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被西安红石榴伴侣动物救护中心救助的流浪狗。张一辰摄
中新网西安8月19日电题:民间力量助推动物救助草根组织遭遇“名分”尴尬
中新网记者张一辰
“申请注册的时候,民政部门让我找一个上级主管单位,我找不到。”蒋宏对记者直言。
蒋宏是西安红石榴伴侣动物救护中心的发起人,十几年前开始从事动物救助,通过在社区、大学进行动物保护宣传,倡导科学、文明养宠的理念。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草根力量”的救助早日变得“名正言顺”。
记者在西安城南的红石榴伴侣动物救护中心看到,近150只流浪狗被集中养在一个院子当中,犬舍傍墙而建,既能遮风避雨又采光良好,治疗室、洗涤室、厨房等设施一应俱全。
“被救助的小狗主要是爱心人士送来的流浪狗,我们与西安一些高校的保卫处、学生爱心社团都有合作,他们会送来校园里的流浪猫狗。去年至今,这里已有50余只流浪狗被人领养。”蒋宏告诉记者。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流浪狗的救助、领养主要依靠民间力量维持,但“草根”类动物救助机构往往面临注册与资金的问题。
蒋宏对记者说,国家放宽了对民间社团的注册登记,但动物收容往往被边缘化,无法享受很多注册上的便利,难以正规开展工作。
“每次去民政局,对方都让我找上级主管部门,并告知我只要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批文,就可在民政局注册。”蒋宏的无奈溢于言表。
据了解,内地的民间动物救助机构,不允许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内地如红石榴伴侣动物救护中心这样的民间组织已逾万家,其中有2000家左右具备一定规模。
业内人士表示,流浪动物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的“顽疾”。目前,内地在流浪动物救助、流浪救助组织监管等方面还存法律上的空白。对于民间动物救助组织,政府应给予相应支持。另一方面,减少流浪动物更需要民众的支持与参与,需加强引导宠物饲养者承担起责任,不随意遗弃宠物。
蒋宏坦言,每天照顾上百只流浪狗并非易事,动物救助之路虽非坦途,但“草根力量”仍将继续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