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犬只收养基地,位于城阳区上马工业园李仙庄社区内,基地周围多为工厂。
卢书筠介绍,狗狗们被送到基地以后,会先隔离观察十几天,对于有疾病的狗,会先给它们治病。其他没有疾病的狗在隔离结束后会被注射疫苗,对满足绝育条件的狗会进行绝育手术。这些流程完成后,工作人员会根据前期与狗狗相处判断得出的狗狗们的性格特点,选择、调整与狗狗同住的“室友”。
让受过伤的狗感受到温暖
此外,记者在犬舍中看到,每一间宿舍的铁栅栏上都挂着犬只基本信息表,上面记录着每一只狗的基本情况如名字、犬种、年龄、性别等,还有狗狗的免疫、驱虫记录和对其健康、性格进行的评估。卢书筠说,犬只进入基地后,工作人员都会为它建立档案,还会为没有名字的狗起一个名字,方便管理。
说起对流浪狗的照顾,基地负责人卢书筠说:“进入基地的狗多是流浪狗或者被遗弃的狗,它们的经历比在家里长大的狗更复杂,甚至可以说它们曾经心理上受过创伤。这种狗刚来基地的时候,会有畏惧心理,有的甚至好几天不吃饭。所以照顾这些狗狗的时候,我们工作人员必须首先关心爱护它们,让它们感受到温暖,不能再让它们受到惊吓了,这样才能保证它们能在这吃饱、住好。”卢书筠介绍,基地内招收的工作人员的要求就两点:身体健康和爱狗。
面对外界时有的误会,卢书筠说:“我自己本身就很爱狗,我尽我的力量管理好基地,让这些狗狗们能生活下去。至于外面的风言风语,我觉得自己还是为基地多做点实际的工作更重要。”卢书筠也表示,基地欢迎社会上的爱狗人士来基地实地监督他们的工作。
回归家庭是狗最好的归宿
卢书筠介绍,现在基地内已经饱和了,想要继续把狗送进来,基地内的狗首先要有一个去处。
除了有严重疾病、有攻击性、不适合领养和超容量的犬只,基地会严格按照《青岛市犬只收养服务基地犬只安乐标准》,在青岛宠物医师协会和青岛爱护动物协会的监督下,由兽医进行人道安乐以外,基地方面更加希望有更多的人来领养狗。
除了每周六周日的领养开放日,基地也会不定期去青岛市区内开展爱心领养活动。今年4月13日~4月15日,基地里20多只健康温顺的狗被工作人员带到青岛国际会展中心“2018中国(青岛)国际宠物产业展览会”的现场,与有领养意向的市民近距离接触。据了解,此次活动一共签署了十几份领养意向书。
卢书筠介绍,基地成立以来,被领养走的狗的数量接近400只。但与日益增多的流浪犬、弃犬相比,被领养走的狗仍是少数,希望有养狗意向的市民能用领养代替购买,来基地寻找与自己有缘的狗狗。