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了会员卡,商家声称拥有最终解释权;往会员卡里充值了1000元,结果店铺关门,商家跑路;会员卡里的积分多了,想兑换,却被告知积分已过期……一直以来,市民们遇到的会员卡消费纠纷层出不穷。
鲤城区金龙工商所近日接到了一起投诉,市民张先生办理了一张本地某知名品牌面包连锁店的终身会员卡,没想到近日进店消费时被告知已经更换了新卡,旧卡无法使用。
会员卡到底还有多少让消费者吃亏的“秘密”?早报记者对此进行深入采访和调查。
【新闻事件】
面包店终身会员突变“路人甲”
工商部门接投诉调解,“路人甲”重获终身会员身份
市民张先生前年在泉州某知名品牌面包连锁店办了一张终身制的会员卡,办卡时张先生留下自己的基本资料和常用的手机号码,从此该品牌面包店成为张先生一家人购买面包的首选商家。
不久前,张先生在该商家的一家分店购买面包时,被告知他所持有的会员卡不能用了。“店员告诉我,总公司已更换了新的会员卡,旧卡不能使用了。在换新卡前,不能享有会员优惠价。”张先生想,那就更换新卡吧,“可是那家店说店里的新卡已经发完,我又跑了其他两家店,店员也说没有新卡可以给我。既然他们没有新卡,导致我无法换卡,那是不是应该让我先用旧卡?不然我岂不是从终身会员变成了‘路人甲’?”(编者注:“路人甲”意指毫不相干的人员)
最后,经过鲤城区金龙工商所执法人员调解,面包店免费为张先生更换了一张新卡。
【记者调查】
会员卡纠纷多当心五大陷阱
记者通过走访工商部门和随机采访消费者,总结出市民最容易吃亏的5种情况:
1.会员卡更新,旧卡无法使用;
2.因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而享受不了优惠;
3.店铺倒闭后,会员卡内的充值金额无法取回;
4.店铺易主,会员卡无法继续使用;
5.积分优惠制度猫腻多。
有些商家推出会员卡时,实行终身一卡制度,消费者不用太担心会员卡突然不能用的情况。但更多的商家会员卡年年换,甚至不定期更换,消费者很容易吃亏。
很多会员卡上都印着“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这样一句话,正是这样一条“霸王条款”让市民和商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这种“霸王条款”依法是无效的,“霸王条款”不能排除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解释权只归法院和立法机关所有。
充值类会员卡更是让不少消费者吃亏。一直以来,12315和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都接到过不少因商家倒闭、消费者充值会员卡内余额未使用完无处讨回的投诉和报料。“我们处理过很多起美容院、健身房倒闭,造成预付金额无法取回的案件,这类案件的影响范围很广,吃亏的消费者数量不少。”金龙工商所所长庄惠平介绍。
另外,部分商家因经营不善而盘店,新老板接手后,并未更改店铺名称和实际提供的服务项目,但不承认前任经营者发放的会员卡。这样的情况,使得一些长期在该店消费的市民不得不重新花钱花精力办理新卡。
【部门忠告】
保留办卡表格遇到纠纷不吃亏
增强合同意识商家要配套管理
工商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依照法律,会员与商家之间实际上存在合同关系,消费者成为会员后,商家必须提供相应的会员服务,不得取消、降低、限制会员享受的服务。
目前有些商家发放会员卡时非常不规范,甚至不留消费者的任何资料,这是不规范的,消费者应该避免办理这类商家的会员卡,以免今后吃亏。消费者办理会员卡前,一定要判断该商家是否规范,是否提供会员卡办理表格,这份表格就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合同。消费者若遇到任何消费纠纷,都可利用这份合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另外,商家也必须有很强的合同意识和工商法规意识,必须拥有配套的会员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会员运作机制,才能真正将对消费者的承诺落实到位,使自身对社会和对会员的承诺不变色、不走样,否则会给自己带来损害,甚至是诚信危机。
【随机采访】
会员卡有多盛行翻一下包就知道了
随机拦住一女士包里会员卡30张
记者在采访中随机拦住一位女士,说明情况后,请她翻翻看随身携带的包里有多少张会员卡。这位女士一数,自己也吓了一跳,竟达30张。
另外,边上一位男士说,“这有什么,我有一位同事,一掏就是70多张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