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宠物经济迅速发展,“吸猫”“撸狗”成为新风尚。不少人不满足于饲养猫、狗等被已被驯化的动物,而将目光转向了乌龟、蟒蛇、变色龙等野生动物,“异宠风”也渐渐盛行。在浙江省海宁市的一家宠物店里,因着可以买到各类“异宠”,而在当地野生动物贩销圈里颇有知名度,店主李某也成了这个圈内的“红人”。殊不知,这些动物不仅身携致命病毒,还是受国家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
近日,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对李某、徐某、迟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向海宁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龟友群”群主被抓搜出一屋龟蟒
“宠物店的老板被警察抓了!”2018年12月,这个消息在海宁市南关厢历史街区不胫而走,原本门庭若市的“萌宠”店忽然关了门,老板也联络不上。似乎是意料之中,大家对此并不意外,因为店主卖的“货物”,他们都有所耳闻。
顺着李某这条线,又有50余名犯罪嫌疑人落网,搜获濒危野生动物100余只。抓捕的50余名犯罪嫌疑人中,有8名嫌疑人是从李某手中购买这些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鉴定结果显示,查获的苏卡达陆龟、亚达伯拉象龟、赫尔曼陆龟、红腿陆龟、豹纹陆龟、黄缘闭壳龟、球蟒、非洲灰鹦鹉、高冠变色龙等100余只野生动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或者Ⅱ,对应为国家一级或者二级保护动物。这些动物都是禁止个人买卖和饲养的物种。
在检察机关的监督下,所查获的全部野生动物均已送往浙江省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管理中心予以救助,野生动物的生命安全得到及时保护。
无孔不入线上交易肆意猖獗
“我们这个群就叫‘海宁龟友’,群内有成员105人,原本只是一个私人小群,后来陆续拉了一些人进来,本意是交流养龟的经验和心得体会。”据李某供述,在群内,向他买过乌龟的顾客可以向他询问养龟知识,也可以向群内人员询问养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知法犯法,难抵高额利润铤而走险
在百度“变色龙吧”内,一个“变色龙属于二级保护动物,禁止交易”的帖子被置顶,里面明确写出变色龙交易属于违法行为,不允许交易、饲养、繁殖。但是,在巨大利润面前,又有多少人收手呢?
如高冠变色龙,8个月就可以成年,一年最多可繁殖6次,每次产蛋十几至六十几枚,一只变色龙一年可以给卖家产生逾万元的利润!更别说一些带有迷信色彩的陆龟品种,打着“镇宅”“化煞”的名号,一只就可卖出上万元的高价。
在李某的陆龟买家中,企业主为多数。2016年,浙江海宁的徐某在李某店内观赏时看中了一只苏卡达龟,虽然价格要一万元,但李某介绍苏卡达龟养大后样似“玄武”,且又“招财”,经营着一家公司的徐某就心动了,连着养龟设备一齐买下。此类“豪爽”的买家很多,李某自然赚的盆满钵满。
2017年,李某在“变色龙吧”中认识了一位“大神”,其自称在广州有一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变色龙、蜥蜴、陆龟等都有所涉及,但是他的朋友圈更新停止在2018年5月。不仅如此,李某的数位“上家”也不断“消失”。至于原因,李某很清楚,“他们都被抓了”。但是,这些前车之鉴并未吓退李某,售卖“异宠”的甜头让他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他在与好友的聊天记录中称,一年内他就售卖了近千条变色龙。
“请各位玩家低调养龙,防查水表”,在禁止交易贴的最后,吧主写了这一段。
乱象横生,举报曝光成报复手段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违法的买卖,因此曝光、举报成了卖家间相互攻击,买家发泄不忿的常规手段。
刑事打击+公益诉讼,依法严惩一个不落
海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根据建议的具体内容,并结合我市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形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野生动物保护集中整治活动,对野生动物保护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下发《关于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全面加强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防控,关停全市花鸟市场。截至发稿,该局已对7名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违法行为人处以3千元至2万元不等的罚款及没收所购野生动物的行政处罚。
本站所有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私自转载所有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