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趁双十一入手了观望了很久的卡西欧GBD-200-1。由于其实并没有去实体店看过实物,而且有一点点冲动消费的意思,所以真的下了单之后,心里其实是挺忐忑的,心想家里已经好几款智能手表/手环都闲置了,又还买会不会太浪费了。幸好京东快递实在太快了,前一晚睡觉前下的单第二天起床就收到了。拆开包装之后我的顾虑就彻底打消了——太好看了,我好久没摸过这么实在的手表了!虽然是塑料的。
功能上它也有一些亮点,首先比如它的续航长达两年!而且是在开启了蓝牙和屏幕常亮的前提下(官方承诺,暂无法证实)。其实这也不是什么亮点了,因为以前的电子表续航都动辄一两年,只不过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了两天,甚至……一天的下限。然后……对,GBD-200是有蓝牙的,因为它也能计步、制定训练计划并且和官方app连接。但我基本用不上,长期开飞行模式。如果既喜欢这个设计又想兼顾运动的朋友,也许可以研究一下。
飞行模式的小图标配上世界时钟还挺对味。带计步数据的表盘也很好看,如果不是数字太小我就选它了。总之,非常喜欢,大家都说我年轻了许多,腰也不疼了。
自从用上Pixel5开始,我的WH-1000XM3/4使用体验就完整了——终于用上LDAC了。加上当时AppleMusic曲库的大部分也都有无损甚至母带无损版,省下了不少找无损音乐的精力和钱,每天都能愉快地沉浸在音乐里。但平时我更常用的iOS/iPadOS和Windows下都没有很好的办法输出无损音频,因此我下定决心够买一个外置DAC方便我无论在那个平台都可以方便地听上无损。
不得已我只能重新打开飞傲官网,有了上一次的经验以后,这一次挑选起来变轻松不少,一番对比以后这次选择是2021年款的BTR5,在我一个外行人的眼里看起来:接口更少、可以推动的耳机功率也更小、DAC采样率看起来也更低,但支持蓝牙解码的DAC里BTR5确实是唯一一款满足我要求的了。另外在我仔细思考以后,我的确也用不到同轴、光纤和线路输入,毕竟我这样的接口的设备一个都没;而音乐我也不是专门买碟听的,基本只在AppleMusic上听无损,这个采样率也足够了。于是,愉快地在双十一当天下单了2021款BTR5苹果版,苹果版相比普通版也就是多了条Lighting转Type-C的编织线。
拿到手才发现BTR5是那么得小,赶紧接上Lighting连到iPhone,再把3.5mm有线接上,放一首高解析无损版的《加州旅馆》试试。接下来是玄学时刻,3.5mm有线连接DAC以后,相比LDAC确实能感觉到乐器的高频更丰富了,不容易糊成一片了;而且在听别的歌时也能更能感受到LanaDelRey嗓音的魅力了。受限于3.5mm的非平衡设计以及我耳机比较普通的关系,有些多乐器混音的歌曲,还是会发现听不清的情况,但我绝对知道这和BTR5无关。
另外使用过程里,我还发现一系列和BTR5的小细节。作为外置DAC以USB2.0模式连接到Windows时虽然需要驱动(Mac无需,Windows使用USB1.0也免驱动),但这时可以使用Windows的ASIOAPI获得更纯净和高品质的输出。新款BTR5用作DAC时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需要充电,这样既可以避免手机续航尿崩,也可以接在电脑上边听边充。之前看到BTA30Pro的时候支持蓝牙发射模式,就误以为BTR5也支持,但事实上并不支持。
最后在拿到BTR5以后我还发现了一个和LDAC有关的问题,LDAC的输出时并不会时时刻刻都以990kbps进行输出,会在330、660和990三个档位之间波动,这是我在单曲循环某首歌的时候发现的,一首歌音质还有波动的。后来我也试着在Pixel5上的开发者设置里锁定在990kbps上,发现只要用iPad挡在手机和耳机之间就会发生卡顿和变音,相信这也是为什么LDAC不会实时输出最高质量的原因。
那么值得买苹果版吗?也许不那么值得,一方面市售的大部分iPad已经都转向Type-C接口了,个人感觉只在iPhone上用又会有点浪费;另一方面就是DAC如果从Lighting大量取电时,即使DAC未处于充电状态也会导致播放卡顿,这个纯粹是Lighting接口的限制,第三方无法解决。因此,相比而言普通版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使用近半个月后,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我对这台iMac的使用体验,那一定是「我用着很满意,但建议你别买」。
「用着满意」的原因有三点:屏幕、接口与性价比。
作为少数派的编辑,屏幕才是第一生产力。之前使用13吋的MBP连接一块27寸2K显示器,显示的内容虽然多,但是文字显示的精细度极差,偏偏工作中需要大量处理文本。
我的个人管理桌面,将任务管理、笔记和素材管理工具放在同一桌面
除了屏幕,iMac接口带来的「可靠」,是我不曾预料到的。在使用只带有雷电接口MBP的时候,因为讨厌拖着一堆转接器,所以各种外设都尽量采用无线连接,但也不时被一些连接问题困扰。例如鼠标的蓝牙连接会短暂失联;K380键盘的电池会在我意想不到的时候用完;就连最基本Wi-Fi,也会不时地出故障。这些都不是电脑本身的问题,但这些小问题隔三差五的出现的时候,你不会对这套设备有十足的依赖感
在换成iMac之后,因为其配备2个雷电和4个USB-A接口,本着「不用完就是亏」的奇怪心态,我尝试把设备都换成有线连接。鼠标是有线,发现从此不再担心失联和电量;MagicKeyboard虽然平时保持蓝牙连接,但是桌面上留了Lighting的线,平时冲手机,随时准备接应键盘。
最奇幻的体验是,当我意识到有线能给自己带来稳定感,就买了一根网线(估计有很多读者都没见过网线实物)直连路由器,发现网速意外的稳定(当然也可能是安慰剂效应)。
至于桌面整理,其实把所有的线材塞进桌面的收纳盒,也不会显得桌面太凌乱(当然可能是我要求低)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在鼓吹有线的设备有多好,只是电脑对我来说是工作设备,稳定压倒一切。
最后我们来聊聊「建议你别买」的部分。
从我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这台设备能很好地满足我的工作的需要,但我的工作也确实对设备的性能要求不高。而且考虑到AppleSilicon系列芯片的进展和表现,但凡对macOS版本和硬件性能有要求的工作,都不应该再考虑Intel芯片的Mac设备了。除非你的使用场景和我类似——浏览器是生产力工具——否则在2022年到来之际考虑这台设备,都会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决定。
说到电子设备清洁布,最近最火的产品无疑是Apple出品的那块一百多块的清洁布。我虽然没买这款布,但这块布的走红还是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在我现在在用的清洁布之外,是不是真的有更好的选择?
随后,我就发现了影视飓风出品的这款纳米布。
纳米布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像烂大街的骗钱产品,但其实清洁原理也不神秘。纳米布采用了超细纤维,在擦除赃物时,内部会产生剥离效应,把脏东西向外排出。所以,纳米布有不沾灰尘——特别是不沾毛——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纳米布在擦拭时不会自己掉毛,对于家里有猫的我来说非常合适。
和我之前用过的所有清洁布相比,纳米布去灰、去油能力都明显更强,即使不喷涂任何清洁液,其清洁能力也能完胜其它大部分清洁产品。特别是平时擦手机和电脑显示器时,只要随手拿起纳米布擦拭一遍就能光洁如新,尤其能干掉附着在电子产品上的猫毛和指纹,可谓附带治愈强迫症的属性。
理论上来说,纳米布甚至是可以直接擦拭相机CMOS的,影视飓风在产品描述里也有这么一张示意图。实际使用时需要留意,如果真的要擦拭镜头、CMOS等相对脆弱的地方,一定要用刚清洗且晾干或者刚打开包装的纳米布,因为这款布虽然不会吸附灰尘,但还是要留意布上有没有黏着的固体颗粒之类,避免造成划伤。
总体来说,这款纳米布是让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来五张的产品,价格不算贵,清洁效果立竿见影。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人们往往会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承载愿望、祝福以及各种美好寓意。一般都会随机包含一个源自日本不同地区的传统吉祥物,和福罐价值相等的优惠券以及一些周边。简单来说,就是MUJI版本的盲盒!第一次看到福罐是在几年前旅港时发现的一家MUJI,之后发现国内也可以购买,但应该不是所有实体店都有,比较保险的办法是在网店选购(嗯!甚至还能凑满减)
优惠券方面,国内是4张300-50的的优惠券,在日本福罐的优惠券是和年份一样的,比如2022年的福罐售价2022円,里面的优惠券也是同样的面额。今年比较可惜的是并没有其他周边,但是我以前买过的会送日历、书签或者纸胶带等等。
买MUJI福罐的第三年,我也终于拿到了应时的生肖吉祥物了!抽中的是来自千叶县的芝原虎形玩偶,由泥土制作,追溯根源的话是以东京浅草的今户玩偶为原型制作的。希望这份傻傻的可爱能够带给大家祝福。
早在半年前我买了小佩的自动猫砂盆,因为是全封闭式的本来还挺担心猫猫不适应或者被它运转时候惊吓到,结果非常顺利一安装好猫儿就迫不及待进去拉了一泡尿,之后一切也都非常顺利,家里没有屎味儿,因为猫砂盆可以喷清香剂猫儿每次拉完屎出来都香喷喷,带它去绝育的时候医生还问我用的是什么沐浴露非常好闻但不突兀。
但是我乐观了,就像被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新的猫砂筒内胆到了后装上还没几天某次我早上醒来客厅便一地的橡胶碎片。因为工作原因曾经有过小佩市场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没忍住就和她吐槽了这事儿,没想到即便好几年没联系对方在知道后很爽快的和我说他们即将推出一款新品自动猫砂盆Max,不如送我一台试试或许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自然是极好的。
但遗憾的是这款产品依旧用的是橡胶垫来防止猫屎粘粘,所以毫不意外的安装了没几天后清晨醒来又是一地碎片,但我累了。不过好在新款猫砂盆的橡胶垫是拆卸式的,不像旧款是固定在内筒上要更换必须换掉整个内筒,所以我便把橡胶垫拆下,结果是没有橡胶垫的帮助的确会有屎尿粘筒的情况,但好在并不严重,我只需要不定期用纸巾扒拉下来即可。同时我也有向小佩反馈这事儿,希望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但其实也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毕竟从他们那儿得知我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和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而我知道因为个例去调整已量产的产品设计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没想到的是,在某个平凡的下午小佩说他们真的用别的材料给做出来了。
而随着这款新猫砂垫出现的还有小佩给我体验的新款控沙盒,它其实就是之前控沙垫的升级版,不仅加高可以方便一些短腿猫进入猫砂盆,其次也有非常充裕的空间和面积收集猫猫拉完屎后带出来的细碎猫砂,它很实用,想必养过猫的你也知道它很实用。
最后还是我一如既往的观点,我从16年开始使用小佩的产品,除了他们家的猫粮猫零食以外几乎所有的产品我都尝试过,的确有些产品有一些小缺陷,但都远远不及网上的一些讨论那么夸张,而这次猫砂盆的事儿也让我体会到了他们对待产品售后体验的响应和重视。我未曾体会过一些网友遇到的小佩产品的致命故障,身边也没有朋友遇到,所以一直就很谢谢小佩对我们这些养宠人的莫大帮助。
意识到自己不是重度手游玩家、性能二字对我而言只是泡影之后,我真的很想要一台全新的、SortaSage配色的GooglePixel5。梦想是带着这样一台日常使用流畅无比的Pixel,没有续航焦虑地度过下半生(夸张了)。
梦想破灭。但这段经历为后续iPhone13mini的到来定下了基调。
小巧的RedmiAirDots3Pro在它面前都不那么小了
作为一个从不关心参数的人,141g这个数据在我脑海中总是格外清晰,尤其是在公交车上将其牢牢握住、单手刷微博的时候。
没有ProMotion其实没什么大问题。老实说,iPhone13Pro的高刷曾一度让我想「一步到位」,毕竟自己身边所环绕着的屏幕早已是90Hz甚至144Hz的了。但iOS在60Hz下能够满帧渲染的系统动画顺利救场——虽然团建时和同事的13Pro放一起能够感受到与高刷iOS的天壤之别,但自己用着、尤其是和90Hz刷新率的GooglePixel相比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
最后必须得说的是,尽管iPhone13mini挺不错的,iOS还是让我爱不起来。通知设计糟糕就不多说了,懂的都懂,尤其是从先进的Android12过来的朋友(开个玩笑)。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的last.fm在iOS上处理起来也非常麻烦——只能用体验糟糕的AppleMusic、还经常遇到扫描不到播放记录的问题。所以尽管iPhone13mini握在手里很有当年MP4那种感觉,但我依然将音乐放在Pixel4XL上。
成功入选栏目还可以得到108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