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具体的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
3.学会用有关10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初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点: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掌握10的组成。
课件、圆片、计数器
师:同学们,小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今天这些小鸡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板书课题:小鸡吃食)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自由讨论,再交流汇报:一共有几只小鸡?
师:说得非常好!谁能列式解答?(9+1=)
师:9+1得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1.10的加法。(一共有几只鸡?)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是怎么计算9+1的。
生1:9只,再来1只,从图中数出是10只。
生2:用加法计算,9个加上1个就是10个。
2.说一说,填一填。
师:翻开教材第43页,看“说一说,填一填”。
(1)引导学生理解图意,再列出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2)讨论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②引导学生这样描述:把小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8只,另一部分是2只,我们写的加法算式是8+2=10,也可以是2+8=10,减法算式是10-2=8或10-8=2。
③探讨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结合课本,讲述3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摆学具。让学生同桌合作摆一摆,算一算。
方法二:手指凑十法。课件出示“凑十歌”。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方法三:画图法。
④引导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其他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如:7+3=10,3+7=10,10-3=7,10-7=3……
3.拨一拨,填一填。(10的组成)
学生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10个珠子,然后分成两部分。看有哪些分法,填在教材第43页的表格里。(课件展示结果)
师:你能根据刚才每次拨珠的情况写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引导学生有序拨珠,体会有序思考的优越性。)
①学生分4人小组合作。(一个人拨珠,一个人说,一个人写加法算式,一个人写减法算式。)
②看一看,议一议。你们组所写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有什么联系吗?(体会加与减的互逆关系)
完成教材第44页“练一练”。(第1、2题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独立完成,点名汇报。第3、4题练习计算,可让学生以口算接力的形式汇报答案,第4题完成后,再交流发现的规律。第5题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10的加减法。第6题是拓展题,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不作整体要求。)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10的加减法的意义,学会计算方法,本课将教材中的静态情境精心设计为动态演示,使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图中描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再通过摆圆片、凑手指、画图、拨珠子等活动操作,学“凑十歌”,使学生很自然地掌握了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轻松地突破了难点,掌握了10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