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组群、机构联手、筹备物资、做好救助……
“太好了!独自生活多日的花花终于吃上狗粮了!”11月20日下午4时41分,一只黑白相间的狗狗埋头吃狗粮的照片被发在了“宠物互助群”内,引发了群内志愿者们的欢呼。外人所不知的是,在这张看似普通的照片背后,凝聚着宠物救助志愿者们多日的奔波和努力。“所有的焦虑、担忧、疲惫,都在看到狗狗欢快地摇着尾巴吃狗粮的那一刻,烟消云散了!”志愿者贾老师说,自从广州本轮疫情开始,广州动物保护圈内的义工、志愿者就开始自发组群,本着关爱生命、助人自助的本心,尽一切努力救助被困宠物,减少意外的发生。
●暖心
接力传送
为狗狗送去口粮
“这其中有很多的周折,比如网格点志愿者很忙,不知道何时才能派送狗粮;比如谢先生的房门钥匙还带在自己身上,朋友没有钥匙也开不了门……但好在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了。狗狗很安全,能吃上狗粮,我们都觉得如释重负。”贾老师说,义工队每天都能接到几十条这样的求助信息,十几位志愿者同时开工、分头处理才能辨别信息真伪和紧要程度,“因为封控区的管理、实际条件的不同,并非每一条求助信息都能很好地解决,但每个志愿者都在努力,大家从未轻言放弃。”米高说,虽然很忙很累,但每一个求助事件的完美解决都能令伙伴们甘之如饴。
●聚爱
“广州就是如此温暖的城市”
截至目前,志愿者们一共募集到的物资总量达四吨左右,其中近六成已经分发出去。“我们在荔湾区和海珠区都各设有一个仓库,用来储存募集到的物资。”米高说,参与募集物资的人不仅仅有封控区外的志愿者和爱心市民,也有很多封控区内的,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在竭尽全力协调身边可用的资源解决搜集到的一个个难题,“其实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搭建这样一个互助的平台,平台里的每个人既有可能是被帮助的人,也会成为帮助别人的人。”米高说,助人自助,才能把组团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不止是米高,在由广州很多志愿者和热心市民组织的“一起撑广州”群内,也会经常出现为宠物救助募集物资和紧急救助事件的信息。“我们会和很多志愿者联动在一起,我们这边负责总的仓库存储,一旦募集到的物资告急,比如最近猫粮就只够两三天的派发量了,那么我们就会把信息反馈给志愿者们,他们再去各个群里散发和募集资源。”米高说,人多力量大,广州就是如此温暖的城市,疫情之下更彰显人与动物的温情。
杨阿姨也是一位流浪动物救助和保护人士,家中收养了很多只流浪猫狗。疫情来袭,杨阿姨生活所在的社区也被封控,她平时本就为了助养流浪动物掏光了腰包,这下无法工作没了收入,家中宠物面临着断粮的危险。在一位义工的帮助下,杨阿姨的困境也被米高等人得知,他们迅速调集库存的猫粮狗粮,并克服重重困难,为她送去35包总重量达87.5公斤的“口粮”,杨阿姨的燃眉之急得以解决。
●提醒
家有宠物的居民应早做准备
事实上,在多次的救援行动中,志愿者们早就有了丰富的经验,虽然具体出现的情况不同,但一次次的经验累积,也让他们归纳总结出了很多可供借鉴的经验。
通过志愿者“化险为夷”的,还有顺婆婆的三只小狗。几天前,居住鹭江片区的顺婆婆在被通知将去隔离时辗转联系到了志愿者:“我家狗狗怎么办呢?”
“我们建议婆婆按照我们的指引去做,老人家非常受用,很快就妥善安置好了狗狗们,其中年纪小的送去了宠物店寄养,年纪大的留在家中,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和水,然后就安心地去隔离了。”贾老师说,其实现在出现的很多求助,都是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他提议家有宠物的街坊早做准备,那就可以大大减少意外发生的几率。
白云区组建“猫狗救助队”为滞留宠物提供寄养服务
近日,记者从白云区农业农村局获悉,9月底至今,白云区多域划定高风险区、临时管控区。该局联动辖内爱心宠物医院组建“猫狗救助队”,免费为疫情之下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寄养服务。
记者了解到,与以往搭建宠物临时安置点的方式不同,白云区农业农村局创新救助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黄石街瑞派动物医院提供寄养场地,派驻专业兽医负责宠物的日常起居饮食。接回医院以后,每只风险区的宠物都有独立的“房间”,每天24小时有人看管,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方能接受救助。
■统筹:新快报记者潘芝珍■采写:新快报记者严蓉李应华通讯员肖惠津张爱荣叶盛恒■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