝对不会嫌你寒碜,而是会把你当成英雄。会放心的把大把大把的钱交给你去打理。
9)什么时候公司账上开始有收入进来?什么时候公司达到盈亏持平?
当然,持平并不是最终目的,公司收支打平了,我就有信心给你更多的钱去扩大规模、去进一步发展;创业者们应该明白,无论你创立什么样的公司,账面收支持平越早越好;
一个公司开始有收入了,说明公司的产品有市场价值;一个公司盈亏持平,说明它是有盈利潜力的;只有具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才是正真有价值的公司。
【20】写好了商业计划书,如何找投资人
【21】邮件发送商业计划书的注意事项
【22】种子/天使轮、A轮、B轮的BP区别?
这时候项目处于0到1的阶段,可以有节操的画饼,投资人也吃这套。
这时候项目处于1到10000的阶段,大部分情况下投资人已经可以试用产品,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漂亮的用户数据。
这时候项目大结构应该已经稳定,下一步就是要告诉这个阶段的投资人,项目的变现能力,来让投资人对自己投资的回报有信心。
【23】商业计划书现场演示要注意哪些问题?
有些投资人喜欢用比较有攻击式的语言,不要着急沉着地应对就可以了,大不了换一家聊。
【24】其他补充
一般标准的融资分为三个阶段:
看看有没有国外对标企业:
这一点是中国的创业者特别“赚”的,因为国外有很多可供参考的商业模式已经被验证。
下面就是红杉资本所倡导的,如何撰写商业计划的指南。多年来,其版本也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希望能给创业者带来一些启发与借鉴。
公司宗旨
用一句宣言定义你的公司。这看起来简单,实则不易,因为你很容易陷入盲目列举公司特点的泥沼,而不是了传达了公司的使命。
痛点问题
描述客户的痛点。目前市场是如何解决的?现有解决方案的不足在哪里?
解决方案
阐释你灵光一闪的时刻。为什么你的价值定位独一无二且令人信服?你的方案是否能持续适用?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时机选择
最好的公司几乎总是很清楚为什么当下其最好的时机。大自然的发展容不下真空期——为什么你的解决方案之前没有出现过呢?
市场潜力
找到目标客户和市场。顶尖的公司会开辟自己的市场。
竞争及选择
谁是你的直接和间接竞争对手?展示你有获胜的计划。
商业模式和产品
你打算如何茁壮成长?
团队成员
说说创始人和团队核心成员的故事。
财务状况
如果有任何财务方面的信息,请一并介绍。
企业愿景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五年后你们会创造出什么?
33701.38k
7941.28w
7021.17w
5968.03k
3824.46k
3747.55k
59
3.59k
1.3kVIP
1.04kVIP
1.28kVIP
1.26kVIP
找PPT,就在YO——方案·报告·模板,职场人的精品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