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之一,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级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历层次及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层次。根据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考核应考者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与一般普通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专科水平要求一致。
凡取得本专业所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成绩和规定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合格,递交的专科论文达到规定要求者,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在畜牧业生产、动物诊疗机构、技术推广站等单位从事畜禽养殖、疾病防治、技术推广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初步掌握畜牧学和兽医学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动物生产、管理全过程。具备畜禽养殖、畜禽疾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畜禽养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方面具备畜牧业生产管理、畜禽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基本技能。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专业代码:410303
五、主要课程说明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说明略,见全国统考大纲)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动物医学基础综合
本课程是面向动物科学、畜牧兽医等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病理学基础、兽医药物学基础、兽医诊断学基础;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动物中毒病、动物营养代谢病、动物常见内科病、动物外产科病等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兽医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畜禽疾病诊断和防治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够初步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养殖业生产中疾病防控的实际问题。
指定教材:《兽医学概论》,王俊东,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一版。
4.动物病原学
本课程是面向畜牧兽医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本课程主要由兽医微生物学和兽医寄生虫学两部分组成,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及寄生虫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动物病原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常见动物病原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活史、遗传与变异机理、感染与致病机制等内容,能够初步应用所掌握的知识检测与鉴别动物常见病原及其种类,并且具备一定的防控动物病原传播的意识和素质。
指定教材:《兽医微生物学》和《兽医寄生虫学》,陆承平;刘永杰,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一版。
5.动物药理学
本课程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课程的重点包括各个系统药物的作用机理、常用药物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抗微生物药的作用机制、抗菌谱、适应症及合理用药。抗微生物药物的作用机理、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通过学习考生掌握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并为他们进行临床药理实验研究、开发新药及新制剂创造条件。
指定教材:《兽医药理学》,陈杖榴,中国农业出版社,第四版。
6.动物遗传育种学
本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课程主要分为遗传学和育种学两部分内容。遗传学部分主要包括细胞学基础、遗传学的基本规律、性别和伴性遗传、分子遗传基础、群体遗传、遗传信息的改变、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等内容。育种学部分主要包括家畜与品种、生产性能测定、选择原理、种用价值的评定、选配、品种和品系培育、杂种优势的利用、繁殖体系与育种的组织、遗传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考生应较为系统地了解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和畜禽育种的基础知识,掌握畜禽品种选择、选育、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指定教材:《动物遗传育种学》,李碧春,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一版。
7.动物生产学
动物生产学是论述关于畜牧生产中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的一门综合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动物遗传、动物育种基本原理,动物营养学原理、动物饲料生产与加工、动物繁殖技术以及畜牧考生产养殖技术,包括养猪生产、养牛生产、养羊生产、养禽生产等。突出畜牧生产的基本基础理论知识、生产实践、技术措施和经营决策等,满足我国畜牧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
指定教材:《畜牧学概论》,李建国,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
8.动物疫病学
本课程分为传染病学和寄生虫学
传染病学其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研究传染病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一般性措施;各论部分则研究具体的各种家畜、家禽传染病的分布、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技术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是考生基本掌握兽医传染病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及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基本技能与技术。
兽医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于家畜、家禽、伴侣动物以及野生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疾病的科学。该门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总论,主要介绍兽医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寄生虫的分类与命名、寄生虫病的诊断与综合防制、免疫寄生虫学等;二是基础兽医寄生虫学,主要介绍蠕虫、蜘蛛昆虫和原虫的一般形态结构、基本生物学特性、分类与描述等;三是兽医寄生虫病,按宿主类别和系统介绍各种主要寄生虫病的病原、生活史、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等。
指定教材:《动物传染病学》,陈溥言,中国农业出版社,第六版;《动物传寄生虫学》,汪明,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9.兽医内外产科学
兽医内科学是以研究动物非传染性器官系统疾病及群发性疾病为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内容是通过诊疗手段,研究动物临床常见、多发和群发性普通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预后、治疗和预防等问题。通过学习,使考生能基本掌握常见内科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技能,为今后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兽医外科学是研究动物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和预防的科学,该课程内容包括损伤、外科感染、肿瘤和风湿病等普通外科疾病,及眼病、头部疾病、枕颈部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脊柱疾病、疝、直肠肛门疾病、泌尿生殖器官疾病、四肢疾病、蹄病和皮肤病等各系统器官的常见外科疾病。通过学习,使考生能够掌握动物常见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知识。
指定教材:《兽医内科学》,王建华,中国农业出版社,第四版;《兽医外科学》,丁明星,科学出版社,第二版;《兽医产科学》,赵兴绪,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五版。
10.兽医临床诊断学
指定教材:《兽医临床诊断学》,邓干臻,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11.英语(专)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英语(专科)》旨在使学生完成从初级英语到中级英语的转变,在初级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英语(专科)》课程旨在通过精读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扩充学生的英语词汇量。
(1)词汇量:在初级阶段掌握的词汇基础上增加约600个单词,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在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3)写作:能用英语描述个人经历、情感等;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以短文的形式展开简短的讨论,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
(4)翻译:能借助词典就课本及课外题材熟悉、语言难度较低的语句进行英汉互译,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及语言表达错误。
(三)选用教材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郑树棠主编,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9787521316988,定价:69.9元。
12.计算机应用基础
13.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是是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之一。主要研究肉、蛋、乳、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的卫生质量,保障使用者安全,防止人兽共患病和其他畜禽疫病的传播,促进养殖业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控制,屠宰加工企业的卫生要求、畜禽收购与运输的兽医卫生监督、屠宰畜禽的宰前检疫与管理、屠宰加工过程的兽医卫生监督、屠宰畜禽的宰后检验与处理、病变组织器官及肿瘤的检验与处理、肉与肉制品的加工卫生检验、乳与乳制品的加工卫生与检验、蛋与蛋制品的加工卫生与检验、水产品的加工卫生与检验、市场肉类的卫生监督与处理等。
指定教材:《动物性食品卫生学》,李汝春,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一版。
14.动物营养与代谢病防治
指定教材:《畜禽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王小龙,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一版。
15.宠物疾病防治
宠物疾病防治是基础理论与技术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以犬、猫临床常见疾病为主,系统性讲授宠物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宠物临床诊疗技术;宠物常见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外科和产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防制措施。本课程教学将理论联系实际,使考生掌握小动物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为今后从事小动物疾病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指定教材:《小动物疾病学》,高利,科学出版社,第一版。
16.市场营销学
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市场与营销环境、营销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产品加工、标准与分级、供应链管理、产品期货交易等营销环节中的主要营销职能、营销策略和技巧、国际营销的策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较系统地了解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原理。
指定教材:《农产品营销学》,李崇光,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17.畜产品加工与营销
本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畜产品加工原料的质量要求,畜产品加工原料的保鲜和贮藏,肉制品加工技术,乳和乳制品加工技术,家畜副产品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和营销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了解和掌握畜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适宜的加工工艺及创新加工方法,并了解畜产品市场,培养畜产品的营销能力。
指定教材:《畜产品加工学》,周光宏,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二版;《食品营销学》,安玉发,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
18.农业推广学
本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包括农业推广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推广组织、推广计划、推广教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人员、推广方法以及推广工作评价等内容,考生通过学习提高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所存在问题的农业推广活动中的整体和综合分析能力。
指定教材:《农业推广学》,许无惧,经济科学出版社,第一版。
六、实践性环节及要求
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兽医内外产科学(2)、兽医临床诊断学(1)、计算机应用基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