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服务敞开大门,将风险拒之门外?
羊城晚报记者马灿见习记者孙牧通讯员粤消宣
现象:上门服务悄然兴起,有企业订单增长45%
广州“95后”女孩小钟是一家宠物店的托宠师(宠物托管师),平日除了在店里看管寄养的宠物外,她也为客户提供上门喂养宠物的服务。
“一些顾客因为休假、出差或加班没办法按时照料宠物,寄养在店里又怕它到了陌生环境容易受惊,所以会请人上门代喂养。”小钟说,除了喂食,还需要负责铲屎、陪玩,“上门一次收费在30元至100元不等,路程较远、宠物数量较多会适当加价”。
对于这种新业态,小钟认为,上门服务的门槛不高,只要认真负责、工作中注意更多细节即可,比如,在到达时通知用户、自带手套鞋套应急、做好个人消毒工作等。
“今年前6个月上门订单增长在45%左右,从目前形势来看,估计今后会越来越高。”广州某知名美妆店老板告诉记者,除了线下门店外,上门服务也是该品牌主营业务,包括上门美甲、美睫、染发、烫发、化妆等,除了加收50元至200元的上门服务费外,其他收费标准和线下门店一样。
对此,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彭澎认为,上述现象反映出消费者需求更加分散化、多元化,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上门服务等经济形式在规范发展的前提下将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体验:服务种类日渐丰富,尤其受年轻人青睐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市场需求多元化,“上门经济”模式应运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调查还发现,提供上门服务的有一部分是兼职的年轻人,而享受上门服务的,也是年轻人居多。
彭澎分析表示,繁荣的市场经济下,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变得唾手可得,互联网又缩短了供需之间的距离,因此,不少年轻人开始倾向于选择上门服务来解决问题、享受生活。
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厨师上门做的饭菜,买菜、做饭甚至是洗碗都不用管;假期出游,家里的宠物宝贝不用送去寄养,有人上门喂食、铲屎;工作忙碌一天,不用出门即可享受上门按摩服务;宝宝满月,可请理发师上门剃胎发……“上门经济”服务种类愈发丰富。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如今,服务行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出上门服务已成为一种趋势。
问题:市场规范相对不足,消费者从业者都有顾虑
“上门经济”意味着,服务人员要进入消费者家中,这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过程中如何保障双方权益?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现实中,消费者在选择从业者的同时,一些从业者也在小心地选择客户。双方之间交易的达成,则基于彼此试探过程中建立的信任。记者注意到,网上一些上门私教健身的帖子中,有女性教练标注了只接女顾客订单,如果是男顾客,只能选择线上课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部分上门服务在收费环节也颇有争议。一位提供上门形体私教课的人士表示,试听课结束后,课程10节起卖,且需预支付费用。当记者问及如购买课程套餐会否签订合同以防止跑路或者纠纷引发的维权问题时,对方并没有直接回应,只表示“我怎会干这事!”
监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调三方订约履约
“合同内容需要明确,且履行合同需进一步保障,应强调平台、服务人员、消费者三方线上订约线下履约。”赵绍华建议实行预付制,用以负担交通费、客户违约等情形;平台也可向服务人员收取保证金,以防服务人员与客户发生冲突或者不负责任等情形,从而提高服务满意度。
提醒:体验上门服务,注意“二查三确认”
广东省消委会建议消费者在选择上门服务前,做好“两个查看”,筛选信誉好、服务规范的平台和经营者。一是查看企业登记注册及信用信息,尽量选择正常经营且无违法违规记录的公司或平台,避免接受个人提供的服务及私下交易;二是查看服务人员健康证明、工作证、资格证书等信息,如果涉及危险作业或可能造成雇主财产损失的服务,还要确认服务人员所在公司或平台是否购买相应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